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本溪水洞什么时候去好,辽宁本溪水洞在什么地方(旅游管理毕业论文范文(五份))

夏游水洞 清凉一夏 本溪水洞好一处避暑胜地

辽宁本溪水洞什么时候去好,辽宁本溪水洞在什么地方

1、辽宁本溪水洞在夏季和秋季去比较好。

辽宁本溪国家地质公园 搜狗百科

2、本溪水洞景区是一年四季都开放的,其实是一年四季都可以游玩的,不过最佳的旅游季节应该是夏季和秋季。 夏季水洞景区内的所有项目全都开放,包括泰国风情园和漂流,这两个景点只有夏天才能游玩的,而且夏天本身室外的天气热,水洞内凉爽怡人,不光玩还能避暑,而且夏天可以玩漂流,这是其他季节都不能的。 秋季也很适合游水洞,水洞周边的自然景观很好,秋天尤其适合赏枫叶,有东北小黄山之称的关门山离水洞只有十几公里,很多游客都是上午游水洞,下午爬关门山。

旅游管理毕业论文范文(五份)

旅游管理毕业论文范文1(重点论文网编辑)

内 容 摘 要


(中心思想)通过新世界旅行社的企业文化建设实例探讨企业文化建设在旅行社发展壮大过程中的重要性,并对严冬下的中小旅行社提供可借鉴的破局思路。

(案例类型)旅行社企业文化建设案例

(案例分析方法)通过列举新世界旅行社企业文化相关的实例,从企业成长、企业战略、企业营销等角度分析新世界旅行社企业文化的内涵以及企业文化对新世界旅行社成长的重要意义,积极探索企业文化建设对于旅行社发展成长过程中的作用,对遭遇发展瓶颈的中小旅行社提供更多的可借鉴的思路和建议,建议中小旅行社尽快建立起符合自身发展的企业文化体系,以在新的一轮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旅行社 企业文化 瓶颈

目 录


一、旅游企业的企业文化 1

(一)企业文化的概念及企业文化的要素 1

(二)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及结构层次。 1

(三)研究旅游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和必要性 1

二、新世界旅行社企业文化建设现状 2

(一)浙江新世界国际旅游有限公司概况 2

(二)企业品牌文化建设 2

(三)以自身企业文化建设引导整个行业市场的规范 3

(四)新世界旅游企业文化核心内容建设 3

三、新世界旅行社企业文化建设分析 4

(一)企业品牌文化建设与旅行社的长远发展 4

(二)企业文化建设从开拓者到领航者 7

(三)创建务实、高效、有特色的企业文化 8

(四)结束语 11

参考文献 12


旅行社企业文化建设实例

——记新世界旅行社企业文化建设


一、 旅游企业的企业文化

(一)企业文化的概念及企业文化的要素

1、企业文化概念:企业文化是企业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所自觉形成的,并为广大员工恪守的经营宗旨、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准则的综合反映。

2、构成企业文化的要素有五个要素:企业环境、价值观、英雄人物、典礼仪式、文化网络。还有企业文化的三大结构要素之说:即企业物质文化要素、企业制度文化要素、企业精神文化要素。

(二)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及结构层次。

1、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及重点:

人才文化的建设;质量文化的建设;安全文化的建设;环境文化的建设;营销文化建设;创新文化建设;廉政文化的建设;政治文化的建设

2、企业文化的结构:

企业文化的结构分为三个阶段,即精神层、物质层和制度层。精神层主要是指企业的领导和员工共同信守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职业道德及精神风貌。精神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形成物质层和制度层的基础和原因。(一)精神层包括6个方面内容:(1)企业最高目标。企业发展战略目标是企业全体员工凝聚力的焦点,是企业共同价值观的集中表现,它反映了企业领导者和员工的追求层次和理想抱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点。(2)企业哲学。企业哲学是在企业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自觉形成的,并为全体员工所认可和接受,具有相对稳定性,它的形成是由企业所处的社会制度及周围环境等客观因素所决定的,同时也受企业家思想方法、政策水平、科学素质、实践经验、工作作风以及性格等主观因素的影响。(3)企业精神。它是企业有意识提倡、培养员工群体的优良精神风貌,是对企业现有的观念意识、传统习惯、行为方式中的积极因素进行总结、提炼和倡导的结果,是全体员工有意识地实践所体现出来的。(4)企业风气。企业风气是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是企业文化在员工的思想作风、传统习惯、工作方式、生活方式方面的综合反映。(5)企业道德。指调节职工之间、职工与企业之间、企业与制度之间三方面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6)企业宗旨。这是指企业存在的价值及其作为经济单位对社会的承诺(二)制度层。1、一般制度。指企业指导日常工作的工作制度和管理制度以及各种责任制度。2、特殊制度。能够反映一个企业的管理特点和文化特色的非程序化制度。3、企业风格。这是指企业长期相洽、约定俗成的典礼、仪式、行为习惯、节日活动等。如五月鲜花歌咏比赛、体育比赛等等。(三)物质层。这是企业文化的表层部分,它是企业创造的物质文化,是形成企业文化精神层和制度层的基本1、企业名称、标志、标准字、标准 2、企业外貌。场容场貌、绿化美化、污染治理等。 3、产品的特色、式样、外观和包装。 4、技术工艺设备特性。 5、厂徽、厂旗、厂歌、厂服、厂花。 6、企业的文化体育生活设施。 7、企业造型和纪念性建设。 8、企业纪念品。 9、企业的文化传播网络。

(三)研究旅游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和必要性

随着我国旅游产业转型,旅行社行业的竞争环境在产业升级和转型过程中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旅行社仅仅依靠低成本和甚至所谓同质化的“特色产品”等策略并不能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只有创新思维,正确认识竞争优势才能帮助旅行社在“内忧外患”的竞争中生存和发展。而创新思维,正确认识竞争优势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通过企业文化建设表现出来,并通过企业文化建设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研究旅游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对于做大做强旅行社,如何帮助中小旅行社在金融危机下过冬并取得新竞争环境中的主动优势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至于有哪些方面的意义,也就是研究的必要性可以通过以下几个层面来看:

1、新形势下旅游企业的竞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品牌的竞争,而品牌文化建设是企业文化建设中重要的一项内容。只有具备了强大的品牌号召力,才能使企业在新一轮竞争中获得发言权。而目前中国中小旅行社的现状是小而散,多而弱,品牌意识薄弱,这对企业的发展壮大无疑是致命伤。

2、旅游企业不同于一般的产业,对于消费者的认同感非常敏感,如何取得客户的认同及忠诚度,旅游企业必须建立起属于自己的企业文化。而目前中国的中小旅游企业的普遍情况是“游击战”,不是正规军作战,这从旅游业的长远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3、在金融危机下,中小旅游企业很多时候对前景看淡,信心不足,并处于一种消极茫然的发展状态,而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无论是在市场上的竞争,还是为客户提供服务,或是激励职工共同奋斗,都可以创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指导思想,而这种健康的指导思想,将带入企业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

4、无论企业是大是小,要发展,就必须拥有自身的竞争力。而且在企业的生存发展过程中我们都在不断的寻求更科学、更系统、更完整的管理体系。那么企业文化提供了必要的企业组织结构和管理机制,旅游企业要保持平稳和持续发展,就应开发具有自己特色的企业文化。而企业文化作为一种以加强企业管理、强化企业凝聚力、企业理念、企业精神为核心的文化,对于企业的经营和发展起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而且这种作用,将会有力的转化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发生直接推动作用。

因此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既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又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 新世界旅行社企业文化建设现状

(一) 浙江新世界国际旅游有限公司概况

浙江新世界国际旅游有限公司(许可证编号:L-ZJ-GJ00035)是“全国百强旅行社”、“全国旅游行业文明示范窗口”,专业从事出境旅游、入境旅游、国内旅游业务,以其科学化管理、高质量服务,在旅游界树立了良好的企业信誉;全资子公司杭州新世界旅游有限公司在“非典”后异军突起,2003年率先在全省国内旅游行业通过ISO9001:2000国际质量认证体系,经营接待能力名列浙江省国内旅行社“五十强”,杭州市前三强;2004年组接团达88110人次,同比增长51.2%,实现营业额1.02亿元,同比增长47.9%,名列全国百强第24位,被评为杭州市十佳国内旅行社;2005年组接团达93795人次,同比增长6.45%,实现营业额1.06亿元,名列全国百强第18位,跻身全国百强前20名,被评为杭州市十佳国内旅行社;2006年度,组接团达113498人次,同比增长21.01%,实现营业额1.30亿元,同比增长22.43%,全国百强第15位,被评为“2006年度浙江省国内游旅行社十佳”第1位、“杭州市2006年度十佳国内旅行社”第2位。在这些成绩取得的基础上,2007年度,我公司又向前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组接团达153498人次,同比增长17.01%,实现营业额1.62亿元,同比增长18.43%,一举跃居全国百强第9位,被评为“2007年度浙江省国内游旅行社十佳”、“杭州市2006年度十佳国内旅行社”。

篇首注释:浙江“新世界国旅”副总经理韩德琼曾经这样说过“新世界”的成功之道:一是老总的人格魅力;二是企业文化;三是导游队伍。因此我们有足够的理由从新世界旅游的企业建设思路中窥得一豹,为金融危机影响下,过着严冬的中小旅行社发展提供一些可借鉴的思路或建议。

(二)企业品牌文化建设

公司一直重视培育品牌与保护品牌。品牌一:“人人假期”,浙江新世界国旅的强势地接品牌,作为华东专业地接机构,我公司一直倡导创意与策划先行的产品理念,每年定期发布《华东线销售手册》与《华东旅游产品手册》,在江浙沪皖赣大城小镇常规旅游线路系列产品的基础上,不断推出特色旅游产品。内容包括:玩味长三角美食系列产品、禅味江南佛教体验系列产品、迅速之美高速公路系列产品、特定人群快乐标签系列产品、华东拼图半自助系列产品、创意奖励旅游华东区域服务系列产品等。这一品牌商标,于2004年10月27日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申请注册;品牌二:“夕阳红安康旅游俱乐部”,通过编辑出版《老顽童华东旅游攻略》,不断推出老顽童夏令营系列产品、华东团体老年旅游线路与华东特色老年半自助行线路,同时还编辑出版了《老年人健康旅游口袋书》,向老年人提供有关健康旅游的保健信息与注意事项,这一浙江新世界国旅的老年旅游品牌,日益深入人心,工作持续推进,并已逐渐成为杭州乃至华东地区最具实力且配套完善的老年旅游俱乐部;品牌三:“新世界国旅”,这一浙江新世界国际旅游有限公司的组团品牌,拥有公司团售中心、前台与萧山等门市部,作为浙江省各级政府公共服务采购之一,编辑出版《行走的风景》与《亲近身边的她——短线出游攻略》,向大众宣传祖国壮丽的大好河山、丰富的人文历史与各地的风俗人情, “NTS”、“NITS”、“NWTS”,也于2006年11月6日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申请注册。

(三)以自身企业文化建设引导整个行业市场的规范

“非典”后,新世界国旅在全省旅游行业首家导入旅游标准化产品体系,一直致力于引导和规范整个旅游市场向持续、健康的方向发展。精彩活动持续不断:“金色甜蜜、浓情江南”全国老年婚旅行;“梦想起飞明日之星”华东夏令营、“雷峰塔越玩月有趣”主题游园会、“大街小巷扫一回,送你小巷一日游”、“走杭千看新景”、“看门前风景、游背街小巷”、“首届新世界导游大奖赛”;全资子公司杭州新世界旅游有限公司被评为“2006年度浙江省国内游旅行社十佳”第1位,这些活动与成绩,不仅使企业文化以更加具体的形式表现出来,而且塑造了良好的企业形象,获得了广泛的社会赞誉,企业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一直在关注社会公益事业,2006年推出大型慈善旅游系列活动——“让爱走出去”,收到了团队游客身心净化境界提升与偏远贫穷地区孩子得到资助完成学业的双赢效果,促进了企业文化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融合,倡导了和谐社会的新风,在旅游行业发挥了文明示范作用。

(四)新世界旅游企业文化核心内容建设

1、企业核心价值观:以人文关怀为己任。新世界要把自己的事业建立在“大爱”基石上,给予每一个旅行者人文关怀。这是新世界的核心哲学,也是新世界的宗教。

2、企业愿景:责任驱动创新,创新促进发展,做中国旅游业最具创意的引领者。新世界的发展历史已经证明,新世界通过战略与战术的创新,打造出了若干个极具创意的分众品牌,并正在从一个地域品牌迈向全国品牌。不断追求卓越的新世界有信心,在创意旅游上成为中国牌的引领者。

3、企业精神:诚信立世、创新图强。诚信与创新既是新世界诞生、壮大的最核心的企业

元素,也是新世界最基本的主张。新世界深以为,信则达天下,新则不断超越自我,这已是新世界骨髓里的精血。

4、品牌语:创意旅游,快意人生。新世界主张创意旅游和创新旅游,并给旅行者带来人生的莫大享受。这是新世界的主张,也是对传统旅游的一种提升。

5、竞争观:新世界认为,专注客户、创新服务才是竞争的真谛,才能在给予顾客中,实现自身的发展,同时推进行业的进步。这也是新世界对行业红海竞争观的超越。

6、人才观:发展以人为本,企业发展在于给予员工一个实现价值的舞台,在于提高员工

的生活与生命质量,这就是新世界的人本理念。

7、新世界旅游经营理念:顾客快乐是我们最大的快乐,在新世界看来,顾客的至尊地位

任何时候不可动摇。只有高度重视顾客,才能经营顾客和创新服务,而经营顾客,就是经营快乐和创造快乐,就是创造心灵的愉悦。

9、新世界人素质要求:团结、敬业、务实、高效。新世界对员工的素质要求底线就是:

要有团队与合作精神,要敬业爱岗,要脚踏实地,行事要高效率。

10、旅游业发展方针:为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方向,深化 “团结、敬业、务实、高效”

的核心发展理念,新世界旅游董事会向全体同仁提出了新世界的32字发展方针。愿我们心手合一、上下同欲,努力开创旅游新世界。

内求团结:新世界的发展史是一部精诚协作、团结进取的奋斗史。从企业领导人、公司员工的共同努力到导游员和各部门的紧密合作,无不反映出新世界人团结协作精神;

外求发展: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企业的根本道理。从旅游产品的推陈出新、新市场的开拓,到建立稳固的客户群体和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都应当成为我们新世界人在发展过程中的永恒主题。新世界人追求公司整体协调统一和可持续性的发展;

尊重人才:人才是企业发展之源,成功之本。新世界通过各种培训和实际工作的锻造,提高员工的专业水平,提升个人职业素养;

珍惜商誉:商誉是品牌优势,是竞争优势,是新世界旅游最珍贵的无形资产。每个新世界人都应从点滴做起,“人人都是新世界主人,事事都是新世界形象”,以实际行动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

强化管理:新世界管理人员应保持积极进取的心态,摒弃因循守旧的思想,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创新精神,不断检视营运方式,完善管理制度,构建责权分明、紧密配合的高效团队,以营造一个更具竞争力和充满活力的旅游企业。

优质服务:强化服务意识,贯彻客户至上的理念,将服务客户视为无尚的光荣,使高品质的服务和高质量的旅游产品成为新世界旅游品牌价值的源泉。

开拓进取:全体新世界人都要以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精神向前迈进,共同发扬实事求是、正直严谨的良好风气,凡事都应戒骄戒躁,谦虚仁厚,以诚待人,以信立身。

同创辉煌:新世界旅游追求的“辉煌”并不能单以业绩或利润衡量;只有全体新世界人齐心协力、同心同德、携手共进,才能铸就新世界旅游永恒的辉煌!

