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葵总是种不好,多是由这4条原因导致,这些管理措施能提品增产
秋葵种植 怎么种植秋葵
1、秋葵一般都是采用种子繁殖的,而播种方法也主要是以先育苗然后移栽,这个就和辣椒苗的播种方式差不多。等到地温达到15℃以上了,就可以发芽了。如果想要早一点上市,可以采用育苗、定植的方式,这样也能提前进行播种,往往是在三月初的时候就播种了。如果当地的气温升温比较早,并且也不太注重上市的时间,是可以直接播种的,在4~6月期间都是可以播种的。
2、种植秋葵以春播为最佳,先把种子晒一下,然后挑选出饱满的、颗粒大的种子,用水浸泡12个小时,之后在用湿布包裹着放置在25~30℃的环境中进行催芽。每天坚持要用清水冲洗一下,等到三四天以后,有六成以上的种子发芽了,就可以及时播种了。3、播种之前,要先对种植地整地施肥。秋葵的适应能力很强,绝大多数的土壤都能种植。而为了确保秋葵的产量,最好是种植在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壤土。播种前还要对土地进行平整,然后追施底肥。可以使用腐熟了的农家肥,亩施肥5000公斤、复合肥20公斤,然后开沟做畦,之后就可以播种了。而选择直播的方式,最好是以穴播为宜。先浇水,后播种,每穴放入三四粒种子,再覆土2厘米左右。秋葵总是种不好,多是由这4条原因导致,这些管理措施能提品增产
黄秋葵又叫咖啡秋葵、羊角豆等,我们日常中提及的蔬菜秋葵多指它,锦葵科秋葵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关于黄秋葵的原产地有较大的争议,最被大家接受认可的是黄秋葵原产于非洲,也有人认为它原产美洲,目前我们普遍认为黄秋葵在20世纪30年代左右经由印度传入我国,但国内一些学者认为黄秋葵并非外国舶来品而是原产于我国,因为我国诸多古籍中都有对“葵”的记载,且生理特性与作用功效基本与现在广泛种植的黄秋葵相同,《本草纲目》一书中就有“黄葵二月下种,宿子在土自生,至夏始长,叶大如蓖麻叶,深绿色,叶有五尖如人爪形,旁有小尖,六月开花,大如碗,鹅黄色,紫心六瓣而侧,午开暮落,随后结角,大如拇指,长二寸许,本大末尖,六棱有毛,老则黑,内有六房,其子累累在房内,色黑,其茎长者六七尺。”的记载。至于原产一说我们不做争论,反正目前黄秋葵已广泛栽培于我国南北各地。
黄秋葵曾经也算是一个“网红”农产品,近两年来才回归蔬菜的本质,在2010年-2015年应该是黄秋葵最火的一段时间,在当时被标榜为保健食品,说其具有补肾、强身、降血糖等诸多功效,价格也是相当的高。初期国内黄秋葵种植面积较小,大面积种的多为黄蜀葵(同位秋葵种植物,花、种做药用),那是餐馆里点上一盘黄秋葵也能成为对养生知识储备的一份谈资。随着后期种植面积的扩大,黄秋葵渐渐“走上正道”,彻彻底底的成为了餐桌上一道爽口的平民蔬菜,价格上也有大幅度的下降。我们在网络上内看到不少所谓“黄秋葵跌落神坛”的文章,有的甚至把它说的一无是处。对于这些依农不完全赞同,虽它不具备那些所谓的夸张功效,但作为蔬菜其口感和营养成分还是值得肯定的,因此它未像玛卡、虫草等那样陨落,现在黄秋葵不仅成为餐桌上的蔬菜,还被加工成干果蔬等,目前仍有大面积种植,且有一定的市场需求。
黄秋葵价格趋于正常,那么品质和产量就成了决定种植黄秋葵农民朋友收入的基础保障。一些朋友普遍认为就是因为黄秋葵高产、易种价格才下来的,其实不然,只是快速发展的那几年种的面积太大了。相信从事黄秋葵种植的农民朋友都有这么一个认识,黄秋葵种活容易,种出高品质、高产量的确不容易,不少农民朋友都是因其高产才选择种植,但实际种植时却未达到理想预期。造成秋葵品质差、产量低的原因有很多,农业生产又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那一个因素顾及不到都会影响产量和品质。今天依农就为从事秋葵种植的朋友们找出造成秋葵产量李、品质差的原因,并针对诱因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供农民朋友们参考。
