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布泊再次出现湖泊,明明干涸已久,水又是从哪儿来的呢?(走进罗布泊,探秘它最后干涸的原)
罗布泊再次出现湖泊,明明干涸已久,水又是从哪儿来的呢?
中国辽阔的大地上,有一处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神秘区域。曾经的它是我国开展“两弹一星”研究工作的重要基地,相传几十年前,地图上都没有它的存在。随着我国军事和航天力量日益壮大,这块神秘的地区也不再藏有秘密,甚至还通上了火车,开上了饭馆。这片神秘的地区就是罗布泊。
神秘的罗布泊
罗布泊在维吾尔语和蒙古语中被称作“罗布淖尔”,意思是“很多水流汇集的湖泊”。它在塔里木盆地的东边,干涸以前的面积有187平方公里。如果用无人机俯瞰罗布泊,它的轮廓和形状就像人类的一只耳朵,因此,它也被称之为“地球之耳”。
罗布泊地势较低,所以汇集了塔里木河、孔雀河以及疏勒河三条自然河流的水量,所以才有了非常庞大的体积。由于这里水源充沛,早在汉朝时期,这里就建立了著名的楼兰古国。楼兰古国800多年的建立期间,大家都依赖罗布泊的水源生活。张骞出使西塞以后,曾专门向汉武帝汇报楼兰古国的存在。之后,楼兰古国也成为了丝绸之路的咽喉要塞。
秦朝时期,罗布泊的湖水“广袤三百里,其水亭居,冬夏不增减”,所以大家都以为罗布泊就是黄河的发源地。这个说法一直流传到清代,被传颂了两千多年以后,才被更正。
历史上的罗布泊并非一直有水。根据郦道元所著的《水经注》记载,东汉时期,塔里木河中游的注滨河因为地形原因意外改道,导致罗布泊的注水量大幅度下降。由于西北地区常年干旱,进水量减少的罗布泊出现了用水危机,楼兰古国也陷入了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
之后,驻守敦煌郡的索勒率领了1000人前来楼兰救急,之后又从鄯善、焉耆、龟兹三个国家分别召集了1000人,共同挖渠引水。4000人日夜兼程地抢挖河道数十天,终于顺利将河水重新引入楼兰古国,帮助楼兰度过了缺水难关。
清代末年的时候,在罗布泊湖水最充沛的时段里,湖水东西长度大约是4000米,南北长度大约是500~1000米,也就是说它的面积大约在4000平方千米左右。1921年,塔里木河道发生改变,直接注入了罗布泊。十年后,罗布泊的面积是1900平方千米。又过了十年,它的面积增加到了3006平方公里。罗布泊的面积随着注入的河水变化而变化,某段时间里一度成为我国第一大湖泊。
曾经作为中国第一大湖泊的罗布泊,滋养着周围数万平米的植物,无数动物在这里栖息,多个古国依赖它生存,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它彻底干涸了呢?
罗布泊为何干涸?
从1930年,中国的第一个考古学家黄文弼踏入罗布泊以后,人们对这片水域越来越了解,继他发现了汉文木简之后,瑞典探险家先后在罗布泊的西边发现了楼兰古国的遗址和距今3000年以上的小河古墓群。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行,塔里木河两岸的人口越来越多,人们大力开垦荒地,并且修建水库截留塔里木河的河水灌溉农田。所以注入罗布泊的湖水越来越少。有人说1962年,塔里木河出现断流,所以罗布泊也随之迅速干涸。但很多专家对于罗布泊干涸的时间和原因有着不少争议。
根据科学家对现有资料的了解,中国科学院院士夏训诚和樊自立两位先生,根据官方资料确定罗布泊在1959年时存在大面积湖水,但在1972年以前干涸。之后又通过实地考察和查阅当地相关历史资料,推断罗布泊大约在1962年前后干涸。而干涸的原因正是那些为了浇灌农田而修建的大坝。
不过,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的李保国,蒋平安,钟俊平三位先生却认为,罗布泊应该是在1940年干涸的。根据他们对河水注入量、湖水蒸发量、以及罗布泊“耳轮廓”纹路来看,罗布泊的水位不应该是短短一段时间里迅速干涸。他们通过地质取样检测、卫星照片对比等方法,最终确定了罗布泊在1940年前后干涸。
既然罗布泊干涸的时间在人类修建水库截流之前,那干涸的原因就要重新研究了。科学家仔细勘探后发现,导致罗布泊干涸的真正原因其实是地质板块运动。
地壳运动过程中,青藏高原逐渐抬升,于是夹在天山、阿尔金山和昆仑山之间的塔里木盆地降水量减少,塔里木盆地中的河流也不再像以前一样有着源源不断的水流。因此注入到罗布泊的水流越来越少。
另一方面,根据有关资料显示,罗布泊地区夏季地表温度经常超过60℃,而且这里每年的降水量还不到38毫米,再加上罗布泊水域辽阔,但湖水深度普遍较浅,蒸发量就达到了惊人得4000毫米。面对巨大的蒸发量,久而久之,罗布泊的湖水“入不敷出”,于是彻底干涸了。
干涸以后的罗布泊成为了一片荒凉的土地,周围的植物大面积枯死,周围的沙漠以每年5米左右的速度蚕食它的“躯体”,原本孕育了数千万生命的湖泊也彻底和沙漠融为了一体。在所有人眼里,这里成了一片有去无回的不毛之地。但在近几年,人们突然发现,原本干涸已久的罗布泊上,竟然再次出现了湖泊,甚至有机会恢复世界第二大湖泊的荣光,这又是怎么回事?
