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氏庄园——百年孤独里的前世今生(《百年孤独》:一个民族的百年悲)

魏氏庄园 百年孤独里的前世今生

魏氏庄园——百年孤独里的前世今生

每每想起“庄园”,心中都会涌起一种莫名的神秘情愫,但留在记忆里的,大部分却是关于那些故事里的西方庄园的片段。或许是因为巴斯克维尔庄园的怪兽一度让我恐惧又欲罢不能,或许是因为斯泰尔斯庄园发生的奇案在我脑海里萦绕多年依然挥之不去,亦或许是因为呼啸山庄里希斯克利夫与凯瑟琳的悲剧爱情曾经让年轻时的自己动容不已。

魏氏庄园 百年孤独里的前世今生

于是,对于东方的庄园,自然也就多了几分探幽寻秘的向往。

文学,总是有着惊人的力量。

说起中国的三大庄园,网络上有几个不同的版本。一说刘氏庄园(地主刘文彩的庄园)、康百万庄园、牟氏庄园。一说王家大院、康百万庄园、牟氏庄园。还有一种版本:刘氏庄园、牟氏庄园、魏氏庄园。

今天聊聊魏氏庄园。



魏氏庄园,清代魏氏家族的私人住宅,位于今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魏集镇。

魏氏家族是鲁北地区著名的集官僚、地主、商人于一体的名门望族,有六代二十余人曾在朝中做官,最高至正二品。魏氏家族曾在魏集村周围拥有良田三千多亩,在华北地区开设有多家钱庄、当铺。

从家族的显赫背景,仿佛已然知晓魏氏庄园的恢弘和富丽。

严格从景区的定义来说,魏氏庄园系三处建筑群的统称,由树德堂、福寿堂和徒义堂组成,其中树德堂是庄园景区里规模最大保留最好的主体。为方便游览,初来乍到的游客暂且不妨这样理解:树德堂就是魏氏庄园。

树德堂乃魏氏家族第十世魏肇庆的住宅,始建于光绪十六年(1890),由宫廷营造社大师精心设计,共有房子一百四十余间,总占地约两万七千平方米。



魏肇庆,官至布政司理问、武定府同知。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去百科了解一下这些官职的性质,反正是“大官”就对了。

树德堂由住宅、广场、池塘、花园和祠堂构成,住宅是庄园的核心。事实上,树德堂还有另外一个“核心”——环绕整个庄园的城墙。庄园的构建风格既有北方建筑的严谨稳重,也有南方建筑的灵巧多变。



与其说树德堂是一座巨大的四合院,不如说它是一座微型的迷你城。

庄园住宅坐北朝南,共设三进九座院落,前堂后寝,总体布局方整平稳,古朴,典雅。除了主体的南北大厅和起居卧室,其它诸如私塾院裁缝院等等也是一应俱全,分布在两侧的跨院各处。





树德堂的一个显著特点,也是几乎每一位游客见到它的第一印象,正是那严密的全方位的防御系统。城门楼,炮楼,哨兵房,武器库,射击孔,城垣中的传声筒,园内虚实结合的建筑布局,既独立又相连的房子,真假壁柜与暗门的设计,连接外墙与内宅的吊桥,内部佣人严格的日常作业流程,再加上据说当年园内配备的一支非常强悍的武装队伍,庄园俨然就像是一处能攻易守、进退自如、戒备森严的军事要塞。

整座树德堂被城墙包围着,防御与居住功能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城墙坚固,扎实,灰砂三合土构筑,外砌青砖,墙体用三层条石连接。

城墙顶内设女儿墙,外砌垛口,中间为宽窄不一的步道。女儿墙又名孙女墙,多为建筑物屋顶周围的矮墙,起着保护和装饰的双重作用。



城墙东南角和西北角,各设置有一座半突出城垣之外的炮楼(碉堡)。炮楼结构完备,设有射击孔,分为上中下三层,上层为瞭望台并供远距离射击,中层为火药库,下层供近距离射击,各层之间设有传声筒。



庄园的这种构建思路,与晚清时期内忧外患的社会大背景是密切相关的。高高的围墙,把园里园外隔成了两个世界,一边是苍生,一边是荣华。

然而,其时的晚清岌岌可危,再豪富的个体,又岂是一堵冰冷的石墙可以庇护独善其身?

