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山区旅游景点大全 房山区三大著名景点介绍(两张1923年北京房山上方山景)

2019北京国际旅游登山节在房山圣莲山景区举办

房山区旅游景点大全 房山区三大著名景点介绍

1、云居寺(AAAA景区)

京郊休闲步道推荐线路18条

云居寺位于北京西南房山区大石窝镇水头村,距市中心70公里。占地面积70000多平方米。由云居寺、石经山藏经洞、唐辽塔群构成中国佛教文化特色一大宝库。云居寺始建于隋末唐初,初名“智泉寺”,后改称“云居寺”,寺院占地面积0.07平方公里,经过历代修葺,形成五大院落六进殿宇。20世纪40年代毁于日军炮火中。解放后,经过两次大规模修复。云居寺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石花洞(AAAA景区)

北京石花洞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北京市房山区河北镇南车营村,距京城55公里,为七层溶洞,上下高差150米。现一、二层全部和三层、四层部分已对外开放,游览长度达2500米。石花洞原名“潜真洞”,自发现至今已500多年。因洞内雕有三尊大理石佛像,曾改称“石佛洞”,香火曾盛极一时。石花洞是国内发现的岩溶洞穴中集规模大、洞层多、沉积类型全、次生化学沉积物数量大的洞穴,其美学价值和科研价值也可居世界洞穴前列,与闻名中外的桂林芦笛岩、福建玉华洞、杭州瑶琳洞并称中国四大岩溶洞穴。

3、十渡风景名胜区(AAAA景区)

十渡风景区位于北京市房山区西南,是中国北方唯一一处大规模喀斯特岩溶地貌。十渡风景区是中国国家AAAA景区和中国国家地质公园。2006年9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并授牌。公园的申报成功,为北京增加了一处以自然景观为主的科技型世界地质公园,也使北京由此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拥有“世界地质公园”的首都城市。房山世界地质公园共有八个园区,其中十渡为八个园区的核心园区——十渡园区。十渡风景区是大清河支流拒马河切割太行山脉北端而形成的一条河谷,全程约20公里。由于在历史上这条河谷中一共有十个渡过拒马河的摆渡渡口,故而得名“十渡”。现在公路已经修入河谷,这十处渡口早已改建为漫水桥没有真正的渡口了,但是十渡的名字却一直沿用至今。

两张1923年北京房山上方山景

两张1923年北京房山上方山景点分布图

这两张图:

《北京房山上方山庙宇群分布图》

《北京房山上方山兜率寺院建筑布局图》

是法国G.Brouillard 1923年绘制作为插图出版。

图中的详细标注是依据1913年一行人实地考察的“考察游记”(后称“游记”)注写。可能原稿注写拼写和位置的微小差异,绘图者在标注这两张图中都出现“疏忽”的现象。加之后来这些寺庙建筑大量毁坏消失,在不断的环境改造中,出现和图中不同的路线,建筑位置和建筑名称。本标注译文尽可能选择原标注的“名称”,即使不同于今天的新名,但并不影响理解。

“上方山庙宇分布图”最大的特征标出近五十处的庙庵寺堂的名称和位置。这在以往的史料中不太多见。其中多处遗迹无人所识,游人罕至,仍有遗存,特别是一些磴道今已废早已淹没在灌木中。该图还标注了等高线,和多处山峰,崖口,溪底和庙宇胜迹的海拔高度,是户外远足者不错的参考资料。

由于绘图是在1913年第一次考察多年后才绘制完成。在1913年考察时一些地方已是废墟的小庙,后进行精准绘图时几乎很难找到遗迹。所以图中有多处只画了建筑标记,并无编号说明。我依据1913年的“游记”叙述,尽可能依据周围庙庵,推算出“可能遗迹”的名称,有可能出现“上下左右错位”,一般情况这种“推算”的庙宇名称在“主要登山道”的大致位置还是准确的。

图中“白底红字”编号是在原标号上加的“着重色”,与图右原标注对应。(可与所附原图局部图比较)

如编号和标注同色,表示原图“漏注标号”,如“欢喜台”“华严洞”等。

图中无标号的标注是“推算名称”,依据“游记”记录注写。仅供参考,如:听梵桥,焚化场。

下面作一点具体说明:

图4的“发汗坡”(原称“筏汉坡”)标注位置容易引起误解,今天去过的人都知道,它应该在“土地寺”(土地庙)南边的主道上。从读“游记”看,发汗坡是一条沿山沟顺山势依地形修建的曲折盘旋的山道。尽管图中沿溪流的“山道”画的比较值,而山溪水大时,肯定走山道。从图中的等高线可以看出发汗坡在这处“山坳”点拐了个大湾,又入主道,过“土地寺”,直上“云梯”。也就是说,当时在发汗坡并无“便道”供香客去往“欢喜台”。必须先登“云梯”才可到达。

在图7云梯庵的“山溪”东,我标写“云湫”。“游记”中有段记载:看远处有一线高山飞泉自云中而落,入小潭,而被称作“云湫”(Yün Tsiu)。图中标注的是大致位置。

