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字、相面,真的准么?

测字、相面,真的准么?

苏东坡书法

西汉文学家扬雄说:“书,心画也。”

书法艺术上的字,主要是审美意义。“字如其人”,并非书法审美,不是一个人字的美丑,而是字的线条表达出的作者情感与心绪的。王右军字体馨逸,是所谓的喜气;徐季海用笔枯渴,是所谓的怒气;欧阳父子用笔秀拔,是所谓的英气;苏东坡老笔挟风,是所谓的豪气;黄山谷书风超卓,是所谓的贵气……这些都是名家,天赋异禀,常人无以企及,但他们的字风格迥异,体现的都是作者内在素质,展示出的个体精、气、神,字是他们外化的志趣与精神。

现代社会科学则将笔迹归于一个人的人格特质,由此可了解一个人的意识特征与潜能所在。其实,这种科学并非当代国外心理学家的发明,中国的先贤早有所认识,只是没有上升到一种学科或理论。晚清名臣李鸿章,即因笔迹而发现了周馥。

测字、相面,真的准么?

周馥致郭嵩焘信札

馥(18371921),字玉山,号兰溪,谥悫慎,至德(今东至)人。馥是晚清的读书人,应童子试时太平军进入安徽,开考第二场刚太平军攻下了安徽省城安庆,“仅试一文而罢”,功名成为泡影。战乱频仍,周馥曾经教书,又贩运茶叶,还摆摊测字为人算命,为人代写书信等等,这些都不过是谋生而已。作为有一技之长的文人,周馥再到李鸿章的手下办理文案。

周馥有个老乡,在李鸿章的伙房里挑水做饭,周馥常去老乡那里走动,认识了伙房里的采买员。这个采买员识字不多,每天用项的记录非常繁琐,于是便请周馥代为记账。有一天李鸿章偶翻账簿,见字迹端正清秀,有山岚之气,遂大为赞赏。李鸿章通过周馥的笔迹,认定这个人心正字端,于是延为幕宾,周馥因此成为李鸿章的幕僚。

测字、相面,真的准么?

李鸿章像

李鸿章确实没有走眼,周馥以其出色的才华与罕有的敬业精神,赢得李鸿章、曾国藩等重臣的赏识,从一名文书,升任县丞、知县、直隶知州留江苏补用、知府留江苏补用。清同治九年(1870年),以道员身份留直隶补用,其间积极筹划建立北洋海军事宜,同时还创办了中国第一所武备学堂——天津武备学堂。光绪三年(1877年)任永定河道;七年(1881年)任津海关道;九年又兼任天津兵备道;十年,奉李鸿章之命到渤海编练民舶团练;十四年(1888年)升任直隶按察使。甲午战争爆发后,被任命为前敌营务处总理。周馥协李鸿章兴办洋务三十余载,在北洋海军、武备学堂、天津电报局及开平煤矿创办过程中均有作为,是后期洋务运动实际上的操盘手

李鸿章以“测字”而识周馥,并不是“玄学”。旧时,民间“测字”“相面”非常流行,并且有时很“准”,因为相由心生。

相由心生,并不在于一个人的相貌或俊或丑,而是一个人的内心生理上的外在反映。传说唐朝裴度少时贫,一天在路上遇见一位高人,这位大师级的人物发现裴度嘴角纵纹延伸入口,恐怕有饿死的横祸,劝勉裴度要努力修善。裴度依教奉行,再遇到这位高人,裴度目光澄澈,脸相与从前大不相同。这位高人告诉裴度,你已一脸贵相,裴度后来果然贵为大唐宰相。

从心理学层面解读,一个人的面相反映其生理与心理的状态,长此以往,生理与心理状态就会自然流露并固化,“面相”与“心相”相互统一,这也就是“相由心生”。“心者貌之根,审心而善恶自见;行者心之发,观行而祸福可知。”宋人陈希夷如是概括。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