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知观世音菩萨的来历?

关于观世音菩萨的来历众说纷纭,流传着多种说法,有的说法有佛典出处,有的只是民间传闻。大致有以下几种说法:

一,《悲华经》中叙述:观世音菩萨是阿弥陀佛的长子。阿弥陀佛名叫无诤念,有一千个儿子,观世音菩萨是他的长子,名叫不眴,不眴在宝藏佛出家,宝藏佛为其授记并命名“观世音”。

二,根据《观音菩萨授记经》中说,观音菩萨是莲花化生的尊贵王子。

三,《千手千眼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中述 ,观音菩萨是由佛转世的菩萨。

四,《万松老人评唱天童觉和尚颂古从容庵录》中说,观音菩萨是妙庄王的三公主妙善,妙善公主爱修行学佛,仁孝贞洁,慈悲为怀,在大香山修行,终成正果。

结语:虽说观音菩萨的来历说法不一,但是形象特点却大同小异。都是:普渡众生,救苦救难,慈悲为怀。





#####

观世音菩萨,观世音是鸠摩罗什的旧译,玄奘新译为观自在,中国每略称为观音。观世音菩萨是佛教中慈悲和智慧的象征,无论在大乘佛教还是在民间信仰,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以观世音菩萨为主导的大慈悲精神,被视为大乘佛教的根本。

  佛经上说,观世音是过去的正法明如来所现化,他在无量国土中,以菩萨之身到处寻声救苦。观世音与阿弥陀佛有着特殊的关系。他是西方三圣中的一尊,也是一生补处的法身大士,是继承阿弥陀佛位的菩萨,而且还有说观世音就是阿弥陀佛的化身。

  关于观音的来历,素来有多种说法:

  

说法一:《观音菩萨授记经》中说,观音是莲花化生的尊贵王子。

  

说法二:《悲华经》中说,观音是转轮圣王的“大太子”,说观音原是转轮王的儿子,名叫不旬,他和父亲、弟弟一起跟随释迦牟尼出家,修得正果,转轮王成为阿弥陀佛,不旬和弟弟分别成为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父子三人合称“西方三圣”。

  

说法三:《千手千眼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中说,观音是由佛转世再来的菩萨。虽然它们对观音的身世来历说法不一,但所描述的观音菩萨的特点都是比较一致的,即都是一位救苦救难的“度一切苦厄”的慈悲菩萨,而且都是男菩萨,是大乘佛教菩萨中的男菩萨。

  

说法四:这个说法并不为正统佛教典籍所载,也不被佛教所承认。有一位妙庄王,生了三位公主,大公主爱文才,招了一个文驸马,二公主爱武才,招了一个武驸马,三公主妙善爱修行学佛,仁孝贞洁,慈悲爱物,舍己为人,后来在大香山成了正果。妙善的传说最早可追溯到唐代道宣律师《万松老人评唱天童觉和尚颂古从容庵录》,其中提到他曾经听说观音过去是妙善公主。

#####

(这里好多师兄的答案非常好!渊回这里从不同角度简单和大家交流一下)

1.观因菩萨,久修大士,早已成佛。

我们大多数人都知道观世音菩萨,但是不知道观世音菩萨早已经成佛了。就来释迦牟尼佛也不知道,观世音菩萨的六字大明咒的出处。足见观世音菩萨在佛家中的地位。

再者,依据佛家经典《楞严经》记载,观世音菩萨早已成佛。法号是——正法明如来。在娑婆世界是化身为菩萨,来帮助释迦牟尼佛度化众生的。

下面渊回简单复述下楞严经这个故事,只是简单复述,大家最好还是去看原来的经典:

大约在很久很久以前,观世音菩萨在观音如来座下修行。观音如来教授观世音菩萨“如幻闻熏闻修金刚三昧”(渊回按:也就是楞严经记栽的耳根圆通法门,一般称为观 音法门。)观世音菩萨就是修这个法门,福备众生,得三摩地,成就菩提的。也正是由于观世音菩萨修习这个法门,观世音菩萨能够与诸佛如来同一慈力,能与诸多众生同一悲仰。并且,观世音菩萨的化身无量,遍及十方法界,使得苦难众生称其名号即能成就。可谓是,求妻得妻,求子得子。求三昧得三昧。求长寿得长寿。这些诸多经典都有记载,渊回就不在赘述了!

2.正确对待,化身无量,普度众生。

值得一提的是,佛家的理论。在我们当今学理工科学出身的青年来看,难免会觉得神奇。不过渊回想说的是,看到这些不要急着否定,不要急着下定论。世界每个学术体系能保留千年,就证明社会对他有一定需要,它也有一定的作用。不然,就算部分人不愿意抛弃,也会淹没在历史的长河里!所谓,存在即合理,就是这个意思。

渊回在此举个例子,《法华经》普门品里面说,只要人们诚心称念观世音菩萨就会有种种的利益。我们大家用脑子想一下,人人都念诵观世音菩萨,人人像像观世音菩萨一样慈悲为怀,那社会上不都是观世音菩萨么!哪里还会有人间险恶?哪里还会有事事纷争呢?这难道不是,我们经常倡导的“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么?不过佛家通常不会把这些背后道理告诉给你,这也是一种教育方法。佛家的禅宗,就是这个教育方法的终极体现。不过,还是我们现代人太笨了!领会不了其中的含义。所以,我们纵使在物质上非常丰富,但是在精神上却是匮乏的。这个非常可悲!

