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欧洲权力镜鉴:城堡建筑——军事防御工事向奢侈品的嬗变(硬骨头or软柿子?——详解中世)

为什么中世纪欧洲国王和领主愿意权力下放

中世纪欧洲权力镜鉴:城堡建筑——军事防御工事向奢侈品的嬗变

引言

多恩 高庭 这些 权力的游戏 取景地的背后,是阿拉伯繁荣文明的冰山一角

城堡是军事战争的产物,中世纪的欧洲充满了冲突、抢劫、对抗以及杀戮,人们为了躲避战争的威胁,于是产生了极具特色的城堡,战争中人们用它来抵御敌人的进攻,维护一方乐土的安宁。 城堡从产生就具有重要的作用,发展到欧洲中世纪,它已经成为政治经济生活的重要载体,是中世纪建筑、军事、文化、经济的重要内容,为了解中世纪的历史提供了重要信息。

城堡的产生归因于军事,但是它同时兼具了居住功能。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不同时期的城堡显现的功能也不尽相同,当战争日益减少,土地上不再出现硝烟的时候,城堡的政治、经济意义逐渐取代其在军事上的意义。时代在变化,人们越来越注重实用性,城堡的作用也在进行变化,其最后的就只剩居住的意义了。


一、战争频发、硝烟弥漫:欧洲中世纪城堡的产生

在欧洲八世纪至九世纪之前,封建主的房舍还主要突出居住、交友功能,基本上没有考虑进攻与防御的作用。 经济不够发达、治安相对安定、社会交往有限的条件下,人们需要考虑生存等问题,一般不会发生战争。

但是到了九世纪之后就不同了,在欧洲的西南角,阿拉伯人入侵导致了查理·马特的采邑革,它将原有的无条件赏赐改为了有条件的分封,将豪绅显贵跟王室紧密的联系了起来,虽然加强了中央的权利,但也培育了一大批封建主,他们纷纷割地称雄,彼此攻伐,遂至战争频发,王权被极大程度上的削弱,社会陷入严重动荡。

在欧洲的北部,诺曼人也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势力,他们由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渡海南下,横扫欧洲大陆,前锋直抵塞浦路斯岛。从此,欧洲大陆陷入了绵延数百年的战争狂潮,已不允许封建主居守传统建筑,而必须建造新的堡垒,不仅要实施进攻策略,也要防备外敌侵袭。这就决定了城堡建造的必然性和必要性以及城堡功能的军事性。


最早期的城堡被称为“土堆与版筑”,土堆和版筑就像是一个小岛,被挖掘出来并注满水的壕沟所围绕,由一道狭小陡峭的小径来互相连接。在公元十一世纪,土堆逐渐被石头所替代,在土堤上面建立木质箭塔,大块石头的堆砌形成了防御要塞,而这种防御工事被称为空壳要塞。十字军东征过后,新的防御技术和工程师被带回,这使得城堡得以发展。同心的城堡从中心点开始扩散由两堵或者更多的弧形城墙所包围,箭塔也改造成圆形,增加了抵抗力,也扩大了攻击力。

中世纪欧洲的贵族为争夺土地、粮食和人口而爆发连绵不断的战争,贵族们需要庞大的城堡来守护自己的领地,他们往往选择把城堡建在人烟荒芜的地方,地势越险峻越不容易攻破。

郊区的城堡远离人群,人烟稀少,城堡外墙很少打窗洞,有开窗口也是在极高的位置,这就让城堡内部常年得不到阳光照射和新鲜的空气流通,住在这种阴暗潮湿的地方,是一件很不舒服的事情。每次一到梅雨季节,城堡内更是散发着霉味,再加上卫生环境差,老鼠、蟑螂、跳蚤、臭虫随处可见,居住在此的人们饱受环境的困扰。