此时此刻,不禁想起了西安的古城墙,想起了正定的古城墙,甚至想起了八达岭的长城。铜墙铁壁,挡住了敌人,也挡住了人心。



站在城墙一角,庄园的总体面貌一览无余,尽收眼底。



拱券大门,庄严,敦实,正上方镶嵌着庄园堂号“树德”的门额,字体遒劲,飘逸。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作为孔学德育内容的精髓,为历代儒客所尊崇。“树德”二字,体现了曾经的主人的道德价值标准与诉求。

穿过大门,穿过厚重的墙体,几步之遥,像是跨过了一百年的孤独。



大门后的一处小院,也是进入内宅主体之前的必经之地,现为民俗体验区。



前花园。



仪门,系明清官署、邸宅大门内的第二重正门。魏氏庄园内共有仪门八座,是间隔院落不可缺少的建筑之一。



树德堂于光绪十六年(1890)秋收之后择吉日开工,耗时整整三年才完工。光绪二十年春,万物复苏,春暖花开,魏肇庆举家迁入庄园。据说在乔迁之日,魏家大摆宴席,招待来自四面八方的宾客,门前的广场上搭起了戏台,接连唱了多日,怎一个热闹了得。

私塾院。



南书房,也是私塾先生的起居室。



嗯,还有私塾先生搁放马桶的地方…



中庭院。



西廊房。



东厢房,主人小儿子魏杰居住的地方。



错落有致,峰回路转,人居的住宅,竟也隐含了山水园林的造园美学。







会客厅。县令题字:好善乐施。



北大厅,此处为内宅,两层,阁楼式建筑,共11间,是主人及子女的起居室。



明清时期的官式建筑以“非壮丽无以重威”的设计理念来震慑人心,文人雅士的建筑设计则以“贵精而不贵丽,贵新奇大雅,不贵纤巧烂漫”为追求目标。树德堂综合了两者的建筑美学,融壮威与精雅于一体,园主人的文化素养与身份地位由此可见一斑。

闺房,主人小女儿居住的房子。受“门当户对”的旧思想的影响,小女儿终身未嫁,三十八岁病亡。



裁缝房,树德堂生产布匹、裁做衣服的场所。庄园主人常年雇佣裁缝工匠,绫罗绸缎,自产自用。



庄园里各种生活起居的配套设施相当齐全,在排水消防通风供暖等方面的设计,更是用足了功夫,处处蕴含着设计师的周全和缜密。

取暖系统。庄园采用烧地暖的方式进行取暖,地面和墙壁上设有烟道,通过燃烧木炭,将墙壁、地面全部烧热,卫生,安全。



供水石流。日常取水严格遵守“男女授受不亲”的古训,男佣在外倒水,女佣在内接水,并在缸内养上鱼,鱼不死,主人才敢饮用。



吊桥。内层建筑与外层城墙相连接,进退自如,四通八达,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消防逃生和防御的灵活性。



石雕,砖雕,木雕,无一不在彰显能工巧匠的精湛手艺,也默默刻录着魏氏家族曾经的辉煌往事。





精美的影壁,起伏的山墙,屋顶的吻兽,细微处处可见宫廷级理念的精妙。虽说高手在民间,但科班与草根中间终究还是会有一座难以逾越的城池的。



据说,当年庄园主人在磨房院内储存了大量的粮油,并在地下埋藏了大量煤炭,此外还有两口水井供人使用。遇到战争灾荒年代,就算关闭三年,也能存活下去。

建筑设计师对于空间艺术的追求,似乎同时也在镜映着房主人内心对于身外的世界深深的不安和焦虑。



到了魏肇庆,已是魏氏家族的第十世,彼时,魏氏在仕途上官运亨通,经济上富甲一方,正可谓魏氏家族的高光时刻。但到了清末民初,随着社会动荡的加剧,魏氏家族日渐式微,其两大支柱产业(盐业、典当)越来越不景气,仅靠着杂货、油坊、土地经营的收入不足以应付家族日常庞大的开支。再加上魏氏后人不甚善经营,坐吃山空,也进一步加速了家族的衰落。

