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谁才是“睡得最晚”的城市?成都广州西双版纳,谁也不服谁!(规划纲要公布:重庆和成都,到底)

到底谁才是 睡得最晚 的城市 成都广州长沙西双版纳,谁也不服谁

到底谁才是“睡得最晚”的城市?成都广州西双版纳,谁也不服谁!

近日写的一篇《中国“睡觉最晚”城市排行榜,南宁第一,网友:乌鲁木齐尴尬不?》引起热议,针对“睡得最晚”的城市有各种不同的声音,也有不同的评判标准,除了广西南宁和新疆乌鲁木齐,好多网友还推荐了其他几个城市,都表示不服。

到底谁才是 睡得最晚 的城市 成都广州长沙西双版纳,谁也不服谁


暧昧的别加我:长沙才是座不夜城呢,基本上大街上通宵都有人,很多店铺都是二十四小时营业,多晚饿了都不怕,随时都有得吃的。


岩真帅呆:应该是我们西双版纳,12点才出来玩,凌晨三四点照样在大街上很热闹,一般凌晨5.6点才慢慢变少,安心睡觉。


幽默用户彬彬有礼:你见过广州的夜生活吗?广佛交界处的金沙洲,金铂天地不夜天!

囙㠯:成都笑而不语


长沙人晚上不睡觉的吗?

我们先来说说长沙吧,长沙是湖南省会,也是近年兴起的一座网红城市。某团在2020年曾发布了一个调查报告,报告显示,以“不夜城”而著称的长沙,位列全国夜间旅游热门城市榜第一名。


长沙的朋友说,晚上22点才是我们夜生活的开始,而这个时间段长沙的餐饮业大部分都在营业,特别是一些网红店,营业到凌晨2:30分,还依然排着长队


还有网友说,凌晨2点在长沙解放路打某滴,前面还有几百个人在排队,可见长沙作为不夜城的热闹和繁华。


长沙晚上游玩的好去处有很多,火宫殿、黄兴南路步行街、太平街、苏家巷、登隆街等晚上都是游人如织,充满了浓浓的烟火气。


在成都,夜间烟火自成一派江湖。

成都也是某滴公布的夜间呼叫订单量十大城市之一,排名第二。还有一个“睡眠地图”调查报告,成都成为全国最晚入睡和最常熬夜的榜单冠军,这应该和当地日落,以及夜经济繁荣有着直接的关系。


成都的夜经济繁荣是出了名的,成都的酒馆很多,仅次于上海,据说有2100多家,还有不计其数的火锅店,晚上泡吧、涮锅是成都人的一种慢生活。


还有许多特别出名的街市,如春熙路、太古里、九眼桥、锦里等,都是人们晚上爱逛的地方。还有外地游客很少知道夜市,如半边街夜市、花篱夜市、犀浦夜市、光华街夜市、建设巷夜市、理工后校门夜市等。



这些夜市许多都挨着大学,一到晚上,各种小摊就摆起来了,串串、烧烤、砂锅米线……等,应有尽有,真的是物美价廉,还满大街的校花大美女。


不过也有调查显示,成都人睡得晚是因为睡眠质量不好,就是失眠。你认为有道理吗?


广州人睡得晚的原因,有点意外

去年有一份中国睡眠指数报告,报告显示广州是入睡时间最晚的城市。广州是中国最发达的城市之一,平均睡觉的时间在23:00左右,而这是平均时间,有的网友说自己凌晨两三点睡都很正常,那么广州人为什么睡这么晚呢?


越是发达的城市,就睡得越晚,除了发达的夜经济,最重要的是经济压力。广东人是出了名的工作狂,号称为了工作能干到天亮,所以他们加完班,在22点吃份夜宵,然后再来杯茶消消食。



快节奏的生活,高压式的城市环境,造成了广州人睡得晚的原因是工作加班,这个理由你认同吗?


西双版纳,因为白天太热了,我们晚上才出来溜达

西双版纳没有四季,只有干湿两季,可以说这里没有冬天,1月份北方已经是数九寒天了,版纳的白天还在28℃,所以大家白天很少出门,都是在摆脱了一天的炎热之后,晚上出来溜达。


告庄西双景星光夜市是景洪最出名的夜市了,这里有各种热带水果,还有傣族的特色商品,一到晚上这里就上演一场繁花似锦、游人如织的大戏,还有人称这里是“天上银河,地上星光”。



这里是不夜城,是湄公河流域、大金三角地区最大、最美丽、最具特色的夜市,入夜灯火璀璨,人声鼎沸,一派繁华景象。



还有六国水上市场,这是中国唯一的东南亚风情水上集市,你不仅可以感受到六国风情,还能参与到最原生态的少数民族文化,品味东南亚的生活艺术之美。



还有人说北京人因为聊天而睡得最晚,上海人因为追剧而睡得最晚,那么哪座城市才是“睡得最晚”的城市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关注路灯摄影,我们一起看世界。

规划纲要公布:重庆和成都,到底


文丨西部菌

21日凌晨,“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纲领性文件”,终于完全揭晓。(详见刚刚,成渝顶级规划来了!)

