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嘉峪关属于哪个地区 甘肃嘉峪关的简介(甘肃地名都是什么意思(上))

F5惊艳大西北升级版 兰州 祁连 张掖 嘉峪关 敦煌 德令哈 茶卡 青海湖 塔尔寺大环线八日游

甘肃嘉峪关属于哪个地区 甘肃嘉峪关的简介

1、嘉峪关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西5千米处最狭窄的山谷中部。

甘肃省各市县地名名称由来,你知道康乐是怎么来的吗

2、嘉峪关,号称“天下第一雄关”, 城关两侧的城墙横穿沙漠戈壁,北连黑山悬壁长城,南接天下第一墩,是明长城最西端的关口,历史上曾被称为河西咽喉,因地势险要,建筑雄伟,有连陲锁钥之称。嘉峪关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塞,中国长城三大奇观之一(东有山海关、中有镇北台、西有嘉峪关)。

3、嘉峪关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由内城、外城、罗城、瓮城、城壕和南北两翼长城组成,全长约60千米。长城城台、墩台、堡城星罗棋布,由内城、外城、城壕三道防线组成重叠并守之势,形成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百里一城的防御体系。

4、嘉峪关是世界文化遗产,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主要景点有嘉峪关关城、悬壁长城、长城第一墩、魏晋墓群、黑山石刻、木兰城、“七·一”冰川、滑翔基地等。

甘肃地名都是什么意思(上)

写这篇东西的原由,是因为这个问题:

有人问“为什么甘肃的名字都这么好听”,我回答“因为甘肃各地在全国人民面前露脸的机会少,有疏离感,所以感到好听”。结果有许多人对此表示异议,有些人显然是望文生义,(还有人不断向我推荐《河西走廊》这部纪录片。话说回来,这部片前署名王三运,片后鸣谢火荣贵的纪录片,确实是中国近年来难得的纪录片精品,为宣传甘肃的历史文化起到了极大的作用,这么多的知友向我推荐就是明证。)

甘肃省,截止目前,共辖14个地级市州(其中2个民族自治州),86个县级区划(其中17个市辖区、4个县级市、65个县)

下面咱一一说来。(按车牌号排序)

A、兰州市

兰州是甘肃省会,当然是应该头一个说的。兰州最早得名于隋朝,隋文帝开皇元年,置兰州总管府,这就是兰州得名之始,——此前它是叫金城郡的。兰州之所以叫“兰州”,是因为紧邻皋兰山而得名,和兰花无关,也绝非有人说的因为兰州天空很蓝而叫兰州的(其实就在20年前,兰州还是中国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城市,兰州人一年四季见不到太阳那是很平常的事情)。

那皋兰山的“皋兰”二字又是什么意思呢?这两个字来源其实不是于汉语,而是匈奴语,到底是什么意思,现在人也说不清了,有学者认为“皋兰”就是“祁连”,都是匈奴语中“天”的意思,也有学者认为“皋兰”是匈奴语中“河流”的的意思,因为皋兰山紧邻黄河,因此得名。

a、城关区

这个不用多说了,全国不知道有多少个城关区城关镇呢。啥叫“城关”呢?其实就是城墙以内的地方嘛,也就是以前的县城城区。

兰州城区以前属于皋兰县管辖,也就是说,皋兰县是兰州的附郭县。1955年,将城区改为兰州市直辖,皋兰县搬到石洞寺,原来的城区就改成了城关区。

b、七里河区

这个区得名很简单,因为距离原兰州城七里处有一条河沟,叫做七里河,所以1956年兰州第四区改名时,就叫七里河区了。

c、 西固区

西固这个地名倒是有些历史。宋朝元丰年间,在这里修建了一座军堡,因为在兰州城以西,所以叫做“西关堡”,明朝弘治年间重修此堡,因为是一座古堡,所以改名为“西古城”,清末时陕甘回乱,当地汉人为躲避乱兵,纷纷逃入古城固守,竟得保全,战后重修,就改名为“西固城”,“西固”之名由此而来。1955年兰州市第五区改名,就叫“西固区”了。