十一世纪的征服者威廉宣称其拥有英国所有的城堡,并从贵族的手中把城堡收回。十三世纪,城堡的建造和强化必须得到国王的同意,尽管城堡被废置,也不允许被贵族所拥有,其目的在于防止部分贵族的叛乱。 到了十五世纪,王权开始进行扩张,城堡的发展开始走向没落。

二、战争的平息:城堡不再成为军事的必需品

十世纪的欧洲,城堡作为军事防御措施而存在,但是到了十三世纪末十四世纪初,城堡的作用开始走向新的道路。 十三世纪末,随着经济的复苏和发展,庄园农民已经度过食品匮乏时期,除了消费还有了可观的剩余,农产品的剩余是社会进步的基础。人们在吃饱穿暖的基础上不再需要掠夺,这一时期, 人们非常排斥战争,因为战争带来的打击是巨大的。

骑士们纷纷离开战争场地,回归家庭庄园,从事牧羊业或者是种植业,商人也更加希望商路通达旅途安宁,市场繁荣不受战争的干扰。随着战火的消散,城堡作为地方政治经济中心的职能便凸显出来,堡主作为管理者对城堡的维护使得其周围较为安全,路过的商人和居民也因此注重城堡的发展。


到了十四世纪,火药火器的制造技术已经从中国经印度传入阿拉伯,进而传入西班牙和整个欧洲,冷兵器的时代结束了,火药在战马和刀剑面前显得深不可测。 这一时期一旦发生战争,石制的城堡无法抵御热兵器的摧残,城堡在军事上的防御功能完全消失,只能作为经济与政治中心而存在。

在政治上,十四世纪的欧洲正处于权力集中、民族国家形成的前夕,一个伯爵或一位主教的城堡常常是所辖地区的政治中心,区域内的政治活动,举凡集会、立法、司法、选举等都在这里举行。

在经济上,堡主将自身的精力投放到庄园和工商业的管理当中,庄园是堡主重要的经济来源,庄园管理就成为了堡主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庄园大体上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 城堡周围的农民不仅需要耕种自己的份地,在特定时间内还必须到直营地上进行劳作,这都需要堡主的组织。

在商业方面,堡主需要吸引周围的人们来此交易,使之成为经济重心,农民农民的剩余农产品、手工产品以及商人的商品都需要一个安全的场所进行交易,城堡的安全为这些交易提供了场所,堡主能够在其中获得收益。


三、冗杂繁复的城堡成为堡主身份的象征

城堡作为中世纪盛极一时的攻防形式,随后迅速变为宜居、舒适、奢华的场所。而城堡堡主极力维持豪华生活,以显示自己的身份地位。 十二世纪到十三世纪,城堡堡主的生活相对来说较为质朴,但是到了十四世纪以后,堡主已经开始追求排场和享受。

一个城堡的建成可能不到一年,也可能需要几十年,在建好的城堡中,堡主通常可以随意的进行修改和变动。 城堡内一般都会建有小教堂,有的教堂存在于主楼之内,而有的教堂单独的占有一座建筑,城堡内的教堂通常装饰华美,风格迥异,装饰的越加华美,就越能体现堡主的地位。

城堡内的炊事区和住宅区一般设在塔楼上层或专门塔楼之内,与幕墙共同组成环形城郭,或独立建于城墙之内,厅堂与厨房、仓储和餐室相毗邻,用餐时堡内人员汇集于此,场面十分热闹。


数个世纪以来,建造城堡是一门重要的工业,出名的石匠大师受到殷切需求,而结群成伙的城堡建造者会从一个地方换到另一个地方工作。城镇希望雇用熟练的工人来建造大教堂,而领主也希望雇用他们来建造城堡。

