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长不出树?黄土高原30年:已经长满大片森林,颠覆你的想象(2022湖北黄陂中考训练 语文)

黄土长不出树 黄土高原30年 已经长满大片森林,颠覆你的想象

黄土长不出树?黄土高原30年:已经长满大片森林,颠覆你的想象

黄土高坡其实就是我们说的“黄土高原”地区,确实黄土高坡地区的植被非常少,很多地区基本上都是“荒漠”状态,整个黄土高坡的区域并非只有甘肃,包括山西,陕西,宁夏,青海等地也有分布,黄土面积63.5万平方千米。所以这是我国中部偏北地区的最大地理构造形态,不过近些年来,我国也加大了对黄土高坡的改变,所以也出现了明显的转变。

黄土长不出树 黄土高原30年 已经长满大片森林,颠覆你的想象


而在很多人的眼中,黄土高坡这么多土,为何就是不长树呢,一直“印象很深”,其实并不是,如今已经改善了很多了,所以听到这个说法,确实令人比较惊奇。当然在以前,确实属于这种模式,土是树木的生存根本,按照道理说是不应该才对,那下面我们就来看看,黄土高坡的具体情况,怎么黄土不长树出来?


黄土高坡(黄土高原)的形成

根据科学考察的数据来看,黄土高坡之所以变成这样,是通过了地质变迁,生态系统的演变等因素发展而来的,大约在800万年以前,如今的黄土高坡区域是一片汪洋大海,面积大约有6个渤海面积大。但是在新一轮地质构造出现活动之后,黄土高坡的区域就缓慢地演变了,由于该区域的气候干燥,寒冷,加上强风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加上其他地区的“沙尘”不断往黄土高坡的“原始水区”进行移动。


这样经过上千万年的积累之后,该区域的“原始水区”被沙尘所覆盖,最终形成了“沙尘”地质条件。然而当出现强降雨的时候,由于“沙尘”地质条件具有不稳定的因素,所以导致平坦的“原始水区”出现了“不规则”的模式,并且成为了不同的“土层”。本身这个变化已经就够大了,而大约1500万年前的时候,由于地球的欧亚大陆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发生了剧烈的碰撞,所以导致黄土湖区愈抬愈高。


也就是说,整个大陆板块的碰撞相当于重新构造了一次地貌,所以导致整个黄土高坡彻底改变了,最终在大约800万年的时间段,黄土被抬出地面,而渐渐的成了高原,也就是如今的黄土高原面貌。所以综合情况来说,黄土高坡的演变还是结合了地理变化,气候变化等因素才形成的,并非初期就是这个样子。


黄土高坡(黄土高原)这么多土,为什么就不长树?

上面我们说了,黄土高坡的形成其实少不了气候的因素,这是我国典型的气候约束区域,黄土高坡一般年平均温度为3.6~14.3℃,可以说还是不错,并且大部分地区的年降水量为150~750毫米,一般是集中在7月到9月,占全年降水量的60~80%。可以说是有水有土了,就算是气候不太好,但是也可以有相应的植物才对。


但是黄土高坡蒸发量是远远高于了这个降雨量。普遍是高于实际降水量,年蒸发量为1400~2000毫米,所以植物是不可能有足够水资源来进行维持的,那必然是“不长树”。虽然还有河流的路过,由于“土壤”的问题,也很难出现大规模的树木,所以就算是具有较厚,非常多的土来维持,但是树木是很难生存下来的,这就是为何曾经没有大规模树木存在的原因。


不过,万事都不难

近些年来,我国采取了各种办法,对黄土高坡地区进行改变,所以也还是有部分地区开始种树,并且生长出来了。我国能够将沙漠改变成为绿洲,那么对黄土高坡的改变来说,必然是有办法的。我国开展的三北工程建设就是对黄土高坡的一个改善,经过30年的时间,共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面积3亿多亩,64黄土高原区的森林覆盖率由1977年的11%提高到2008年的19.55%,所以已经巨变了。