d、安宁区

明朝弘治时,在仁寿山上筑堡,起名“安宁堡”,始有“安宁”之名。后来安宁堡所在地被命名为安宁乡。1955年兰州市第七区改名,以所辖安宁乡而得名安宁区。

f、红古区

红古区得名于区内红古城,红古城为一座古城堡,最早修建于元末明初,修建者就是大名鼎鼎的王保保(兰州另外还有王保保修建的另外两座古城,都叫做王保保城)。当年王保保逃出中原,曾在兰州筑城据守。后来他儿子王西保占据红古城,就此定居下来,其后人以王为姓,逐渐接受了明朝统治。嘉靖年间,明朝念其为王保保后裔,赠王西保指挥佥事,并允许其子孙世袭。从此以后,红古城王家成为世袭土司。

至于“红古”二字来历,我查阅很多资料,都语焉不详,百度上的说法是“原来的古城迁移,筑成新古城,当地人‘新’、‘红’二字读音相近,因此讹成红古城”,这个说法我表示非常怀疑。“新”“红”二字读音差别很大,不大可能弄混的。

因为红古城筑城者是王保保,所以我非常怀疑“红古”二字本来是蒙古语。

红古区本来属于永登县,1960年才析出设区。

g、永登县

“永登”之名首次出现,是在十六国时,前凉置永登县,取“五谷永远丰登”之义。但随即而后,这个名字就被弃置不用。元称庄浪县,明为庄浪卫,清朝时改成平番县。到1928年,全国行政区划大改革,才又改平番县为永登县。

h、皋兰县

前面说过了,皋兰县得名于皋兰山,原本是匈奴语。

j、榆中县

榆中县在秦朝时就有了。秦始皇三十三年,蒙恬率大军攻匈奴,“悉收河南地,因河为塞,筑四十四城临河,徙谪戍以充之。”榆中县就是这四十四城之一。

为什么叫“榆中”呢?蒙恬攻占此地后,“树榆为塞”,延边境大量种植榆树作为边墙,因县在榆墙之中,故称“榆中”。

B、嘉峪关市

这个很显然了,嘉峪关市以嘉峪关而得名,嘉峪关又以所在的嘉裕山而得名。嘉者,美也。峪者,山谷也。

嘉峪关市是全国为数不多的不分区的地级市,也是一座因厂而设的城市,因为哪个工厂呢?就是酒泉钢铁公司。1955年在镜铁山发现铁矿,1958年成立酒泉钢铁公司,同时划出肃南、酒泉两县部分地区,成立了嘉峪关市筹备委员会,1971年正式设立了嘉峪关市。

C、金昌市

金昌市的设立,和嘉峪关市是一模一样的,也是一座因厂而设的城市。

1958年,地质工作者在当时武威地区永昌县白家嘴村附近的龙首山脉中,发现了铜镍矿,这个发现震惊了中央,原因无他,因为镍在工业中太重要了,而中国又太缺镍了。永昌镍矿的发现,可以说一下子给中国工业发展带来了希望。于是中央决定立刻开采这处镍矿。

1959年,国家成立永昌镍矿,开始了永昌县铜镍矿的开发,1960年,成立了“甘肃有色金属公司”,取代了永昌镍矿,全面负责永昌县铜镍矿的开发。因为永昌县白家嘴铜镍矿在金川河流域,1961年,“甘肃有色金属公司”正式命名为“金川有色金属公司”,“金川”之名首次出现。1962年,在矿区成立了“金川镇”,属永昌县管辖,矿区正式成为了一级行政区划。