三、 新世界旅行社企业文化建设分析

(一)企业品牌文化建设与旅行社的长远发展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加剧的今天,世界性的大品牌所向披靡,蚕食着本土品牌,因此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有时也成了品牌间的竞争。旅游界也如此,随着国外旅游巨子的大兵压境,拥有自主的企业品牌文化对于立足新环境下的行业竞争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可以这样认为,未来的旅游竞争在很大意义上就是企业品牌的竞争。

新世界旅游在发展壮大的同时,敏锐的洞察到自身企业品牌文化建设的迫切性与重要性,所以,新世界旅游一直非常重视品牌的建设,就如同新世界旅游的品牌语:“创意旅游,快意人生。旅游创造新世界。”在新世界看来,好的旅游可以给每个人的人生创造一个不一样的全新世界,而且旅游是一个创造快乐的事业,创意与文化因子对于做好旅游尤其重要。所以,新世界主张创意旅游和创新旅游,并给旅行者带来人生的莫大享受。这是新世界的主张,也是对传统旅游的一种提升。

因此,在后来的新世界子品牌塑造和经营上,无一不渗透着自身的企业文化特色,而且非常创意性的先后打造了三大品牌。“人人假期”品牌将消费群体进行细分,为各类游客根据旅游动机、消费品质、自由度等因素的不同推出了人性化极强的旅游系列产品,赢得了广大的消费群体。所以当“人人假期”一推出来,就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普遍欢迎,因为它不仅革新甚至颠覆了传统的旅游概念,而且针对性极强,不管哪个年龄层次的还是消费层次的潜在游客都有着极强的诱惑力和号召力,先来看看“人人假期”品牌的具体创意与消费群体分析。





表一:新世界旅游“人人假期”品牌创意与消费群体分析


产品名称 产品创意 产品用户群分析

玩味长三角美食系列产品 江南菜保持着独有的韵味和气质,继承着流传古今的饮食典故,占据着餐饮中的一席之地,无论是淮扬大菜系,亦或上海菜的私房本帮、杭帮菜的迷踪精致、苏州菜的甜蜜乖巧,每每一个惊喜,就足以吸引来自中华大地、欧美各洲的各方食客 根据华东区域每季的新鲜食材为主题串插,适于各伙伴旅行社进行应季主题推广。适合品质游消费群体。

禅味江南佛教体验系列产品 江南的人间佛境不止一次的出现在中国的版图上,四大佛教名山,华东占二,而散落在美景山林间的点点香烟,静静等待着有缘人的到来,在繁忙的高强度的工作生活压力下,籍此唤醒心灵的力量,获得幸福和觉悟的平静; 针对对正信佛教有正确认识的佛学爱好者,推出的“心灵之旅”佛学研习体验系列主题旅游产品。适合所有的善男信女及佛学爱好者。

迅速之美高速公路系列产品 沪杭高速、杭金衢高速、杭宁高速、杭浦高速、杭绍甬高速、申嘉湖高速,杭千高速、杭新景高速、杭徽高速……如同太阳辐射般的高速公路网,建成通车,搭乘经济发展的快车,旅行家们像是乘上风景的翅膀一样不断提速,不再兜兜转转受距离之苦,也不用放弃两边的美景,通向每个目的地的公路都被称为景观纽带,公路带来可能。 为了更袒然的享受景色的诱惑,没有人拒绝的了,适合所有的消费群体,尤其自驾车一族。

特定人群快乐标签系列产品 每个人群都是一个标签,以共同的爱好、向往、想法拼合在一起的人们成为一个人群,而能和一些有共同目标的人们一起玩,一起交流以达到更畅快的互动感受,是出游时的最高境界 量体裁衣,整理了一些带有强烈标签色彩的人群做特别的 “样品”,也可与公司一起打造属于你自己的标签,适合有想法的旅游一族。

华东拼图半自助系列产品 依托于目前华东无障碍旅游区迅猛的发展速度以及各城市旅游集散中心所织成的网状旅游目的地通达性,运用旅行社专业买手推荐能力,将短线点串成长线游客访问的节点式自助游方式。突破了原有运作自助游时的量不集中无法取得优势价格、自助游线路产品单一、生硬、不易操作等弊端,以向外借力、同业辅助为基础进行优势资源的整合与互补,创新出另一种自助系列产品 为向往自由,不喜欢团队旅游生活的新新一族和有车族提供了无限想象空间和放松自由生活的可能。

创意奖励旅游华东区域服务系列产品 “奖励旅游”是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手段,它与“公款旅游”是有区分的,因为奖励旅的资金来源是企业从员工或经销商创造的额外利润中拿出的一部分,无须企业自身拿出分毫, 一系列的策划公司、公关公司、拓展俱乐部加入到整个奖励旅游的策划、设计、接待和宣传中,壮大了公司的营销队伍,提升了竞争力。

从表一可以看出“人人假期”的创意理念是对新时期下的旅游商机的完美提练,也是新世界旅游企业核心价值观“以人文关怀为己任”的完美体现,正因为有了崇高人文精神为支柱的企业文化,才有了“人人假期”、 “夕阳红安康旅游俱乐部”这样的人文品牌。尤其是“夕阳红安康旅游俱乐部”在我们日趋老龄化的社会当中非常切合“尊老爱老”的优良中华传统美德。“人人假期”、 “夕阳红安康旅游俱乐部”可以说是一网打尽所有潜在的旅游消费群体,但新世界旅游并没有因此知足,而是把更远的目光放在了行业结盟和出境精力上,这就有了新世界旅游第三大品牌“新世界国旅”。在打造“新世界国旅”这一品牌时,新世界旅游更全面的更彻底的融入并凝聚了自己的企业愿景:“责任驱动创新,创新促进发展,做中国旅游业最具创意的引领者。这是新世界做强做大的战略路线图。要做‘最具创意的引领者’难,但如果有责任驱动,通过创新促进,这个“引领者”也不难。新世界的发展历史已经证明,新世界通过战略与战术的创新,打造出了若干个极具创意的分众品牌,并正在从一个地域品牌迈向全国品牌。不断追求卓越的新世界有信心,在创意旅游上成为中国牌的引领者。”在这里面,新世界旅游不断的提到了“创意”两字,我想有这么几个层面的含义,第一层面,创意的源泉来自于新世界旅游企业核心价值观“以人文关怀为己任”,正因为急天下游客所急,想天下游客所想,才有了新世界旅游不断创意出新的旅游产品;第二层面,创意是不断变化着的市场竞争的需求,没有创意,就无法在差异化竞争战略占有重要一席的业界竞争中取得领先的地位,但这创意并不是首先满足企业利润的最大化为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让更多的游客化更少的钱享受更高品质的旅游生活;第三层面,是企业发展集团化国际化的必由之路,变则通,静坐则只能待毙,为了在更多的国外旅游集团进入中国之前巩固起自己的地位,必须对核心产品进行创新改革,为将来的正面交锋做好准备。

新世界旅游在做好三大品牌的同时,又让企业文化更好的为之服务,除了为三大品牌服务的各类刊物以及发行企业内部刊物《新世界》月刊外,还与知名门户网站雅虎结盟,开创“口碑网”( http://newworld.dian.koubei.com),在口碑网,不单把服务质量高度的透明化,还把自己的服务让全社会的人们共同监督起来,这不只需要勇于面对现实的勇气,更体现了一种“服务无境止”的气魄。通过口碑网,一则可以看到自身的不足,为以后的工作提供可借鉴的宝贵意见和建议,二则通过发放优惠券的形式,把人文关怀的精神传递出去,三则,更好的宣传了企业,让新世界的企业文化更加深入消费群体。

通过上述一系列的企业品牌文化建设,新世界的销售额是飞速发展,见表二。

表二:04-07年度新世界旅游组接团人次及销售额

年度 组接团人次 同比增长(%) 营业额(亿元) 同比增长(%)

2004 88110 51.20 1.02 47.9

2005 93795 6.06 1.06 3.77

2006 113498 17.36 1.30 18.46

2007 153498 26.06 1.60 18.75


从表二不难看出,新世界旅游只在短短的几年间,就完成了2004年质的飞跃,而在随后的2006年和2007年都保持了高速的状态,这在业界都是非常难得的,也是与新世界旅游全力建设企业品牌文化分不开的,也进一步论证了企业品牌文化建设对于旅行社的长远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新世界旅游经营企业品牌文化的同时,十分重视商誉,他们认为:“商誉是品牌优势,是竞争优势,是新世界旅游最珍贵的无形资产。成功的商誉来自客户群对新世界能力的认可;来自从企业各部门人员和导游人员的诚信与周到的服务;来自于‘让人人都开心快乐’的豁达豪情。商誉得之不易,毁之却易如反掌。每个新世界人都应从点滴做起, ‘人人都是新世界主人,事事都是新世界形象’,以实际行动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因此,新世界旅游的品牌建设之所以取得成功,与企业文化中的强烈的“商誉”意义也是分不开的。

再回过来,看我国旅行社的现状,品牌最具号召力的也无非是国、中、青三家,但这三家占在国内旅游市场的20%的占有率远未及英国航空2000、航空旅行及托马斯三大旅行社垄断英国80%旅游市场份额,再看中国的旅行社经营总额,在中国旅行社业规模和效益最好的2000年,全国8993家旅行社年总营业额为469.95亿人民币,而美国运通一家旅游公司1998年的营业额就相当于1200亿人民币,中国所有旅行社的营业额只相当于运通的1/5。因此,我国的旅行社品牌建设之路仍是漫长的道路,而且中国如此多的“小作坊”式旅行社在面临旅游业的重新洗牌时,一个强大而有号召力的品牌,将为新一轮竞争赢得发言权和主动权。因此就从品牌文化建设这方面来讲,新世界旅游为严冬下的中小旅行社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思路,在面临无法做大做强的发展瓶颈时,重视自身的企业文化发展、塑造企业品牌并发展联盟,对于旅行社的长远发展,无疑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二)企业文化建设从开拓者到领航者

“非典”后,新世界国旅在全省旅游行业首家导入旅游标准化产品体系,一直致力于引导和规范整个旅游市场向持续、健康的方向发展,而新世界国旅也逐渐完成了从开拓者到领航者的蜕变。

而作为旅游标准化产品体系,无一细节不渗透着新世界国旅的企业文化,以“人文关怀”和“创意旅游”为特色的企业文化。

“金色甜蜜、浓情江南”全国老年婚旅行,寄托的是一份对老人的关爱,传颂的是一曲真爱的赞歌;

“梦想起飞明日之星”华东夏令营则是对承载着祖国未来希望的花朵们一次历练;

“雷峰塔越玩月有趣”主题游园会把民俗、民风、民趣完美的结合,让都市的节奏感一下子变的舒缓而富有情趣;

“大街小巷扫一回,送你小巷一日游”是对乡土情深的一种眷恋,是在钢筋水泥里寻找另一种精神的扎根;

“走杭千看新景”,全新的高速观光公路,玩转速度之美,又体验千岛湖的柔情之美,在张驰之间,感悟人生的无常;

“首届新世界导游大奖赛”是对导游界的一次真情回馈,也是导游人才的一次精英聚会,给导游大军的健康发展,送上一份大礼;

辛勤的耕耘终于换来丰厚的回报,2006年4月,在杭州市旅游委员会、共青团杭州市委、杭州文化广播电视集团联合举办的“迎休博——杭州市青年导游大赛”中,新世界旅游导游金军、诸鸣脱颖而出,双双荣获“杭州市十佳青年导游”、“杭州市优秀青年岗位能手”称号,金军还被评为“杭州市金牌青年导游”;在2006杭州世界休闭博览会举办期间,新世界旅游与杭州日报联合举办“看看休博会,月月免费游”活动,为这一杭州举办的休闲盛会呐喊助威,使杭城市民更加积极地参与进来;2006年10月,新世界旅游被评为杭州市百佳诚信旅游企业,导游员金军荣获“全国优秀导游员”称号,导游员韩德琼荣获“浙江省优秀导游员”称号。在最近发布的浙江省旅游局2007年3号公告中,全资子公司杭州新世界旅游有限公司被评为“2006年度浙江省国内游旅行社十佳”第1位,这些活动与成绩,不仅使企业文化以更加具体的形式表现出来,而且塑造了良好的企业形象,获得了广泛的社会赞誉。

除了一个个令人赞叹不已的丰碑不断树立,新世界旅游一直表现着作为一个社会公司,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一直在关注社会公益事业,如2006年推出大型慈善旅游系列活动——“让爱走出去”,收到了团队游客身心净化境界提升与偏远贫穷地区孩子得到资助完成学业的双赢效果,促进了企业文化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融合,倡导了和谐社会的新风,在旅游行业发挥了文明示范作用。

当新世界旅游取得长足的成功后,开始引导和规范整个旅游市场向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新世界旅游是这样诠释行业内竞争观的:“专注顾客,创新服务--新世界关注行业关注同行,但并不以同行为生存发展的对手,更不会以价格战来搏击对手。新世界承认行业的竞争的白热化,但新世界愿意以己之力维护行业生态。新世界认为,专注客户、创新服务才是竞争的真谛,才能在给予顾客中,实现自身的发展,同时推进行业的进步。这也是新世界对行业红海竞争观的超越。”

旅游业是典型手红海战略地带,价格战是最常见的竞争手段,而自相残杀的结果是两败俱伤,而客人也最终因为参加了劣质团,得不到相应的服务,服务质量不了,客人就投诉旅行社,可是客人不知道中间哪个环节有问题,在下一次参团时,又以价格为首选,从而引起整个行业低端这块市场的混乱与恶性循环。面对价格残杀,新世界旅游支了很好的一招,那就是:“专注顾客,创新服务”,而新世界旅游的成功也说明这一举措是正确的选择。

在经济团里是很难实现硬性条件的差异化竞争,所以唯一能做的就是创新服务,而这创新服务,有这样几类:一是产品概念创新,就如新世界旅游提出的美食素材概念,二是产品自身创身,你可以把常规游改成半自助游,三是服务理念创新,导游不仅仅是景点介绍,更多的融入到客人这个大群体,与客人一起体味景点的奇趣所在,与客人一起领悟人生的快乐的源泉。只有做好服务创新,才能跟行业内竞争对手避开低价残杀的正面交锋。换种角度来说,创新服务就是企业文化的一种外在体现。

新世界旅游一直倡导品质消费,这也是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意识的理性增强后,越来越多的出行者选择了品质游,所以如何在品质游中体现企业文化带给消费者的“人文关怀”,对于大多数的中小旅行社来说仍然是一个非常艰苦的课题,因为在企业利润最大化与企业人文关怀成本之间的取舍点,需要极大的勇气和魄力才能找到最佳的结合点。

(三)创建务实、高效、有特色的企业文化

1、企业人文关怀的内外兼修

先一起来看看新世界旅游企业核心价值观:“新世界认为,旅游表象上看,是看山看水看景,实质上是精神的出游与驰怀,是欢乐与幸福的另一种寻找。从甲地到乙地,从这里到那里,旅游的真相就是在陌生之地的行走中寻找美,寻找心灵的愉悦,并在这种愉悦中净化心灵。这是旅游者最本质也是最高级的享受境界。作为旅行者的组织者与引路者,新世界要把真善美,把净化与提升每一个旅行者的心灵作为自己的责任,这就需要一种普世情怀,需要一种人性的终极关怀精神。在这个思考背景下,新世界要把自己的事业建立在‘大爱’基石上,给予每一个旅行者人文关怀。这正是新世界的核心哲学,也是新世界的宗教。”