并且我们从图像也可以看到,虽然没有大规模的树木(比较稀少),但是矮小,稀少的树木也起到了巨大的固沙作用,所以黄土高原如今生态也在变好了不少。同时黄土高原随着能源格局的改变,也发生了直接性的转变。所以万事都不难,黄土高坡迟早也会被我国人民所征服。合理引水、充分保水、有效节水、高效用水等方式的实施,最终也将会让黄土高坡变成我们最优质的生态区域。


总结

黄土高坡不长树已经成为“历史”,当然少数地区可能还未看到,这是属于正常的情况。毕竟这么多年来,我国加大了对黄土高坡地区的生态系统维护,也是需要一步一步来的,黄土面积63.5万平方千米,并不是我们一时一刻可以说完成绿化的,所以我们一步一步的进行绿化,终究完成所有的地区,是迟早的事情,并且如今大范围的黄土高坡(黄土高原)已经发生颠覆性的状态,颠覆你的想象 了,已经长满大片森林区域了。

2022湖北黄陂中考训练 语文

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共 9 分,每小题 3 分)
1、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同一本书,年轻时读,多半出于 的心理,不能深味;中年时读,便能领会书中精髓,得到洞悉与启迪;年高时读,则犹如人置高处, 。即古人所说的“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而老年读书则如台上观月”。由此看来,读书的 也是 。
A.好奇 一望无垠 品位 渐入佳境
B.猎奇 一望无垠 品味 炉火纯青
C.猎奇 一览无余 品位 渐入佳境
D.好奇 一览无余 品味 炉火纯青
2、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们将继续发扬“勇气、决心、激励、平等”的残奥价值观,携手推动残疾人事业实现更大发展,一起走向美好的未来。
B.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需要全党高度重视的问题。
C.这些空间可以唤醒我们的记忆,滋养我们的心灵,激发我们的情感。
D.长期吃外卖快餐的人之所以容易生病,主要是因为油盐摄入过度以及饮食结构不合理。
3、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
A、读书之益,增知、获趣、致雅。打开一部古书,犹如展开一部历史的长卷,谛听历史的脉搏,咀嚼人生的甘苦;翻开一册文学经典,如同走近一片风景胜地,诗情画意呼之欲出,犹如置身其中。
B、 青春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明天。一个民族只有寄望青春、永葆青春,才能兴旺发达。
C、过去有红色故事,现在有美丽新貌。红色村庄记载着党的光辉历程,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党史教材。但红色村庄不能只有红色,一定要让她们具备色彩绚丽的时代之美。
D、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成功举办,促进了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为推动全球团结合作、共克时艰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动荡不安的世界带来了信心和希望,向世界发出了“一起向未来”的时代强音!