造成黄秋葵产量低、品质差的原因
一、选种育苗管理不当
种植黄秋葵常用两种方式,播种和育苗,当下这个年代,农民朋友在商业化种植生产时都知道选取优良的品种,但常以为选取的产量高、品质好的品种就万无一失了。但是选品种之后的选种子却往往被忽略,一些伤痕种、病原种被播种下后期很难有较好的产量和品质,播种前种子的处理也很大程度影响黄秋葵的产量和品质,未处理或处理不当以影响很大。此外播种时间、地温、环境等把握不当也会影响后期产量和品质。对于育苗移栽种植的,种苗是否带土、种苗健壮程度、移栽时间等也是影响黄秋葵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原因。
二、土壤管理不当
“黄秋葵生长对土壤土质要求不严格”类似这样的话相信从事种植生产的朋友们没少看到过,有的朋友就信以为真,真的啥土质都敢种,也不注重土壤的保护和管理,这就成了黄秋葵产量低、品质差的一个重要诱因。由于粗放的管理模式,多导致土壤环境恶化,黄秋葵生长在酸化、盐碱化、透气性透水性不好的田块中很难有较好的产量和品质。另外黄秋葵也是易重茬作物,连年的重茬种植,也会恶化土壤环境,导致土壤肥力缺失、土传病害增加,最终造成年年种,产量、品质年年降低的现象发生。
三、生长周期内管理出现问题
黄秋葵的生长周期内管理关键点包括水分管理,温度、光照管理(设施种植),施肥管理、植株管理和采收管理。这其中有太多的细节需要注意,一旦管理不当就会造成黄秋葵产量低、品质差的现象发生。比如说雨季田间积水、各生长阶段环境温度异常,果期阳光寡照、施肥不足、过量或不合理,采收过早或过晚,采收后储存不当等可能导致黄秋葵出现授粉不良、落果、弯果、果实老化等现象的发生,最终造成产量和品质的下降。
四、病虫害防治不当
“黄秋葵的病虫害较少”这句话不少农民朋友们肯定也不只一次的听过,依农也认可相较于其它易病果蔬,黄秋葵的病虫害确实较少。不过“较少”不是没有,“较少”的前提是精细的管理和科学的预防。但实际种植生产过程中,由于粗放的管理模式和轻视或是不当的防治措施导致黄秋葵病虫害频发,比如说病毒病、疫病、蚜虫、夜蛾等。病虫害的常发会导致植株弱势而减产降品,严重时还可能造成植株死亡。
精细管理提高黄秋葵产量和品质的措施
一、“种”要优选优育
1、优选品种的同时优选种子:在种植黄秋葵时要首先要选取产量高、品质优良、抗逆性好的品种。选取品种后,不论是购买商品种还是自留种都要对种子进行精选,商品种要选取颗粒饱满、无机械伤痕的种子。自留种时要在健壮、无病虫害侵染的植株上留种,留种要妥善储存避免保障其活性。
2、播种前的种子处理:在生茬地块播种时可用35℃-40℃的温水浸泡12-24小时,直播种浸泡后进行播种,育苗种在浸泡后要在30℃的环境下催芽,待大部分种子露白后播种育苗。若在连茬地块种植,最好催芽前用低浓度百菌清、乐果乳油等药剂进行杀菌处理,地下害虫严重时还可用辛硫磷掺土拌种后播种。
3、播种、定植看温度别看时间:我们在谈论播种时间时总爱谈“月份时间”,黄秋葵南北皆可种植,各地月份时间的气候不一,因此播种时要注意的是环境温度,而不是时间。黄秋葵的萌芽温度需要地温达到15℃以上,适温萌发有助于培育壮苗,提高黄秋葵的产量和品质。
二、改善土壤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
初种植黄秋葵时要选取富含有机质、土质疏松、透水性好、透气性强的壤土或砂质生茬土壤(生茬地前茬作物不可时买棉花,它俩是“近亲”,病虫害相近)。对于连茬种植的土壤要进行改良,可以通过增施发酵腐熟好的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和疏松度,用生石灰调节过度酸化的土壤(土壤调酸时应注意,黄秋葵生长的适宜PH值在6.2-6.8之间,喜弱酸性,要控制好用量),用石膏、硫磺粉等调节碱化的土壤。对于板结严重的土壤,歇茬时要进行深翻,在植株生长周期内可进行多次中耕,在松土的同时除去田间杂草(黄秋葵对除草药剂敏感,尽量避免化学除草)。黄秋葵连茬种植时间与土壤管理程度有很大的关系,土壤管理的好连茬个3-5年不会有明显的减产,土壤管理不好2-3年就会发生重茬现象,重茬严重时要注意间作换茬。