规划预热了很久,看过的朋友其实会发现,里面作出的一些部署其实早就开始落地了。

比如,天府机场已经通航,成渝中线已经开工,推动两省市机场集团交叉持股也已被提上议事日程……

规划纲要揭开神秘面纱,对于成渝的未来,川渝的朋友可以说备受鼓舞。西部城事也将对之进行系列解读。



今天,就关注一个“敏感”话题,也是规划纲要公布后,不少川渝朋友共同讨论的焦点之一——重庆和成都,到底谁的定位更高

要回答这个问题,其实也很简单。重庆是直辖市,成都是副省级城市,行政级别,当然重庆更高。

但就像过去多年发生在重庆和成都这两座城市之间的口水仗那样,到底谁是老大,似乎永远是一个令坊间津津乐道的话题。

既然双圈规划将这个话题又一次催热,西部菌就简单聊聊自己的看法。

01

首先,如果说过去的很长时间里,争论重庆、成都到底谁的定位更高,确实有着历史纠葛的必然,那么,直面当下及未来,在双圈规划纲要出来后,这种谁高谁低的无畏争论,真的可以休了

一些朋友应该注意到了,这次规划纲要里罕见地提到了一个词——培育合作文化。这里面的指向意义,相信不言而喻。



很简单,在国家的棋盘里,也是把成渝置于“兄弟齐心,合作共赢”的位置。那么,着眼于合作,着眼于双圈一体发展,争论谁的地位更高,其实已完全没必要。

说得更现实一点,成渝双圈所确立的“第四极”地位,是由重庆和成都(四川)共同拿下的,离开任何一个,都不可能担起“第四极”的重任。

顺着这层逻辑,重庆和成都各自所被赋予的地位和定位,其实都可以说是建立在互相成全、合作分工的基础之上,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

02

就以这次备受关注的“西部金融中心”为例。

规划原文中,共提到了五次“西部金融中心”。其中有四处都是出现在共建,共同发展目标,或共同的战略定位语境中。

以建成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新范例为统领,在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中先行先试,建设国际化、绿色化、智能化、人文化现代城市,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西部金融中心、西部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和国际门户枢纽,增强国家中心城市国际影响力和区域带动力。

但有一处出现在对重庆的定位中。就此我们或确实可以理解为重庆未来在打造西部金融中心上,所扮演的角色会有所侧重。

但对于这种区分,成都完全没必要失落,重庆也没必要将之当成是定位更高的例证。

从公开信息来看,成都早就提出了建设西部金融中心的目标。而此前重庆对应的目标则是打造长江上游地区金融中心。

最新的规划,可以理解为是将上述两个目标融合成了一个——共建西部金融中心。

那么,为何会侧重于重庆呢?西部菌认为,这有客观条件。

成都打造西部金融中心,优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不仅背靠大省四川,且央企多,资金流量大;二是,私募环境较好,有助于孵化培育内地私募基金中心。

但重庆的优势也很明显。

比如,金融机构实力较好、金融牌照较全,像中西部最大银行就在重庆,还有排名中国前三的信托公司,甚至重庆素有“小贷之都”的称号,等等。

此外,全国性金融交易要素体系较完善。像拥有重庆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中保登,以及中西部唯一的金融标准制定机构——国家科技金融认证中心等。

因此,成渝合力构建西部金融中心,重庆侧重发力,并不难理解。

但是,如果离开成都(四川)的合力,“西部金融中心”的成色,注定要打折扣。

比如,截至2020年末,成都的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为44000亿,重庆为42854亿。此外,成都背靠的四川接近10万亿。



可见,打造西部金融中心,并不存在由重庆独揽的可能性。

另外,还必须提到一个细节,成都的定位中是包括“区域经济中心”的。要成为区域经济中心,本来就不可能完全撇开金融。由这点也可以看出,国家对成渝的定位,主要还是遵循平衡原则