二、(共 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4-6 题。
别让抱怨吞噬你的快乐
①我们许多人经常抱怨,面对工作,抱怨压力太大;面对家庭,抱怨烦恼太多;面对社会,抱怨世风日下;面对变化,抱怨命运不公。总之,我们总能找到抱怨的事,而且还振振有词。偶然的抱怨属于情绪宣泄的一个出口,情有可原,尚可理解;但若不分时机、不讲场合地经常性抱怨就是问题了。那是一种不良的习惯、一种人生的负能量。一旦这种习惯养成,既伤害自己又影响别人。我们必须引起高度注意,自觉克服,远离抱怨,积极生活。
②经常抱怨的人之所以抱怨,其原因是什么呢?
③不会积极地看待生活,主要是认知和心态出了问题。爱抱怨的人没有学会正确看待事物,发现不了生活的美好,对自己拥有的,不珍惜、不知足、不感恩。事物有自身的存在方式,其结果总是一定的,但我们对待事物的态度却是由我们的心态调整的。当我们面对不快时,换一个角度看问题,结论就可能完全相反。
④总爱用自己没有的去和人家有的比,拿自己的短处比人家的长处,结果只会越比越气、越比越恼,最后比出嫉妒羡慕恨。弄得自己长吁短叹,怨天尤人,总不开心。
⑤其实学会正确地比较是人生的一门艺术,是使生活变得快乐的一种方法。
⑥作家史铁生曾调侃自己的职业是生病,写作只是业余的。他写过一篇《生病的经验是一步步懂得满足》的文章。其中写道:“发烧了,才知道不发烧的日子多么清爽。咳嗽了,才体会到不咳嗽的嗓子是多么安详。刚坐上轮椅时,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岂非把人的特点搞丢了?便觉得天昏地暗。等到又生出褥疮,一连数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着,才看见端坐的日子其实多么晴朗。后来又患尿毒症,经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怀恋起往日时光。终于醒悟: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的前面都可能再加一个‘更’字。”你的抱怨是因为你不知道不好的后面还有更坏的结果。一旦你明白了,你就不会抱怨的,只会庆幸当下的最好。人生无常,明天和意外谁先到来,谁也说不清楚。
⑦所以,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说:“如果你手上扎了一根刺,那你应该高兴才对,幸亏不是扎在眼睛里。”我们应该学会正确地对待生活中的小不幸,学会正确地比较。
⑧常怀感恩之心,我们才会有报恩之心;常怀感恩之心,我们才会忽略生活中的那些不尽如人意;常怀感恩之心,我们才会自责自己内心的狭隘,忏悔自己的过错;常怀感恩之心,我们才会原谅那些生活中与我们发生了不快的人;常怀感恩之心,我们才会知足地活着不抱怨。
⑨我们可以追求更好的生活,但不可以抱怨生活;我们可以更加积极努力让生活更好,但唯独不能抱怨生活。因为,我们是幸运的,对于幸运的人来说,还有什么理由抱怨呢? (文/廖超国,根据命题需要有删改)
4、对“抱怨”的理解,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众多事、物都存在会被抱怨的问题,因此抱怨现象很常见。
B.抱怨要讲究时间和地点,否则抱怨就是一种不好的倾向。
C.有时抱怨是发泄自己情绪的一种方式,我们能够理解。
D.经常性抱怨害人害己,我们要学会警惕,最好远离。
5、下列对“人们经常性抱怨的原因”的理解,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会积极对待生活和不会正确比较是人们抱怨的两个主要原因。
B.认识事物比较片面,看到的都是生活的丑陋。
