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许愿很灵古寺 藏罕见“树抱佛”奇观 被誉为蜀中净土就在资阳(四川第一奇观:彭山象耳寺,这里)
四川许愿很灵古寺 藏罕见“树抱佛”奇观 被誉为蜀中净土就在资阳
地处四川盆地中部的四川省资阳市,是古蜀文明发源地之一,包括东周孔子之师苌弘、西汉辞赋家王褒、东汉经学家董钧等历史名人都诞生于此,资阳也因此被誉为“蜀人原乡、三贤故里”。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人文,为资阳遗留下了数量众多的名胜古迹,乐至报国寺就是其中一处。
乐至报国寺,位于资阳市乐至县城东北二十公里的龙门乡金龟山上,是一处专弘专修佛教净土宗的清净道场。因为在四川峨眉山下还另有一座“报国寺”,因此特别将乐至县境内的这座报国寺,加上“乐至”二字,以示区别。
整座寺院占地三万多平方米,四周青山环抱,背山临水,环境清幽,寺内古树参天,浓荫蔽日,殿、堂、池、桥、亭、洞及摩崖造像融为一体,拾级揽胜,高低错落,自古就是川中著名佛教圣地之一和朝拜观光的胜地,由于该寺坚持弘法,没有商业气息,素有“蜀中净土”之称。
据《乐至县志》记载,乐至报国寺始建于隋开皇二年(公元582年),初名王董龛报国院,后更名报国禅院。1400多年来,寺院历尽沧桑,几度兴废,仍呈现出一派清净而庄严的气象。如今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大多数游客来到乐至,除了瞻仰陈毅故居,报国寺也是一定要前往的膜拜之地。
乐至报国寺内共有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地藏殿、祖师殿等五重殿堂,供奉佛像及祖师像近60尊,包括从缅甸迎请的37尊玉佛。其中一尊高4.13米、重10余吨的接引佛,高度和重量均为蜀中之最,被称为报国寺“三绝”之一,乐至县也因此有了“中国西部玉佛之乡”的美誉。
报国寺所在的金龟山,是一座普通的“土山包”,然而寺内却奇石林立,怪石嶙峋,景观十分独特。千百年来,僧人们在形如山峦的奇石上凿刻了500余尊神态各异的摩崖造像。其中一尊横卧于岩壁间的卧佛,长达10米,面貌丰满,形态端庄,颇具艺术和观赏价值。
此外,寺院内还保存有千年古树、唐代残碑、宋明石棺等多处文物古迹,特别是一棵生长于主殿正前方的千年古榕树,树根中镶嵌有千余尊神态各异、大小不一的摩崖造像,形成了佛与树相伴而生的奇异景观,被当地民间称为“树抱佛”。
然而令人疑惑的是,究竟是先有树根,还是先有佛像?经专家考证,这千余尊摩崖造像中最大的“观无量寿经变”佛龛,是中晚唐到五代时期流行于四川地区的佛教造像题材,由此推断其造像年代约为大蜀广政二十六年(963年),说明这些佛像在盘根错节的树根中已长达千年。
由于栽种榕树是四川寺庙自古以来的传统,这棵榕树的树龄也应在千年以上。如果是先有树,那么这上千尊佛像是如何被“毫发无损”地安放进树根之中?而如果是先有佛像,那么树根又怎会如此完美地生长成“天然佛龛”将每尊佛像保护得如此完整?
“树抱佛”不仅见证着报国寺悠久的历史,也给千年古刹增添了一份神秘的色彩,现已成为寺院不可错过的一道悬念与风景,吸引着四面八方的善男信女前来朝拜祈福。交通:成都火车北站客运中心、五桂桥汽车总站有车开往乐至县城北站,北站有班车直开乐至报国寺,从早上7点到下午6点,每半小时一班。
四川第一奇观:彭山象耳寺,这里
坐落在四川省彭山县的象耳寺又名大圣寺,位于彭山县城东北三十里,由于它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和中国最高寿寿星彭祖的故居,所以非常闻名,系名副其实的历史名寺,为民间广为熟诵。象耳寺早在隋朝时代变已经建成,据该寺碑文记载推知,该寺唐宋时代香火鼎盛,僧众甚多,规模甚大,占地约数千平方米。
象耳寺古建筑雕龙画凤,颇为壮观,有九楼十八殿之称,大小房间在千数以上。隋、唐、宋时,象耳寺高僧辈出,我国古代著名高僧法泰、道公、圆觉等大师,皆出于此。这些出自象耳寺的高僧,都是德行高超,学问大都像诗圣李白一样,文风俊逸,文章超人,很多作品载入高僧传等佛门典籍。这里实为一代法门龙象,人杰地灵,山水有性,明代大家曹学全、林芝之《蜀中广记》及《蜀中名胜记》均记载,唐代大诗人李白少时玩逆,父母不堪教诲,便带他来象耳寺寄读,长驻于此,后李白果然变得天资聪颖,智力过人,终成一代大师,留名千古。