时代的一粒尘埃,落在每个人头上都是一座大山。蝼蚁之躯也好,达官贵人也罢,貌似都是如此。



那些关于墙里墙外的陈年往事,在历史的滚滚车轮下早已灰飞烟灭。



树德堂的城墙外,纵横交错着几条狭窄细长的马路,现已成为附近居民摆摊赶集的主场。对于这座邃远的庄园,当地的老百姓应该早已习以为常。突突突的柴油三轮,吆喝的小贩,满地的当季瓜果,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百年前大户人家的深深宅第,在一墙之隔的人间烟火面前,看起来竟然有一种格外的落寞和冷清。





距离树德堂约两百来米处,坐落着福寿堂,系魏氏家族第四支魏毓柄的祖宅。现在看到的福寿堂建筑群,是魏毓柄之子魏振菖于同治四年(1865)在原址重建,共有房子七十间。





福寿堂近处,是徒义堂,建于光绪十八年(1892),系魏氏家族第十世魏肇祥修建。





看过树德堂之后,福寿堂和徒义堂显得有些“单薄”,于是到此一游,也就草草略过了。

最后再来简单了解一下魏氏庄园的沿革。一百多年来,庄园经历过战争的洗礼,也经历了政治运动的冲击。

1945年,滨州一带解放,树德堂被改称为“地主庄园”。

次年,庄园被当地人民政府没收,作为区委驻地。

1947年,为修复堤坝,拆除了庄园部分建筑。

新中国成立后,庄园被当地粮食部门占用储放粮食。

文革期间,庄园建筑遭到更大的破坏。

1977年,改称“魏氏庄园”。

1978年开始,相关政府部门先后对庄园进行多次维修与恢复。

1993年,当地粮所搬出庄园。

1996年,成立魏氏庄园管理处。

庄园命运浮浮沉沉,像大海中漂流的小船,又像是魏肇庆的人生。



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古往今来,历史洪流中的变迁与多舛,终究是芸芸众生无法逃脱的宿命。

不是么?

《百年孤独》:一个民族的百年悲

《百年孤独》,来自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长篇小说。它是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

《百年孤独》描述了是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传奇故事,以及加勒比海沿岸小镇马孔多的百年兴衰。作品融入了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宗教典故等因素,巧妙地糅合了现实与虚幻,展现了一个想象的瑰丽世界,也反映了拉丁美洲一个世纪以来风云变幻的历史。

1982年,瑞典文学院认为,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中“创造了一个独特的天地,即围绕着马孔多的世界”,“汇聚了不可思议的奇迹和最纯粹的现实生活”,因此授予他诺贝尔文学奖。

拉丁美洲是世界上开发最晚的地区之一,19世纪20年代初,残酷的战争、专治的愚昧、党派内斗、资本主义入侵下的剥削与压迫,阻碍了拉美社会的进步。哥伦比亚及整个拉美的历史发展,正如作品中小镇马孔多的社会变迁一样,孤独、封闭、停滞、同过去一样循环往复。《百年孤独》中的魔幻世界和一系列恶性循环映射的是整个拉美社会的现实。

01 如何定性这本书

这本书是经典中的经典,早在上大学伪装成文艺青年,但是说实话真的没读懂,读起来特别费劲,后来随着时间、阅历和年龄的增长,再看这个书感觉就不一样了。

有些书不是现在的年纪和阅历能读懂的,《百年孤独》就是这样一本书。

最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

读《百年孤独》这本书,需要深刻理解拉丁美洲文化最典型的特征,以及对拉丁美洲文化和资本的理解,实际上,说到拉丁美洲文化的理解,很多人脑海是一片空白,这本书的主要目的是要填补我们对拉丁美洲文化资本的巨大空白。

《百年孤独》以前是当玄幻小说和魔幻小说来读,完全没读懂,现在对这本书做一个定性,也是作者自己对这本书的看法,这是一本历史纪实的作品,不是玄幻小说,主要目的用他自己的话是——“为童年时代所经受的全部的体验找一个完美的文学归宿”。

作者当年的全部体验是什么?——就是他认为拉丁美洲的历史是一场巨大、然而徒劳的奋斗的总结,是一幕幕事先已经注定要被人遗忘的戏剧的总和。


什么是孤独?——马尔克斯所指的孤独是整个拉丁美洲的文化在被殖民统治所打断、分割之后所形成的一系列碎片化的文化孤岛,是一种文化孤独,这种文化的碎片化是整个拉丁美洲历史全部悲剧的总的的根源。

