寒假带孩子去哪里旅游 下面这些地方可以试一试(你以为带娃环游世界是“长见识”)

卖房带女儿环游世界,冲动 炒作

寒假带孩子去哪里旅游 下面这些地方可以试一试

1、哈尔滨,哈尔冰的冰雕非常的漂亮,晶莹剔透的冰雪世界宛如童话中一样,带孩子去玩时要注意防寒保暖哦

以车为家,15年的环球旅行中他们生了4个孩子

2、北京,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有很多的名胜古迹和文化传承,外地的孩子很有必要去看看,还可以看看升国旗,加强爱国意识

3、广州,广州的冬天很美,是鲜花的海洋,这在别的城市是很少看到到处都是鲜花的

4、海南岛,北方的朋友可以带孩子去海南岛,温暖如春的海南,让孩子开心的玩耍嬉戏

5、西双版纳,西双版纳的自然风光,热带雨林,气候宜人,还有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冬天很适合去那玩

6、西藏,雄伟壮观的布达拉宫,神奇瑰丽的自然风光,都让人向往,但西藏海拔高,年纪小的孩子不适合去哦

你以为带娃环游世界是“长见识”

你带不带孩子出去玩?

你带到哪里去玩?

你们住什么酒店?

你们买什么礼物回来给老师同学?

刚刚结束的寒假的出行,在孩子的作文里怎么描述?

开学不久,家长们见面聊得最多的就是“孩子去哪里玩?”



周末要去游乐园、动物园或者郊外,法定假期要去省外游,寒暑假要出国游……满世界的鸡汤都在告诉妈妈们:旅行是提升娃大脑发育、开拓眼界、塑造性格最好的方式之一。

然而,你有没有想过,人云亦云地带娃去旅行,是一种既烧钱又虐娃的误解?




误区1:以“长见识”的名义绑架了家庭

经济水平的提高,让孩子全面发展的渴望,让儿童旅行变成热门,各种“去哪儿”火爆。旅行费用已经成为继择校费用、兴趣班费用之后的第三大教育花钱杀手。

在家长碰面的寒暄里,聊得都是“放假你们去哪啊”,这一句话背后,体现的不是家长的教育观念,而是“你有钱有闲吗?你玩得起吗?”

不管家长是真心想带孩子出去“长见识”,还是比较心做祟,不管愿意不愿意,不管经济实力如何,都被卷入这阵风中。

然而,童小编想告诉你,为炫耀而去旅行,不如不要去!



误区2:见到了,不等于长了见识

城市化生活带来了玩伴匮乏、自然接触匮乏,电子设备和大型游乐场泛滥,为弥补这一缺失,家长选择带孩子出行,去香港、去韩国、去马尔代夫、去欧美……

然而这些高大上的旅行,只是把孩子从家门口商场里的小游乐场,带到了一个更大的游乐场,从一个城市的海洋公园,带到另一个城市的动物园、海洋公园……

“见到没见过的”和“长了见识”不能划等号,昂贵的投入,带来的并不是与之相等的见识增长,“孟母三迁”为的是让孩子在“好环境”中得到熏陶,到现代却逐步演变成对“物质繁荣”的嘘唏感叹。

所以,童小编想告诉你,为享乐而去的旅行,不如不要去!



误区3:不要追求所谓的“旅途的意义”

“在旅途中,看到各种各样的生活,思考别人为什么活,自己应该怎么去活,旅途所见与内心所遇结合起来,明亮了眼眸,充盈了精神,体验了生命,改变了人生。”这是有些人所谓旅行的意义,这其中更多是想当然的“我认为”和“我以为”。

小孩子,不管他到哪,他最想去的还是游乐场,那么多名胜古迹他不在乎、不感兴趣,于是大人硬要他看,还硬要他看出点什么,实在可笑。

很多时候,家长带孩子转遍全世界的结果,不是让他对这个世界有新的“认识”,只是他在家长的安排下,完成了家长的夙愿。没有一个孩子喜欢这样的旅行,孩子要的绝不是这样的旅行!

所以,童小编想告诉你,没有欲望去探索的旅行,不如不要去!



