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泉共存:大漠奇观的保护之道(万亩沙漠防护林被毁,最后一道绿)
沙泉共存:大漠奇观的保护之道
金沙环碧水、清泉映鸣沙。在丝绸之路上的历史文化名城敦煌,鸣沙山月牙泉景区以独特的大漠奇观吸引着无数中外游客一睹其芳容。山泉共处,沙水共存——沙漠奇迹为何能延续数千年?走进甘肃省敦煌市鸣沙山月牙泉景区,半月谈记者带你揭开“千年之谜”的神秘面纱,探寻沙泉共存的保护之道。
鸣沙山月牙泉景区沙泉共存航拍照片 郭刚 摄
大漠奇迹:沙泉共存
敦煌,既是极旱之地,也拥有神奇的沙漠绿洲。敦煌以拥有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鸣沙山月牙泉景区闻名于世,而鸣沙山月牙泉作为敦煌生态健康状况的“晴雨表”一直备受关注。
水沙共存,延绵千年,沙不进泉,水不浊涸。月牙泉因其形状酷似一弯新月而得名,被称为“沙漠第一泉”。巍峨的鸣沙山像卫士一样,守护在月牙泉四周。在茫茫的沙丘衬托下,月牙泉的恬静一览无余,可谓“山以灵而故鸣,水以神而益秀”。
月牙泉边芦苇茂密成林,随风摇曳,沙沙作响,蓬勃之气溢于水边。最令人称奇的是,鸣沙山“经宿风吹,辙复如旧”,总是保持着一定的高度和稳定的金字塔外形。
独特的大漠奇观每年都吸引无数中外游客不远万里而来,渴望一睹其风采。凡来过的游客,皆为此种大漠奇迹所震撼,也会异口同声地提问:历经千年,沙泉如何得以和谐共处?
鸣沙山月牙泉景区资源保护所所长李海江说,鸣沙山月牙泉是世界上具有独特性的景观资源,神奇的风力作用正是沙泉共存的奥秘。
来自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屈建军研究员团队的监测和研究发现,三组不同风向的风沙运动促成了鸣沙山的形成。东北风、西北风和偏南风交互发力,三组风力不分伯仲,最终实现了输沙动态平衡,这是鸣沙山月牙泉长期和谐共存的主要原因。白天沙子被风吹落到沙山下,晚上又被风裹挟吹回到沙山上。“一上一下”达到了动态平衡,使得月牙泉长久以来得以安然生存。
鸣沙山月牙泉景区 郭刚 摄
科学保护:奇迹延绵
21世纪初,鸣沙山月牙泉也曾遭遇过沙移水涸的风险。工作人员监测发现,鸣沙山逐渐对月牙泉形成夹持之势,表现为北沙山南移,南沙山北移,对沙山下月牙泉的“生命安全”造成了威胁。
为此,当地政府寻求科研人员的支持,加大对月牙泉的科学保护和治理力度。2008年起,屈建军带领团队与景区管理部门协作研究,先后建立了多个定位观测站点,并通过区域环流特征分析、局地气流观测、风沙活动监测、沙山形态测量、风洞试验和计算机数值模拟等多种科学手段,最终找到了风沙问题的根本原因,解除了泉水被沙山掩埋的危险。
屈建军团队的研究发现,近几十年来,月牙泉周边的高大乔木、上风向建筑物等阻挡了景区内的东北风,减弱了东北风的风速,破坏了原有三组风向的输沙动态平衡,抑制了风沙自然流场,导致原本稳定的金字塔沙丘形态日积月累发生了改变,造成沙山变形移动,进而威胁到了沙山下的月牙泉。
和其他地区风沙防治思路不同,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鸣沙山月牙泉共存的前提并不是防风,而是要保持自然条件下风的动态平衡。“一般来说,防风固沙要造林,但在鸣沙山月牙泉景区,因为要保护的是自然的沙漠景观,不但不能过多地种植高大乔木,而且周边不能有太高的挡风建筑。”屈建军说。
对此,他们提出了全新的治理措施。打开风道,还原风沙自然流场,从而恢复鸣沙山与月牙泉的和谐共存。近年来,敦煌市相关部门完成了景区内外部分挡风建筑的移除以及周边树木的改造,并且在景区内打造了“人工戈壁”地貌,就连景区内的卫生间也修建成流沙形状,以减少对风场和沙丘形态的影响。
敦煌市委书记石琳说,通过科技工作者和政府部门的合作研究,敦煌不但明确了沙泉共存的机制,而且开展了系列治理工程,取得了明显效果。“风的通道一打开,大风将沙子刮得离月牙泉越来越远,大漠奇观沙泉共存得以延续。”
多方合作:绽放异彩
