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西湖十景及主要文化内涵 西湖的十景包括(请问杭州西湖作为世界文化景观,)
简述西湖十景及主要文化内涵 西湖的十景包括
最著名的以南宋苏堤春晓、断桥残雪、曲院风荷、花港观鱼、柳浪闻莺、雷峰夕照、三潭印月、平湖秋月、双峰插云、南屏晚钟闻名。
苏堤春晓
位于西湖的西部水域,西距湖西岸约500米,范围约9.66公顷。北宋元祐五年(1090年),著名文人苏轼用疏浚西湖时挖出的湖泥堆筑了一条南北走向的长堤。堤上建有六桥,自南向北依次命名为映波桥、锁澜桥、望山桥、压堤桥、东浦桥和跨虹桥。后人为纪念苏轼,将此堤命名为“苏堤”。苏堤是跨湖连通南北两岸的唯一通道,穿越了整个西湖水域,因此,在苏堤上具备最为完整的视域范围,是观赏全湖景观的最佳地带。在压堤桥南御碑亭处驻足,如图画般展开的湖山胜景尽收眼底。
苏堤自北宋始建至今,一直保持了沿堤两侧相间种植桃树和垂柳的植物景观特色。春季拂晓是欣赏“苏堤春晓”的最佳时间,此时薄雾蒙蒙,垂柳初绿、桃花盛开,尽显西湖旖旎的柔美气质。
曲院风荷
位于西湖北岸的苏堤北端西侧22米处,范围约0.06公顷,以夏日观荷为主题,在视觉上呈现出“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特色。
曲院,原为南宋(1127-1279)设在洪春桥的酿造官酒的作坊,取金沙涧之水以酿官酒。因该处多荷花,每当夏日荷花盛开、香风徐来,荷香与酒香四处飘溢,有“暖风熏得游人醉”的意境。
平湖秋月
位于孤山东南角的滨湖地带、白堤西端南侧,是自湖北岸临湖观赏西湖水域全景的最佳地点之一。以秋天夜晚皓月当空之际观赏湖光月色为主题。
“平湖秋月”景观完整保留了清代皇家(17-18世纪)钦定西湖十景时“一院一楼一碑一亭”的院落布局。
断桥残雪
位于在西湖北部白堤东端的断桥一带,范围约2.61公顷。尤以冬天观赏西湖雪景为胜。当西湖雪后初晴时,日出映照,断桥向阳的半边桥面上积雪融化、露出褐色的桥面一痕,仿佛长长的白链到此中断了,呈“雪残桥断”之景。
位于白堤东端的断桥上视域开阔,是完整观赏西湖南、北水域景观的最佳地点。因中国家喻户晓的民间爱情故事《白蛇传》的主人公白娘子与许仙相识于此,断桥成为拥有爱情象征意义的、最富盛名的桥。因白堤一直保持了沿堤两侧间株桃柳的植被特色,春日里桃红柳绿,游人如织。
花港观鱼
在苏堤映波桥西北197米处,介于小南湖与西里湖间,范围约0.25公顷。以赏花、观鱼为景观主题,体验自然的勃勃生机。春日里,落英缤纷,呈现出“花著鱼身鱼嘬花”的胜景。
“花港观鱼”位于南宋时(12-13世纪)官员卢允升的别墅内,因所在位置水域名花港,别墅内凿池养鱼,故名“花港观鱼”。该景观单元现存御碑、御碑亭、鱼池及假山等遗址。
柳浪闻莺
在西湖东岸钱王祠门前水池北侧约50米的濒湖一带,范围约0.54公顷,以观赏滨湖的柳林景观为主题。
“柳浪闻莺”所处的位置原为南宋时(12-13世纪)的御花园——“聚景园”,因园中多柳树,风摆成浪、莺啼婉转,故得题名“柳浪闻莺”。如今,“柳浪闻莺”依然保留了传统的柳林特色,漫步其间,且行且听,柳丝拂面,莺鸟鸣啼,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三潭印月
在西湖外湖西南部的小瀛洲岛及岛南局部水域,范围约7.67公顷,是杭州西湖最具标志性的景观。该景观以水中三塔、小瀛洲岛为核心观赏要素,以月夜里在岛上观赏月、塔、湖的相互映照、引发禅境思考和感悟为欣赏主题。
小瀛洲岛在明万历间(16世纪)浚湖堆土而成,呈“湖中有岛,岛中有湖”的“田”字形格局,是江南水上园林的经典。全岛以亭台楼阁配以传统花木构成色彩绚丽的景致,与岛内外水光云天相映,象征了中国古代神话中的蓬莱仙岛。
双峰插云
由西湖西部群山中的南、北两座高峰,以及西湖西北角洪春桥畔的观景点构成,以观赏西湖周边群山云雾缭绕的景观为主题。