城堡作为居住场所的重要表现,内部人员一般都十分冗杂, 通常有巡查、哨警、全副武装的骑士、牧师和工匠。 工匠人数很多,工种繁杂,多为城堡维修所需 。马夫负责饲养照料马匹和马车,为堡主巡游服务,而巡游是堡主生活的重要内容。此外,还有水管工、修桶匠、漂洗工、信使和医生等。男仆负责照料堡主家人的生活起居,管家负责堡内日常管理,如看管厨房、餐室和仓储等,而主人卧室通常由大管家负责。管家地位很高,收入也相当可观。


城堡是西方社会发展的特殊产物,它存在于中世纪早期部落社会和现代年代中央集权国家出现之间,它代表着一个政府的不成熟,权力分散的以封建制度为标志的阶段。 从城堡的变迁中可以透视到欧洲中世纪封建社会的历史。

总结

城堡最开始的功能仅仅是因为战争的需要,奴隶主为了维护自身领土的安全,建造了具有抵御功能的堡垒。但是随着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发展,城堡不再作为军事领域的重要内容,人们也随之对其改观,根据现实需要把城堡改造成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在漫长的中世纪里,城堡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象征,它的产生与发展向我们表达着属于那一时期军事、政治以及文化的秘密。 生活在今天的人们每当提起漫长的欧洲中世纪,王室、贵族、骑士城堡都会浮现在脑海里,然而无论是雄霸一方的王室还是威震一时的贵族与骑士都隐秘于现代嘈杂的生活中,只有经过战火纷争与兴盛一时的城堡还屹立风霜之中,述说着它的辉煌与沧桑。

参考文献:

《中世纪欧洲经济社会史》

《中世纪的城市》

《封建社会》

硬骨头or软柿子?——详解中世

开局一张图



城堡,在中世纪时期一直是贵族或皇室出于战争目的而建造的准军事化住宅。

更通俗地讲,尽管当时贵族都拥有属于自己的私人住宅,但是建造一座坚不可摧的城堡也就意味着家族和财富的安全。

在早期,欧洲风格的城堡起源于加洛林帝国沦陷后的9—10世纪,当时大领主正在为分崩离析的土地和保全巨额财富想办法。

所以,在巨大的防御需求下,一种以“强化型住宅”或“强化型庄园”为概念的建筑就应运而生,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城堡。

贵族们对这种既能巩固防御,又能当做行政中心,偶尔还能小小炫富一把的建筑形式十分热爱。



于是,在中世纪近1000年的时间里,欧洲贵族们开始大兴土木,把具备建筑条件的地方都盖了个遍。

目前,仅德国现存的城堡就多达上万座,注册在案有8000多座。所以保守估计,中世纪建造的城堡最少也得有10万+。可见,或许中世纪的贵族每天真的都在“吃饭,睡觉,盖楼”的无限循环中度过吧。

当然,高耸巍峨的城堡不但可以进行防御和守卫,它们同时也是地方的行政中心和权力象征。这也就意味着,尽管一些城堡会强调军事能力,但是它大部分的时间是被用来控制群众、商务接待、以及当做旅游景点使用的。

一些农村型城堡还会特意建在社区生活的中心处,和周边村民共享磨坊,肥沃的土地以及水源。



然而,和现代观念不同的是,中世纪早期的城堡都是用土和木材建造的,仅具备自然防御的功能(就是除了“高”以外,没啥防御能力...),它们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塔楼和箭孔等建筑特征。

后来,在13世纪初,被火攻欺负怕了的贵族,又想出一套更为科学的建筑方式——他们将城堡最核心的建筑材料变为石头,并重新定义了城堡的内部构造。

崭新的设计增添了诸如塔楼等防御元素,并吸取十字军东征的经验,将其塑造成以多边形(一般是正方形)为主体的“同心结构( concentric fortification)”,增加了3-4堵幕墙。这样一来,既能保障城堡的防御能力,又能将守军的火力最大化,可谓是一举两得。


同心结构

不过,在中世纪末期,随着攻城火器的发展,城堡不再是坚不可摧的象征。所以像护城河一类的元素就从最初的防御措施演变为力量的象征。(门垛修的越壮观,实力就越强)