月牙泉边,芦苇青青养眼;沙山耸立,黄沙漫漫壮观。
近年来,月牙泉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保护。景区还不断加强与甘肃省地质环境监测院合作,加大了对月牙泉水资源的动态监测力度——先后建立了智能数字化水资源监测管理信息化平台,完善了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质监测网络,完成了月牙泉泉形修复,并通过禁止在月牙泉周边区域开采地下水、增加党河河道行水时间和下泄生态流量等一系列措施,全力保护和治理月牙泉。
相关措施的实施使得月牙泉变得更加“丰腴清丽”。景区提供的数据显示,月牙泉水域面积由2012年约12亩扩大至目前的24亩。月牙泉水位明显上升,保持在1.6米左右,最大水深保持在2.2米。经过保护治理,月牙泉周边生态环境更加优良,展现出水草丰茂、鱼翔浅底的喜人景象。
鸣沙山月牙泉在得到科学保护的同时,也需要合理开发。每逢旅游旺季,五湖四海的游客来到鸣沙山月牙泉游览赏景,体验滑沙是必备娱乐项目。为了满足游客需求,兼顾保护沙泉景观,景区每年会开放部分鸣沙山攀爬区域,让沙山轮流休整的同时,也能让游客与鸣沙山有更多亲密接触的机会。
游客在鸣沙山月牙泉景区游览 张晓亮 摄
大漠奇观,沙海奇迹。这张敦煌乃至中国的“千年名片”,正以更新更靓的美丽容颜娴静示人,流光于世。
来源:《半月谈》2022年第13期
半月谈记者:张文静 郭刚 王植樱 | 编辑:李力
责编:秦黛新
校对:郭艳慧 张子晴
万亩沙漠防护林被毁,最后一道绿
地处库木塔格沙漠东缘、拥有约2万亩“三北”防护林带的国营敦煌阳关林场,作为敦煌的第一道的它,亦是最后一道防沙阻沙绿色屏障。
近年来,有记者发现,这条西索沙龙、东保绿洲的防风固沙生命线,近十余年来持续遭遇大面积“剃光头”式砍伐,万余亩公益防护林在刀砍锯伐中所剩无几。
1月20日,有媒体反映敦煌市阳关林场万亩防护林遭砍伐毁坏问题。
曾有权威林业期刊载文称,有“全国沙区林场建设典范”美誉的阳关林场,“倔然屹立于库木塔格沙漠前沿而不被强劲风吞噬”。
记者实地探访时,看到风大吹不倒、沙大摧不垮的2万亩防护林,如今却基本毁于刀斧,整片林带几乎被砍伐殆尽。、
随处可见大小树木被齐刷刷地从底部锯断,每隔数米就有砍伐后留下的树桩,间或有被截好的木头,横七竖八躺在林地,有的数目已有碗口粗,不少稍大一点的树桩,杆径达到30厘米,散落的枝干也如成人臂膀一样粗壮。
面对这些树桩,林场职工对记者说,被砍树木皮层水分饱满,极少看见有空心,连枝桠和上梢都色泽新鲜,绝大多数都曾是存货良好、长势健壮的树。
据当地知情人士介绍,幸存下来的树木分布于林场西侧和西南角两块面积不大的林地,以及林场主干次道两侧的行道树、一些地块的间隔数
两位曾在阳关林场工作20多年的职工对记者说,曾亲眼看见被成片砍掉的新疆杨、怪柳、胡杨等树种,老化枯死的“老年树”和病死树只占极少部分,大片正直青壮年的树木像遇到推剪一样,一棵不留地被推倒,上万亩林子被“剃光头”。
甚至人为撕开一道宽约5公里的库木塔格沙漠直通敦煌的通道。
沙漠防护林遭“剃光头式砍伐”,直接原因是葡萄林经营者疯狂逐利。
自2000年以来,来自外地承包户蜂拥进入阳关林场,大面积租赁林地开发建设葡萄园。大面积种植葡萄,不仅砍伐树木,而且还会过度消耗水资源。
阳关林场属于荒漠化和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大型防风固沙的公益林,而依照法律,公益林是决不允许乱砍乱伐,并禁止一切引起土地沙化的整地方法和生产行为,寻遍阳关林场,竟没有发现一处与公益林有关的标识牌、标志桩,一问才得知,全部都被砸毁。
“过去为林子流汗,现在为林子流泪”,如果在任由这道敦煌的阻沙屏障彻底失守,河西走廊西北端将面临一场风沙侵蚀绿洲的生态灾难
从“西出阳关无故人”到“西出阳关不见人”,历史上曾经出现的“绿退沙进、沙漠逼人”的可怕情形又将开始重现。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