新世界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具有双重意义,一重意义是对外的,是对游客的尊重,是对顾客的真爱,把顾客的需求用更高一层次的精神实践来满足,此时,旅游并非是纯粹的游玩,而是具有了精神层面上享受快乐、愉悦心情、感悟人生等多方面的升华与拥有,而对每一位游客,服务提供商的最大化服务质量保证,必将带来更多的重复消费和口碑消费,而这些以点带面激发的良性效应,将为企业带来丰富的客源和企业前进的动力。

2007年6月2日,由丽水市旅游局牵头,杭州《每日商报》、新世界旅游有限公司联合发起和组织的 “让爱走出去”丽水爱心之旅活动走进丽水遂昌贫困村——梭溪村。参加活动的120名爱心人士包括学生及其家长、企业员工等纷纷献出了爱心,向学校捐款现金1万元、书籍6000册、文具180套、现场与33位贫困学生结对;并分三组看望了村里的9户贫困户并捐款6850元;企业商代表还现场估算了学校宿舍和操场等设施的维修经费,并表示将继续对学校和贫困户予以关注。这次活动很好的体现了新世界旅游人文关怀精神,也承载着新世界旅游作为企业者的极强的社会责任感。活动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就如同丽水市旅游局的评价:“本次活动收到了很好的成效,既拓展了市场,实现了社会和企业的双赢又达到‘寓教于乐、寓教于游’的目的。我们说爱心是一种境界,一方面,爱心犹如涓涓细流滋润着遂昌梭溪村弱势群体的心田,社会直接受益;另一方面 ‘与人玫瑰,手留余香’;而企业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又以爱心赢得了市场;同时活动的过程又是一个让学生接受再教育的过程。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许多都市学生娇生惯养,没吃过苦、不懂生活的艰辛,虽然有跟着课本、电视‘读农村’,但因为太抽象而不能真切感受。本次活动有着明确主题,富有精神内涵、区别于一般观光旅游,让学生在‘游’中真实感受到了乡村气息、体验了农村生活、对‘苦’有了真切体验,对学生的 ‘思想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 等各方面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这个活动案例也进一步说明了企业文化是企业前进的推动力,也是企业营销的催化剂。

另一重意义是对内的,新世界旅游人才观:“尚贤用能,以人为本。”具体表现为:“人才观—发展以人为本,企业发展在于给予员工一个实现价值的舞台,在于提高员工的生活与生命质量,这就是新世界的人本理念。企业发展需要贤德与专业能力兼备的人,责任感与能力结合才是新世界合格的人才,才能被新世界所倚重。这也是新世界‘贤’‘能’并重的人才价值取向尺度。”而优秀的员工就是企业的最大财富,企业最优越的硬件都是死的,只有人才的软件才是活的,因此当有着极强荣辱感的员工在忘我的为企业奉献自己的青春与才华时,企业创新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也就有了最稳固的基石了。

新世界国旅副总王莉曾这样描述过新世界的导游管理优势:“一是企业文化,利用中秋节,春节搞聚会发放福利,暑期的冷饮费等。二是传帮带,老导游的无私传授,培训机制。三是许总的人格魅力。而且公司即将全面实施有关导游人员工资和三金的措施,在2007年公司为50多位导游发放工资缴纳三金,目前公司正在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导游的真实想法,设想根据带团量、贡献量、投诉率、表扬信等因素来考核导游,并根据考核来定工资。而传帮带情况主要是这样:思想教育,有针对性的培训,考核,跟团,抽查,上团。操作后效果良好。”

正因为“以人为本”的理念得到很好的贯彻,新世界的导游的高素质队伍建设加上导游的敬业爱岗以企业为家,都为新世界旅游带来了更丰富的二次消费客源,并进一步巩固了原有的客源市场。

目前中小旅行社的导游、计调人员流失率都很高,以本人所在县的17家旅行社为例,平均员工流失率都达到了30%左右,这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而且由此带来的居高不下的培训成本及高度的资源流失,对旅行社的成长都构成了严峻的挑战,所以如何孕育出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如何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实到具体措施,如何为员工的发展平台和福利待遇真正的考虑周到,都是面临发展瓶颈的中小旅行社所必须马上去付诸实施的。而新世界对于员工的素质要求:“团结、敬业、务实、高效——要有团队与合作精神,要敬业爱岗,要脚踏实地,行事要高效率。这是新世界对员工的素质要求底线。”都是非常值得我们去重视去借鉴的,而且这都是非常务实的措施。

2、诚信与创新

新世界旅游企业精神:“诚信立世。创新图强。诚信与创新既是新世界诞生、壮大的最核心的企业元素,也是新世界最基本的主张。新世界深以为,信则达天下,新则不断超越自我,这已是新世界骨髓里的精血。

说到诚信,我们可以一起来回顾下新世界旅行社的发展过程中的关于诚信的一些实例:

新世界旅行社成立于7年前,发展初期遇到一些挫折。第一个大的挫折是丽江之行,用了一个没有导游证的导游,加上酒店违约,导游没有经验,导致游客投诉,新闻媒体纷纷介入,明珠2台更是以此为题材做了一个月的专题报道。后来在许总等公司领导的共同努力下,通过与游客的真诚沟通,平息了事态,赔偿了每位游客800元现金和200元的旅游代金券。最后一次与游客恳谈时,恰逢母亲节,许总买了一大束康乃馨,送给每位女性游客,效果很好,缓和了气氛。后来在导游沙龙里公司也专门讨论了这个案例,探讨导游在遇到类似事件时的处理措施。此次事件是公司发展中遇到的第一次重大挫折。但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明珠2台的连续报道,让公司由名不经传成为杭州市民的家喻户晓。在随后的五一假期,公司发了24架包机,游客报名人数爆满。所以,只要妥善处理、正确面对、永不放弃,坏事也会变好事,危机也会变转机。

此后,公司又经历了“非典”的打击。江苏的第一例疑似病例就是该旅行社的团队带去的,全团被暂时隔离,公司承担了所有费用。由于积极配合政府行动,公司被评为杭州市旅游商贸系统抗击“非典”先进典型。

去年,公司在做“夕阳红”市场时,也遇到了一次比较严重的事情。旅游团在威海旅游时,有一老人因酒店水龙头不好与酒店服务员发生争执,引发脑溢血身亡。虽然是酒店服务员态度不好所致,旅行社也承担了损失。公司许总亲自前往老人家中处理丧事等事宜,最终感动了老人的子女。

以上三个实例,都说明了“诚信”是新世界旅游非常重要的一块基石,正因为诚信立世,良好的口碑终于树立起来了,而“诚信”也成了新世界在处理突发事件时的最主要标准。

企业文化如果脱离了实际情况,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所以新世界旅游的企业文化非常务实,非常切合与时俱进的时代发展需求,于是新世界旅游的企业文化里多了另一块基石“创新”。

“创新”在新世界旅游的企业文化里可以解读为三个层面。第一层面是产品创新,新世界旅游一直推崇着“创意旅游”,以顾客的最新需求、个性化为设计取向,以区别于传统的常规线路模式推出了有着极强“新世界”色彩的创意旅游产品;第二层面是观念创新,在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员工身上,都体现着一种观念创新,他们以几乎反传统的方式,致力于高品质旅游线路的设计与推广,倾心于纯粹回报社会的爱心之旅。他们可以不赚钱,只要为社会尽一点自己的使命,他们可以赚钱,但前提是客人的服务质量必须得到很好的满足;第三层面,自我创新,不断的超越自己,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新世界从来没有满足过自己前进的步伐,没有把一个高点当成是终点,他们每取得一个新的里程碑式的胜利的时候,只是告诉自己:昨天的成功,是今天的起点。

3、快乐经营

新世界旅游经营理念是--顾客快乐是我们最大的快乐,在在新世界看来:“顾客的至尊地位任何时候不可动摇。只有高度重视顾客,才能经营顾客和创新服务。而经营顾客,就是经营快乐和创造快乐,就是创造心灵的愉悦。”

新世界旅游的“快乐经营”理念,一举打破传统的条框式束缚,把快乐旅游进行到底,到“人文关怀”和“快乐旅游”演绎的淋漓尽致,如果没有“新世界”式的企业文化,我想一般的旅行社也很难在经营过程中把“快乐”两字领悟的如此透彻。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常规的旅行社操作:“洽谈-签合同-出团-结算”,不要说在出团过程中如何让顾客感受到愉悦感,感到出团前的说明会和结算前后的回访工作也懒的去做。他们总是习惯性的以为,一个团就是完成一个任务,任务完成了,一切都over了,由此而带来的经营理念变成为了出团而出团,为了工作而工作,也许团队是顺利返程了,但团队的质量仅仅是停留在完成任务的层面上,而没有把人性中最原始的底层—快乐、愉悦、享受等内容释放出来,所以,很多游客出团回来都有个印象,本来是出去放松的,结果回来后发现更累了。这与旅游和动机的大相径庭的。

4、32字方针

为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方向,深化 “团结、敬业、务实、高效”的核心发展理念,新世界旅游董事会向全体同仁提出了新世界的32字发展方针:“内求团结、外求发展、尊重人才、珍惜商誉、强化管理、优质服务、开拓进取、同创辉煌。”

我们可以将32字发展方针与企业文化的五大功能对应起来,来进一步归纳新世界旅游企业文化建设的成功之处。见表三。

表三:新世界旅游32字发展方针与企业文化五大功能(黑色填充区对应区域)

功能区

32字方针 凝聚功能 导向功能 激励功能 约束功能 塑造形象功能

内求团结

外求发展

尊重人才

珍惜商誉

强化管理

优质服务

开拓进取

同创辉煌


从表三可以明显看出新世界旅游的32字发展方针完全符合企业文化的功能要求,而且这样的企业文化建设是非常健全、非常具体、非常高效的。

从凝聚功能来看,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粘合剂,新世界旅游以“人文关怀”为已任,内求团结,尊重人才,强化管理,以开拓进取的精神,同创辉煌的理念将员工紧紧地粘合、团结一起,使他们目的明确、协调一致。

从导向功能来看,新世界旅游通过外求发展、珍惜商誉、开拓进取、同创辉煌等策略,引导企业价值观与企业精神,为企业提供了具有长远意义的、更大范围的正确方向,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基本竞争战略和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从激励功能来看,新世界旅游通过内求团结、尊重人才、同创辉煌等有效策略,将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调动与激发出来,把他们的潜在智慧诱发出来,使员工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提高各部门和员工的自主管理能力和自主经营能力。

从约束功能来看,新世界旅游把那些不利于企业长远发展的不该做、不能做的行为,常常发挥一种“软约束”的作用,为企业提供“免疫”功能。通过强化管理的方式提高员工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和自我约束,使员工明确工作意义和方法,提高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从塑造企业形象的功能来看,新世界旅游通过32字方针,向社会大众展示着企业成功的管理风格、良好的经营状况和高尚的精神风貌,从而为企业塑造良好的整体形象,树立信誉,扩大影响,是企业巨大的无形资产。

我们再来看看新世界旅游企业文化的借鉴意义:

新世界旅游就如同他们在同创辉煌方针提出来的:“新世界旅游追求的‘辉煌’并不能单以业绩或利润衡量。‘辉煌’是新世界的服务和旅游产品走进千家万户,为消费者带来了多元性文化。‘辉煌’也是新世界人通过新世界旅游这一支点找到事业机会的双赢共享,一展所长;‘辉煌’是透过新世界人自身不断努力而赢得社会的认可和赞扬.只有全体新世界人齐心协力、同心同德、携手共进,才能铸就新世界旅游永恒的辉煌!”

而今我们很多中小旅行社总是在生存和赢利等短期目标苦苦挣扎,如果实在撑不下去,就关门歇业,就以我县我例,17家旅行社中,在2008年一年的时间里,倒闭了三家,又新开了三家,不管在什么行业,这样的更新率已算不低了。究其原因,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没有自己的企业文化,如果有,要么是照搬的,要么是有了自已的企业文化,却没有任何执行力。因此,新世界旅游的企业文化模式可以作为一种参考版本,再结合自身旅行社的实际情况,打造属于自已的有着顽强生命力和竞争力的企业文化体系。

(四)结束语

1. 旅行社企业文化建设未来的展望和期望

我们可以满怀信心的展望旅游社企业文化前景是“一切皆有可能”,中国人向来不缺少自己的独特的智慧,只是这样的智慧是不是用在关键的地方而已。广大旅游人在残酷的竞争中也必将浴火重生,在阵痛后,建设起属于自身的特色的企业文化。降低内耗、强化内功修练,外铸品牌,以良好的社会公众形象展示在客户面前。不管旅行社企业文化建设之“路漫漫其修远兮”,但我坚信危机意识下的旅游人肯定会“上下而求索”,也许过程依然是漫长的,但企业文化建设的进程肯定会越来越快。在外国旅游品牌纷纷进来的时候,企业文化建设的先行者,肯定会提前抢回失地。

2. 金融危机下是挑战,也是机遇

适者生存,坚持就是成功。金融危机是波及了很大范围的消费市场,但旅游市场并不一定是坏事,首先国家出台刺激消费的内需拉动政策,数万亿的交通基建很大程度上就为了刺激旅游消费,其二,国民休闲旅游计划很快会形成正式的方案出来,到时,奖励旅游和休闲旅游都会大范围的开展;其三,长线旅游的很多会改成短线旅游,这对专门做短线市场旅行社的有很大优势;

在严冬下,只要修好内功,建设好自己的企业文化,并关注市场变化,及时作出经营方针的调整,在春暖花开的季节,肯定会迎接一个全新的“新世界”!