有些城堡甚至在设计初衷上就是为配合当地景观而建造的,所以只具备乡村别墅的游乐功能。起初人们管这些“大house ”叫庄园,后来城堡时代兴起,好玩儿的贵族干脆把它们都改建为了“城堡”。



讲到这儿,我想还有必要再说说“城堡”这个词的起源。

城堡“castle”是从拉丁文的“Castellum”衍生出来的,意思是“加固的地方”。在古英语中的“castel ”,古法语的“castel “或” chastel”都源于“Castellum”这个词汇。

在英国被诺曼人征服后,“castle ”一词才被正式引入到英语的概念中,指代我们如今看到的城堡。所以毫不夸张地说,真正的“城堡”是在公元1066年以后才出现的。

城堡的构造

下面我们就将以城堡中最常见的建筑元素对其进行简要地说明和鉴赏。

1.Motte-and-bailey



Motte”和“护城河”源于同一个古法语单词,但它的意思是用木头或石头搭起的土方。而城堡的主体建筑就盖在“Motte”的上边。

通常 ,城堡的第一层位于“Motte”的最高点,会设有酒窖,谷仓。第二层便是居民的住宅和公共起居室,包括储藏室,面包师和管家的房间,以及主人和妻子“呼呼睡大觉”的阳光房。第三层一般被设计成阁楼,是守望的士兵和仆从休息的地方。

而“bailey”则是一种封闭的庭院,周围有保护的围沟和栅栏。“bailey”中拥有许多功能性的建筑,包括大厅,厨房,小教堂,营房,商店,马厩,锻造厂或工作室,它是城堡经济活动和军事力量的中心。


城堡遗址

通常情况下,“Motte”和“bailey”的沟渠是相连的,它们会在城堡周围形成一个八字形。只要条件允许,附近的溪流和河流能被有效拦截或转移,就能形成充满水的护城河。

Motte-and-bailey这种城堡构造,是在公元10世纪由北欧国家引入的,并在11世纪进入了神圣罗马帝国的设计语言中。

诺曼征服后,这种建筑形式又在12世纪和13世纪,相继被苏格兰,爱尔兰,低地国家和丹麦采用。直到13世纪末,“bailey”被更严谨的防御工事取代,但“Motte”的土方工程仍然是许多国家城堡的特点。

2.keep(大型塔楼)



“keep”这个词从中古英语“kype”而来,在城堡设计中指代那些被强化的大型塔楼。如果城堡的其余部分被敌人攻陷,那么“keep”将是贵族或君主最后的避难场所。

第一批大型塔楼主要由木材制成,并形成了10世纪在诺曼底和安茹出现的Motte-and-Bailey式城堡的关键部分。后来,这种设计由诺曼人传到英国 ,并在11世纪下半叶蔓延到威尔士和爱尔兰地区。



随后,英国 — 诺曼人和法国统治者在10世纪和11世纪开始用石头建造这种大型塔楼,地基则采用方形或矩形的设计,表面也变成了有弧度的圆形。

到了12世纪, “keep”又衍生出了多个版本,其中以法国和英国最为激进,前者采用了4叶型结构,而后者则采用了夸张的多边形设计。

13世纪初,法国和英国的设计理念开始出现分歧:法国的菲利普二世在他的领土上建造了许多“keep ”,以便这种高耸的建筑物可以展示皇家的权威;但在英格兰,城堡建造时却抛弃了这种大型塔楼。



14-15世纪期间,文艺复兴引起了一波复古潮流。“keep”又再次得到英国贵族的青睐,这一时期的塔楼被设计得富丽堂皇,十分精美。

15世纪中叶,“keep”的保护功能受到了火炮等先进武器的挑战。例如,在1464年的玫瑰战争期间,曾被认为坚不可摧的Bamburgh城堡的“keep”就被无情地火炮完全摧毁。