C.对待生活的心态比较消极,对现实不满足。
D.不会正确比较,只会比自己的缺点和自己缺乏的东西。
6、面对生活,我们怎样才能做到远离抱怨?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面对生活中的不如意,要多看到生活中的美好。
B.像史铁生和契诃夫那样,保持一种达观的人生态度。
C.有一颗感恩之心,学会宽容他人,知足地活在当下。
D.追求更好的生活,积极努力地工作,让生活变得更好。


三、(共 12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第 7 题。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① 杜甫
剑外② 忽传收蓟北 ③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注释】①此诗作于公元763年春。当年正月史朝义自缢,安史之乱结束。②剑外:剑门之外,泛指蜀中地区。③蓟北:河北北部地区,安史之乱时叛军的根据地范阳一带。
7、下列对本诗内容和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捷报突然来到,诗人喜极而悲。
B.颔联中“却看妻子”和“漫卷诗书”两个动作,表现了诗人极度欣喜的心情。
C.颈联通过狂态和狂想两个方面具体刻画了诗人的狂喜。
D.尾联连用四个地名,诗人想象官军乘胜追击、连战连胜的路线和情景,抒发了诗人期待彻底胜利的急切心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 8-10 题。
武德四年,王世充平后,其行台仆射苏世长,以汉南归顺。高祖责其后服,世长稽首曰:“自古帝王受命,为逐鹿之喻。一人得之,万夫敛手。岂有猎鹿之后,忿同猎之徒,问争肉之罪也!”高祖与之有旧,遂笑而释之。
后从猎于高陵,是日大获,陈禽于旌门。高祖顾谓群臣曰:“今日畋,乐乎?”世长对曰:“陛下废万机,事畋猎,不满十旬,未为大乐。”高祖色变,既而笑曰:“狂态发耶?”对曰:“为臣私计则狂,为陛下国计则忠矣。”
尝设宴披香殿,酒酣,奏曰:“此殿隋炀帝之所作耶?何雕丽之若是也!”高祖曰:“卿好谏似直,其心实诈。岂不知此殿是吾所造,何须诡疑是炀帝?”对曰:“臣实不知。但见倾宫鹿台,琉璃之瓦,并非帝王节用之所为也。若是陛下所造,诚非所宜!臣昔在武功幸当陪侍见陛下宅宇才蔽风霜。当此时,亦以为足。今因隋之侈,人不堪命,数归有道,而陛下得之,实谓惩其奢淫,不忘俭约;今于隋宫之内,又加雕饰,欲拨其乱,宁可得乎?
(节选自《唐语林》,有改动)
8、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遂笑而释之 释:释放 B.陈禽于旌门 陈:摆放
C.人不堪命 堪:能忍受 D.宁可得乎 宁:怎么
9、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臣昔在武功幸当陪侍见陛下宅宇才蔽风霜
A.臣昔在武功/幸当陪/侍见陛下/宅宇才蔽风霜
B.臣昔在武/功幸当陪/侍见陛下宅宇/才蔽风霜
C.臣昔在武功/幸当陪侍/见陛下宅宇/才蔽风霜
D.臣昔在武/功幸当陪侍/见陛下/宅宇才蔽风霜
10、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高祖指责苏世长归顺迟了,苏世长用擒鹿的比喻来为自己辩护,最终说服了高祖。
B.高祖认为苏世长说不快乐是发狂的表现,但苏世长认为于私是狂,从国家的角度考虑就是忠心。
C.苏世长不知宫殿是高祖建造的,认为是隋炀帝所作,因此直言进谏,但高祖并没有生气。
D. 从文章叙述的三件事,可以看出苏世长与高祖关系比较亲近,是一个能言善辩、敢于直谏,善于劝谏的忠臣。