1981年,为了进一步支持金川有色金属公司,决定以矿区周边地区为基础,设立一个地级市,将金川镇改为市辖区,同时将永昌县也由武威地区划入新设的市。市名取“金川”、“永昌”各一字,就叫“金昌市”。

a、金川区

上面说了,金川区由金川公司得名,而金川公司又由金川河得名。

b、永昌县

永昌县由元朝永昌王而得名。元朝永昌王只必帖木儿在此地修筑宫殿,因此元朝设永昌路,下辖西凉州。明朝为永昌卫,清朝降为永昌县。

D、白银市

这又是一个因厂而设的城市。

这地方以前属于皋兰县,采矿历史很久远,主要是开采金银,明朝时就在这里设立了专门管理金银开采的官方机构——白银厂,这个机构也一直延续到清朝,而“白银厂”也就成为了这地方矿山的代名词。

1951年,国家即组织人员到白银厂进行探矿,1954年发现了大型铜矿,同年,在兰州成立了“白银厂有色金属公司”,1956年,公司迁到皋兰县郝家川,——也就是今天的白银市区,并成立白银市筹备委员会。1958年析皋兰、靖远二县部分地区,设立白银市,名称由“白银厂有色金属公司”而得名。

1960年,“白银厂有色金属公司”更名为“白银有色金属公司”。

a、白银区

如前所述,白银区由白银公司而得名,白银公司又是由“白银厂”而得名。

b、平川区

1985年析靖远县宝积镇及另外五个乡,设立平川区。因为地处黄河岸边平川地带而得名。

c、靖远县

明朝的时候,在此置靖虏卫,意思很明显,就是平定胡虏嘛。进入清朝,满人对什么胡啊虏啊的字都挺敏感,就给改成了靖远卫,变成了平定远方。雍正时改为靖远县。

d、会宁县

根据《元和郡县志》,会宁县得名于南北朝宇文泰,西魏废帝二年,宇文泰为魏相,带领三万大军逾陇坂,渡黄河,直至姑臧,在今天会宁这地方,会合诸军,当地人士张信出资犒劳大军,宇文泰大悦,在此置州,以“会”为名,是为会州,又置县,名曰“会宁县”。可见,会宁之名,就是取义于“会师安宁”,果然,一千多年后,在这里又上演了一场伟大的会师,由此,中国果然得到了安宁富足。

e、景泰县

景泰县设置也是很迟,到1933年才设立。清朝时,今天的景泰县分别属于皋兰县和靖远县管辖。其中,由于皋兰县辖区过大,因此派出县丞一名,管理宽沟、红水、永泰、正路四堡,因为这名县丞驻地在红水,因此被称作“红水分县”。1913年,红水分县升格为红水县。

1933年,甘肃省政府将靖远县黄河以西的地方分割出来,和红水县合并,成立了一个新县。关于这个县的名字,有人建议既然是红水县和靖远县一部分合并,那就叫“靖红县”吧,但有人表示异议,说“靖红”和云南的“景洪”太过于相似了。于是又有人提议,既然“靖红”不行,那就取原红水县下辖的永泰的一个“泰”字,叫“靖泰县”好了。结果又有人提出异议,说“靖”字与兵戈相关,恐怕不太好,不如改成“景”字,就这样,“景泰县”就出现了。

E、天水市

天水得名,一般认为源自于“天河注水”的传说。据说汉武帝时期,某天夜里,上邽县(今天水市)附近突然电闪雷鸣,地面之上裂开一条大缝,天雨如注,灌入地缝之中,一夜之间,竟成一大湖,第二天人们起床一看,只见湖面之上波光粼粼,从此之后,该湖旱不涸,涝不溢,冬夏无增减,当地人称之为“天水湖”。后来汉武帝拆分陇西郡,设立新郡,命名为“天水郡”,这就是“天水”得名之始。