图例中有“标9”和“标10”。而绘图中无这两处标写编码。

标9 为“争业堂”(Tcheng Ye Tang),无论从堂名和实际都无法解释该堂建在这里的意义。我估计是明大太监冯保兴修的“静夜堂”,离仍是冯保建的“云梯庵”很近。

标10为“欢喜台”。今天的“欢喜台”在“发汗坡”之前,而不是出了“云梯庵”之后。这也是令人困惑的地方。

在地图中并无标号。标9和标10具体位置难定。

我试图从“游记”中寻求答案:(凡引号句首为译文)

……云梯顶为一小庙,明太监冯保建,内有一明万历四年冯保碑;一明成化二年重修兜率门碑;另有二清光绪年立小碑。以前出“云梯庵”有两个门,今只留一出口。(批:可能早期在云梯庵内有一个登左山的和一个继续前行的门。估计登山门因过于险峻而关闭,欲登左高者须从继续前行门外寻岔道绕行。)

……离开“云梯庵”后继续往上攀登,沿崖璧陡阶蜿蜒前行,在一崖壁有一处占地面积很小的“建筑废墟”,这就是“静夜堂”。这里的视野很好,尽赏山谷美景。由此继续登山,山道明显平缓的许多。很轻松来到一座平台,名叫“欢喜台”,离开欢喜台,沿台边激流溪边缓道,可继续上行……

……离开云梯庵后还有一条下行的山道,直通“兜率门”,又称“红门”……(批:由此看出离开云梯庵后有两条道。)

…… 从“十方院”向西南方向,绕过一座祭奠小屋,是天开山一带高僧“神栖之所”的“塔院”…… ,塔院背后的的山崖下有些小屋废墟,据说是“隐修室”或“结庐”……

……离开塔院不远,路右为昔日“焚化场”。继续前行,不久可见路右是一片废墟,其中一处门楼依存,上镌“云萃庵”。绕过一处凸岩,就是“华严洞”……

通过以上文字可以推断:在“云梯庵-欢喜台-华严洞”之间有一条登山道。

由此我在图中注上推断的名称,供参考。

这里我再补充几句。我曾见过早年西方在京洋人有关“上方山塔林无元朝僧人墓的”探讨文字。

其中就提到上方山的僧人墓葬制度的形成。大致观点如下:

早年上方山僧人喜欢火葬,结果造成大量的山林古树被砍伐,使得居住地环境常被山洪摧毁。有僧人提出“土葬”,因土葬不仅造价昂贵,而且占用土地,攀比风使得墓地占去活人的大量生活空间。后来又提出新的措施,塔墓葬必须是“厝葬”后的结果作决定,即:僧人圆寂后,放入“修炼密洞”(也可放入瓮内入洞)封闭洞口,即为“厝葬”。三年开封,如肉身不腐,或贴金供奉,或重着新衣入缸塔葬。若开封后只遗骸骨,选一块放入小坛内,入师傅墓前地室内“神栖”。其余焚烧,焚烧处即是“塔院”后面的“焚化场”。辽金时期僧人修行高德多。依然行此仪轨。元代佛教多为“藏密”,喇嘛不习惯“肉身不腐”的修炼,所以不来“上方山”,也就少见“元僧墓塔”。这种说法有什么依据,不得而知,且一听了之。

在塔院后面,“焚化场”边山谷内有“崖室”“石屋”“窟洞”,其中有为师傅守孝的“结庐”,也有个人修炼的“密室”,也有“厝葬密窟”。据说“云萃庵”附近有地如“安乐堂”,容纳老年度牒游僧来此安度余生。

图中有San Lien Fung 位于云水洞的东南方向,不知准确的中文名。发音参考:三莲峰,参莲峰。

图中有两处“大悲庵”:一处位于“兜率寺”西侧(编号35),一处位于“云水洞”入口处。

图中有标注编号24,图例中无24注释。位置在“胜泉庵”(又称“圣泉庵”)南,退居庵的东南。不知标24为何处遗址。

在“大慈悲观音殿”和“地藏殿”之间有一座小桥横跨的山溪,该桥名“听梵桥”。“游记”称:山溪激流轰鸣,两岸寺院流派不同,梵音各异,诵、唱、钟、鼓、罄、鱼此起彼伏,忽隐忽现,忽生隐林的感觉……

《北京房山上方山兜率寺院建筑布局图》

图内的建筑和石碑数据均来自1913年的考察记录。绘图时间为1923年

该图绘制的比例准确,标注详细。其中一些石碑香炉存留至今。

佛殿内释迦像三尊为大塑像。前面五尊为小塑像。

大钟楼“千手千眼观音”为大像,“观音大士”为小像。

图中斋堂,今人多称“五观堂”,为僧人与“挂单留宿者”用餐的地方。

“游记”中介绍兜率天宫是“经堂”,无具体注说。

挂有“严庄恒色”匾额院可能是“祖师院”。“不知名大佛像”估计是“大日如来”,该像为大塑像,前面为小塑像。院中光绪年铁香炉今依存。这个相对比较封闭的小院,早期来此游览的洋人多下榻于此。

邂逅行 夏季,北京周边自驾攻略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