象耳寺四周环山,气势灵秀,每当风扫晴岚,松摇滴翠,步行曲径之中,顿觉心灵为之净化。著名的象鼻山、象耳山、擦耳岩等环拱寺前,植被繁密,风清日丽。山脚的太白湖,一湾湖水波光潋滟。太白湖主叉道总计长达10华里以上,曲折回环,山水一色,荡舟其间,静得出奇,时而有各种野生鱼类迎面四跃,大有鲤鱼跳龙门的意向,这也是很多游人来此一驻就是十天半月的原因之一。划着小船,唱支山歌,歌声悠扬,因两岸青山对目,故平常的声音也是自带共鸣混音,久久回荡,余音袅袅,宛如仙景。
象耳寺现存有李白读书时留下的读书台、磨针溪、洗砚池等胜迹,还有李白夜里醉卧花阴濯魄水壶的涂鸦。据当地传说,李白初来此地不甚听话,非常不懂得约束自己,动不动就惹父母生气。李白还早恋,不用心读书,爱上象耳寺边上一农户家十七、八岁的儿媳妇。环境使然,此女天生丽质,可谓迷得李白神魂颠倒,他便悄悄向人家写情书。后被父母知道,恨其读书不用功,痛失了一番。李白被父母责骂,心里有气,就偷了父亲的酒一个人跑出去,跑到濯魄水壶去喝闷酒,酒醉涂鸦。这个故事虽说无法考证,但看后来李白的故事,放荡不羁,还曾曾偷偷爱上杨贵妃,倒也确实是李白的性格。
话说李白少时叛逆其实也是有根据的,据《四川通志》、《蜀中名胜记》载,李白少时,游学象耳,因性玩劣,数载未果,欲弃学而去。行至寺下小溪、今天天白湖入口处,就看见一老妪正磨铁杵,甚奇,问:“磨杵何用?”曰:“磨针以使。”李白震撼,铁棍都能磨成针,那么我读书哪有那么难,顿时大悟,遂返。从此后李白勤学不辍,终成大器。今天在四川民间,广泛流传一句话:”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即典出于此,而那老妮磨针的石头也得名“李白读书台”。《太白全集》有诗为证:“象耳读书处,头白好归来。”据《彭山县志》载,台前石壁上,原有晚唐诗人杜光庭的题诗:“山中犹有读书台,风扫晴岚画幛开。华月冰壶依旧在,青莲居士几时来?”据考证,老媪自言姓武,所以后来李白将溪旁一岩取名“武氏岩”,并将磨针处取名“磨针溪”。
相传蜀王建时谏议大夫、哲学家杜宾圣来此游览时,就题诗追念青莲居士的高洁情怀。据此亦可推知隋唐时象耳寺已是久负盛名。象耳寺的得名也颇有说法,传说中释伽牟尼的母亲曾梦六牙白象入怀生释伽牟尼,故佛教又名象教,佛法又名象法,这是大圣寺(今象耳寺)选址于此的主要依据之一。象耳寺不但位居川西南岷江水陆要津,而且在一千多年前就成为蜀中有名的佛教胜地,吸引历代名人来此留题吟诗。北宋诗人文同《题象耳山》一诗云:“转谷萦岩路始穷,隔林遥望一门通。溪山俱在见闻外,台殿尽藏怀抱中。像阁罘(fú)崽明海日,轻幢璎玲撼天风。“
法泰、袁(圆)觉、道公三位均出自此地也是有证可考。唐道量大师的《续高僧传》和明如惺大师的《大明高僧传》记载说,在隋、唐、宋三代,乐山、眉山共出了四位高僧,其中三位就在象耳寺,书里说的不是他们三人。现在象耳寺还有清代高僧大耳和尚之墓。
历经时代变迁,传承数百年的象耳寺如今依然挺拔,风雨不倒。象耳寺人杰地灵,颇有灵气。曾经,彭祖在此生活活了880岁,成了中国最高峰寿的人。当然古今数学不同算法,但据专家考评,彭祖准确年龄应该是160多岁,就算活到160多岁也了不起的事啊。这和象耳寺周边地理环境不无关系。这里四周森林茂密,古木参天,空气异常清新,空气中负痒离子含量奇高,非常有助于人们休养生息,延年益寿。
象耳寺周边封为红色的高含富硒、锌等微量元素的土壤,人们常喝这里的水、吃这里土壤种出的粮食,往往极少得病,并且智力也会非常高。这里很多老年人一年四季连感冒发烧很少有,一活就活到100多岁。很多异地的高中学生,被父母带到这里住上一段时间,慢慢会变到非常聪明,思维完全呈现发散状态。他们再拜一拜诗对李白,据说非常灵验,考上重点大学的不在少数。
彭山象耳寺,风光奇美,人杰地灵,非常适合人们休闲养生,实在是都市人闲暇休身养性以及老年朋友颐养天年的有最佳去处。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