罗布泊湖泊再现
如果现在俯瞰罗布泊,就能看到这里已经布满了星星点点的湖泊,这些湖泊虽然深度不如自然湖泊,但总面积之和足足有10350平方公里。
走近罗布泊的湖,你会看到这里的湖泊泛着翠绿色的光芒,南北长度115公里,东西宽度90公里,像是碧绿的翡翠镶嵌在塔里木盆地。为什么干涸了半个多世纪的罗布泊会突然出现这么多的水?
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科学家就根据地质理论推测出罗布泊的干燥的地壳中蕴藏着大量的钾盐。之后,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家在这里寻找钾盐。这片土地没有让科学家失望,他们在这里顺利找到了迄今为止最大的含钾卤水矿床,面积甚至超过了当时产盐量极高的察儿汗盐湖。为了迅速把这里的钾盐地利用起来,1999年,中国国营企业国投新疆罗布泊钾盐有限责任公司在这里建设路露天盐矿。
原本以外可以顺利造盐,但这里的卤水中,钾离子含量太低,硫酸根离子又太高,低质量的卤水、恶劣的气候天气以及距离城市遥远的距离,给开发实验的科研人员带来了不小的困难。
但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下,终于从中提取到了氯化钾,将卤水中元素比例的劣势扭转为生产钾盐的优势,从工艺探索到批量生产,罗布泊仅用4年的时间,就走完了美国大盐湖建设15年的道路。
此后,人们不断从地下抽水注入罗布泊,用来生产钾盐,罗布泊的开发规模不断扩大,湖水面积也逐渐增长至现在的10350平方公里。目前罗布泊已经取代了格尔木,成为了中国最大的钾盐生产基地。
目前钾盐基地年产硫酸钾120万吨,而蕴藏在地下的钾盐储备量高达1.45亿吨。为什么罗布泊会有这么大储量的钾盐呢?
为什么罗布泊富含钾盐?
早在古代,罗布泊就是塔里木盆地中地势较低的一片区域,所以周围的回流都会向这里聚集,水给这里带来了丰富的资源,能够稳定地保存在水流中的钾元素,也因此被带到了罗布泊。
之后,昆仑山、天山和阿尔金山雪顶消融的雪水顺着地势流入罗布泊地区的湖中,山上的钾元素被水流带到了罗布泊,常年累月下来,这里就积累除了钾盐矿。
而且因为罗布泊地势较低,周围环境也在高山的阻挡下非常封闭,潮湿的海风也无法吹进这里,所以这里常年干旱,钾元素不易流失。这样的气候条件下,地表的水分逐渐被蒸发,钾盐在土地中逐渐被析出,均匀地分布在地下10米左右的位置。给后来的开采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条件。
这些开采出来的钾盐一般用于制造化肥和工业制造。根据有关资料显示,90%以上的钾盐都被用于制造钾肥,剩下的10%分别被用于生产洁净剂、给纺织品染色、帮助化学生产以及间接用于制造玻璃和陶瓷。可见,人们对钾盐的需求量非常大。
有人说罗布泊生产出的钾盐解决了我国的一大危机,养活了中国十三亿人口。生产钾肥真有这么重要的意义吗?