不过这毕竟只是一个传说。作为一个天水人,我曾经探究过这个天水湖到底是在哪里,结果查遍天水四周,都没发现有曾经的湖泊踪迹。后来看《汉书》,才发现汉武帝置天水郡时,郡治是在定襄,也就是今天定西市通渭县附近,根本不在上邽(即今天水市),就算有这个湖,那也应该是在通渭才是。——一笑~~~

a、秦州区

秦州之名,源于秦人。西周之时,秦人就在这里蕃息,后来非子为周孝王牧马,被封于秦。——到现在天水市麦积区还有放马滩,据说就是非子为周孝王放马之地。1986年出土了战国时期墓葬,大大有名。西晋时,司马炎析分雍州,置秦州,下辖天水等郡。到隋朝时,废郡存州,于是“天水郡”之名就此消失,只剩下了秦州,“秦州”这个名字就一直用到清末。

进入民国后,行政区划改革,废府存县,于是秦州被废除,又从历史中翻出了“天水”之名,成为天水县。1985年,天水地区改地级市,下设两个区,其中市政府所在的那个区(也就是原天水城区),起了个名字叫“秦城区”,意思就是秦州城区。——可你瞧这名字起的,估计是当时秦城监狱还不那么出名吧。于是天水市政府就在秦城里呆了这么将近二十年,最后终于觉察出不对来了,决定要改名。2004年,秦城区正式改名为秦州区。

b、麦积区

麦积区名字很简单,就是得名于麦积山,麦积山又因形似农家麦垛而得名。麦积山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以泥塑著称。

麦积区原名北道区,以陇海铁道得名。2004年的时候,天水市政府觉得这个名字不太响亮,为了促进旅游,扩大知名度,就在秦城改名秦州的同时,把北道区改为麦积区。——其实我觉得还不如北道区好听。

c、清水县

清水也是一个古县,最早设置于西汉,因地处陇山西侧,据说陇山之上有“清水四注”,因而得名。

d、秦安县

秦安县为金代所置,“秦安”即秦州安定之意。

e、甘谷县

甘谷之名,最早出自北宋。当时天水一带正是宋夏战争的前线,宋神宗熙宁元年,杨家将里的杨文广为将,韩琦命其在筚篥筑城,杨文广告诉士兵,说筚篥有一眼喷泉,往外喷珍珠,谁先到谁就能分到珍珠。士兵们一听,士气大振,争先恐后跑了起来,结果当天就赶到了筚篥,一夜之间城堡筑成,第二天西夏大军杀到,面对坚城无可奈何,只能退去,杨文广趁机追杀,大获全胜。

这座一夜筑成的筚篥城,因为位于散度河谷口,土地肥美,因此又被称作“大甘谷口砦”,杨文广大胜后,宋神宗赐名曰“甘谷城”,于是始有“甘谷”之名。金朝攻占之后,升甘谷城为甘谷县,元朝之后废除。此后当地一直属于伏羌县管辖,民国时,因伏羌二字有侮辱意味,遂改为甘谷。

f、 武山县

武山县,元明清之时为宁远县,1914年,因为和湖南宁远县重名,因而改名武山县,以县内有武城山而得名。武城山,即三国时姜维败于邓艾之处。

g、张家川县

张家川县原来大部属于清水县,其境内有一条后川河,冲积而成较为宽阔的河谷川地,在这些河谷川地之中,就有一块名为张家川,张家川之得名,乍听之下似乎是因为张姓聚居的川地,其实不然,据乾隆时《清水县志》记载,张家川又名长碧川,而现代《张家川县志》则说张家川原名“长家川”,因“长”、“张”二字音近,故而讹为张家川。——我总觉得“长家川”的名字显然怪怪的,不太符合逻辑,不负责任猜想,张家川很可能本名长碧川,后讹为张家川。(网上有人说“张家川”来历,是北宋太平兴国二年宋太宗在此修建漳川城,后来“漳川”讹为“张川”,但所谓“漳川城”,我没有查到任何资料有记载,估计是网上以讹传讹)

清朝时,张家川有城堡,名叫“张家川城”,不知其最早修建于何时。同治时陕甘回乱,当地多遭兵燹,人民几无噍类,后来回军李得仓部向左宗棠投降,左宗棠将李得仓部下3万多人安置在张家川,从此之后回民开始在张家川生活蕃息。1953年,以张家川镇为中心,设立张家川回族自治县。

