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奇山是指 天下第一奇山是什么山呢(“窗含西岭千秋雪”到底说的哪座)
天下第一奇山是指 天下第一奇山是什么山呢
1、天下第一奇山指的是黄山。
2、黄山大大小小82座山峰,既有泰山的雄伟、华山的险峻,又有恒山的烟云、峨眉山的清凉,可谓集众山之长。黄山松它分布于海拔800米以上的高山,顽强扎根于巨岩裂缝。如今的黄山不仅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还是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
“窗含西岭千秋雪”到底说的哪座
几年前看过网友在成都市内拍的周边雪山美景,便注意到了这个问题。西岭的具体指代能查到三种说法,第一是早些时候说是岷山主峰雪宝顶(5588米);第二是近些年西岭雪山景区开发,经营者蹭热度把整个景区都划为西岭雪山,现在山脚下的“西岭镇”也是90年代由“双河乡”并乡扩镇改名而来;第三就是这两年摄影爱好者们发起,认为西岭就是蜀山之后——四姑娘山主峰幺妹峰,我也一度被这个观点洗过脑。但最近我在成都市大邑县附近进行地质考察,有了一些具体感受,认为诗中所谓西岭仍应是大雪塘(5353米)极其相连山脉,也就是现在西岭雪山景区的后山主峰。
1. 西岭是座山吗?
由于川西龙门山地势十分陡峭,从川西平原到高原腹地短短50公里之内,海拔高差达到近5000米,使得坐落在川西平原之上的成都市,在视野范围内便可见众多高峰(图1)。其中北至岷山主峰雪宝顶(5588米),南至贡嘎山(7556米),以及中间的雪隆包(4947米)与四姑娘山(6250米)等,只要在平原上有合适的高度和天气条件,理论上错开山间遮挡就可能一睹风采。
公元762年,安史之乱平定后,杜甫回到成都草堂。面对初春一派生机勃勃,心情大好,写下一首即景小诗,流传千古。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其中“窗含西岭千秋雪”一句意象深远,我总是能联系到李白的“轻舟已过万重山”,觉得有相同的忧郁又舒畅之感。也是平时读书少,就特容易被感动。
那么杜甫所提及的“西岭”到底是哪座山,其实一直并没有深究过。我们也常遇到这个问题,在成都一带偶然望见雪山,常常难以分辨出到底是哪座。西岭雪山景区开发过程中,对西岭一词大肆渲染,整个周边景点都围绕着它取名,并编出一堆神话故事(图2)。查看百度百科时最受不了的就是景区总是杜撰各种神话传说,人家资本主义的地质公园,专业介绍都十分科学易懂,所以这“传说很久很久以前...”的套路应该改一改,做个地质景观调查评价也花不了多少钱。
西岭雪山处在成都市大邑县境内,官方称为西岭雪山景区的,只是从大邑顺着西河向上游的中低山,并将后山高峰称为西岭雪山主峰(5353米),坊间也将其称为大雪塘、苗基岭、庙基岭等,景区游览范围内并不包括这个主峰(图3),这里为了说起来方便就直接称为大雪塘。
其实在景区开发及西岭镇建设之前,并没有“西岭”这个称呼。官方为了显示追根溯源,找了些地名说是从大邑县志中引得。我先查阅了一下乾隆十九年的大邑县志,而其中并未提及西岭这个名称,现今西岭镇原名“双河乡”,与县志图考中“两河口”位置对应(图4),再向西北已超出大邑县记录的地理范围,所以对主峰也未进行命名。
而光绪十三年版本的大邑县志,在第四卷“山川”中对西北外围高山才有所涉及(图5)。
根据记载:
“雪山在县境西北雾中山后,山形最高,冬夏积雪,燦列如银。”
“左支向东,层峦叠起即崇庆州境之大坪六顶令牌诸山;右支向西,即邑境之横山岗唐旺壩诸山。”
“其向南脉为邑境之莹华山,分水岭楼耳壩诸山,伏而复起;迎面倚如重楼者,即雾中鹤鸣诸山。大抵崇大两邑山脉,皆自雪山而起,故高出诸山周围可数百里。”