罗布泊钾盐的重要意义
钾元素在自然界中以矿物的形式存在,植物如果缺少了钾元素,就会出现生长慢、果实小、产量低等情况。所以水稻、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以及甘蔗、葡萄、甜菜等其他农作物都会在播种以后施以钾肥来增产。
在罗布泊钾盐生产基地建设以前,我国本土钾盐年产量只有200万吨,主要来源于青海省的柴达木盆地。但是中国作为农业大国,有相当比例的人口依赖农耕播种生活。本土钾盐的产量远不能达到播种需求,所以当时有70%以上的钾盐都是从国外高价买来的。
植物生长最需要氮、磷、钾三种元素,所以明明知道是高价,我们还是不得不进口钾肥。而且全球有170个国家也有同样的困扰。但我国率先开发出罗布泊钾盐,解决了高度依赖进口钾肥的现状。
自从罗布泊产出钾盐以后,钾肥的制造就不再是什么问题。我们本土产出的钾肥供给量已经从最初的30%提升到现在的50%,对进口钾肥的依赖程度大幅度降低,我国在世界上钾肥进口谈判上也能挺直腰杆大力谈判。因此,进口钾肥的价格也比其他国家低得多。
正是有了钾盐的稳定供应,我国的农业发展才没有完全受制于人,我国的粮食安全也消除了一个巨大的隐患。所以说罗布泊钾盐的生产,解决了我们整个国家农业生产的燃眉之急。
结论
罗布泊在古代是楼兰古国赖以生存的家园,到现在成为了我国最大的钾盐生产基地,千百年来,默默哺育了无数生命。地质板块运动使得罗布泊彻底干涸,但先进的科学手段让这片土地重新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作为享受地球资源的一份子,我们当感恩大自然的无私赠予,作为艰苦奋斗的华夏儿女,我们当自豪能生活在如此强大祖国!
走进罗布泊,探秘它最后干涸的原
提起罗布泊,我想很多人都不会陌生,这片古老的土地有着太多关于它的故事,大耳朵之谜,神秘消失的楼兰古国,还有那些被发现的裸露白 骨……这块看似平静的地方,总是令人震撼、不解、痴迷。对于它,我们的感情总是略带复杂,我们想要了解它,却怎么都不够透彻,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关于它的干涸之谜。
罗布泊,由于形状宛如人耳,被誉为“地球之耳,诞生于第三世纪末期、第四世纪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它位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族自治州东南部,曾是中国第二大内陆湖,海拔780米。
不过令人唏嘘的是,曾经的中国第二大内陆湖,如今却是一望无际的戈壁滩,寸草不生,没有一条溪水,连鸟儿都不曾从上空中飞过,成为了一片无人区,被人们称之为“死亡之海”。
来到罗布泊,不禁给人一种苍凉之感。
不过,即使如今的罗布泊早已不见绿洲的踪影,人们对它的热情却依旧从未减少,究其原因,我想,是因为罗布泊的曾经吧,它略显苍凉的当下还时刻透漏着它辉煌和盛美的往日气息,那历经万年的土地霸气依然。
据史书记载,在四世纪时,罗布泊的水面超过了20万平方公里,到了20世纪还有1000多平方的水域。世界著名的探险家斯文·赫定曾在20世纪30年代时乘小舟进入罗布泊,最终罗布泊被写进了他那本闻名世界的探险书籍《亚洲腹地探险8年》,书中是这样描绘罗布泊的:罗布泊像座仙湖,水面像镜子一样,在和煦的阳光下,我乘舟而行,如神仙一般。在船的不远处几只野鸭在湖面上玩耍,鱼鸥及其他小鸟欢娱地歌唱着……
除了探险家斯文·赫定对罗布泊的盛赞,我国的大量历史文献中也记载了曾经生机勃勃的罗布泊,张骞当年路过此地时,也被罗布泊的美丽所惊艳到,绿意盎然、水草丰盈,甚是喜人,为此后的丝绸之路打下了基础。
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东部的最低处、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最东缘的罗布泊,蒙古音译名为罗布淖(nào)尔,意为多水汇集之湖,这里汇集了塔里木河、孔雀河、车尔臣河、疏勒河等多条河流,形成了巨大的湖泊。可是,这曾经生机盎然的广阔水域,怎么会在20世纪70年代完全消失了呢?
关于罗布泊的干涸原因一直存在争议,以下是大家比较认可的几点原因分析,大家仅供参考讨论。
1,近几十年来塔里木河两岸人口激增,对水的需求量增大,人们盲目增加耕地用水、修建水库截水、决堤引水、建泵站抽水,导致被截去水源的罗布泊成了一个干湖。
2,由于历史上国民政府人为改道塔里木河,使塔里木河入流量急剧减少,下渗严重。
3,因罗布泊气候干燥、炎热,蒸发量大,水循环的收入持续小于支出,造成罗布泊面积萎缩,最终干涸。
4,塔里木河下游的自然植被被大量砍伐,涵盖水源的能力被破坏。
5,全球变暖导致塔里木河流域不稳定,中游河道摆动频繁,大量河水渗成地下水。
干涸后的罗布泊,草本植物全部枯死,防沙卫士胡杨树成片死亡,沙漠化严重,成为了人类无法生存的禁地,令人叹息。
关于罗布泊的干涸之谜,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吗?欢迎评论区互动。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