如何打破这种孤独?马尔克斯在获得文学诺贝尔奖时,在演讲中讲到,孤独的反义是团结。换言之可以理解是,拉丁美洲必须要重塑自己的文化资本,没有文化自信的民族是无法在世界民族之林立足的。

这本书很多人读完后感触颇深,尤其最后一段高度概括了整个这本书的全部含义——全部译出的羊皮卷被飓风抹去,从世人的记忆中根除,羊皮卷所载的一切自永远至永远不会在重复,因为注定经受百年孤独的家族不会有第二次机会在大地上出现。

这是小说全部的精华。面对拉丁美洲的历史,拉丁美洲的人民要么生产,要么灭亡,没有第三条路可走。这段话一方面体现了作者对拉美文化、命运的悲怆和宿命感,另一方面也隐含了强烈的抗战和希望,希望拉美的文化可以重新被认同和团结起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02 拉美文化特征

很多人读这本书时,表达出来的感受是读不懂,不知道到底在说些什么,究竟写的是个人历史、家族历史还是国家历史?这本书其实是作者用个人和家族历史来写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书中高度浓缩了拉美文化和拉美文化资本的特质,概括起来有三个典型特征。

第一, 非逻辑化的思维结构

第二, 强烈的本能冲动

第三, 历史轮回的怪圈。

#01非逻辑化思维结构

这本书最大特点是玄幻和魔幻化的精神世界,为什么作者会写出这种感觉的小说而我们写不出来,这跟当地的文化有关。

在欧洲来到美洲之前,美洲存在印加、阿兹特克、玛雅三个印第安文明,但是印第安文明主要的特点是缺乏大型动物,没有大型动物提供的能量和能源,全部靠人力,没有金属、没有文字,整个美洲是生活在跟整个世界文化相孤立的孤岛上,很难进化出复杂的文明。

当1492年欧洲人发现新大陆后,这块地方很快就被西班牙征服。这个时候南北美洲的印第安人已经有自己的本土文化,统治殖民者又带来了他们自己的文化。

西班牙殖民者的统治方式和后来的盎格鲁撒克逊人的殖民方式是完全不同的,盎格鲁撒克逊的方式是赶尽杀绝。当英国、法国这些地区来到美洲大陆,尤其是英国,首先是彻底驱赶当地的原著民,加上细菌病毒的传染病、战争和屠杀导致人口大量减少。

在北美建立起来的盎格鲁撒克逊文明的殖民地是以完全排除本土文化为代价,当地的印第安人没有了,大量从欧洲移民进来并在此生活,北美地区的殖民地的文化是以盎格鲁撒克逊为绝对主导的文化,本土文化逐渐被消灭殆尽。

西班牙统治者来得更早,采取的方针不一样,西班牙统治者采取混居的政策。

通读《百年孤独》这本书,基本上找不到任何一个细节是种族歧视,是看不到西班牙的移民歧视当地印第安人或吉普赛人,西班牙的殖民者脑子里是不具有种族主义的特点,因为他们自己就被阿拉伯人征服了700年,他们没有强烈的种族意识。在南美大陆上,拉丁美洲出现了大量混血的人口,这在北美是不曾出现的现象,北美基本被白人占统治。

由于殖民统治方式不同,南美洲的文化特点和北美洲有截然不同的地方。

西班牙殖民者带来了本土南欧文化、天主教文化,这种文化具有深刻的包容性和多元化特征,在西班牙、葡萄牙所居住的半岛拥有很深刻的大融合文化特点,来到北美大陆后又吸收了大量印第安本土各个部族的文化,比如通灵术、神话、传说和巫术的方式,同时进行的奴隶贸易,从非洲带来了大量的非洲各个部族的原始的信仰,这么多种文化杂糅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光怪陆离、色彩斑斓的文化上的马赛克现象,正是这种马赛克提供了南美地区的魔幻现实主义,魔幻的原始土壤就来源于这种非常杂博的文化土壤的温床。