误区4:走马观花式的旅行观光

不管走到哪,住的是标准化的酒店,看得是大门票套着小门票的景点,甚至吃喝都是在各地都有的连锁快餐店里解决。难道在名胜古迹照了相,就算是旅行吗?

等离开的那一刻,于这个新的城市、这个城市的生活还是一片陌生,或者说是根本没有过融入和接触。

相比五星级酒店和走马观花般的景点,也许孩子更享受坐上当地的公交车,早起去早市,吃一碗热腾腾的当地特色早点;也许他更喜欢在乡野的小溪水里趟水,闻一闻路边当季开的小野花;也许他更希望在有历史感的名校里走走看看,和经过的大哥哥大姐姐交流人生;在异国感受当地文化,抓住每一次机会跟当地人学地道的外语。

简单地参观游览,拿回来一堆照片,这样的旅行,不如不去。




到底如何才能让孩子在旅途中受益,如何真正做到“教养在路上”?家长们不妨参考以下几点:


第一,让孩子参与旅行路线制定,参与制作攻略

一份好的攻略会让你的旅途顺畅许多,但做旅行攻略要了解目的地的交通、住宿、饮食、经典等相关信息甚至文化典故风俗人情,需要耐心、细心、大局观、协调能力、理解力、决策能力、计划性等。

可以由大人制定出大概框架,让孩子去辅助填充其中的一些部分,比如让孩子提前研究目的地有哪些值得游览的景点,这会有助于孩子深度了解目的地的风景名胜历史典故。

第二,让孩子自己收拾自己的旅行用品

让孩子收拾自己的旅游物品,看起来是小事,实则大有学问。需要从衣物、药物等多方面进行考虑,还得考虑自己的爱好与需求,同时,能带的旅行箱空间有限,想带的东西往往很多,得有“做减法”的能力,对孩子的统筹能力、全面考虑的能力、动手能力很有帮助。

第三,事先对孩子提出旅途要求

有的家长认为,旅游,就是带孩子出去玩的,怎么开心怎么来,不能对孩子要求太多。但是在出行前,最好对孩子提出以下要求:首先,旅行往往是愉悦伴随着辛苦,孩子累,家长也很累。应该要求孩子在旅途中尽量自己背自己的包,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与父母相互关心。其次,在公共场合严格遵守文明公德,做一个有素质的孩子,当然,家长得以身作则。

第四,试着让孩子在旅途中承担一定的任务

旅途中有很多细节和事项,比如点餐、买票、问路、和各种人员交流、记账等等。这其中的任何一项任务,都可以交给孩子去尝试完成。比如按日期记账,让他对金钱产生直观的概念。比如问路,可以培养孩子与陌生人交往的能力、讲礼貌、理解能力、方向感、勇气等。



第五,让孩子试着先自己处理旅途中的突发状况

旅途中最大的可能,就是会有太多的“未知”。比如,原攻略中的景点无法参观、迷路等。如果迷路,父母不妨装作迷糊一点,让孩子通过手机导航或地图,试着把大家带回“正途”。突发状况会有很多,只要不是过于紧急和危险,都可以试着让孩子先想办法解决。

第六,让孩子写旅行日记,或者回程后写游记心得

走马观花似的旅行,往往真的就是“我来过,我走了,我忘了”,最后脑子里只剩下“地名”。如果对孩子提出要写旅行日记或写游记的要求,孩子必然会用心去观察和感受旅途,小一点儿的孩子,可以旅行中的每晚睡前,跟他聊聊一天的见闻,“总结点评”一天的行程,或者让孩子回程后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写可爱的图文日记,不会写的字拼音代替也无妨;初中以上的孩子,可以要求他回家后完成一个完整的游记,这会极大加强孩子的总结能力、文字能力、表达能力,养成回顾的习惯。

第七,完全放手,让孩子参加夏令营/冬令营活动,选择自己喜欢的旅行方式

越来越多的家长让孩子选择感兴趣的夏令营活动,有专业的老师带队,与来自全世界的学生一起边走边学、体验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在游历中探讨知识,在体验中感受人生。



-END-

带娃出去旅游,不只是为了长见识,还有这些你不知道的好处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