参考文献

1. 陈春花,2002:《企业文化管理》,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 李海,[等],2005:《中国企业文化建设》,企业管理出版社

3. 张德,2003:《企业文化建设》,清华大学出版社

4. 王成荣,周建波,2002:《企业文化学》,经济管理出版社

5. 刘志耀,董韶华:2004:《企业文化理论与实务》,中国经济出版社

6. 马桂顺,2008:《旅游企业战略管理》,中国旅游出版社

7. 贺学良,2003:《现代旅行社经营管理》,复旦大学出版社

8. 徐东文,2003:《旅行社管理》,武汉大学出版社


旅游管理毕业论文范文2


内 容 摘 要


(中心思想)本文以辽宁本溪水洞喀斯特岩溶洞穴为例,阐述了不科学开发与利用对旅游洞穴造成的破坏及不良影响以及应该采取的保护措施。

(案例类型)旅游案例。

(案例分析方法)通过辽宁本溪水洞喀斯特岩溶洞穴的开发现状,以举例论证的方法阐述了我国岩溶洞穴的生态环境特点及旅游洞穴开发状况。。

关键词:(生态环境 旅游洞穴 洞穴开发)

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及其影响研究

——以本溪水洞为例

一、 案例正文

(一)基本情况

辽宁本溪水洞是典型的喀斯特岩溶洞穴,本溪水洞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进程。远在古生代奥陶纪,也就是四亿五千万年的时候,本溪这个地方还是一片浅海,大量的石灰岩沉积下来,经历了五次剧烈的地质构造运动,尤其是4000万年前的燕山运动,本溪不仅由浅海变成陆地,而且在沉积的石灰岩中产生了大大小小的裂隙。含有二氧化碳的水随着裂隙流进来,不断溶解石灰岩,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成为碳酸氢钙,使裂隙逐渐溶蚀加大,经过水的长期冲刷和侵蚀作用便形成洞穴,日积月累,终于形成了今天的本溪水洞,这就是喀斯特现象。

岩溶洞穴的形成划分为三个阶段,即早期的全充水阶段,中期的地下水位洞阶段以及晚期的化石洞阶段,本溪水洞最开始是全充水,在距今约20-30万年前,水洞进入了半充水状态的地下水位洞穴阶段,形成了地下暗河。当地下河道完全或季节性地脱离全充水状态之后,地层平缓,岩性较弱,机构破碎强烈的地段就产生了坍塌作用,从而使洞体空间迅速增大,其洞顶高度可达30米。现在的水洞是半充水的状态,将来有一天,水洞会最终变成旱洞。但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是自然界无法变更的规律。

本溪水洞的滴水中含有大量的碳酸氢钙,这样水载石流便诞生了千姿百态,巧夺天工的洞中奇石。本溪水洞洞中有钟乳石、石笋、石柱、石幔、石花、石旗、石珍珠、悬石盘等钟乳奇观。

本溪水洞洞中有许多动物,洞中有一种鱼,叫盲鱼,这种动物是典型的真洞穴动物,这种动物只能生活在洞内,离开洞穴环境它们就失去了生存能力,洞中盲鱼的眼睛明显退化,只能靠听觉,缺乏色素,摄食量很小,但寿命却很长,它们在无光的条件下穿游,具有一种特殊的导航本领。水洞内还有蝙蝠,它们原来是洞中的主人,由于洞穴开发人类的进入,惊醒了它们的好梦,蝙蝠便逃到了没有开发的洞穴和水洞的银波洞中,盲鱼以蝙蝠的粪便为食物,水洞内还有老鼠、水蛇等动物,以捕食盲鱼为生,洞天虽小,但也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生物链。

(二)洞穴的开发利用及不良影响

洞穴中的碳酸钙沉积景观是经过几万年甚至几十万年的漫长时间沉积而成,一旦遭到破坏就不可恢复。

有的旅游洞穴中,碳酸钙沉积物目前仍然在继续生长,因此在开发中尤其要小心,注意保护。由于洞穴环境脆弱,容易受人为活动的干扰而改变。一旦改变,洞内碳酸钙沉积就会停止生长,甚至产生风化,造成景观变色,失去光泽,大大降低洞穴资源的价值。因此,在洞穴探险、考察和旅游中要注意保护,不要随意践踏、抚摸洞穴沉积物,更不应该攀折、敲打钟乳石。进入洞穴的人员必须把带进洞中的物品带出洞外,在拍摄图片和影像摄影时,不要把发电机搬入洞内。就像国外洞穴探险者说的:你到洞中带走了照片,只留下脚印。

1、生态系统受到破坏

本溪水洞是1976年开发的,1983年对外开放,分为水洞和旱洞两部分。旱洞内都是人工开凿和建造。洞内景观有:“恐龙化石”、“海底世界”、“百步池”、“捉迷洞”、“猛犸象”、“两栖类犀牛”、“原始人类”等,而且在百步池内铺设了鹅卵石,这些景观与水洞的生成与发展极不协调,严重破坏了水洞的原始风貌。同时为了游客更好的参观游览,在水洞内人工铺设了台阶,镶嵌了石板,为了更好地保证游客的游览秩序,在水洞与旱洞交接处人工的安设了护栏,为了让游客更好的欣赏洞内的景点,在洞内设置了各种卤化物钠灯,对洞内动物及菌类植物的生存和繁衍都不同程度的构成了破坏,而且灯光照射处长出了一些青苔,释放出有毒气体,严重抑制了钟乳石的正常生长和发育,同时也破坏了洞内的生态系统,破坏了水洞的原貌。

2、盲目的追求经济效益,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风景区不对游览的游客量进行限制,大量游客的进入,呼出大量的二氧化碳都严重的破坏了钟乳石的发育和生长。开发利用的同时忽略了对自然景观的科学妥善的保护。本溪水洞游览的安全性也一般,洞口处为了防止险石脱落,设置了防护网,并由景区的安全运行科及水洞所等部门对洞口上方的碎石及泥土定期的进行排险。但是不能彻底的保证石块泥土的滑落,同时洞内有些地段的岩石距离水面较近,如果导游员和船工提醒的不及时、不到位,游客观赏景点精力过于集中,不注意自身的安全都容易使游客受到伤害,导致景区造成不应有的损失。影响景区的社会效益。

3、导游人员素质不高

本溪水洞的导游词也主要是以神话故事、民间传说为主。只有部分的科普知识。如洞内的景点有:“宝莲灯”、“广寒宫”、“太白神笔”、“仙丹石”、“织女石”、“望儿归”“观音送子”、“八仙过海”等。也有一部分科普导游,包括水洞的成因、水洞的发育史、为什麽水洞的入水口大而出水口较小等。但是水洞招聘的导游员大多来自于当地。文化程度较低,导游词讲解都是一个模式,不能因人而异,不能针对不同游客,不同层次的人群给予不同的讲解,因此导致本溪水洞优美的自然景观不能充分的向世人展示。

二、案例分析

(一)我国洞穴的旅游资源

1、洞穴是普遍存在的旅游资源,我国碳酸盐岩石分布面积居世界首位,在辽宁的本溪、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湖南、浙江等地发育着大量的喀斯特岩溶洞穴。

2、洞穴的形成有多种原因,但是从旅游者角度来看,洞穴都是共性大、个性小的“石钟乳”、“石柱”、“石笋”、“石幔”等类似人形、兽形的钟乳景观。

3、发展阶段迅速。喀斯特岩溶洞穴旅游生命周期较短,经常不经过探查阶段和参与阶段,直接进入发展阶段。

4、空间竞争替代性强:旅游地的空间竞争是由于多个旅游地在同一地域内同时出现引起的,当多个旅游地域内出现时,它们各自的吸引力往往出现此消彼涨或者同步增长的动态变化和地域旅游市场结构的再组织。总体评价是一种区域性旅游资源。

(二)洞穴的类型

喀斯特洞穴旅游开发类型大致分为以下四种,即孤立的喀斯特洞穴开发,组合的喀斯特洞穴开发,著名的风景区内的喀斯特洞穴开发,如辽宁本溪水洞、北京的石花洞,以及利用介入机会的喀斯特洞穴的四种开发类型。

(三)岩溶洞穴内的生物

洞穴内生物共计有三种:一是真洞穴动物,这种动物只能生活在洞内,离开洞穴环境就会死亡,比较有代表性的动物有盲鱼、蜘蛛、盲鳅等,这类动物眼睛明显退化,有比较特别的感应器官,代谢缓慢,生长速度较慢,繁殖能力较差,但是寿命较长,这是他们的主要特征。二是洞穴动物,这类动物可以适应洞穴生活和繁衍后代。三是拟洞穴动物。这类动物具有强烈的喜洞性,是一些季节性回到洞内生活的动物。而且还有一些藤本植物,都是生长在水分充足的地方,它们的存在为阴暗的洞穴增添了无限生机。因此,整个洞穴便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四)开发利用及不利影响案例分析

1、我国对岩溶洞穴在开发前的科学调查研究不充分,洞穴自然环境保护与自然状态的维护意识较差,许多旅游洞穴在开发及经营过程中其自然状态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损害了景观的整体美。如一些旅游洞穴为向游客开放,将阻挡船只运行的钟乳石敲掉或清理河床内的淤泥及石笋。

2、岩溶洞穴内的景观规划无主次,到处都是景点,景点的命名非常的随意,往往缺乏科学性,无知识含量,多以神话故事、小说中的人物及动物命名。并随意辅以配套的旅游景点,严重破坏了景观的自然美。

3、旅游景区内的导游设施落后, 导游员素质低下,文化程度参差不齐,没有最基本的旅游洞穴知识,导游词大多是神话故事、民间传说。缺少岩溶洞穴的科普知识,导游词千篇一律,互相照搬照抄,毫无特色和新鲜感,往往是两个旅游洞穴的导游词内容大致相同,而且导游员不能做到因人而异。不能针对不同的游客,不同的文化素质,不同角度、不同方式来讲解,不能做到科学导游、意境导游、形象导游的完美结合。导致不能将优美自然的旅游资源充分的展示给广大的游客。

4、我国的一些岩溶地区特有的地表地下形态及沉积物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而且许多已经被开发成旅游资源,一些旅游景区在开发过程中不进行科学规划,不少岩溶洞穴遭到破坏,一些岩溶洞穴的钟乳石、石笋被采掘、甚至买卖出口到国外,如广西的平乐等地采掘的钟乳石长达2-3米,重1-2吨,用汽车、拖拉机外运。一些旅游景区为了吸引游客参观游览,随意安装声、光、电等设备,使原有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5、由于部分旅游景区只注重经济利益,大肆开发,缺乏保护,人类的游览、频繁的旅游活动加速了物理进程,在人们尚未进入岩溶洞穴前,许多洞穴都保持原有的自然风貌,为了让更多的人进入洞穴参观游览,人工铺设通道、台阶、铺设地板,为了游客游览及观赏,在洞内安放栏杆,铺设石板,水泥台阶,在旱洞内铺设了鹅卵石,摆放了各种恐龙模型,旱洞的游览步道也都经过了人工处理,破坏了洞穴的原有特色。

6、加大了环境污染,由于游客的大量进入,从洞穴外面带进许多垃圾,而且游客呼吸释放出的二氧化碳也对钟乳石的生长有很大的影响。

7、严重破坏了生物的生存环境,在岩溶洞穴未开发之前,洞穴内的所有生物处在一个稳定的生物链当中,而当人类进入后生态环境便随之改变,为了便于参观,在洞穴内任意安设灯具等照明装置,为增加景点的吸引力,安装彩色灯具,严重破坏了环境,有灯光的位置经常会长出青苔。释放出有害气体。而且灯光的亮度严重损害了一些不喜欢光亮的动物的生存环境,导致部分洞穴生物的退化和灭绝。

8、安全性差。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洞穴内悬垂的钟乳石、石盘等时刻威胁着游客的安全,一旦松动或脱落,将会造成很大的伤害。

三、旅游开发总结及对策

世界上有许多高水平的游览洞穴,我国游览洞穴资源丰富,这些规模不一、景观形态各异的开放游览洞穴,与世界高水平的游览洞穴相比,总体上是规划设计起点不高、开发水平较低、环境保护意识淡薄、经营管理大多处在较低的层次,社会效益也是差别很大。为避免低水平的开发和资源遭到破坏,加强洞穴资源与环境的保护,提高其社会效益,建议由政府有关部门归口统一管理,从严审批和严格控制游览洞穴的开发,强调前期科学论证、总体规划与施工技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确保能按照高起点、高水平、高标准地开发游览洞穴,促进我国洞穴旅游事业的发展。而且旅游开发是涉及到很多方面和若干环节的经济建设活动,需要组织、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和发挥各种积极性,因而必须运用开放性、科学性思维方式,遵照“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方针去开发和利用。不断创新机制,立足自身,内外结合,积极利用专业技术力量。建议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 树立严格保护和永续利用的责任意识

旅游洞穴资源是极其珍贵的风景旅游资源,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宝贵财富,应当在开发利用的过程中给予充分的保护,洞穴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溶洞内的钟乳石生长非常的缓慢,每年大约长2-5毫米,一旦遭到破坏就不复存在,后人就再也看不到这些美丽的景色,本溪水洞目前还有3000米没有开发,按照现有的技术水平进行开发,很难保障在开发的过程中不对原有的旅游景观造成破坏。因为钟乳石景观的特点是硬脆,极易被破坏,所以建议开发任务应该留给后人,在科学技术达到一定程度后再进行开发。不能盲目的追求眼前的利益。而去破坏景观的完整性和原始的自然风貌。根据地质、地貌、喀斯特岩溶洞穴资源的特殊性,本溪水洞管理处必须树立永续利用的保护意识和为人类传承的责任意识,通过景区队伍保护意识的建立并逐渐扩大到每个旅游者,以资源为本,环境为本,同时用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来指导实践中的保护。

(二)建议本溪水洞等喀斯特岩溶洞穴应该学习国外岩溶洞穴经营与管理经验。

美国及意大利等国家也有喀斯特岩溶洞穴,他们在洞穴的开发及游客游览过程中,都进行了科学的规划和合理的开发利用。尽量保持洞穴的自然原貌,每天游客游览的门票基本固定,同时洞内的旅游景点不进行人工雕琢,定期对洞内进行卫生清洁,使洞穴内的生物有一个良好的生存及繁衍环境,确保了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洞穴内的钟乳景观也能够正常的生长和发育。建议本溪水洞应将旱洞内的人工建设部分拆除,将“百步池”内的鹅卵石清除,限制每天游客接待量。同时对洞内外的岩石及钟乳石进行定期的安全检测。排除险情。对洞内的环境卫生进行定期清理,同时加强旅游管理及培训,对招聘的导游员进行科学文化知识培训,或者到当地各个大专院校招聘一批大学生,提高导游员整体素质。重新编写导游词,增加科普知识。并融会贯通,应用到具体导游服务过程中,使充满神奇与迷人的本溪水洞充分展现给广大游客。

(三) 控制人群活动的污染

洞内资源是不可再生的一次性资源,一旦损毁,不可修复。旅游洞穴控制游客数量,减少人为污染是对资源的有效保护。本溪水洞目前已对外开放25年,目前只是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尤其是“五一”、“十一”黄金周,日最高游客接待量达到一万两千人,大批游客的参观确实带来了经济效益,但是同时对洞内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由于大量游客的涌入,船只运行不畅,经常发生碰撞现象,并刮碰到岩石和石钟乳上,同时游客呼出的二氧化碳使晶莹透亮的钟乳石变得暗淡无光泽,因此,本溪水洞景区必须采取措施控制日接待游客数量,尤其是黄金周期间的日接待游客量。把洞穴保护放在首位,采取科学的管理办法。并组织导游员引领游客分批次参观游览。减缓洞体压力。

(四) 选择参观照明的冷光源灯具

旅游洞穴资源具有一定的温度、湿度要求,在一定的涵养水分的条件下才能保证它的持续正常的发育。因此,溶洞的保护与灯光的使用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溪水洞景区为了增加景观的观赏性而使用功率较大的卤化物灯具,导致洞内温度升高,湿度降低,对洞内众多钟乳石的发育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本溪水洞管理处必须投入大量的物力和财力,与生产灯具的厂家订购适宜洞穴资源保护和利于钟乳石生长发育的冷光源灯具,同时在游人非常集中的时段采取分段式开关,既杜绝了常明灯,减少了热量的释放,又节约了电费,符合洞穴保护的规律。

(五) 定期监测为管理保护提供依据

本溪水洞风景区管理处坚持对洞内环境情况进行监测,包括项目有:洞内温度、空气的相对湿度、地下河水位、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地下水矿物质含量。从历年来洞内的监测情况来看,洞内各处地段不同,洞内暗河水最深处可达到7米,最浅处是0.5米,平均水深1.5米,洞内四季恒温,零上十二度.地下水中富含丰富的矿物质,长期以来,本溪水洞洞内空气情况保持的还可以,但是洞内氡气含量有些超标,地下暗河水中大肠杆菌的含量超标,所以必须进一步加大监测力度、整治力度.对空气和水源进行彻底地清洁和保护,以确保洞内气候适宜游客参观游览,保障洞内的生物有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