第二卷(非选择题)
四、(6 分)
11、将第三大题文言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
陛下废万机,事畋猎,不满十旬,未为大乐。


五、(26 分)
阅读《简.爱》的节选部分,完成 12、13 题。
我继续为积极办好乡村学校尽心尽力。
起初确实困难重重。①尽管我使出浑身解数,还是过了一段时间才了解我的学生和她们的天性。她们完全没有受过教育,官能都很迟钝,使我觉得这些人笨得无可救药。粗粗一看,个个都是呆头呆脑的,但不久我便发现自己错了。就像受过教育的人之间是有区别的一样,她们之间也有区别。我了解她们,她们也了解我之后,这种区别很快便不知不觉地扩大了。②一旦她们对我的语言、习惯和生活方式不再感到惊讶,我便发现一些神态呆滞、目光迟钝的乡巴佬,蜕变成了头脑机灵的姑娘。很多人亲切可爱很有礼貌。我发现她们中间不少人天性就懂礼貌,自尊自爱,很有能力,赢得了我的好感和敬佩。这些人不久便很乐意把工作做好,保持自身整洁,按时做功课,养成斯斯文文有条有理的习惯。在某些方面,她们进步之快甚至令人吃惊,我真诚愉快地为此感到骄傲。
另外,我本人也开始喜欢上几位最好的姑娘,她们也喜欢我。学生中有几个农夫的女儿,差不多已经长成了少女。她们已经会读,会写,会缝,于是我就教她们语法、地理和历史的基本知识,以及更精细的针线活。我还在她们中间发现了几位可贵的人物——这些人渴求知识,希望上进——我在她们家里一起度过了不少愉快的夜晚。而她们的父母(农夫和妻子)对我很殷勤。我乐于接受他们纯朴的善意,并以尊重他们的情感来作为回报——对此他们不一定会随时都感到习惯,但这既让她们着迷,也对他们有益,因为他们眼看自己提高了地位,并渴望无愧于所受到的厚待。我觉得自己成了附近地区的宠儿。无论什么时候出门,我都会处处听到亲切的招呼,受到满脸笑容的欢迎。生活在众人的关心之下,即便是劳动者的关心,也如同“坐在阳光下,既宁静又舒心”。 (节选自《简.爱》,有改动)
1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上面节选部分的内容。(2分)
13、读上面画线的句子,可以看出简.爱对学生具有________和__________的特点。(4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4-17 题。
远去的古典
①“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照古时人。”然而,许多古人有过的,今天的视野中却杳无了。
②比如古诗词中的盛大雪况:“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吾等之辈,虽未历沧海桑田,但一夜忽至的“千树万树梨花开”,还是亲历过的。满嘴冰激凌的现代孩子,谁堆过雪人?谁滚过雪球?令之捧着课本吟诵“燕山雪花大如席”,会不会牙疼呢?没有雪的冬天,还配得上叫“冬”吗?
③流逝者又何止雪?在新辈人眼里,他们必须学习祖辈的无数文化遗产,可是不知所云的“古典”比比皆是。立于黄河枯床上,除了唇干舌燥,除了满目的干涸与皴裂,你纵有天才想象,又如何模拟出“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磅礴?谁还能托起李白心目中的汪洋与豪迈?除了疑心古人夸饰矫伪、信口开河,还会作何想呢?
今天的少年真够不幸的。或许不久后,这般猜测古文课的尴尬亦不为过:一边是秃山秃岭、雀兽绝迹,一边是“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书声琅琅;一边是泉涸池干、枯禾赤野,一边是“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的遍遍抄写;一边是霾尘浊日、黄沙漫天,一边是“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的诗情画意……这是何等遥远之梦想,何等费力之翘望啊。明明现实空间中无对应之物,却要少年人硬硬地抒情和陶醉,这岂非无中生有、画饼充饥?这不荒唐、悲怆么?
从审美资源上讲,古代要比当今富饶得多,朴素和优雅得多。地球自 35 亿年前诞生生命以来,约有 5 亿种生命栖居过,今多已绝迹。在地质时代,物种的自然消亡极缓——鸟类平均 300 年一种,兽类平均 8000 年一种。如今呢?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推测说:上世纪末,每分钟至少一种植物灭绝,每天至少一种动物灭绝。这是高于自然速率上千倍的“工业速度”,屠杀速度!多少珍贵的物种沦了为标本?多少生态活页从视野中被硬硬撕掉?多少诗词风光如《广陵散》般成了遥远的绝唱?“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河水清且涟漪”,每每抚摸这些《诗经》句子,除了对美的隐隐动容,内心总有一股冰凉的颤栗和疼痛。阅读竟成了挽歌,竟成了永诀和追悼,难道不应该放声痛哭吗?
⑥或许有人忍不住了:社会总得变迁吧!古老元素难免在光阴中遗失啊!是,遗失乃必然,但遗失的速度和规模是否太惊人?变迁之方向、节奏和进程是否合情合理?若以牺牲物种和环境作为代价,这种代价是否最终难以承受呢?
⑦那“蒹葭”“涟漪”“鹿鸣”“雎鸠”“猿啼”……不仅代表草木或动物,更指向一种生存文化和栖息美学,也是一部人间记忆。它让今人在阅读自然圣经的同时,更对眼下境遇和空间有一种检验、校对和反思。韩少功有本社会符号意义的小说——《马桥词典》,试图通过对方言俚语的搜集与解读,为一个地域的文化流逝建一座纪念碑。某种意义上,古典文学也为后人矗起了一座纪念碑。她是丰碑,更是殇碑。一座冰冷的刻有灭绝名单的青苔之碑、沧桑之碑。
⑧我不知道老师们在领读“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之时,有没有升起一股隐痛?并把它悄悄传递给台下的孩子?如果有,如果能把这粒“痛”埋进孩子心里,我更要替教育感到庆幸,要为这位老师鼓掌——感谢他为孩子接种了一支珍贵的“精神疫苗”!在未来,这粒小小的“痛”会生出郁郁葱葱的良知……
⑨谁拥有孩子,谁就拥有未来。
⑩我相信,携带这支“疫苗”的孩子,多少年后,当面对一片将被砍伐的森林、一条将被推土机铲平的古街时,当人们被囚禁在钢筋混凝土牢房里不能凝视明亮的星辰时,当人们被莫名的工业尘埃所吞噬时,至少一丝心痛和迟疑总是有的吧!这就有救了,最终阻止无知与粗鲁的,或许正是那一丝迟疑和心痛——而它的源头,或许正是当年的那一节课,那一支无声的“疫苗”!
(文/王开岭,基于命题需要有删改)
14、作者为什么认为“今天的少年真够不幸的”?读①—④段,请简要概括。(4 分)
15、阅读⑤⑥段,说说为什么“从审美资源上讲,古代要比当今富饶得多,朴素和优雅得多”?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6 分)
16、请用直白的语言说说下列加点词语的语意。(4分)
感谢他为孩子接种了一支珍贵的“精神疫苗”!
17、读⑧段,作者对老师和孩子们表达了怎样的希望?(6 分)