例如,书中提到阿尔卡蒂奥用长矛杀死了讥笑他的普鲁邓西奥,但是在小说中这个人居然能复活,以前看到的很多的玄幻小说中的复活是鬼魂的形式复活,但是这本书是以死人的形式复活和出现,阿尔卡蒂奥和他太太乌尔苏拉都能看到这个死人并和这个死人对话。还有书中说的丽贝卡从家乡扛着装着父母骨头的罐子,罐子里面的骨头居然能吱吱嘎嘎作响。诸如此类的这些东西是源于印第安文化中的神鬼传说,

这些故事的源头源于阿拉伯文化的天方夜谭、一千零一夜体系中所包含的阿拉伯文化的因素,小说中还写到马孔多的家乡一连下了四十四年十一个月的大雨,这是源于天主教的圣经故事……

一个作者只有在这样一个色彩斑驳、光怪陆离的传统文化的土壤上才能这样随意自由组合这么多来源不同的魔幻手法,在写实和虚幻之间进行完全无缝的自由切换,毫无维和之感。我们中国文化中没有这些东西,写不出这种魔幻的场景,所以我们读这个书会特别震惊,感觉太神奇、匪夷所思,梦幻和真实之间没有界限、可以自由穿越,我们理解不了,但正是因为理解不了,才会留下非常强烈的刺激,只有南美拉丁美洲这个地方能够创造出如此绚烂多彩的魔幻现实主义。

魔幻化的文化在艺术上是非常美的,达到了非常优美的境界,它的本质上是充满了随意性和本能冲动,即激情、热烈、奔放、暴怒、残酷、放纵全部包含在一起,这是拉丁美洲文化的特征。

但是,这种情绪却会非常容易形成一种反逻辑的思维结构。西方文艺复兴本质是思维结构的逻辑化和理性化,这是整个西方崛起的最重要的主导型原因,通过把整个自己的思维结构进行彻底的理性化和逻辑化,极大提高思维效率,只有思维革命在先,然后是商业革命、科学革命、工业革命和启蒙运动,思维的逻辑化所产生的物质结果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西方文明。如果没有一种严谨的逻辑化思想,就不可能有严谨和逻辑化的行动,思想决定了行动。

然而,哥伦比亚为代表的拉丁美洲这些国家,从始至终就没有进化出一种严密的逻辑化思维结构。

为什么南美洲发展会落后于北美洲?

哥伦比亚1819年就已经从西班牙的殖民统治中赢得了独立,当时叫大哥伦比亚,包括现在的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厄瓜多尔、巴拿马、哥斯达黎加、秘鲁、巴西的一部分,是一个加勒比海南岸非常庞大的地区,土地面积和当时经济水平绝不亚于北美的十三个殖民地,换言之哥伦比亚独立比美国晚不了多少,土地规模跟美国也相差不大,但是几十年之后南美落后于北美,哥伦比亚最后成为了美国掌上玩弄的财富之所在,说到底还是拉丁美洲的文化存在致命缺陷——没有完成思维革命,这个地区人们的脑子的经济化、逻辑化、理性化程度不高,搞不来工业化,这是马尔克斯痛感的百年孤独的总的根源。

碎片化的文化导致了整个这个地区的非逻辑化的思维结构形成了魔幻化的精神世界,这一点非常不利于工业化,经济上落后,政治上也落后于美国并被美国统治。

#02强烈的本能冲动

拉丁美洲这个地区的文化是依靠强烈的本能冲动,即个人非常狂野的各种欲望,社会非常放纵的享受,在国家层面上体现为残酷的统治。

这本书中有大量的细节有关欲望、享乐充斥整个这本书,基本上是极端的乱伦和放纵,唯一体现出来能够制约这种人类天然的欲望和放纵的是天主教,但是书中所讲到到,比如费尔南达,后来这个统治家族的女主人是在非常传统的天主教的家庭培养出来的,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到头来只能封闭自己,根本无法约束家人,整个社会更没有办法影响,所以落魄的天主教根本无力维持拉丁美洲的社会道德规范,天主教在拉丁美洲只剩下纯粹的形式主义,没有人真正按照天主教的要求来做,它已经丧失了生命力,变成形如骷髅的形式。