到了16,17,18世纪,作为没落的防御工事和住宅,“keep”开始逐渐被人遗忘,甚至一度被并入到了庄园花园的行列中。

3.Curtain wall(幕墙)



幕墙是围绕之前所说的“bailey”的防御墙。它们必须高到足以使梯子难以伸展,并且厚到足以抵抗任何攻城机器的打击。

从15世纪起,为了抵御火药的攻击,典型的幕墙厚度可达3米(10英尺),高度可达12米(39英尺)。为了增强它们的防御能力,幕墙有时还会在其底座周围设置一条石裙,以加强厚度。



幕墙顶部通常还会有一条宽阔的走廊,方便士兵在城垛上“扔石头,拋热水,射弓箭”以守卫城池。一些幕墙上还会配有防御性的塔楼,能充当临时的作战指挥部。

不过,直到13世纪,幕墙上才出现我们熟知的箭孔,因为之前的欧洲人害怕这些孔洞会影响幕墙的稳定,所以迟迟没有让它们出现在城堡上。

4.Gatehouse(门楼)



城堡的入口通常是防御线路中最薄弱的部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欧洲人特意开发了门楼,方便城堡内的士兵控制交通流量。

一般,由于门楼整体较高,所以其通道前方会有许多盲点,为了克服这个缺陷,设计师在门楼两侧增加了投影塔,以便能及时地追踪敌人的进攻情况。

此外,传统的门楼还包含一系列其它防御措施,能给攻城者制造不少麻烦。


portcullises

像“portcullises ”就是一种用金属加固的木制格栅,它们能有效阻挡敌人的进攻,并且让守城官兵可以肆无忌惮地在格栅后边“捅捅捅,杀杀杀”。

此外,被强化过的门楼还包括吊桥,一个或多个舷窗以及箭头环,甚至可能还会有谋杀洞。



“谋杀洞”就是位于门楼通道顶端的孔洞,当敌人攻破大门涌入城内后,守城士兵们会将事先准备好的石头或者热水从洞中抛下,给敌人造成致命伤害。

所以,不难看出,其实门楼是一种非常复杂的防御系统,以至于法国人在13世纪时已经将单个门楼列入到了“小城堡”的行列,足可见它的重要性。

但在中世纪末期,英格兰和法国的许多门楼其实已经被改建成了精美的门厅,用于修饰庄园或其他大型建筑。此时,它失去了原有的防御功能,逐渐沦为浓墨重彩中的小小一笔。

5.Moat(护城河)



护城河一般是一条边坡陡峭的防御沟,有满水型的,也有无水型的。

它的建设目的在于阻止诸如攻城塔之类的装置到达幕墙并防止墙壁被破坏。

有时人们也会在护城河中构建强化岛屿,再次增加城堡的防御能力。



例如,13世纪的卡菲利城堡在威尔士占地就超过30英亩(12公顷),它就曾利用山洪在河谷中形成的天然湖泊做出了西欧数一数二的护城河。

6.Battlements(城垛)



城垛经常出现在幕墙和门楼的顶部,包括几个元素:锯齿状,围栏以及孔洞(Arrowslits

)。

围栏是投射在墙外的木结构,允许防御者向墙壁底部的攻击者射击或投掷物体,而不必担心会从垛口上掉下来。孔洞可以让守城士兵更好地瞄准敌人,实行精确打击而不受干扰。锯齿状的城墙则有利于人们观察敌人的动态。



总结

关于城堡常见的基本元素我们就介绍到这儿,今天我们鉴赏了Motte-and-bailey形式的城堡设计,见识了“keep”大型塔楼在中世纪的兴亡,学会了以“Curtain wall”幕墙为主的“同心设计”,理解了“Gatehouse”门楼的复杂运行机制。

同时,对于“护城河”以及“城垛”的防御作用也进行进一步的说明和阐释,不知道你今天收获了多少?

我们下期再会!

盘点德国17座历史名城的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