西湖南北高峰在唐宋时各有塔一座,在春、秋晴朗之日远望两峰,可见遥相对峙的双塔巍然耸立,气势非凡。每当云雾弥漫,塔尖于云中时隐时显,恍若云天佛国。
雷峰夕照
位于西湖南岸的夕照山一带,范围约13.19公顷,以黄昏时的山峰古塔剪影景观为观赏特点。
该景观的最重要建筑要素为雷峰塔,始建于吴越国时期(977年),民国(1924年)塔毁后以遗址形式保存,曾与保俶塔形成西湖南北两岸的对景,佐证了佛教文化的兴盛对西湖景观的直接影响。雷峰塔还因中国四大民间爱情故事之一的《白蛇传》而成为爱情坚贞的象征,赋予了西湖景观丰富的历史内涵。2002年,为使遗址不再被风雨剥蚀,按原塔形式建造了覆罩于遗址之上的保护性塔,兼顾恢复了古塔本身及与保俶塔的对景景观。
南屏晚钟
位于西湖南岸的南屏山一带,范围约3.91公顷,以南屏山麓净慈寺钟声响彻湖上的审美意境为特点。
该景观属佛教文化古迹,以听觉欣赏为特征。南屏山麓自五代(10世纪)以来就有“东南佛国”的佛教胜地。始建于公元954年的净慈寺成为与灵隐寺并峙于西湖南北的两大佛教道场之一。每当佛寺晚钟敲响,钟声振荡频率传到山上的岩石、洞穴,随之形成悠扬共振齐鸣的钟声。今已成为杭城除夕夜迎新辞旧的撞钟活动场所。
请问杭州西湖作为世界文化景观,
杭州西湖文化景观是由西湖及其三面环抱的群山组成的,自9世纪以来,一直激励着著名的诗人、学者和艺术家。它包括许多庙宇、宝塔、亭子、花园和观赏树,以及峡谷和人工岛。这些增加是为了改善长江以南的杭州市西部的景观。
几个世纪以来,西湖对中国其他地区以及日本和韩国的园林设计产生了影响,这是对改善景观以创造一系列景观的文化传统的一种特殊证明,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理想化的融合。
突出的普遍价值
西湖三面被“云冠山”所包围,第四面则被杭州市所包围。自唐朝(公元618-907年)以来,它的美一直为作家和艺术家所称道。为了使它更加美丽,它的岛屿、山道和山坡已经“改善”,增加了许多庙宇、宝塔、亭子、花园和观赏树,这些都与农耕景观融为一体。湖的主要人工要素,两个峡谷和三个岛屿,是在9世纪到12世纪期间通过反复挖掘而形成的。自南宋(十三世纪)以来,有十个诗化的风景名胜被认为是理想化的经典景观,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完美融合。西湖是唐宋文学家所阐述的中国景观美学理想的鲜明例证。西湖景观不仅对中国的园林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对更远的地方的园林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湖泊和山路模仿了西湖的和谐与美丽。西湖的关键组成部分仍然让它激励人们“把感觉投射到景观上”。这个巨大的景观花园的视觉参数是明确的,上升到周围山脊从杭州看到。
西湖仍然清晰地传达着“有文化意义的湖”的思想,因为宋朝时期所创造的所有关键要素都可以在景观中清晰地看到,而这十种景观的美仍然可以很容易地被欣赏。有大量的文件记录了湖泊的发展情况(尽管有些因素比其他因素更多),这些文件在官方机构中保存得很好。这些记录和文件是财产真实性的基础。从“云冠山”和湖滨环境,一直到柳树,再到西湖本身,这些都反映了10世纪以来旧文本中所描述的景观元素。在过去的50年里,杭州东面的景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湖面的第四面不再是一个地势低洼的城镇,它的规模与整个景观都有关联,而且本身也很美(正如马可波罗所描述的)。杭州以其高楼大厦的优势向东看,往往与湖泊建筑相形见绌。然而,从东面看,南北两山的天际线仍然完好,宝珠塔在天空的映衬下是可以看到的。保持这条天际线是绝对重要的,从湖边可以看到的小山后面的城市也不受侵蚀。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