这种没有节制的本能体现在政治和国家层面就是残酷的统治,哥伦比亚1819年就已经获得了独立,但是独立之后最大的问题是形成了一个两极分化的社会。

一派保守派,全国六百多个最大的地主和政治资源,他们的利益形成了保守派,能够拥有效忠他们的教会、军队和外来势力(美国)。一派是自由派,主张发展工商业。

这种情况非常像南北战争之前的美国,美国的北方是工商业为主,南方是种植园为主,但是不同的地方是,美国当年爆发南北战争的时候,北方的制造业、工业实力、经济优势远远压倒南方、碾压南方,北方有实力、有决心和有经济资源来完成统一战争。

哥伦比亚却不行,哥伦比亚也爆发了长达几十年、上百年的内战,但是哥伦比亚的文化资本缺少思维逻辑化的基本要素,无法实现工业化,导致整个自由派这一派的工商业的经济实力太弱,难以对抗哥伦比亚大地主、教会、外来势力、军队的这种大的统一阵营的保守派。

自由派寻求地方自治,因为没有办法建立全国统一市场,总体实力不够,这也是为什么打了几十年内战,死亡数十万人,哥伦比亚仍然是大地主保守派的天下,垄断性的政治力量对于挑战垄断的所有的反抗势力,其统治方式只有残酷的镇压,南美的政治特别血腥、残酷和军事独裁,所有的根源在于土地垄断性的基因,对于一切挑战者采取绝不留情的残酷镇压。

书中写了两个政治事件,一个是发生在1899-1902年的千日战争,另外一个是香蕉园大屠杀。

1898年的历史背景是美西战争,美国取胜,在整个拉丁美洲开始大范围扩张,1899年就爆发了千日战争,千日战争爆发的根源,外因是美国大规模干涉拉丁美洲的事务,内因是拉丁美洲的经济模式过度单一化,大地主大庄园主统治下走的是单一的经济发展模式——种咖啡,研究哥伦比亚经济发展史会发现1860年的时候咖啡产量才10万袋,1899千日战争爆发前已暴涨到60万袋,足足6倍,成为政府主要的三分之二的财源依靠咖啡出口,大面积的土地种植咖啡,但是1899年全球的咖啡价格暴跌,哥伦比亚立刻陷入严重的经济危机,经济危机诱发政治危机,最后导致1899年-1902年的千日战争。

当时真实历史是打到1902年11月21日,起义军最终失去信心,保守派获得美国政府的大力支持,美国军队直接卷入,双方力量悬殊,起义军没有办法打下去,双方在美国军舰威斯康新星号上签署停战协议。

这个事件对于作者心里的打击和情感的刺激非常大,按照拉丁美洲的说法是,天堂太远,美国太近,天堂够不着,而魔鬼就在身边。

另外一个重大事件是香蕉园大屠杀,真实历史是1928年。

如果结合经济史来看,20年代20年到29年美国向哥伦比亚投资增加了9倍多,统治了哥伦比亚所有主要的经济领域,导致哥伦比亚内部社会矛盾激化,经济危机四伏,香蕉园、种植园的员工纷纷罢工,为什么政府会派军队屠杀本国人民,实际上政府的官员和军队是完全听命于美国。

1928年12月6号凌晨,三千多工人集聚在谢娜加火车站示威抗议,政府选择了武力镇压,用死亡的方式解决了一切问题。

作者从小经历外公参加千日战争,他自己本人也经历过很多政治矛盾,在家庭生活的耳濡目染下,对战争有着异乎寻常的灵敏感觉。《百年孤独》写的不是一个家族,而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悲怆、悲惨的历史,——是一个民族本身的百年悲怆史。

如果读懂这本小说,需要对哥伦比亚的百年历史和经济史有完整的理解,再来看这本书的主要意图则非常清楚了。

#03历史轮回的怪圈

拉丁美洲的文化概括起来就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老爷车,魔幻这种精神世界是他的方向盘,毫无节制、放纵的本能是油门,破烂不堪的天主教是一种刹车,随意性的方向盘乱转,随便踩刹车,随便踩油门,最后导致的结果是车只能原地打转。

这正是马尔克斯作者所面临最大的问题,《百年孤独》尖锐的提出了问题,但是这本书却没有任何解决这个问题的答案。

更多资讯:扬灵灵

魏氏庄园 百年孤独里的前世今生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