(六)加大绿化建设和生态植被保护

本溪水洞全长5800米,洞内钟乳石景观百余处,是水的作用才使钟乳石得以正常的生长和发育,但是由于人类的各类活动,造成洞体的损坏,水洞景区坐落在谢家崴子村附近,当地部分村民冬季用木材生火做饭、取暖等,便到水洞上方的山上偷偷砍伐小树、还有人到山上割草喂牲畜、采摘野果和捡拾蘑菇,在山体附近放荒,使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导致洞内水质不纯净,有的钟乳石表层有泥色现象,本溪水洞风景区应高度重视资源的保护工作,确保洞体上方植被完整,加大对洞体对应的地表和周边地带的绿化,禁止滥砍滥伐。割草放牧等损毁环境现象再次发生。

(七)建议利用专业机构进行旅游开发项目的策划、设计和经营管理

近年来在旅游区、旅游项目策划、咨询、论证、规划、设计、建设、维修、管理等方面引进利用专业机构的越来越多。各种专业机构进入旅游开发,对提高旅游开发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内部人自行组织、主持开发的大前提,对旅游区、旅游项目开发中专业性、技术性比较强又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工作,可以引进和充分利用社会上、市场上专业技术力量,将一些主要开发环节由自行承担转变为向外发包。

(八)建议整体引进区域外的开发和经营者

鼓励引进投资商进行旅游项目开发,项目所在地的政府和项目主管单位成为业主,监督、管理和协调、指导等职责,具体的开发职责,包括从策划论证到设计、规划、施工的力量组织、过程监督、效果测评、效益核算等,都由开发商承担,业主与开发商之间按照协议划分责、权、利。

(九)建议组织开展对旅游市场和旅游资源深入全面的分析研究

无论采取何种具体的旅游开发方式,保证成功和效益的最根本、最重要的做法,就是要把握市场消费需求及其变动趋势,了解相关生产供给和供求关系状况,然后分析自身的资源特性和各种优势,按照市场需要组织旅游开发。这是克服开发中只是从资源条件出发、按照自身判断喜好开发和简单搬用移植等问题的根本措施。

四、结语和思考

我国旅游业正蓬勃兴起,正作为一项新兴的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开发旅游资源,兴办旅游经济实体,其形式之多、范围之广、速度之快都是前所未有的。就范围而言,从中央到地方省、市、地、县、乃至村、组、个人都在大力兴办旅游业。就形式来讲,有国营、集体、个体。有外资、中外合资。在我国,发展旅游业大有可为,这已经是人们所形成的共识。但是在开发过程中,要贯彻科学发展观,做好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对洞穴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保护和利用,真正做到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

参考资料:

1、 李志新:辽宁本溪喀斯特岩溶洞穴地形、地貌特征、本溪水洞科普导游词

2、赵建:鲁中南地区喀斯特洞穴旅游资源的初步评价

3、艾万钰:论喀斯特旅游自然资源调查及分类

4、艾万钰:论旅游资源分类及分级

5、李舒:喀斯特洞穴的发育演化及其意义[J];中国岩溶

6、张寿越:喀斯特学与洞穴学、水文及工程地质学研究


旅游管理毕业论文范文3


内 容 摘 要


旅游业以其高度的关联性、广泛的综合性、强劲的拉动性和劳动密等特点而被誉为“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备受世界各国青睐。近年来,在平凉市委市政府的大力倡导下,旅游产业取得了长足进展,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的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如何实现平凉市旅游业的更快发展, 本文在对平凉市旅游资源、旅游产业发展现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初步分析了制约旅游业发展的因素,对今后平凉旅游业发展进行了思考,提出了一些粗浅认识。


关键词:现状 分析 思考 建议

目 录


一、平凉市旅游业发展现状…………………………………………………………1

(一)产业布局合理,发展思路明晰………………………………………………1

(二)狠抓项目建设,旅游景区进入性极大提高…………………………………1

(三)强化宣传促销,客源市场不断拓展…………………………………………1

(四)“四大建设”成效显著,服务要素不断提升 ………………………………1

(五)旅游经济稳步提升,综合社会效益显著……………………………………2

二、平凉市发展旅游业的有利因素…………………………………………………2

(一)区位独特,优势明显,交通便捷……………………………………………3

(二)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独具魅力……………………………………………3

(三)资源富集,环境优越,潜力巨大……………………………………………3

三、平凉市发展旅游业的思考与建议………………………………………………3

(一)深化认识,强化政府主导力度………………………………………………3

(二)强势营销,加大宣传促销力度………………………………………………4

(三)整合资源,加大旅游精品打造力度…………………………………………4

(四)创优环境,加强行业管理力度………………………………………………5

(五)多元运作,增加资金投入力度………………………………………………5

(六)强化培训,加大旅游队伍建设力度…………………………………………5

参考文献………………………………………………………………………………6


对平凉市旅游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一、平凉市旅游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平凉市委、市政府把旅游业作为全市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支柱产业,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举措,加快旅游产业的开发建设,市第二次党代会把旅游业确定为“四大支柱”产业之一,提出全力建设西部人文生态旅游基地的目标定位,成立了全市人文生态旅游产业协调领导小组,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西部人文生态旅游基地建设的实施意见》,加大了协调领导和资金扶持力度。特别是2006年,平凉市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崆峒山创建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获得成功,平凉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极大提升,旅游产业呈现出美好的发展前景。

(一)产业布局合理,发展思路明晰

市政府批转的《平凉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对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奋斗目标、形象定位、发展布局和工作重点进行了明确表述,形成了以“七大”旅游区为重点,以道源圣地崆峒山为龙头,王母宫—古灵台和成纪文化城—云崖寺为两翼,莲花台和五龙山为支撑的“一条龙”旅游开发布局,并把这一布局纳入全省东部旅游区“十一五”开发布局之中,全力打造陕、甘、宁毗邻城市旅游经济圈。

(二)狠抓项目建设,旅游景区进入性极大提高

2002年以来,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狠抓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景区的可进入性得到极大提高。道源圣地崆峒山连续争取两期国债资金,使景区服务功能大幅提升,游览面积由14平方公里扩大到20平方公里,景区荣获国家首批5A级旅游区、国家地质公园和“中国顾客十大满意景区”等多项殊荣。泾川县筹资建成了田家沟生态风景区、扩建了瑶池景区。庄浪县筹资修建了云崖寺景区道路,建成了水域面积37万平方米的竹林寺水库。崇信县筹资兴建了龙泉寺景前区公园,扩大了景区游览面积。华亭县筹资兴建了秦皇祭天广场,打通了莲花台景区道路。灵台县建成了荆山公园、兴建了皇甫谧陵园,美化了道路环境。据统计2002年以来,累计新建旅游基础设施项目66个,总投资达3.96亿元,全市旅游景区(点)的接待服务功能普遍提高,旅游景区(点)的可进入性得到了极大改善。

(三)强化宣传促销,客源市场不断拓展

按照“大力发展入境旅游、规范发展出境旅游,全面提升国内旅游”的方针,转变营销理念、提高宣传手段,采取媒体、节会、网络等多种形式,加强区域联合,开展了多层次、全方位地文化旅游大宣传。先后成功举办了六届崆峒文化旅游节,参与举办了第十六届西部商品交易会、第五届全国武术馆校武术比赛、第七届全国机器人足球锦标赛、全国武术散打精英赛、全国乡镇企业中小企业东西合作经贸洽谈会,成功举办了甘肃省第二届“心手相连——陇台旅游谊会”等大型节会。组织平凉旅游大蓬车宣传推介团,横跨西北五省,开拓客源市场。开通了“崆峒旅游号”列车,倡议并与陕甘宁毗邻9城市签订了“陕甘宁交汇处毗邻城市旅游经济圈联合框架协议书”,与宁夏银川市紧密配合,成为发起组建“西北风情”旅游联合会的十六个常任理事之一。编辑出版了《平凉-黄帝问道的地方》一书,制作了DVD风光片,在中央、省级媒体、香港卫视等地进行了播放。建立了“平凉旅游”网站,制作了平凉导游图,培育形成了六条精品旅游线路。三大客源市场稳步推进,旅游综合收入逐年递增。

(四)“四大建设”成效显著,服务要素不断提升

一是打造精品产品,加大A级景点建设。二是改善接待设施,加快星级宾馆(饭店)建设。三是加强行业管理,推动旅行社建设。四是提升素质,加强行业从业人员队伍建设。截止目前,全市拥有国家2A级以上旅游景区12处,国际、国内旅行社15家,星级宾馆16家,定点宾馆饭店26家,床位7200多张,旅游从业人员8000多人,日接待能力达万人以上,道源寻根之旅、丝路遗珍之旅、人文生态观光之旅、绿色休闲之旅、佛教艺术溯源之旅、黄土风情体验之旅以及革命传统教育红色之旅等吸引了大量旅游者、已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旅游黄金线路和辐射周边3省区14个市的旅游经济圈。

(五)旅游经济稳步提升,综合社会效益显著

2002-2007来,累计接待境外旅游者8988人次,实现经济收入1935.8万元;接待国内旅游者515.98万人次,实现经济收入14.08亿元;合计接待各类旅游者516.9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4.27亿元。其中:2007年接待国内旅游者138.1万人次,比2002年增长39.5%,收入达到40171.05万元,比2002年增长44.7%;接待境外旅游者2215人次,比2002年增长34%,收入达到514.49万元,比2002年增长37.6%;合计接待各类旅游者138.28万人次,比2002年增长39.5%,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07亿元,比2002年增长44.5%。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跃居全省第三、四位。

平凉市旅游业近年来虽然取得了长足进展,但是与旅游业发达城市、周边城市和省内兄弟城市相比较,还有很大差距:一是旅游产业起步较晚,政府引导性投入不足,与其它三大产业相比,旅游业对全市经济拉动作用还不明显,占GDP的份额较低,对财政的贡献率不高。2007年平凉市接待各类旅游者138.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07亿元,占当年全市GDP的3.54%,分别比“十五”末增长了19%和30%。但是与省内和周边城市相比,仍然处于较低水平。二是宣传营销的手段简单、机制不活,缺乏大手笔的宣传策划活动,促销开发档次不高,包装宣传力度不够。“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宣传机制还未形成,“平凉旅游”品牌效应还没有真正发挥出来。三是旅游资源开发和景区景点基础设施建设层次、品位还不高,旅游与文化相互结合、相互促进还不紧密。四是旅游产业发展的体系还不完善,旅游商品开发滞后,管理还不够规范,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二、平凉市发展旅游业的有利因素

根据国家《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标准,平凉市拥有8大类旅游资源全部类型、基本类型89种、共计462个(处)旅游资源单体。旅游资源基本类型数量占全国(155个)的57.4%,旅游资源单体数量超过200处,在全省范围内均属于丰富级。具有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基础条件。

(一)区位独特,优势明显,交通便捷。平凉位于西安、兰州、银川三大省会城市几何中心,是古“丝绸之路”北线东端之重镇,也是欧亚大陆桥第二通道的重要中转站,312国道横穿全境,宝中铁路纵贯南北。随着平定高速、银武高速、西平铁路、天平铁路的陆续建设,平凉将成为贯通西兰银三条高速、三条铁路的重要交通枢纽,区位优势将得到进一步发挥。

(二)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独具魅力。平凉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发祥地之一。境内有仰韶、齐家、商周等各个时期的文化遗址465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个,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9个,馆藏文物3万多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96件。在众多的历史文化遗迹中,尤以中华道教第一山——崆峒山、人文开元第一祖伏羲氏诞生地——古成纪、天下王母第一宫——回中宫、神州祭灵第一台——古灵台、秦皇祭天第一坛——莲花台等闻名于世。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吸引了众多彪炳史册的著名人物,人文初祖轩辕黄帝亲诣崆峒山;周穆王与西王母相会于回中;秦始皇、汉武帝先后西巡,登崆峒而揽胜;李白、杜甫情系崆峒,佳作传世;名道张三丰访道修炼,历时五年。近代以来,左宗棠、林则徐、谭嗣同、冯玉祥、张学良、于右任等爱国人士纷至沓来,留下了历史的印迹,特别是毛泽东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经过平凉大地,播撒了革命的火种。地灵人杰的平凉还孕育了世界文化名人、中华针灸学鼻祖皇甫谧,唐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牛僧孺,南宋抗金名将吴玠、吴璘、刘琦,明代“嘉靖八才子”之一赵时春,清初名臣慕天颜等一大批文韬武略杰出人物。经过多年的挖掘开发,初步打造出了崆峒、西王母、成纪、皇甫谧四大“文化名片”。深厚的文化积淀与现代文明的有机结合,使这块土地充满了灵气,充满了魅力。

(三) 资源富集,环境优越,潜力巨大。平凉投资环境优越,旅游资源遍布全市,境内有主要人文、自然景观100多处,崆峒道源圣地旅游区、泾川西王母朝觐旅游区、古灵台商周文化和皇甫谧针灸文化旅游区、静宁成纪文化及农业观光旅游区、庄浪云崖寺人文自然及梯田建设生态旅游区、华亭莲花台人文自然及关山森林生态旅游区、崇信五龙山人文自然民俗旅游区等七大旅游区,风景绮丽、独具特色。经过多年的努力,围绕煤电、草畜、果菜、旅游四大产业开发,形成了“平凉煤电”、“平凉金果”、“平凉红牛”、“平凉旅游”四大特色品牌。平凉正在以独具特色的西部人文生态旅游基地形象,成为新亚欧大陆桥第二通道和丝绸之路黄金旅游线上的旅游目的地。

三、平凉市发展旅游业的思考与建议

(一)深化认识,强化政府主导力度

要坚持科学发展,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树立抓旅游就是抓经济发展的战略思想,是建设“魅力平凉、和谐平凉、小康平凉”的重要途径。一是要树立抓旅游就是抓第三产业的战略思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发展实践证明,加快旅游业发展,对于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商业服务、通讯邮电、环境保护、文化娱乐等行业都具有一业举百业兴的引领作用。二是要树立抓旅游就是保稳定、建和谐、促就业的战略思想。旅游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劳动力需求量大,就业领域宽,就业成本低,相对文化层次要求较低等特点。对安置城市、农村剩余劳动力和职工再就业有着广阔空间。据测算,旅游业每增加1个直接就业机会,就可带动社会相关产业4—7个就业机会;旅游业直接收入每增收1元,可带动相关产业增收10元。 三是要树立抓旅游就是抓经济促发展的战略思想。旅游业是产业关联度极高的综合性新型经济产业,据测算涉及国内39个行业,对于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促进市场繁荣,具有不可替代的龙头地位和作用,已被世界各国所公认。因此, 要进一步强化政府主导力度,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协调指导,建立“政府主导、市场运作,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开发模式,整体推动旅游产业发展。

(二)强势营销,加大宣传促销力度

旅游经济就是营销经济.要把平凉市极具吸引力的旅游产品推介出去,让省内外、国内外旅游客源地全面深入地了解平凉市独具魅力的旅游产品,是宣传促销工作的重中之重。要采取“区域联营、政企联动、行业联合、企业联手”的宣传促销策略,构建平凉旅游宣传平台。在宣传促销方式上,要注重形象宣传,以现场推介促销和让利返还等调动旅行社业,扩大宣传促销影响力。在宣传促销策略上,要细分客源市场,充分发挥“西北风情”旅游联合会和“毗邻城市旅游经济圈”这两个促销平台,跨区域联合、借力出击,扩大平凉旅游品牌的影响力。在宣传促销手段上,一要灵活运用网络、媒体、广告牌等多种类型的宣传形式,多角度、立体式、全方位加大宣传促销力度。二要适时举办主题鲜明、富有创意的节事、赛事活动,提升我市旅游品位。三要聚集资金、采取拍摄电影、电视剧,出版大型图书和积极参加国内外重大旅游节会,促进与其他城市的旅游协作和文化交流,提升平凉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三)整合资源,加大旅游精品打造力度