F、酒泉市

元狩二年,霍去病收取河西,汉武帝在此置酒泉、武威两郡。据《汉书·地理志》载:“城下有金泉,其水若酒,故曰酒泉。”也就是说城下有一处泉眼,泉水有酒味,因此郡以泉名,称为“酒泉”。

至于传说霍去病打胜仗后,汉武帝千里迢迢送来一坛酒,霍去病把酒倒入泉中,以便和将士共饮。——这种说法一听就不靠谱,汉武帝还不至于如此抠门,隔两千里远只送一坛酒来,而根据“重车馀弃粱肉,而士有饥者"的记载来看,霍去病也不是一个能和士卒同甘共苦的主。只是民间传说,当不得真的。

a、肃州区

西魏时改西凉州为甘州,几十年后,隋文帝仁寿二年,析分甘州,置肃州,治所福禄县(就是酒泉县)。这是肃州第一次出现。直到1913年民国政区改革,废州存县,肃州才被废除。2002年,酒泉地区改为地级酒泉市,原酒泉县更名为肃州区。

“肃州”的“肃”究竟是什么意思,我查阅史料,始终没有发现一个直接的答案,包括史书和各种地方志(古代的和当代的),没有一个人能告诉我为什么。可见“肃州”的本意,现在基本是不可考了。

网上有人说这个名字出自《汉书》“肃振国威,以通西域”,但我确定以及肯定,《汉书》里面绝对没有这句话。百度一下,“肃振国威”四个字全部出现在解释“肃州”含义的文章里,而且各个信誓旦旦说是《汉书》里面的,显然是抄同一篇文章的,也不知道始作俑者是谁。一笑~~~~

b、金塔县

西汉在此地设会水县,西魏时废。清朝时,这里是肃州下辖的王子庄分州,1913年改为县,县内有一座金塔寺(又名塔院寺),金塔寺内有一座金塔,因此得名。

c、瓜州县

“瓜州”这个名字上古就有,《左传》中就说“允姓之奸,居于瓜州”,也就是说允姓的坏人住在瓜州。汉儒都认为《左传》中的这个“瓜州”就是在敦煌附近,也就是现在的瓜州所在地,并且这个看法在古代成为了定论。——但我们现在知道这当然是不对的,根据现代学者考证,《左传》中所谓的“瓜州”,其实是在陕西宝鸡附近。

但纵然古人对上古瓜州的认识是错误的,但毕竟还是把它和敦煌附近的这块地方联系起来了,因此北魏时在此设州,就以瓜州来命名了。

至于“瓜州”这个名字的意思,按照古人的说法,很简单的,就是这地方的瓜特别好,《汉书·地理志》中就记载了大儒杜林的意见:“杜林以为古瓜州地,生美瓜”。这话还真没说错,今天瓜州县依旧以蜜瓜闻名于天下。

清朝时因评定准噶尔,此地被改为安西府,后来又改为安西直隶州,1913年废州存县,被改为安西县。2006年,当地政府嫌“安西”和“安息”谐音,不好听,就改回了瓜州。

d、肃北县

肃北是蒙古族自治县,最初设立于1950年。“肃北”这个意思很明显了,前面咱们还说过肃南嘛,这个和它一样,因为在肃州北部,所以叫“肃北”。

e、 阿克塞县

阿克塞是哈萨克族自治县,始建于1954年。“阿克塞”这个名字来源于县西的阿克塞沟,这是哈萨克语,就是“白沟”的意思。

f、玉门市

汉武帝时设玉门县,到唐朝时为吐蕃所占领,直到清朝才重新设立玉门县,1955年因玉门油田的发现,而改为玉门市。

玉门这个名字显然是来源于玉门关,汉武帝时收取河西,在此“列四郡,据两关”,所谓“两关”即阳关和玉门关。玉门关之所以叫玉门关,是因为西域产玉(即今天所说的和田玉),而玉石多由此进入中原,故称此关为玉门关。

g、敦煌市

敦煌市是一个县级市(别跟我说什么副地级,行政区划只有省地县乡,没有副级别),最早设立于西汉,汉武帝在设立敦煌郡的同时,设立敦煌县,作为敦煌郡的郡治。此后两千年间,废置不定。清朝乾隆时,再次设置敦煌县,直至今天。1987年,敦煌县改为敦煌市。