李渊回合十

##### #####

观世音菩萨又名光世音,观自在、观世自在等,是梵文Avalokite svara的音译,译为“阿缚卢枳多伊湿伐罗”。

观世音这一称号有三重意义。一是因听到众生发出呼救而前往拯救,是为“观世音”。

二是因因众生求救之意,而前往拯救世为“观世意”。三是因见到众生受苦而前往拯救,是为“观世身”。观世音的原形经过两次演变,一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开始掀起了观音信仰,文人墨客编撰了大量的观音故事,其中较有影响的是妙庄王之幼女得道成为观音菩萨的传说。这个故事初步沉沦于唐代仙山《大悲菩萨传》,她修行得到的地方就是在河南汝州香山寺。《观世音菩萨传略》《观音成道记》《汝州传》《三教源流搜神大全》等古典文献典籍中亦有相似记载……


观世音菩萨在中国民间里面有33种化身,他在印度佛教中是男身,但在中国无论是汉传佛教还是民间百姓信仰,都更倾向于将视为美丽的女性菩萨。女人一般都温柔善良,所以民间把观音女性化,这样更能体现仁爱吧!来到中国后,观音的团队也多了…?



关于观世音的原型,最早并不是佛教,而是印度的婆罗门教神话的“双马童神”。


马童神的本象为一对孪生马驹行动神速,不论何处发生了苦难,只要听到有人呼叫自己的名字,双马童神都能迅即赶到,解除人们所遭受的痛苦和不幸。其神力高超,能让盲人复明,残者健全,病人痊愈,不孕女生子,甚至可让公有产乳,朽木生花,因此在古印度双马童神被视为慈悲的善神,得到百姓们的顶礼膜拜。大约在公元前三世纪大乘佛教,将双马童神吸收为佛教神祗,并将其塑造为马头观音,也称马头明王。

这是观音菩萨在中国最早的形象。这个形象就好像中国道家神仙里面的殷郊太岁,直到公元前一世纪,观音菩萨才以伟岸威猛的男性面貌出现。


观世音的原型经过几次演变才最终女性化。所以,观世音的原型准确的说是来自印度婆罗门教神话的“双马童神”。传说农历2月19日是观音菩萨的诞日,6月19日为成道日,9月19日为涅槃日,广东等地民俗将农历正月二十五日或二十六称为观音开库日。据说这天观世音菩萨会打开宝库,信众求财,得财求福得福,这叫做“借库”…

#####

传说观音菩萨是男身,因为心肠好,在修行半路相遇到妇女生产,生育婴儿,菩萨化作女身,然后帮妇女顺利产下一小孩,之后因产而变不回男身,观音菩萨在民间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菩萨。观音菩萨有千变万化,可化成老者,乞丐,化魔鬼等等,好心肠,印象佛教传到中华,观音菩萨的形象改变了,观音菩萨救苦救难有求必应,有百姓内心有很重要的位置。



#####

观世音菩萨(梵文:vara),观世音是鸠摩罗什的旧译,玄奘新译为观自在,中国每略称为观音。观世音菩萨是佛教中慈悲和智慧的象征,无论在大乘佛教还是在民间信仰,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以观世音菩萨为主导的大慈悲精神,被视为大乘佛教的根本。佛经上说,观世音是过去的正法明如来所现化,他在无量国土中,以菩萨之身到处寻声救苦。观世音与阿弥陀佛有着特殊的关系。他是西方三圣中的一尊,也是一生补处的法身大士,是继承阿弥陀佛位的菩萨,而且还有说观世音就是阿弥陀佛的化身

#####

早在佛教尚未产生的公元前七世纪时,印度婆罗门教的古经曲《梨俱吠陀》中,已经有了“观世音”。不过,那时的观音并非丈无身,也非女儿身,而是一对可爱的孪生小马驹。它作为婆罗门教中的善神,象征着慈悲和善,神力宏大。它能使关心盲者双目复明,恙疾缠身者康复,肢躯残缺者健全,不育女性生子,公牛产乳,枯木开花。

公元前五世纪时,释迦牟尼创立了佛教。佛教主张解放奴隶,姓无贵贱,众生平等。比婆罗门教完善进步。佛教逐渐影响了婆罗门教教徒,并使婆罗门教徒转信佛教。转信佛教的婆罗门教教徒一时难以改变他们所有的信仰,便把婆罗门教中的观世音带到了佛教之中,成了佛教中的一位善神。公元前三世纪时,佛教大乘教产生,佛教徒为了安抚众生之心,便将原婆罗门教中的善神观世音正式吸收过来,成为佛教中的一位慈善菩萨,叫作“马头观世音”。那时的马头观世音菩萨的形象还是一匹可爱的骏马。到了公元前后,佛教徒可能考虑到其他菩萨都是人身,而观世音是畜身,太不相配,便将“马头观音”改为人身。于是观音菩萨就由畜身变成了人身。