前文也有记载雾中山距县城北四十里,那隐藏在雾中山之后的雪山距离更远,虽未给出具体但“山形最高,冬夏积雪”,可能符合条件的只有大雪塘和四姑娘山。再往下看,“层峦叠起即崇庆州境”,那首先层峦叠起并不符合四姑娘山的景象,因为我们在附近附近区域翻越高山垭口时,大多也只能见到四姑娘山的主峰幺妹峰,并不是“层峦叠起”的景象。另一方面,左支向东为“崇庆州境”,这个崇庆州指的就是现在的崇州市,其北境刚好是大雪塘山脊东部的沿线(图3),“南脉为邑境”,这条也符合大雪塘。此外,“崇、大两邑山脉,皆自雪山而起”,那么这个“而起”可能不仅仅是个意象,而是实际相连,未隔深大峡谷。由此基本可以肯定,县志中的雪山就是指大雪塘。
可见,西岭及西岭雪山的具体化是现代的产物,甚至明清时期都没这个地名。因此不难得出,杜甫所谓的西岭只是一个泛称,指的就是西面的雪山。尽管西岭是泛称,但人们还是经常看到了某一座雪山,才会口口相传经常提及它,显然是非常熟悉,那古人看到的到底是哪座雪山呢。
2. 川西平原的西北视野
这个问题不知道是谁提出的雪宝顶,我觉得可能是几十年以前。因为随着地形测绘工作的开展,以及数字高程模型的普及,我们只要看一眼地图便可发觉很难。成都境内大部分区域都被北东走向的太子城-九顶山山脉遮挡(图6),这串山脉由元古界岩浆岩组成,形成龙门山北段一个坚硬高耸的断块,在成都只有东部区域能够避开它的遮挡。因此,雪宝顶就是西岭的说法很难站住脚。
值得一提的是,前几年一些摄影爱好者在一次雨过天晴后,用镜头在成都横扫了川西一众雪山,十分壮观秀丽。并有人进一步基于一系列高度、角度的对照,分析认为古诗里说的西岭就是四姑娘山的主峰幺妹峰。这种标新立异的观点向来令人眼前一亮,我读过之后也啧啧感叹,觉得好有道理,甚至觉的振奋。我在网上搜了一下又找到了和当时类似的,这应该是个总结版本:“由两幅照片看杜甫“窗含西岭千秋雪”的指向”
文中所依据的主要照片就是这张(图7),光从形态看其中雪山为幺妹峰无疑。作者对地标的对照和高度、距离的分析很细致,值得学习,但毕竟摄影师用的是堪比望远镜的长焦镜头,“能拍到”和“能见到”可是两码事,“能常见到”就更难了。
最近在成都西部的大邑县附近考察,惊讶的发现看到雪山是很普通的事,在川西平原上开车,一抬头就见到远处山上积雪覆盖(图8),一开始看着山体高出附近很多,以为是四姑娘山的前山一带。但回过头对照着方位在地图上一查,并不是四姑娘山,而是更近一些的大雪塘(图1示大邑县与大雪塘位置)。
这就令人感到很惊奇,我在龙门山北段南段都跑过,从没有在山前能轻松看到雪山的经历。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是,在远处看到高山较容易,而到了山前视野被封住是很难看到后山的。所以这必须符合两个条件:a. 具有同等海拔的雪山距离山前平原比其它段落更近;b. 足够大的地形梯度。于是我们从数字高程模型上拉几条地形剖面图(25米分辨率),来看看每座雪山的视野如何,每条线的起始点都是从山前距雪山最近的位置开始(图9)。
这样就一目了然了,这个海拔段位的山,距离山前最近的就是九顶山-太子山一脉、雪隆包、四姑娘山系、大雪塘山系(图9)。能看出最限制山前视野的其实是山前的第一座小山的高度,九顶山、雪隆包、四姑娘山基本都被最靠前的山挡住了,只有大雪塘可以轻松被看到。说到这,最靠山前的山峰高度,还得和构造有极大关系。在逆冲推覆体系,一般山前的薄皮构造形成了最新褶皱,山体就会宽缓低矮,而呈断块直接逆冲的话,往往会形成同样很高的山体。龙门山恰好同时存在这两种情况,北部九顶山、雪隆包一带山前断裂直接出露地表,而南部大雪塘一带山前呈低矮褶皱变形(图10,参考Burchfiel, 2008),这也是在大邑能直接看到大雪塘的一个根本原因。
话说回来,在多雾的成都平原看山,可见度较差,肯定是离得越近看的越清楚越频繁,因此虽然成都开阔,但真正能常看清山中事物的仍是靠近山边的居民。因此,谁会总提起雪山?---常见到的人。川西山前谁会常见到?---大邑县的人。所以我脑洞大开的认为,西岭这个名字最开始是从大邑一带的百姓口中传出来的。
