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开封年度记忆:1980年 相国寺小商品市场为城市注入活力
相国寺在哪里个城市
河南省开封市。索国寺指大索国寺,原名建国寺,位于河南省开封市自由路西段。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寺院,始建于北齐天宝六年(555年)。唐朝延河元年(712年),唐睿宗被王祥封为大昭寺,以纪念他继位。
北宋时期,索国寺深受皇室推崇,多次扩建。它是北京最大的寺庙和全国佛教活动中心。它被战争和洪水摧毁了。康熙十年(1671年)重修。目前有天王殿、大雄宝殿、八角琉璃殿、藏经楼、千手千眼佛等寺庙和古迹。1992年8月,恢复佛教活动,重建钟鼓楼等建筑。整个寺庙布局合理,雄伟壮观。2002年,它被评定为国家AAAA旅游景点。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开封年度记忆:1980年 相国寺小商品市场为城市注入活力
到大相国寺市场购买礼品送朋友,购买衣物送父母,为家里添置小家电……这是很多开封人的共同记忆。
大相国寺周围,自古以来就是商品交易场所,在史书中就能一窥当时的盛况。大相国寺的繁盛景况,《东京梦华录》中专门予以记载:“相国寺内万姓交易。”《燕翼贻谋录》中说:“东京相国寺乃瓦市也。”到了明清时期,大相国寺周围已经发展成为经常性的交易、娱乐场所。
改革开放之初,开封的城市商业迅速发展,有着商业基础、人流量大的大相国寺周边成为商品经济繁荣的热土。当时,大相国寺周边有人民大楼和影院等场所,一些社会闲散人员以及农村富余劳动力纷纷进城做起小买卖。他们云集于此,贩售服装和小商品。但是,这种自发形成的马路市场不仅影响市容环境,而且不利于今后的发展壮大。
1980年3月,我市在大相国寺西侧和人民会场东侧的街道内新建市场,初名为相国寺小商品市场,1984年更名为相国寺工业品市场。
相国寺小商品市场的建设是一个标志性事件。以相国寺小商品市场为核心的中心商圈,就像一个标签,迎来送往,为城市经济发展助力,为古城增添活力。市场营业后,这一带的商业贸易更加繁荣,成为河南省人员流动量较大、上市商品品种较为齐全的小商品市场。1983年,该市场的商品成交额达3289万元,对活跃城乡经济、繁荣市场、丰富人民群众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
截至1984年6月底,相国寺小商品市场有批发部、门市部、摊点839个,比1983年年底增长了20%。除国营商户外,参与市场经营人员3000多人。当时,进入市场参加购销活动的人员来自全国10多个省份,每天的人员流动量4万余人次。1984年上半年,该市场总营业额达2186万元,相当于市区社会商品零售额的9.87%。其中,市场个体户月均营业额达177.15万元,比1983年增长了32.62%,每户的月均营业额达2692元。
市场日益兴旺的背后,也面临着经营场地狭窄等问题。到1984年年底,每一处摊点实际所占营业面积1平方米多,而申请进入市场经营的单位和商户还在不断增加。
相国寺小商品市场的高速发展,为我市后来新建大相国寺市场奠定了基础。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