事实上,综合打造金融中心所需要的要素市场、交易体系、金融机构等条件来看,全国除了北京、上海、深圳,其他城市都没有太明显的做跨区域金融中心的实力。

只能说,重庆和成都(四川)联手,才具有了一定的可能性

03

我们可以发现一个规律,前三大城市群中,京津冀、长三角,都是以直辖市为龙头,大湾区则有深圳、香港,同样也相当于有直辖市的地位。

而放眼目前全国除前三大城市群之外的另外十多个城市群,成渝是唯一同时集合了直辖市和副省级城市的城市群。

就此来说,成渝成为“第四极”,也必须依赖于重庆和成都(四川)的合力。

重庆的直辖市地位,保证了成渝在行政级别上的分量。但是,仅有重庆是不够的。因为不管是体量,还是目前的发展基础,重庆都不具备撑起一个城市群的能量。

四川的近一亿常住人口,以及成都的大省省会实力,无疑成了必不可少的压舱石。

其实,在很多指标上,单独拎出重庆和成都,别说是四大一线城市,就是部分主力二线城市,重庆和成都都未必有绝对优势。

但是,成渝联手托起的四川盆地,在二线城市组合中,绝对算最能打的选手之一。

之前,西部菌分析过,在最新的中国500强企业中,四川和重庆入选企业数量分别位居中西部地区位前二。

虽然单独看,并不算突出,但汇集到一起,不仅比内陆任何一个城市群都要强,还可以排到全国第七位。



有人或许会说,联合参与排名是不讲武德,但你要看看前面的都是哪些对手……

另外,A股份企业数量,成都88家,重庆55家(截至2020年的8月31日数据)。



领事馆数量方面,成都和重庆分别为15家、12家,虽然排名仅次于上海、广州,但差距还是有点大。

而将成渝双圈作为一个整体来看,数量接近30家,绝对优势则大大突显。

单独看,重庆和成都都各自有自己的明显短板。但成渝作为一极,在内陆城市中,无论在航空、高铁、港口、能源,还是人口、科教、对外交往等方面,绝对是发展要素最齐全的。

04

上述一些数据,其实充分说明,成渝只有合作、联手,才能做到做好,真正成为一极,增强自身在国家区域版图上的分量。

当然,西部菌不认为重庆和成都之间就不再有竞争。

事实上,四川盆地能够诞生两座相邻如此近的超大城市,除了人口基本盘,24年前重庆的直辖,是一个重要分水岭

往小的说,重庆直辖,减少了两座城市内耗的可能性,彼此都获得了更大的发展天地;往大了说,正是因为两座城市的互相较劲,才更有了不甘落后,不甘于平庸的动力。

不过,在当前城市群时代,单打独斗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存量竞争越来越多,内耗程度不断加剧,必定会影响两座城市的发展效率和天花板。

所以,24年后,成渝站上新的发展起点,也可以说是一种回归,目的都是为了让彼此更好。只不过,这一次是相向而行,错位发展

05

那么,应当如何理解双圈时代的成渝关系呢?西部菌认为,可以类比广深

广州和深圳,一个是全国一流省会城市,千年商都,一个是新崛起的特区,这个组合其实和成渝比较像。

成都是不折不扣的强省会城市,长期以来是西南大区中心城市,并且发迹史可以往前溯上千年,历史底蕴和文化都非常厚重。

重庆则属于近代开埠后才真正崛起于历史舞台,相对来说,是后起之秀。

所以,我们看到,成都被赋予的定位之一是“世界文化名城”,重庆则被赋予了“先行先试”的重任。

此外,在以制造业为代表的现代工业上,重庆展现了后发优势,这一点也和深圳类似。相应的,成都作为传统的大区中心,则在央企、大区机构、科技等方面有明显优势,这一点也和广州比较像。

总体看,就像大湾区,无论少了广州还是深圳,都会后劲不足或出现偏科,成渝双圈,少了重庆还是成都,也同样如此。

另外,对成都来说,一个强大的重庆也是好事。

要知道,作为西部大省省会,成都的责任之一,就是要带动周边兄弟乃至全省兄弟奔向共同富裕,而双圈时代,重庆是可以为成都在这方面分担一臂之力的。

规划纲要提出,广安全面融入重庆都市圈,就是一大注脚。

06

就今日重庆、成都的发展基础看,两座城市如果仍只把彼此视为竞对,就显得格局太低了。它们应该做的,是一致对外,对标更高能级的城市,如此才能真正挑战极限,突破内陆城市的天花板。

换句话说,双圈时代,重庆、成都谁的地位更高,这个问题已经成为伪问题。因为离开了彼此,它们都无法到达巅峰。

更现实地说,规划纲要中所明确的定位、目标,都是需要靠实际行动去实现的,时不我待地把所有精力用于发展打拼,才是正道。

这也是双圈规划中,国家对两座城市尽力平衡的良苦用心所在,成渝不应该辜负这份厚重期待。

一句话,重庆和成都,两座城市都是“独一无二的烟火”,谁也无法取代谁,只有错位发展,互相借力,才能成全最好的彼此,更好托起中国的大后方。

到底谁才是 睡得最晚 的城市 成都广州长沙西双版纳,谁也不服谁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