六、(8 分)
根据要求完成 18、19 题。
国家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从 2021 年 3月 1 日起施行。在央视新闻微博发起的一项调查显示,近 9 成网友支持教师行使惩戒权。为此班级开展以“我看老师的惩戒权”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8、《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中规定,学生违反校规校纪,情节较重或者经当场教育惩戒拒不改正的,学校可以实施“承担校内公益服务任务”的教育惩戒措施。你认为可以让违纪学生承担哪些校内公益服务任务?请从不同角度列出三项具体任务。(3 分)
19、你们在研究中发现:有些家长过于溺爱孩子,不支持老师对自家孩子的合理惩戒。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请表达你的观点和理由(100-120 字)。(5 分)




七、(50 分)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50 分)
两国交战中,面对强大的对手夫差,勾践忍辱负重,每天卧薪尝胆,回国后大力发展生产和军队,终于创造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历史奇迹。
羽毛球比赛中,面对强大的对手李宗伟,林丹不敢懈怠,时刻苦练球技,不断研究战术,最终林丹成为奥运历史上第一位卫冕冠军。
强大的对手往往能够成就更好的自己。
请你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或叙述生活经历,或论述其中道理,写一篇文章。
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 600 字。文中如果出现自己的姓名或校名,请以化名代替。



参考答案
1C
2B(缺少成分。在“需要”的前面加“是”,也可以将“的问题”去掉)
3D(第一个句号改为逗号,语意未表述完)
4A(文意侧重说抱怨是因人的心态而生,并非因事与物存在问题引起。)
5D(文章说“总爱用自己没有的去和人家有的比,拿自己的短处比人家的长处”)
6D(这不是远离抱怨的方法,与题干没有关系)
7D(连用四个地名,写的是诗人想象中的回乡路线)
8A(释:释怀)
9C(我当初在武功,有幸陪同皇上您,见到您的住所,只不过能够用来遮蔽风霜。)
10C(苏世长知道宫殿是高祖建造的,他故意这样说)
11、陛下荒废政务去打猎,不足百日,没有什么值得太高兴的。(或:陛下打猎,荒废了政务,不足百日,没有什么值得特别高兴的。)
12、围绕以下内容的核心语意回答,言之成理即可。简.爱在乡村学校了解并帮助学生,受到了大家的尊重。(了解、帮助 1 分,尊重 1 分)
13、围绕以下要点的核心语意回答,言之成理即可。①耐心②富有爱心
14、围绕以下核心语意回答,言之成理即可。今天的少年需要学习古典诗词,但是在现实中找不到与古典诗词对应的场景。
15、围绕以下核心意义回答,言之成理即可。
①当今物种自然消亡的速度比古代要快得多;
②古典诗词中描绘的自然风光当今逐渐消失了。
16、围绕以下核心意义回答,言之成理即可。
因古典文学描绘的风光消亡而感到的痛。
17、围绕以下核心意义回答,言之成理即可。
①希望老师在教授古典文学时对古典风光的消亡心存伤痛感,并把这种伤痛感传授给孩子;②希望孩子们因这种伤痛感树立并保持良知;③希望孩子们将来阻止无知与粗鲁地破坏自然的行为。
18、必须是学生可以承担的“校内公益服务任务”项目。同一角度的多项只能算一项。不是具体任务不能得分。示例:打扫学校公共厕所;整理学校图书室图书;为学校运动场剪草;为同学们分发营养中餐。
19、内容方面 3 分, 表达方面 2 分,若内容方面不得分,表达也不得分。内容要求:观点明确(因为题干中说的是“不支持老师对自家孩子的合理惩戒”,所以只能反对这样的家长,不能支持),理由能恰当支撑观点。语言要求:简明、连贯、得体,如不符合要求酌情扣分。
20、作文略

更多中考语文真题,请见2022湖北黄陂中考训练 语文试题及答案

黄土长不出树 黄土高原30年 已经长满大片森林,颠覆你的想象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