按照生态良好、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服务规范的原则,加大对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社会资源和旅游商品等资源的整合力度,大力推进旅游资源开发和产品打造,促使旅游产品“提品质、上档次、走特色、建精品”,不断扩大产业面、延伸产业链、打造产业集群。以建设魅力平凉旅游目的地为目标,全力打造“平凉旅游”精品产品。一是发挥崆峒山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名片效应,加快A级旅游景区建设。按照国家旅游景区评定标准和《平凉市旅游业发展规划》总体要求,加快龙泉寺景区创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步伐,打造陇东山水“天然盆景”——“龙泉胜景”旅游品牌;加快莲花台景区创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打造“秦皇祭天第一坛”人文生态旅游品牌;加快云崖寺景区创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打造自然生态旅游品牌;对具有一定基础条件景区点,加大开发力度,积极创建国家A级旅游景区,力争实现国家级旅游景区由资源型向数量型、质量效益型转化。二是发挥“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名片效应,整合社会资源,扩大旅游景区群。充分利用城市绿地、广场、雕塑、建筑等资源,挖掘并赋予各类社会资源以丰富、生动的文化内涵、提升品位挡次,加快向旅游资源的转化,把旅游资源培育成旅游产品乃至旅游精品,形成旅游产业集群。三是发挥“崆峒、成纪、西王母、皇甫谧”四大文化内涵,加快旅游商品整合开发,延伸产业链。按照特色鲜明、设计新颖、造型美观、经济实用、便于携带和有收藏价值的原则,组建旅游商品开发机构,深挖文化,彰显特色,发挥优势,大力开发旅游商品和纪念品。对“黄帝问道”、“王母夜宴”、“灵台祭天”、“伏羲画卦”等历史传说和历史事件进行艺术升华,提炼加工形成独具特色的旅游商品和纪念品。对民俗工艺品和名优特色产品,通过举办平凉市第二届文化旅游产品评选活动,进行包装整合,筛选出名优商品和纪念品。尽快形成旅游商品研制特色化、开发系列化、生产规模化、发展社会化的格局,延伸“平凉旅游”产业链。

(四)创优环境,加强行业管理力度

一是坚持依法治旅、依法促旅。要在平凉市旅游行业采取学习研讨、专题讲座、知识竞赛等活动,大力开展学习、宣传、贯彻执行国家、省、市有关旅游业的法律、法规和规定,努力提高全行业依法治旅、依法促旅的意识。二是坚持标准,严格质量。大力加强旅游行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平凉市旅游协会和各专业委员会的职能作用,贯彻执行国家行业质量标准和服务规范,全面落实资格认证和持证上岗制度,建立完善行业自律机制,促进公平竞争,健康有序发展。三是坚持以人为本,诚实守信。要在全行业大力开展“青年文明号”、“文明单位”、“先进班组”、“技术能手”、“优秀导游员”、“明星服务员”、“帼国建功”等一系列创建活动。使全行业的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得到加强,科学管理、规范管理、精细管理的水平不断得到提高,文明服务、优质服务、人性化服务的质量不断得到提升,促使旅游产业发展的环境进一步优化。

(五)多元运作,增加资金投入力度

一是坚持国家、地方一起上,国有、民营一起上,外资、内资一起上的方针,鼓励引导企业、民间和外商投资兴办旅游项目或从事旅游服务,尽快形成市场化的多元投融资机制,促使全市旅游业加快发展。二是坚持“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具备条件的多种所有制形式参与旅游资源、旅游宾馆、旅游商品、工艺纪念品、旅游文化娱乐等的开发、建设和经营,广泛吸引市内外民间资本以独资、合资、合作、联营、参股、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旅游开发、经营活动。三是按照旅游资源“三权”分离的原则,依法对景区经营项目实行公开招标,鼓励和吸引市内外企业通过投资、兼并、参股、收购等方式,参与景区的开发建设。凡来平投资、合作兴办旅游产业者,均享受西部大开发和平凉市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

(六)强化培训,加大旅游队伍建设力度

大力实施“人才兴旅”战略,人才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石,要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办法,建立旅游人力资源库,创造人尽其才的宽松环境,形成人才聚集的洼地效应,努力造就一支会管理、懂经营、善促销的经营管理人才、宣传促销人才和服务人才队伍,全面提高平凉市旅游管理和服务水平。一是利用平凉职中、农校等旅游专业教学条件,培养人才,充实旅游从业队伍,建立人才培养教育长效机制。二是发挥旅游培训中心和技能鉴定所的作用,搞好旅游从业人员的在岗培训和资质培训,坚持持证上岗。三是通过举办服务技能竞赛等活动,在全行业掀起学技能、长本领、做标兵、争先进、讲奉献的技能实战练兵活动,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水平。


参考文献:

1、 刘咏梅、马福江,《平凉黄帝问道的地方》,四川出版集团、四川美术出版社 2008年9月。

2、 苏君,“学习借鉴陇南经验做大做强平凉旅游”,《调研与发展》,2007年第6期。

3、 谷慧敏,《旅游市场营销》(第2版),旅游教育出版社2003年3月第2版。

4、 马桂顺,《旅游企业战略管理》,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

5、 全华、王丽华,《旅游规划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4月。

6、 牛亚菲,《可持续旅游、生态旅游及实施方案》,载《地理研究》,1999,18(2)。

7、 谢彦君,《基础旅游学》,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1999年。

8、 方创琳,《区域发展规划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年。


旅游管理毕业论文范文4


内 容 摘 要

近几年来,随着旅游业的不断的开发、挖掘和大力宣传,喀纳斯已成为新疆乃至全国旅游业中的一颗新星。

对于喀纳斯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的过程中,用什么样的模式开发,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加以保护,实现旅游资源与经济效益发展的平衡。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就是要在开发的过程中注重保护,在保护过程中注重开发。

本文以喀纳斯景区为例,通过对喀纳斯景区旅游资源的开发原则与景点布局,体制创新及城镇一体化为出发讲述了确保喀纳斯旅游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开发与保护模式,建设神奇美丽的喀纳斯景区。


关键词:喀纳斯 旅游资源 开发保护


目 录

一、喀纳斯旅游资源开发原则与景点布局…………………………………………… 1

(一)特色性原则…………………………………………………………………………………1

(二)共生性原则…………………………………………………………………………………1

(三)网络化原则…………………………………………………………………………………4

二、喀纳斯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模式…………………………………………………… 4

(一)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模式选………………………………………………………… 4

(二)开发生态旅游应注意的问……………………………………………………………… 5

三、喀纳斯旅游资源开发与城镇建设一体化………………………………………… 6

(一)旅游城镇的类型……………………………………………………………………………6

(二)开发利用城镇旅游资源的方略……………………………………………………………7

(三)旅游资源开发与城镇建设一体化的内容…………………………………………………8

四、喀纳斯旅游开发与体制创新……………………………………………………………9

五、喀纳斯旅游景点景区的保护管理………………………………………………… 10

(一)加强景区管理队伍建设………………………………………………………………… 11

(二)加强对游客的管理……………………………………………………………………… 11

(三)加强对景区环境的保护管理…………………………………………………………… 11

参考文献……………………………………………………………………………………… 13



浅析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

——喀纳斯旅游资源为例


近几年来,随着不断的开发、挖掘和大力宣传,喀纳斯已成为新疆乃至全国旅游业中的一颗新星。2007年,我区共接待游客271.1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2.89亿元,位居全疆第三位,旅游业增加值占地区GDP的12.9%,对地方财政贡献率位列全疆第一。2004年喀纳斯旅游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36.2%,拉动GDP增长10.6个百分点。2005年接待游客近60万人次,旅游收入约4.8亿元,且呈迅猛增长态势,成为推动全疆旅游业发展的“推进器”。

一、喀纳斯旅游资源开发原则与景点布局

布尔津作为喀纳斯风景旅游区第一景正在进行旅游资源的大开发,也就是旅游环境容量的大扩容。对此,我们应如何确定扩容的方向、内容、层次、深度,以达到既有内涵的提升,又有外延的扩展?在扩容的过程中又要注意哪些问题?本人认为,主要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特色性原则

特色即差异性。鲜明的特色是旅游资源的生命力所在。只有特色,才会有注意力。旅游经济本身就是注意力经济,要注意旅游景点之间的差别性,体现人无我有的特色。开发利用旅游资源的实质就是要寻找、发掘和利用旅游资源的特色。经过开发的旅游资源,不仅应使它的原有的特色得以保持,同时,还应使其原由特色更加鲜明和有所创新和发展,绝对要避免在开发后的旅游资源使原有的特色遭到破坏。

(二)共生性原则

就是这一旅游项目与另一旅游项目之间是共生的。旅游项目是外部性很强的项目,有正向和负向外部性之分。所谓正向的外部性,是指旅游项目之间是相容的、互补的、协调的,看了这一景点之后,有一种再去游览另一景点的渴望。所谓负向的外部性是指旅游项目之间是相克的、类同的,而不是呈现合作形态。旅游资源的共生性,包括自然资源与自然资源之间、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之间、文化资源与文化资源之间的共生性现象,而且不同的旅游项目,其共生现象是不同的。如展览馆与宾馆、商场、交通设施、自然景点、人造景点相互之间是共生的。所以,要注意各种旅游景点在某一小区域内的协调。

(三)网络化原则

旅游业是一个扩大化了的网络,是自然网络。在布尔津旅游业的发展问题上,我们经常强调要有西部旅游喀纳斯为龙头的观念,要发挥阿勒泰地区各县市的旅游资源优势。实际上,如果某地有独特性的旅游亮点,即使人为阻止也是不行的,游客还是会千里迢迢去游览,会千方百计解决道路不畅、住宿饮食不便等问题。现在的关键问题是,我们的旅游景点有没有形成亮点,有没有形成网络,各地的旅游景点在大区域范围内有没有产生互补效应。

以上观之,要实现旅游景点的特色性、共生性和网络化,自身的核心景点建设就显得非常重要。但目前我们许多旅游景点存在着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问题。这关键在于景点扩容的思路、设计理念和开发主体上存在着问题。从设计理念上讲,自然资源的开发,不仅要求有独特性,同时还要强调资源开发上的文化内涵。俗话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对景区也是这样,景不在大,有文化内涵则荣,有民族和地方特色就会昌盛。小尺度的自然景点开发如果没有文化,就会失去内涵,就不会令人流连忘返。有些旅游景点建设的低水平,主要是表现在这一方面。就文化景观而言,主题公园是最容易重复的。为什么会是开发水平太低,而且互补性不强呢?关键是许多主题公园的文化原型没有对路。历史文化、宗教文化、民族文化、幻想文化(游乐园)之间都存在互补性,有些是延伸,有些是转换,有些是对比,相互之间的关系如没有处理好,景点规划就难以落到实处。

二、喀纳斯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模式

布尔津旅游景点另一扩容方向,应该是由城市走向乡村,这是符合人类回归自然大趋势的。在这一过程中,就要大力发展生态旅游,要处理好自然资源的开发和保护之间的关系。在这一关系的处理上,存在着四种模式;而发展生态旅游则应注意三大问题。

(一)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模式选择

1、为保护而保护

这是消极的,已是被实践所否认的。为保护而保护,这是文物部门的职责,而不是地方政府目的,特别不是旅游业的目的。

2、为开发而开发

这是盲目的,是小农意识。就像农民在水乡养猪、河里养点鱼一样,养大了卖出去,取得个人利益,而对水体造成的污染则全都不管。还有的地方把非常好的景观地带搞成墓地,能卖出去收点钱就行,根本不考虑环境效益和可持续发展,实际上是毁了聚宝盆去讨饭。

3、为保护而开发

如果这个景观是唯一的、独特的、不可再生的,必须是通过保护来开发的。如喀纳斯,既有湖泊,又高山林地,带有天然与人工池塘相结合在一起的特征。在布尔津存在这样的一块地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在这里,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生态效益与经济

效益完全可以统一,这样的景观是唯一的、独特的、不可再生的,如果被破坏了,是无法恢复的。对于这样的旅游资源,不能由一家企业进行垄断开发,必须是政府进行垄断,在高起点的规划指导下,以企业为主体分片分期进行开发。

旅游资源开发的主体可分成三类:一是完全以企业为主体进行开发。二是政府与企业进行垄断性开发。像威尼斯一样,将喀纳斯的宾馆酒店由企业为主体兴建。经营权则由政府垄断,拍卖给企业经营。三是完全由政府为主体开发。如景区中的古村落的改造、水体的保护等。重要的旅游资源应取后两种开发模式。

4、为开发而保护

如阳光沙滩、五彩滩等,只有通过开发才能得到保护。可以选择在政府严格规划的前提下,以企业为主体进行开发。有些项目规划好以后,可以将项目30年的经营权公开拍卖,国有资产就可以实现最大化,而且是一次性收入。上述阳光沙滩、五彩滩等项目的开发经营权,如进行公开拍卖,就可卖到很高的价钱,而后由业主们自行招商,精心策划开发。这就是政府对项目的所有权垄断,经营权放开。

项目经营权进行公开拍卖时,要设立谁最具有开发能力,谁设计的开发方案最好这两个标的。第一个标的由拍卖评定,第二个标的由专家组投票评定。把这两个标的统一起来,最后确定开发单位。

如为开发而保护,就要停止“石头经济”、“泥沙经济”、高山蔬菜、木材加工的发展,把郁郁葱葱的山头搞成癞痢头,那是对自然资源的极大破坏。这些低层次的开发、破坏性的开发,必须停止,要进行结构性调整。

(二)开发生态旅游应注意的问题

发展生态旅游是布尔津的重头戏。布尔津森林覆盖率达到70%以上,这是我们最大的资源。在发展生态旅游问题上,我们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生态旅游的对象是原生的、和谐的生态系统

在我国旅游景点的开发上,要补上这一课。在西方国家有一门大地景观学的学科,强调将整个自然大地看成为一个宏观层次的景观,而不是微观层次的一个院落。而我国通常是把自然景观神化,带有一些神秘的文化色彩。所以在景观中,必须是人与自然、文化与生态和谐共处的状态。

2、生态旅游的对象是应该受到良好保护的

生态资源与一般的资源是不同的,是不可再生的,不可逆的。无论是山林,还是水体都存在这个问题。所以,保护的对象是什么?谁来保护?保护的目的和动力是什么?这三者必须要搞清楚。否则,生态资源就不可能得到永续利用。

3、发展生态旅游要强调当地群众的参与性和收益性

只有当地群众的参与,才能把破坏资源的力量转变为保护资源的力量、建设性的力量。群众参与存在着直接性,因为他们本身就是利益主体,确定了利益主体,资源的开发保护就比较容易进行。同时还存在着协调性,当地群众参与所开发的生态旅游,是原汁原味的,这一人文与当地的生态是协调的,是互补的。只有当地群众参与,让他们获得了利益,才能让他们体会到资源的价值,自觉地进行保护。过去许多景区乱砍乱伐,禁而不止,最后政府出一点资金,把农民组织起来成立护山队,允许他们在景区划定的地点开设小店做些土特产和旅游品的生意,结果破坏的力量转变为保护的力量,因为他们从中得到了收益。印尼在巴厘岛的奴萨杜阿旅游度假区的开发中十分注重这一点,获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生态旅游主要存在着四个功能:即旅游功能、保护功能、促进经济增长功能或是扶贫功能、环境保护意识教育功能。所以在生态旅游的开发上综合效益很高,我们必须坚持“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方针。

