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达拉宫海拔多少米 布达拉宫简介(布达拉宫的高度)

布达拉宫海拔3700米注意什么

布达拉宫海拔多少米 布达拉宫简介

1、布达拉宫海拔3700米。

西藏,到底有多美 让人一见误终身

2、布达拉宫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区西北的玛布日山上,是一座宫堡式建筑群,最初是吐蕃王朝赞普松赞干布为迎娶文成公主而兴建。于17世纪重建后,成为历代达赖喇嘛的冬宫居所,为西藏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1961年,布达拉宫成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94年,布达拉宫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布达拉宫的主体建筑为白宫和红宫两部分。

整座宫殿具有藏式风格,高200余米,外观13层,实际只有9层。由于它起建于山腰,大面积的石壁又屹立如削壁,使建筑仿佛与山岗融为一体,气势雄伟。

布达拉宫的高度

如果从卷帙浩繁的中华五千年长卷上翻出属于西藏的那一卷,我们会发现,德高望重的达赖与班禅,不胜枚举。他们佛法精妙普渡众生,引领无数虔诚的朝拜者走向大昭寺,走向格鲁派。在拉萨,有着鼎盛的香火和繁杂冗长的梵音经文。手敲木鱼口念佛经的小沙弥和闭目敛神双手合十的藏民,怀着凝重的心情匍匐在朝圣者的路上。西藏的天空,从来都是澄澈得几乎透明,仿佛一伸手,就能触到自己的灵魂。

或许,真是应了那句:物之极,则必反;慧之极,则必伤。当我们把时光的卷轴拉向六世达赖仓央嘉措的那一页,可以看到的,是流浪在拉萨街头的多情浪子,豪饮烈酒,浅唱情歌……没有了那一袭象征身份的喇嘛僧衣和束缚命运的比丘戒,他的自由,像是忽然盛开的格桑花,炫丽夺目。

在罗桑嘉措圆寂的不为人知的15年,第巴桑结嘉措几乎垄断了拉萨所有的政权。仓央嘉措,这个15岁的少年,像是被仓促推出来应付康熙的手段。他的故事里,原该有鲜衣怒马烈焰繁花,有着肆意飞扬的年少……而所谓的“旦夕祸福”莫过于此了。命运的齿轮突然逆转,明明他还在草原上看大片的卓玛花,一群喇嘛急匆匆的跑过来告诉他:你是转世灵童,应该住在布达拉宫,完成达赖活佛的使命。这看起来真像是一场荒诞不经的闹剧。如果让你拥有俯瞰世人的高度,但必须放弃这滚滚红尘,你愿意么?这个少年是不愿意的。他还眷恋着故乡的风,云卓仙女的歌声。然而世上这么多情非得已,又怎么会是一句愿不愿意说得清的。我们如此这般的活着,不是我们“愿不愿意”,而是“能不能”。他被带走了,冠以六世达赖的名义。而他所不知道的是,在他背后的喇嘛们,终于松了一口气:这个六世达赖能挡住大清皇帝的怒火,桑结嘉措有救了,西藏的政权有救了。一整个西藏的统治权,和一个15岁少年的未来,孰轻孰重,可想而知。

不会有人想到,那个喜欢自由的宁玛派藏族少年,会有多难过。混着泥土香的青草和抚摸过脸颊的微风,或许是他对藏南草原的最后念想。以后的日子里,单调得只剩下黑白两色。岁月苍白,年华颓败。那些有花有酒的红尘故事,与他再无干系了。

诚然,他不是第一世达赖,也不是最后一世,却再没有第二个达赖能有他这样孤独。这个在凡世生活了15年的活佛,是格鲁派最大的意外。五世班禅亲授比丘戒,他拒不接受,在西藏人民的膜拜中义正辞严:我要还俗。那样隆重的仪式上,班禅只知道这是西藏新的达赖,桑结嘉措只知道权力能再次被掌控,西藏的人民只知道那是要被膜拜的活佛……在那么多不同的心声里,可曾有谁想过,一个放不下红尘的弱冠少年,该如何清心寡欲的坐在王座上,礼佛诵经。他连自己都教化不了,又如何去教化世人?

“海拔三千六百五十八米,高一百一十米,布达拉宫几乎可以触摸到天堂。”

处于布达拉宫这样的高度,在别人眼中极度幸运的仓央嘉措,是极度不幸的。拉萨街头的俗世凡人宕桑汪波,宁愿白昼永远不再来临。宕桑汪波有烈酒有情歌有黄房子里的归人,而被锁在布达拉宫的仓央嘉措,除了连拙火定都驱不尽的寒冷外,什么都没有。他用近乎毁灭的方式告诉藏民:我不要活佛的虚位,不要成为被第巴操控的政治傀儡,我想念拉萨的草原和热闹的红尘,我要回到15岁之前的时光。破空嘶哑的哀鸣,却只有他自己听得到。

二十多岁,当他人策马奔腾活得潇潇洒洒的时候,他在想着怎样让班禅同意那封还俗的信;当他人大口吃肉大口喝酒的时候,他在想着怎样从小道出逃不被发现;当他人风花雪月执子之手的时候,他在想着怎样再见云卓一面……明明是一样,纵马豪饮的年纪。如果可以,这个最年轻的达赖活佛,宁愿自己只有最自由不羁的灵魂,而不是一副被众生膜拜的躯壳。

拉萨的布达拉,是历代达赖的修行之所。转世灵童到达尘世的时候就是被送到这里的时候,他们被教化怎样清心寡欲,怎样用一生去完成活佛的使命。于他们而言,布达拉,是不二天堂。而在俗世肆意了15年的仓央嘉措,爱上了缤纷斑斓的大千世界。于他而言,布达拉,是无间地狱。天堂与地狱的距离,其实只隔了一座,布达拉宫。

庆幸世上曾有仓央嘉措,

庆幸世上再无仓央嘉措。

一次 蓄谋已久 的旅行,一场说走就走的朝拜 西藏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