关于这个问题,无意间又看到一位网友的分析,十分有趣。“关于大雪塘和苗基岭的猜想”。这位同学在不同区域拍摄了大雪塘的照片,对比后认为大雪塘的另一个称呼“庙基岭”是老百姓根据山体形态起的名字,从大邑方向看大雪塘,其地貌与庙堂十分类似,而从成都方向看,因为视角问题,山间谷地出现而把山体分成了两段(图11)。因此认为“庙基岭”一称就是从大邑这面的民间称呼,而后又传出去的。
既然是民间称呼也无法实证,总结下来大体情况是:唐代时人们经常看到这座雪山,把它称为西岭,杜甫叫着也顺口就写入诗中,到了清朝之后民间才有“大雪塘”及“庙基岭”的具体称呼。
3. 大雪塘其山如何
为什么西岭称为岭,而幺妹峰却叫峰,这和山的地质地貌情况有很大关系。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称之为岭一般都是连绵起伏的一片山脉,而峰大多是高俊耸立的一座山尖。从形态上看,大雪塘由多条近北东方向延伸的山脊组成,主峰靠西侧(图12)。这样的山一看就是地层走向与山体一致,差异侵蚀后薄弱地层削减,形成一系列刀脊状山峰。但从东部的成都平原视角来看,却刚好像一堵墙,颇有连绵起伏之感,用光绪县志里的话就是“层峦叠起”,因此,称之为“岭”最好不过。
从地层上看,大雪塘主要由泥盆系千枚岩、二叠至三叠系的灰岩板岩组成,剧烈的北西-南东向挤压缩短使地层大面积褶皱。另一方面,四姑娘山的幺妹峰是一块侵入岩体,在地貌上看是各角度无懈可击的一座山峰(图13)。有个规律就是我们能见到的高峰基本都是侵入体,也就是由平时见到的花岗岩类组成,这类侵入体没有明显分层,地表流水等侵蚀从山体各个方向较为均匀,最后能够形成高耸的峰顶。而沉积岩一旦地层发生大角度掀斜就很容易侵蚀破碎,而在造山带内地层角度发生变化很正常,因此原始沉积岩山体很难屹立不倒维持高度。
那大雪塘作为一坨低级变质岩和脆皮沉积岩,却能够力压周围小伙伴,挺入雪山之列,可见构造演化之手对它多么偏爱。从构造上看,巴颜喀拉块体向四川盆地推挤过程中,在这里形成了一条弧形构造,老一辈的地质学家称之为小金弧形构造,我很喜欢这个称呼,切合构造与地层,又与地貌形态相符。那大雪塘一脉就位于这个弧形构造最前缘(图14),距刚硬无比的四川盆地只有50公里,难以想象其几百万年来承受了多大的暴击伤害。所以想比别人高,就得扛得住压力,耐得了侵蚀,见到底子更好的团队(四姑娘),也不要眼红。毕竟区域地震太多,能独善其身已实属不易。
前几年在雅安硗碛(yao2ji4)藏族乡爬过一次山,拍了些四周的山峰地貌,后山地区高山众多有很多可看之处,所以当时也没太在意这座山叫什么名。现在翻出来便找到了大雪塘的照片,正是本文封面用图。话说硗碛乡所处河谷,正位于是大雪塘西麓山脚下,一些驴友徒步大雪塘就是从这里上山,拍摄点在河谷右岸峰顶(图15)。
拍照时有云层遮挡,但能清楚的看到山体上部的形态,照片中较高的就是大雪塘的西麓(图16)。也有人在成都拍过相当漂亮的大雪塘正面照,现在大家很注重版权问题,我也就不贴在这儿了。
南侧光照充足,积雪较少,可见地层近直立出露(图17)。
以上就是最近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了,不把它说出来总觉得不舒畅。此外,摆弄图件过程中,使我对附近山峰又多了些想法,不免觉得有些高兴。
参考资料:
- 【缩略版】由两幅照片看杜甫“窗含西岭千秋雪”的指向一一成都的自然人文之旅_听梧阁_新浪博客
2. 登山︱关于大雪塘和苗基岭的猜想
3. 地质剖面自:Burchfiel B.C., Royden L.H., van der Hilst R.D., et al., 2008. A geological and geophysical context for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of 12 May 2008, Sichuan,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GSA Today. 18 (7), 4.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