三、喀纳斯旅游资源开发与城镇建设一体化

旅游业是综合性很强的产业,而城市是最有深度的旅游资源,具有很好的留客性,是注意力经济与集聚性经济的结合体。既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又能把人们留下来的载体,非城市莫属。风景区内的溶洞即使再漂亮,也不可能把游客留住在洞里,但城市可以达到这一效果。对此,我们的认识远远不够。

(一)旅游城镇的类型

作为一个城市,应有独特性的自然风貌,有活跃的经济活力,有集中的旅游设施,而且每个城市都有不同的景观、悠久的历史文化、优越繁荣的购物环境,同时又有便利的交通和居住条件、发达的科技信息。江南水乡名镇周庄,过去遭到了人为破坏,现在认识到了这是旅游资源,把它恢复起来,结果成了宝贝,每年的旅游门票收入几百万元。门票收入的5倍就是旅游总收入。像兰溪的诸葛村,原来是比较破落的村庄,经修复以后,每年的旅游门票收入也达到300万元,成为村级经济最主要的收入来源。这都是在城镇建设中注意到旅游业的发展所起的效果。

(二)开发利用城镇旅游资源的方略

1、确立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思想

如果没有一体化的战略思想,城镇建设就会出现千镇一面。只有注意挖掘自己的优势,才能体现出各自城镇建设的特色。体验是以服务为载体,以商品为附加,围绕消费者需求创造出值得其回味的活动。消费者是愿意为这类有价值的体验埋单的,因为它美好、难得、不可复制,它的每一瞬间都是“惟一”。作为旅游景区,给游客带来的终极体验应该是快乐,而快乐又主要是由新鲜感、亲切感和自豪感三要素构成的。新鲜感来源于差异,就是说你想提供的服务要让游客感到新奇与鲜活;亲切感来自于交流,就是指要让游客在实际接触中得到一种沟通的满足;自豪感来自于赞美,即让游客感到景区值得赞美,自己的感受值得赞美。一个成功的景区管理者会通过各种场景、设施与服务给游客留下深刻的体验。因此,不论是喀纳斯景区,还是做为喀纳斯旅游第一站的布尔津县城,都应在如何增强游客体验上狠下功夫,要在民族博物馆、民族旅游纪念品、民族风情上大做文章,将北疆特别是阿勒泰少数民族的文化特色作为推动我们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支点。

2、确立硬件建设一体化的意识

实施硬件建设的一体化,首先要突出特色意识。要通过城市的硬件建设,形成注意力,产生与众不同的景观,这些景观之间的组合,就是独特的城市景观。这方面天津有成功的经验,如将已变成臭水沟的护城河改造成交通便利、环境优美、休闲观光皆相宜的旅游景观——环城公园。第二是环境意识。大连提出了“出门就是花园”、“处处是景观”,城市向园林化方向发展,居住小区向旅游景区演进,就像新加坡那样,这就形成了很强的凝聚力和注意力。第三是文化意识。倡导多种形式办剧院、博物馆,修缮历史街区、村落、文物古迹,一定要注意城市建设的艺术性,要精益求精,推行文化精致主义。第四是可识别性。一个城市,要在宏观的尺度上给人以一种独特的感觉。为什么许多游客愿到云南的丽江去游览参观?上海市原市长徐匡迪到了丽江以后,就提出上海不再搞老城复建了。为什么?因为丽江利用民居的结构完全展示了古城独特的风貌,形成了异于其他城市的肌理,给人以另类城市的感觉。所以丽江古城对中外游客的聚集力、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就非常强。而其他许多城市,老百姓的民居、城市住宅都是千城一面,是雷同的,中断了自身的历史文脉的延续,也就丧失了自己的风格,从而也丧失了自己的地位。

3、确立突出地方资源特色的思路

在我国城市中,缺水的城市占大多数,水景资源更是稀缺,而布尔津有两河、一湖,水景资源极为丰富。如果我们把这些水景观资源充分发掘出来,利用起来,那布尔津就是独一无二的。布尔津难以与其他城市比硬件设施建设的规模。在文化建设中布尔津要形成浪漫、休闲、优雅、精致的情调,要区别于其他城市。所以,城市建设要围绕自己的特色进行创造,包括城市建筑都要体现哈萨克民族的风格,俄罗斯风情,形成新式欧路建筑特色,既有中国哈萨克民族建筑古朴庄重、典雅精致的韵味,又广泛吸取国外先进的建筑材料和施工工艺,突出现代建筑清新明快、色彩鲜明、气势恢弘的风采。

(三)旅游资源开发与城镇建设一体化的内容

主要体现在以下八个方面:

——塑造居民内在的文化素质,展示布尔津独有的精神风貌。每一个城市,都有其历史文化的积淀,这也是一种有深度有内涵的旅游资源。对布尔津而言,主要是“布尔津精神”的外在化,要提高城镇居民的综合素质。澳大利亚的堪培拉为什么能吸引世界各地的游客去旅游?就是因为当地的文化素质特别好,使得人们非常愿意到那里去。

——严格城市管理特别是城市交通管理。城市交通一定要有便利性,可达性,保证安全畅通。

——保障城市的安全有序。加强治安环境建设。

——热情好客,培育地区信用。如游客到了布尔津,购买的旅游品应没有赝品。就像在香港购买黄金饰品,都同时附有成分比例的标签,哪一家商品只要欺瞒顾客一次,香港旅游协会就会取消其经营黄金饰品的资格,管理非常严厉,所以在香港购买黄金装饰品,完全是货真价实的。而如果是布尔津也能做到这一点,成为一个童叟无欺、诚信卓著的城市,就会成为一个很大的卖点。

——提升城市的文化活动。既要有阳春白雪,又要有下里巴人,高雅与通俗相结合。梦幻•喀纳斯的这台戏就非常好,有震撼感,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要有整洁的市容市貌。像新加坡、澳门等旅游城市,城市建筑一般是三年粉刷一次,使城市面貌始终保持清新整洁。城市绿化、街道铺装、灯饰、广告牌也要与城市整体格调相谐调。

——要挖掘和改进传统名菜。近年来,评选出的布尔津名菜、布尔津名小吃,无疑是一个良好的开端。要形成本地区民俗食风,成为游客们趋之若骛的美食天堂还需要全县各界共同进一步努力。

——要优化景点的管理。对同类的有可比性的景点,就要搞最佳、最差景点的评比,由游客和市民投票,建立一个机制,促进其加强和改善管理。

同世界上其他景区一样,不断地举办大型的、国际化的活动,创新旅游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开发具有本地特色的旅游景点,必将为布尔津的旅游业的持续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四、喀纳斯旅游开发与体制创新

旅游业实际上是一种人力资本密集型的经济,是创意经济。谁的创意好,谁就能发展。布尔津旅游业之所以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徘徊不前,发展较缓慢,就是因为把目标、过程、主体混淆在一起。对旅游业的发展,我们确定了许多目标,但实施过程不清楚,发展主体不落实。如旅游产品的开发,上几界政府就已提出,但没有人去研究产品的开发过程,由谁来开发产品也没有搞清楚,结果是空喊了十多年,痛失了许多机遇。传统思维与经济转型的不协调,就出现了这些问题。

从另一方面来讲,同样的旅游资源,由谁来开发,以什么样的机制来开发,其效果是完全不同的。同样一块玉石原料,由高手来雕刻,就可能成为价值连城的精品;如由泥水匠来雕刻,就会糟蹋了这一块玉。阳光沙滩的几次开发实在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五彩滩的成功就是因为客商的灵活机制所致。所以,机制不一样,效果完全不同。同样的服务设施,同样的员工队伍,谁来经营,用什么机制来经营,效果也完全不一样。五彩滩只投入几百万元资金进行开发,而且搞得很成功。而如果由国有单位去搞的话,起码要一千几百万元。如某景点为国有单位,门票价格是由物价局定的,几十元一张门票,不管旅游旺季与淡季,不分早上与晚上,也不论市民与外地游客,谁都不能改变。这是什么机制?能适应市场吗?如果采取承包或出让的办法,经营者早就会根据市场形势实行浮动价格,自我调节了。

同样的景点,谁来建设,效果也是不一样的。我们经常强调,要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但为什么总是不可避免呢?因为造成重复建设的,往往都是财政、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投资的,投资以后,能否收回投资,投资是否对路,没有人来负责;没有经过科学认真的可行性论证,也没有进行动态管理,根据变化了的情势及时进行调整。

要转换旅游资源开发的旧机制,必须实行开发权的拍卖、产权和经营权的转让、承包租赁制和名店委托经营等多种形式,大胆推开,公开操作。

从一个时期以来的实际情况看,旅游管理体制比工业体制还保守。因此,在体制转换的过程中,首先要防止封闭操作。那种肥水不流外人田,搞封闭改革,不仅会因为低水平和资金不足而对不可再生的旅游资源造成浪费甚至破坏,同时在时间上也会丧失发展机遇。其次,要防止没有约束条件的破坏性开发旅游资源。旅游资源开发权的拍卖,一方面要公开论价,另一方面要对其提出的开发方案进行专家论证,要把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公开竞争择优确定开发单位。同时,要防止守株待兔的意识。要扩大对外招商,范围越大,引进的开发者水平越高,带来的资金越雄厚,开发项目的档次和质量也会越高。要防止自建自用的倾向,把旅游项目搞成部门的小金库,搞点创收。全力打造以喀纳斯景区为核心,以生态资源、冰川资源、森林资源、水草资源、民俗风情文化为主要内涵的喀纳斯生态旅游品牌,真正让游客看“精品”、见“绝品”、赏“极品”。要加快“旅游长廊”建设,有计划、有步骤地将禾木、白哈巴、桦林、白沙湖、五彩滩、口岸、机场等景点和其它要素进行整合优化,最终形成以喀纳斯为中心的“众星捧月”的发展格局,促进区域旅游经济圈的形成和协调发展,并以此带动整个北疆旅游业的发展,使之成为北疆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增长点。要牢固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在”的观念。

总之,开发喀纳斯旅游大有可为,但开发必须合理有度,只有保持喀纳斯的特色,才能使喀纳斯旅游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五、喀纳斯旅游景点景区的保护管理

优美而奇异的旅游资源,为游客提供良好的游览、度假、娱乐等旅游活动场所,使旅游业获得经济效益。一个地区有了旅游资源才能发展旅游业,从这层意义上说,保护旅游资源就是保护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本世纪以来,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人们利用自然的能力也大为提高,但由于缺乏对自然环境的正确认识,工农业发展走的是一条以牺牲环境作为代价、杀鸡取卵的道路,待遭大自然报复后方省悟过来,不得不走上“先污染(破坏)后治理”的弯路。从这一沉痛的教训中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旅游业虽被誉为“无烟工业”,但由于旅游资源的脆弱性和不可再生性决定了旅游业的发展决不能再重蹈环境问题的覆辙。已开发的旅游资源一经破坏,吸引游客的魅力也随之消失,旅游景区的经济效益直接受威胁;潜在的旅游资源是旅游业进一步发展的后备资源,若未开发就先遭破坏,旅游业就失去了发展的潜力,成了无源之水。可见,保护旅游资源就是保护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业。为此我们就要从分析产生破坏的根本原因出发寻找解决的有效途径:旅游资源开发后形成的可接待游客的旅游景区,由于管理不当也会造成破坏,具体表现在景点的破坏和景区环境质量的下降两个方面。

现有景区中,无论哪类景区均普遍存在两个问题,即景点的破坏和环境质量的下降,而这两个问题,只要管理得当是可以避免的,而管理具体落实在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和对游客以及景区管理措施上。

(1)加强景区管理队伍建设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迅速建成的大批旅游景区,需要大批的旅游管理人员。而目前我县缺乏这种专门人才,旅游景区的管理人员往往是由其他行业转来的。尤其是级别稍低的景区,管理人员一般都是当地的居民和农民,专职保护管理人才则更是一大缺口。景区管理人员不仅缺乏保护意识,而且缺乏保护知识,造成许多旅游景区不同程度地出现破坏的现象。为解决这一问题,应采取下述措施:

①组织短训班,对在职人员加强保护意义和保护知识的培训;

②将散居各行业的具有景区保护知识的人员组织和调动到专职保护岗位上来;

③积极培养专业景区保护人才。

(2)加强对游客的管理

景区接待的对象是游客。游客是一个较为松散的群体,其素质水平参差不齐,故对游客应加强管理:

① 宣传措施。通过各种宣传途径,加强对游客的教育,使游客养成良好的习惯。

② 奖励措施。对一些习惯好、素质高、能自觉保护景区的游客给予一定的奖励。

③ 惩罚措施,对个别破坏景点及景区环境的游客,要给予应有的惩罚,对于情节较为

严重的,应按相关的法规条例给予相应的处分。

(3)加强对景区环境的保护管理

景区的环境据其性质差异又可区分为生态环境、旅游气氛环境和卫生环境。在具体景区环境管理中,首先要慎重控制旅游活动项目,对于那些导致景区水体、空气及环境污染的旅游活动项目应加以控制,以保护景区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其次要控制游客人数,以保证景区内应有的旅游气氛环境和旅游生态环境。再次,应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景区环境卫生管理措施,防止垃圾污染,以保证景区随时有一个洁净的环境。

喀纳斯的旅游资源存在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利用和发展好本地的旅游资源会给当地的经济带来很大的发展。在开发的过程中注重保护,在保护过程中注重开发,将更有利于促进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伟、朱玉槐•旅游学[M]•广东旅游出版社,1999年9月第一版。

[2]邹统钎•旅游开发与规划[M]•广东旅游出版社,1999年3月第一版。

[3]陶汉军•旅游经济专业知识与实务[M]•中国人事出版社,1999年5月第二版。

[4]仇保兴•简论旅游资源开发[J]•风景名胜,2000年第三期。

[5]黄大成•浅谈珠海市旅游业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J]•特区探索,1998年第五期。

[6]黄大成•试论珠海市旅游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2001年1月。

[7]刘锁来•浅析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2005年7月。


旅游管理毕业论文范文5

内 容 摘 要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决定旅游业发展的前提条件。黄山市作为一个典型的资源驱动型旅游地,只有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的发展道路,旅游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文汇总了近年来黄山市在旅游资源保护方面所做的工作,指出了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黄山实际,就黄山市旅游资源保护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总体来看,黄山市旅游资源的保护是领导重视、措施有力、管理到位。今后,黄山旅游资源保护应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进一步深化对旅游资源保护的认识;明确旅游资源保护的基本原则;完善旅游保护机构;建立合理严格的旅游资源保护和开发制度。