三、精细田间管理
1、生长期内合理调控水分
- 苗期控水:在苗期要严格控水,除去缓苗水外,非极端干旱情况下要避免灌溉。
- 花果期补水:黄秋葵花果期的需水量较大,要注意及时灌溉,灌溉时要注意寡水勤浇,有条件的可以采取滴灌,保证土壤湿而不涝。
- 全程防水涝:黄秋葵耐旱不耐涝,在整个生长期内,都要避免水涝现象的发生,在多雨天气要及时进行田间排涝,避免水涝伤根影响长势。
2、设施内合理调控温度和光照:对于设施在栽培的黄秋葵要调控好其生长周期内的温度和光照,可通过土壤覆盖保温、掀棚通风降温的方式调节温度。黄秋葵是喜光作物,想要高产、高品就一定要保障光照强度,要选取透光性好的棚膜,遇连阴光照不足时,可采取人工补光的方式提高其产量和品质。
3、根据需肥情况合理补肥
- 底肥:底肥要以发酵腐熟好的有机肥为主,亩用2000斤以上,并施入30斤左右的复合肥料以及少量的硼肥,硼肥最好与有机肥掺混后施入。
- 苗肥:黄秋葵苗期对氮肥需求量较大,但是一定要控制好氮肥的用量,以防植株徒长。苗肥最好分两次施入,第一次在黄秋葵出苗后,亩用10斤尿素随水冲施,第二次在幼苗高度在20-30厘米时亩追施5-8斤尿素。
- 花果肥:黄秋葵的花果期较长,因此花果前要施20-30斤的磷钾肥料,后随植株长势多次寡施钾肥,保障花果生长的养分需求。
- 叶面追肥:在花果期后,要注重叶面肥的施入,多次向植株喷施磷酸二氢钾肥料,若苗期植株生长过旺可用磷酸二氢钾控旺。还可以适量喷施锌、镁肥料,加强叶片的光合作用,增加养分的积累,提高黄秋葵的产量和品质。
4、植株管理:首先要进行合理密植,亩栽2500-3000株为宜,在黄秋葵生长周期内要及时清除植株上的病叶、老叶、耗养叶,黄秋葵植株底部会有侧芽萌生,要及时摘除底部侧芽保障植株生长的养分供给和通风透光性,提高产量和品质。
5、适时采收,合理储存:黄秋葵的采收时间较长一般在50-100天,极易老化因此一定要及时采收还要注意采收后的妥善储存。采后可根据两个标准,其一是花谢时间,温度较低时花谢后5-7天采果,温度较高时花谢后3-4天采果;其二是根据果实的成熟度,当果实油绿鲜亮,摸上去有韧性,果长度在7-10厘米时即可采收。采后应及时销售,若需长途运输和储存应做如下处理,长途运输前需在0℃左右预冷后装入塑料袋运输,储存时先装入塑料袋再储存于10℃以下、空气湿度在95%的环境中,但为保障品质最多可存储5-7天,要及时进行销售。
四、黄秋葵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1、虫害防治:黄秋葵夜蛾多在5-9月发生,防治时要注意成虫的诱补和幼虫的防杀同时进行。蚜虫在整个生长期内均可能发生,发生时对黄秋葵危害较大,防治蚜虫可选用2000倍10%的蚜虱净或3000倍10%的大功臣,注意提前用药和连续用药。
2、病害防治:黄秋葵疫病多在苗期发生,此病要以预防为主(注意土壤和种子的消毒),病害发生时可用1000倍64%的杀毒矾或900倍58%的甲霜灵或1000倍72%的锰锌药剂,间隔7天连续喷施2-3次。黄秋葵病毒病多在5-9月发生,病害发生时可选取1000倍15%的植病灵或200倍83%的增抗击药剂间隔7天连续喷施2-3次,并对发病严重的植株进行清除。
以上就是依农总结的黄秋葵产量低、品质差的原因以及提高黄秋葵产量和品质的系统措施,希望对农民朋友们有所帮助。黄秋葵虽已不复当年的辉煌,但近两年来价格和行情相对稳定,只要科学的提高黄秋葵的产量和品质就能获得提高收益的基础。另外依农还要对想要种植黄秋葵的朋友们嘱咐一句,由于黄秋葵采收后易老化,若没有销售渠道,大规模发展种植时一定要谨慎,以免采收不及,影响收益。最后,依农希望从事黄秋葵种植的朋友们今年都能有一个较好的收益。
#谷丰计划#喜欢有关三农,农业、种植、农村生活等类型的文章,那、点赞@依农看天下会把我了解的、学到的、看到的持续分享给大家。
赘述不详,欢迎探讨!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