敦煌莫高窟第161窟中,画有马头观音像,不过这身马头观世音已是面善心慈的菩萨,只是戴着一顶高大的马头头盔式宝冠。佛教密宗中有马头观音画像,是密宗胎世故界六观音之一。这可能是观音由马变人过程中的遗迹。佛教徒为使人们想念观音菩萨是人,不是畜,又给观音菩萨编造一份令人置信的“履历”,使观音菩萨完全“佛化”。众多佛经中便有了这样的说法:观音菩萨原是古印度转轮王无净念的大王子。《悲华经》中说:“有转轮圣王,名无净念。王有千子,第一王子名为王象,即文殊菩萨;第八王子名泥图,即普贤菩萨。第一王子发下宏愿,要解除世间众生的一切苦难后来转轮王无净念成佛,即阿弥陀佛。王子也经数十年的修行,也已成佛,号称:“正法明佛”。为了实现他的宏愿,解除世间苦通信班,使众生获得安乐,而现菩萨身,协助佛陀,弘扬佛示。于是,观世音菩萨也就成了父王----阿弥陀佛的左胁侍,而其弟大势至菩萨成了父王的右胁侍。

佛经最早传入中国,传统有着各种不同的说法。有的书籍说秦始皇时,有的书籍说西汉成帝时,古代常有僧人依据这两条材料证明佛经早就传入中国,但据近代学者研究,这两条材料只是神话传说,并不可信。

现代学术界一般认为佛经最早是西汉末年传入中国的。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大月氏国派了一个名叫伊存的使者出使中国。当时佛教大约已经传到了大月氏国,反正这个伊存确实是个佛教徒。到了中国后,他向汉朝的博士弟子景卢传授了佛经。观世音菩萨是随着佛教的传播来到中国的。传入中国时的观世音菩萨菩萨已是净土三经《无量寿佛经》、《观无量寿佛经》、《阿弥陀佛经》中西方净土教主阿弥陀佛的左胁侍。

中国佛教史所载观音感应事例有史可考者,最早者当为释开达。其于隆安二年(398年东晋皇帝晋安帝司马德宗的第一个年号)默调观音经而免遭羌胡杀害(《法苑珠林》)。根据现存佛教艺术史料和专家们的研究,东晋以前,我国的菩萨画像和塑像,几乎都是男性,一位“伟丈夫”。东晋以后,始有女性菩萨塑像和画像出现。 《胡应麟笔丛》中说:“女像观音造像始于南北朝”。北魏时期河南洛阳市龙门石窟的“杨枝观音”像,为中国古代女像观音的代表作。





隋唐之时,已出现大量的女性观音菩萨。唐代高僧道宣说:“造像梵相(画像)宋齐间”(相当于北魏)皆厚唇、鼻隆、目长、颐丰、挺然丈夫之像。自唐以来,笔笔皆端来柔弱似美女之貌。“(《释氏要览》)。宋代之时,观音菩萨已经完全女性化。元、明、清三代,观音菩萨更加世俗化,我们现在看到的观音菩萨像,已是一位按照中国人审美观点,摹仿中国女性容貌身材,穿戴中国衣冠服饰,面善心慈,美貌动人,庄重亲切的“东方圣母”。


佛教经典记载观音大士,周游法界,常以种种善巧和方便度化众生,众生应以何身得度,即化现之而为说法,即是三十二应,其女性形象可能由此而来。后世的女性形象也可能与观音菩萨能够“送子”有关,并且是大慈大悲的化身。

#####

观世音菩萨是佛教中慈悲和智慧的象征,无论在大乘佛教还是在民间信仰,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以观世音菩萨为主导的大慈悲精神,被视为大乘佛教的根本。佛经上说,观世音是过去的正法明如来所现化,他在无量国土中,以菩萨之身到处寻声救苦。观世音与阿弥陀佛有着特殊的关系。他是西方三圣中的一尊,[2]也是一生补处的法身大士,是继承阿弥陀佛位的菩萨,而且还有说观世音就是阿弥陀佛的化身。

观世音菩萨具有平等无私的广大悲愿,当众生遇到任何的困难和苦痛, 如能至诚称念观世音菩萨,就会得到菩萨的救护。而且,观世音菩萨最能适应众生的要求,对不同的众生,便现化不同的身相,说不同的法门。[3]在佛教的众多菩萨中,观世音菩萨也最为民间所熟知和信仰。在中国的江、浙、闽、广、台湾,[4]以及南洋华侨间,观音信仰极为普及,所谓“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浙江的舟山群岛,自古以来也一直被视为观世音菩萨应化的道场。

#####

慈航道人,昆仑山玉虚宫元始天尊门下,大罗金仙,后证菩提,入释门,普渡众生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