“敦煌”二字的含义,传统的说法都是引用东汉应劭的解释:“敦,大也。煌,盛也。”但这绝大可能只是一种望文生义的附会。现代学者普遍认为,“敦煌”一词应该是来源于胡语的翻译。

比如,岑仲勉就认为敦煌的词源是“桃花石” (Taugas),而姚大力在《敦煌为什么叫敦煌》一文中则认为“敦煌”和“吐鲁番”都来源于塞语“druvāna”一词,也就是“坚固的城堡”,这个名字则来源于曾在此地生息的月支人(即睹货逻人)。还有学者认为,“敦煌”一词本身就是“Tokhara”(即“睹货逻”)的音译。

其实,不仅仅是敦煌,在姚大力看来,河西四郡的名字恐怕都是用汉字记音的当地地名,什么“张国臂掖”都是后人望文生义的附会而已。

G、张掖市

张掖这个名字的含义,大家都知道,就是“张国臂掖”嘛,应劭说的。

a、甘州区

西魏废帝二年,将原来西凉州改名“甘州”,是为“甘州”之名首次出现。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呢?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是因为甘州东面有一座山叫甘峻山,州以山名,因此叫甘州,还有一种说法说因为当地盛产甘草而得名。到底哪种说法对,现在已不可考了。

b、肃南县

这也是一个新地名,1953年从酒泉、张掖、高台三县各析出一块地,设立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因为它在古代肃州(即今酒泉)的南面,所以叫肃南。

c、民乐县

民乐县也是一个现代新设立的县,清朝时,它属于甘州府下属的东乐厅,治所在东乐堡。1913年,治所改到洪水城,县名也改为“民乐”,意思就是人民安居乐业的意思。

d、临泽县

汉武帝时,霍去病收取河西,在此置昭武县。西晋时,避司马昭讳,昭武县改为临泽县,这是历史上临泽县第一次出现。这个名字得名于县东的临泽亭。——至于“临泽”二字是什么意思,史料无载,不过临泽地区古代河网纵横,湖泽星布,直到民国时期,大小湖泊也不下十余处,考虑到这个因素,那“临泽”二字的意思似乎就很好理解了。

e、高台县

明朝景泰七年在此置高台千户所,高台之名自此而始。至于这一名称的来历,则是来源于城西的一个寺庙——台子寺。

f、山丹县

汉武帝元鼎六年,析分武威郡,设立张掖郡,同时设立删丹、日勒两县,由张掖郡管辖。这其中的删丹县,北魏时改删丹为山丹,就是今天的山丹县。从此之后,它的名字在“删丹”和“山丹”之间反复横跳,到清朝时再次定名为“山丹”,一直用到今天。

“删丹”之名,来源于一座山的名字,也就是大家都知道的焉支山,所谓“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的那个焉支山。焉支山在山丹境内被叫做“删丹山”。删丹山是啥意思呢?据县志记载,“以晓日出映,丹碧相间如‘删’字”,因此名为删丹,——这个说法我是不信的,显然是附会。晓日初升,山崖间丹碧间隔相映,这自然是很好看的景象,但说要映照成一个“删”字,骗鬼呢?映成一个“册”字都比“删”字靠谱好嘛。

其实呢,既然“删丹”是焉支山的别名,而这地方又是匈奴蕃息之地,那很明显和“焉支”一样,就是匈奴语嘛。

下面的这这里:

https://zhuanlan.zhihu.com/p/113493293

嘉峪关属于甘肃哪个市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