关键词:旅游资源 黄山市 保护 调查

目 录


一、黄山市旅游资源及开发现状 2

(一)旅游资源分类及特点 2

(二)旅游资源开发及旅游业发展概况 2

二、黄山市旅游资源保护情况 2

(一)建立了各级保护管理机构 2

(二)制订了各种保护制度 3

(三)采取了各项保护行动 3

(四)筹措了各方保护资金 3

三、黄山旅游资源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4

(一)旅游资源保护法规建设相对滞后 4

(二)旅游资源管理职能地位有待强化 4

(三)旅游资源存在着不合理开发或低水平开发问题 4

(四)游客过密对景区造成一定压力 4

(五)古村落保护难度较大 4

(六)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工作条件欠缺 4

四、黄山旅游资源保护的若干思考 5

(一)要进一步深化对旅游资源保护的认识 5

(二)要进一步明确旅游资源保护的基本原则 5

(三)要进一步完善旅游保护机构...... 5

(四)要进一步建立合理严格的旅游资源保护和开发制度 5

参考文献 黄山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6

国家旅游局旅游资源保护暂行办法

旅游资源学

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


黄山市旅游资源保护情况调查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决定旅游业发展的前提条件。黄山市作为一个典型的资源驱动型旅游地,只有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的发展道路,旅游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此,本人近期对黄山市旅游资源的保护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情况如下:

一、黄山市旅游资源及开发现状

(一)旅游资源分类及特点

黄山市旅游自然资源得天独厚,历史文化底蕴厚重,生态环境一流,无论是旅游资源结构还是品位质量,都具有强大的竞争优势。根据国家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设定的类型,黄山市拥有的旅游资源主类、亚类、基本类型各有8项、29项、115项,分别占所有类型的100%、93.55%、74.19%,覆盖面宽,类型丰富。按其资源特点,大致可以分为6大类:(1)以黄山、齐云山为代表的山岳景观资源;(2)以新安江山水画廊、太平湖为代表的水体景观资源;(3)以牯牛降、清凉峰、花果山为代表的生态景观资源;(4)以歙县古城、屯溪老街、西递•宏村古村落为代表的徽文化资源;(5)以花山谜窟、烟村石窟为代表的洞窟景观资源;(6)以雨润高尔夫球场、黄山醉温泉为代表的休闲度假资源。

(二)旅游资源开发及旅游业发展概况

经过建市以来的科学规划和有序开发,全市现有门票收入的景区(点)54处,其中国家5A级、4A级景区16处。旅游产业发展成为全市第一大支柱产业和增势最强劲的产业,形成了以黄山风光为龙头,以徽文化为特色的旅游产品体系。到2007年底,全市已有星级饭店71家,旅行社110家;接待境内外游客达到1535万人次,其中黄山风景区首度突破2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110.6亿元,旅游创汇达1.75亿美元,黄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收入突破10亿元;以旅游为主的三产从业人员约有37万人,占全市从业人员的41%。

二、黄山市旅游资源保护情况

近些年来,黄山市按照“保护第一,科学规划,合理开发,依法管理,永续利用”的方针,严格履行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文物法》、《黄山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和《皖南古民居保护管理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并切实采取各种措施,在旅游资源有效保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建立了各级保护管理机构

安徽省政府先后成立了黄山规划委员会和世界遗产管理委员会,负责研究黄山和皖南古民居保护、规划建设及管理中的重大问题;黄山市成立了旅游局、文化局和世界遗产保护管理办公室;各区县除设立旅游局和文化局外,一些文物资源丰富的区县还成立了文物局。市政府在黄山风景区设立了行政管理机构——黄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其内部设置了规划土地处和园林管理局,为景区规划管理、资源保护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黟县专门成立了世界文化遗产管理委员会,综合协调、指导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工作。此外,很多地方都比较注重保护管理机构向基层进行延伸,使旅游资源得到实实在在的保护,如歙县先后批准成立了许国石坊、棠樾牌坊群、竹山书院文物保管所和渔梁坝博物馆等保护机构,并在文物分布较多的乡镇、村成立了文物保护领导组和古村落保护委员会,聘请文保员,承担日常保护和管理工作;黟县西递、宏村两村则分别成立了遗产保护管理监察大队,切实加强了古村落的日常保护和现场管理。

(二)制订了各种保护制度

在规划管理上,安徽省里制定出台了“两山一湖”旅游总体规划,黄山市先后完成市旅游总体规划,黄山风景区、花山谜窟—渐江、齐云山等3个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歙县、黟县2个省级以上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西递、宏村等9个全国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以及屯溪老街、太平湖、新安江等重点景区专项规划的编制。大部分区县也已编制完成或正在完成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在制度规范上,各级政府、有关方面下发了大量的规范性文件,为旅游资源保护提供了制度保证。市政府专门出台了加强文物保护工作的通知、黄山市古民居保护暂行办法、屯溪老街保护管理暂行规定和弘扬徽派建筑文化,加强规划建设管理的暂行规定;黄山风景区就护林防火、环境卫生、森林植物检疫、建设项目征地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具体的管理规定及相应的实施细则;黟县制定了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歙县和祁门县也颁布了文物保护管理实施办法和进一步加强古建筑保护工作的通知。基层许多地方还自发制订村规民约,规范村民行为,强化当地村民的自我保护意识。

(三)采取了各项保护行动

黄山市对旅游资源集中并形成一定规模的地方,实行区块整体保护,对具有较高品位和历史艺术价值的旅游资源,实行了重点保护。黄山风景区以“防”为主,加强了自然资源的保护。从提高护林防火能力入手,建立健全了森林防火指挥机构,充实了防火和灭火力量,配置交通、防火通讯网络、人工降雨等设施,建立防灭火体系,确定了防火警戒期;除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有效控制红蜘蛛等常规森林病虫害外,全力以赴防治松树的“艾滋病”——松材线虫,采取严格的检查检疫制度,杜绝一切松木及其制品进入景区,在景区周围建设同一个宽4公里、长100公里的生物隔离带,彻底截断松材线虫自然传播的渠道;精心保护古树名木,对景区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的54棵古松树实行分级挂牌管理,定期健康检查;对景区游道旁的古树名木,采用竹片围护或设置石质围栏;对“国宝”迎客松确定专人全天侯守护。以“减”为主,加强了生态环境的保护。拆除和下迁了办公楼、车站、学校等一大批建筑,拆除临时建筑45000平方米,共压减建筑用地42400平方米、床位117张;陆续建成了三条客运索道,提高了游客快进快出的能力,减轻了“山上住”的压力;通过在景区内兴建北海和温泉输变电工程、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和旅游公厕,在景区外兴建洗涤中心、净菜中心、垃圾站和职工生活基地,以及设立水质、大气环境监测系统,建立重点景区景点封闭轮休制度等,减少了环境污染。以“修”为主,加强了文化遗产的保护。严格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重点修复了明代古刹慈光阁、松谷庵等,修整了200多处摩崖石刻,并建立了黄山石刻碑廊;建成了黄山博物馆,收藏历朝历代重要资料和实物,让这些古迹建筑再现了昔日风姿。黟县加强了保护管理专业队伍建设,成立了有资质的古典园林公司,确保在维修时严格遵循“不改变原状”和“修旧如旧”的保护原则进行修缮;划定了核心保护区(即遗产区界)、建设控制区和环境协调区范围,划分了古建筑的一级重点保护、二级保护等建筑保护层次,对重点古建筑分别确立“省保”、“县保”、“县保”级别,实施挂牌保护和管理,对濒临倒塌的古居居、古祠堂进行抢修,对与古村落环境不协调的建筑进行整治,并设置了消防栓、配置了灭火器材。歙县以县城建设为重点保护古城风貌,整治了斗山街传统街区,建设了徽园,修缮古城街区,修复了古城墙、渔梁坝、南樵楼等。全市许多地方还通过设馆进行专业保护。全市现有已建在建的综合类博物馆7所,其中潜口明代民居博物馆是我国古建易地集中保护的成功范例;与此同时还有歙县新安碑园、陶行知纪念馆,休宁徽州文化村,屯溪程大位纪念馆、老街万粹楼等一大批专业馆藏,抢救了一大批传世文物和散落文物,保存了一大批名人遗址和遗物等。

(四)筹措了各方保护资金

主要有:利用各级财政资金进行保护。旅游渠道上,省、市分别有旅游发展基金和旅游调节基金,每年有数百万元用于资源保护和环境整治;文物渠道上,近三年省市县划拨专项经费802万元,维修项目达63个。利用项目开发筹集保护资金。黄山旅游开创了我国景区管理资本市场运作的先河,近三年用于保护的资金高达亿元之多。黟县每年从旅游企业门票中征收20%的文物保护资金,整治改造建筑152处、拆除无法改造的新建筑12处,修缮古建筑民居83幢,对空中“三线”进行地埋、内设、隐蔽处理,对村中道路进行整修,对周围山体进行封山育林,提高绿化覆盖率等;歙县棠樾牌坊群、休宁万安古镇等许多景区也多采取从项目营运后所得的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的方法用于资源保护维修。利用海外友人捐资建立保护基金。比较典型的是美国友人安思远先生在香港成立了“中国文物修复基金会”,已投入300多万元,对黄山市西溪南等地4个较大的古建筑进行了全面修复;市政府与美国世界建筑家俱基金会签订了文化交流合作协议,6年来为我市的古建筑维修投入近200万元。还有利用群众募集的保护资金。如歙县太平桥、渔梁坝两处维修,各界干部群众纷纷解囊,共募得资金108万元;黟县古民居保护资金除县乡两级各拿出1/3外,居民自身也承担了1/3。

总体来看,黄山市旅游资源的保护是领导重视、措施有力、管理到位。仅从世界遗产保护情况看,黄山风景区的森林覆盖率由70年代的56%提升到83.4%,植被覆盖率达到93%;景区空气质量、地表水环境质量、区域环境噪音质量指标均达到或优于国家制定的I级标准,在全省风景名胜区环境保护管理定量考核中连续7年蝉连第一。世界旅游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将黄山世界遗产地旅游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的工作成果和成功经验,作为中国的代表向世界推介,同时黄山被世界旅游组织确立为中国第一个“世界遗产地旅游可持续发展观测站”。世界文化遗产皖南古民居西递、宏村两村70%以上的古建筑、100%的古树名木和90%的水系及村落整体空间格局都达到了合理满意的保护状态。

三、黄山旅游资源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旅游资源保护法规建设相对滞后

国家至今尚未制定旅游法和独立的世界遗产管理法律法规,安徽省人大通过的《皖南古民居保护管理条例》也缺乏具体的实施细则,给地方依法行政带来相当大的困难。

(二)旅游资源管理职能地位有待强化

目前旅游行业,建设、文化等相关部门及地方政府在旅游资源保护方面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旅游横向机构职能的协调有待完善。景区管理机构与旅游景区经营企业之间、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与原辖企业之间关系仍未完全理顺,影响资源保护和管理效率。

(三)旅游资源存在着不合理开发或低水平开发问题

一些地方有一拥而上盲目开发旅游资源的现象,同质旅游产品集聚过密,低层次开发、简单模仿现象已经出现,强行开发之后经营效益奇差,反过来又影响了资源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特别是在黄山市新一轮开发热潮正移向乡村旅游、生态旅游时,如缺乏统一的规划和有效的指导,一旦管理失控,环境资源极易受到破坏,很难恢复。

(四)游客过密对景区造成一定压力

一些景区污水、垃圾的排放量逐年增大,由于缺乏必要的处理设施或原有条件已不能满足需要,不利于环境的保护。黄山风景区、西递、宏村等最重要景区的核心地带,在旅游旺季容易出现超载现象,既降低了游客旅游体验,又会对资源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五)古村落保护难度较大

黄山市古民居多属木架支撑、木板隔间、楼板成阁,除采光较差外,日常维修成本较高。受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加之经济活动的需要,居民对房屋有改扩建要求,特别是一些尚未开发或开发尚未见效的古村落表现得更为强烈。而按照有关规定,各级财政资金不般又不能直接用于民居维护,一些古民居自然损坏严重,亟待投入修缮;有的存在严重的消防隐患,急需改造线路,增设消防设施。

(六)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工作条件欠缺

除建立较早的牯牛自然保护区有固定人员、专门管理外,其它8个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普遍存在经费紧张、人员少的问题。

四、黄山旅游资源保护的若干思考

当前,全国旅游业正在向大区域合作方向发展,旅游产业和旅游产品也处在升级换代阶段。黄山市旅游业正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对旅游资源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调研,本人认为,黄山旅游资源保护应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要进一步深化对旅游资源保护的认识

保护是为了更好地开发,旅游资源一旦破坏,旅游业将失去依存的条件。开发是保护的必要体现,旅游资源保护归根到底是为了更好的发展,旅游资源必须经过开发利用,才能体现现实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合理开发本身就是保护,科学的开发旅游资源,能够对资源环境进行改善和美化,增加其可进入性,延长其生命周期,特别是对历史遗迹进行发掘修复和保护,对人文旅游资源如民俗进行资料搜集和整理,能够重现其历史光芒。同时,资源开发促进旅游发展带来的旅游收益其一部分可以通过各种形式返回资源地,用于资源环境的改造、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与此同时,我还认为,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要处理好与资源所在地人民的关系,要形成多元化的利益共同体,只有通过旅游业发展带动当地人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才能使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真正走上良性发展轨道。

(二)要进一步明确旅游资源保护的基本原则

黄山旅游资源保护的原则应该是:坚持加强旅游资源保护,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发展不污染、不破坏环境的绿色旅游,解决好危害旅游景区的污染源的治理和控制,规划好旅游线路,限定游客流量,并配套必要的管理和服务设施;坚持开发和保护并举,重点开发具有发展潜力和投资少、经济效益高、短时间内能成为新的拳头产品的旅游线路和景点,谨慎开发稀缺的、不可再生的旅游资源,在技术、资金条件不成熟或尚未规划之前,禁止盲目无序掠夺式开发;坚持点线面相结合,不各自为战,搞“小而全”,造成重复建设;坚持突出资源特色,挖掘、开发和扶持一批有地域特色、“惟我独有”的专项旅游项目。

(三)要进一步完善旅游保护机构

应当扩充现黄山市旅游委员会职能,结合遗产保护和利用的现状,成立“黄山市遗产与旅游发展管理局”。该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责应该是:保护以自然和文化遗产为核心的黄山市旅游资源赋存;监督并协调黄山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与下级规划的实施;监督并辅助各旅游景区(点)执行遗产保护的义务;协调各部门、企业、个人的旅游参与行为;打造黄山旅游整体形象并统一宣传促销;辅助旅游行业企业的提高管理水平,提升经营效益。各区县应组建横向协调管理机构,如设置“旅游发展指导委员会”,按照“统一领导、明确职责、分清主次、相互配合”的原则开展工作。

(四)要进一步建立合理严格的旅游资源保护和开发制度

要妥善安排遗产型旅游资源的产权制度,制定针对遗产型旅游资源的旅游开发与保护政策,明确遗产型旅游景区内“非营利性”维护管理项目与“营利性”经营项目的范围,区分管理保护、基础设施建设、服务经营性项目。特别是古村落的旅游开发应在村落保护规划的基础上进行。任何单位若要开发建设经营古村落,村民需有知情权和表决权,并且必须获得村落旅游开发权证、建设权证和经营权证。对于一些不能按期投资村落,不能按期改善村落环境的单位,应中止合同。村落旅游公司每年收入的一定比例要及时分配给当地村民,提高村民保护的积极性。要抑制过度商业化,控制纯销售性商铺的数量。多渠道争取各村落文物保护、环境整治及景点建设资金:通过相关部门争取专项建设资金;向国家争取文物保护资金和相关的旅游专项资金;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基金机构申请遗产保护资金;加强对古建筑构件市场的监管,建立古建构件征购专项保护基金。

参考文献

1. 2004:黄山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0——2020年)。

2. 2007:《旅游资源保护暂行办法》。

3. 黄远水,2007:《旅游资源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4.徐学书,2007:《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北京大学出版社。

更多原创免费旅游管理论文:

本溪水洞 搜狗百科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