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一阁介绍 天一阁简介(天一阁|中国年·访中国古典文化)

路过宁波 看看那些沧桑的历史印记

天一阁介绍 天一阁简介

1、天一阁,位于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建于明嘉靖四十年至四十五年(1561年—1566年),由当时退隐的明朝兵部右侍郎范钦主持建造,占地面积2.6万平方米,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天一阁 传承文化泽后人

2、天一阁藏书楼坐北朝南,为两层砖木结构的硬山顶重楼式建筑,通高8.5米,斜坡屋顶,青瓦覆上。一层面阔、进深各六间,二层除楼梯间外为一大通间,以书橱间隔。阁前凿“天一池”通月湖,园林以“福、禄、寿”作总体造型,用山石堆成“九狮一象”等景点。天一阁及其周围园林具有江南庭院式园林特色。天一阁的藏书和建筑为研究书法、地方史、石刻、石构建筑和浙东民居建筑提供了实物资料。

3、1982年2月23日,天一阁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8年10月29日,浙江省宁波市天一阁·月湖景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确定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天一阁|中国年·访中国古典文化

原创 田可心 恣游四方

如果你第一次到宁波,

且只有不到一天的时间,

那么必去的唯一一个地方,

当然是天一阁。


当司机告诉我已经到达,我才知道我一直以来对天一阁有着一个根本性的深刻误解……

天一阁,它并不是一座像黄鹤楼一样的高塔……

说来好笑,当我把这个“重大发现”告诉妮子时,发现自己同时纠正了渊博的她对天一阁所抱有的另一个根本性的深刻误解:天一阁不是在南通……

她的误解要归咎于我们与天一阁同名的状元同学了。他(貌似)是南通人,但祖籍宁波,因而得名O(∩_∩)O

天一阁给我的第一印象就十分之好。


低调的一片灰色院落,在繁华的宁波城区,附近却几乎没有高楼妨碍观瞻,被问路的门卫大伯态度极其热情,以及在绿荫如盖的南方冬天里与古砖墙搭配得当刻在蓝天里的遒劲枯枝。


30元一人的门票,无论几人都共持一张扫码进入,只是门票上注明了人数。

很环保,很睿智。

人上了年纪,才能真正喜欢中国风,才能不需要跌宕起伏的情节吸引就真正沉醉在历史里不可自拔。

只为那种难以描述的美感。


上一个让我们赞不绝口流连往返的博物馆是南京的夫子庙,但或许是因为太过古老的缘故,那里现代修葺重建的痕迹太重,不若修建并兴盛于晚近的明清的天一阁,反而更保有其原初的物华与神韵。


这些单从细节上就可见一斑。

古朴的宫灯,不知是确实有年头了还是刻意做旧,让人忽然很想晚上来看看(倘若开园的话),是不是瞬间就带你穿越回那并不属于你的往昔。



而在正值寒假和春节前夕高峰期的上海迪士尼人满为患的此刻,天一阁里游人稀少,静谧安然,可以从容拍照,可以细看简介,这样的体验,更增好感度。


进门先到东明草堂(又名“一吾庐”)。


这是阁主人范钦的藏书楼,厅堂内摆着密密麻麻的桌椅,更像一间古代的课室。


而后就到范氏故居。

说起来奇妙,老公有一位前同事,就是范氏后人,其祖曾携带大量珍贵书籍逃亡,以躲避日本人的戕害。

他自己常挂在嘴边的祖上是最为有名的范仲淹,而天一阁的范氏故居直指的是阁主人范钦。这两位大家,原是同一门。


既是藏书阁,这里自然少不了许多珍藏的古本▼



以与古建筑风格统一的竹帘加护,防止日光的侵蚀▼


我等孤陋寡闻之辈,偶尔看到一两个如雷贯耳的名字,就忍不住大加记录——


....(左图不够清晰,这是罗贯中所编书籍▲)


时过境迁,留存在阁内的藏书已不算多,许多是近代捐书者的家谱。


以及到访过天一阁的历代名人的记录与介绍▼


阁内的凝晖堂,默默珍藏着天一阁的镇阁之宝:各大家临摹《兰亭集序》的版本!




一时之间,我几乎要误以为在园里遇到的兰亭就是那座兰亭,不过真兰亭其实是在绍兴。


令我们大跌眼镜的是,麻将的起源地居然是在这里!


你们此刻的心理活动一定与我当时一样:难道不应该是在四川或重庆嘛



徳和堂就是麻将起源地陈列馆,里面展出了无数个版本的麻将,历史的演变汇聚在一起,就是艺术。




话说,我向来以为自己不会搓麻是有品位的体现,此刻才突然意识到,原来作为中国人,不会打麻将或许也是没文化的一种……


尤其是,当打麻将的心态,也可以上升到人生哲理的境界时▼


院子里的长廊、以及许多外墙上,远看都仿佛印着一面面字迹已被抹去的石碑——


而走近细看,其实上面字迹犹在,并未被人刻意抹去,只是被时光磨损得差不多了。

当下真有些着急,虽然碑文应该早已被拓下,但照理说请工匠再重刻一遍应该也不算毁损古籍。


院内有一处极尽富丽堂皇之所,我想当然地以为是古戏台,但没想到其实是宗祠祭祀之地。



毕竟是江南古典园林,这里充斥着与其他园林相同的庭院深深深几许的氛围——




但又别有一种疏阔大气,并不会给人其他中式古建筑——包括本应最为大气的故宫——都会带来的压抑感。



走在园内,于这万物沉睡的隆冬时节,最大的感受仍然是——绿。





可以想见,当处于长江流域的此地陷入堪以火盆譬喻的炎炎酷暑时,走进此处,定能心静自然凉,去掉所有急火与浮躁,安心学问。

或许是我个人的偏见吧,我总觉得,中国国学传承到清末,就被革命的需要与连年的战火革除掉了太多。

虽然从上古以来,朝代的更迭与意识形态的不断刷新亦已使许多精华永远地失传,但总体上还是不断累积的,直至步入现代,才是最后的盛极而衰。



因而,始于明、盛于清、见证了《四库全书》之编纂的天一阁,便是这整个中国古典文化的沉积之地。



我一眼看到这头石龟时,便觉得眼睛无法从他身上移开。


他虽然空身一具,却有着一种无法言说的背负之感。

背负着文化,背负着时间。


至于这扇被层层叠翠的竹林夹道拱映的院门,可让你想起许多经典古装剧中高人的居所?


出南门之前,我们到访了状元厅。


这与清朝咸丰年间一位不知名的状元有关,而我,自然是又想起了我们那位祖籍宁波的状元同学。

而这人杰地灵之地所出过的状元,怕已是不计其数了。

中国古典书院园林 下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