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门、小眼睛、塌鼻子,教材插画为何变得这么丑?(大脑门小眼睛)
现在的小学教材插画:
面容呆滞、缺乏灵韵,看久了就会有一种怪怪的感觉!
为什么现在小学教材的插画,会变得这么丑?是现在孩子的审美变了吗?
在2001年课改前,小学教材上的插画虽然画风简单,但卡通人物大眼睛、长睫毛,灵性十足,算得上很美观。
但改编后的教材插画,大部分则是小眼睛、宽眼距,看久了倒像青蛙眼一样。
而且打开教材,里面的配图全是这种诡异的画风插画。
我翻看了很久,总觉得这种插画带有西方的某种特质,尤其是插画中的那些卡通孩子,面庞和眼睛看久了很有雄狮少年风的卡通风格。
或许一些人觉得我是小题大做了。
他们说小学教材主要是看文字、看公式的,一个配图而已,有必要大惊小怪吗?要我说还真有,因为这个年龄的孩子,正处于建立审美观的关键时期。
而这些插画,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
要知道,这些插画陪伴孩子的并不是一时半会,而是整个小学阶段,甚至包含了初中阶段,那你说将来孩子们的审美观何去何从?
事实上,只有人教版的小学教材插画是这种风格,那也会影响到不少孩子,毕竟我们河北省大部分学校都用的人教版的教材。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这就要追溯到小学教材的“前世今生”了,1949年12月份,我们开始了第一次课改,1951年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全国第一套通用教科书。
到了今天,人教版的教材已经改了十几个版本。
那时候即使是一个普通的教材插画,都是出自名师之手,大家坐在一起讨论修改。
比如这幅插画,它的作者是中国水墨人物画派的一代宗师蒋兆和!
现在回过头来想想,真要感谢这些名画大师,让我们通过教科书上的插画,一次又一次提升自己的审美观!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了2001年。
后来,为了鼓励教科书的多形式发展,让更多有实力的出版社参与,于是编写中小学教科书的权利到了地方。
从此,我们不再统编中小学教材,因此你在市面上可以看到苏教版的教科书、人教版的教科书、部编版的教科书等。
于是,很多地方和学校选择的范围更大了,这样就让出版社与出版社之间存在了竞争关系,能催生出更加优秀的教材!
出发点是好的,但到了真正执行的时候,却出现了问题。
课本上的插画需要付费定制,出版社提前预算插画的价格,然后找到预算内的画家工作室,让人家设计插画,然后印制到教材上。
我还是觉得以前的人物形象好,充满了青春的朝气,充满了阳光和积极向上!一看就能感受到生机和活力!
而我们的孩子,不正需要这些“营养成分”吗?
就写到这里吧,要去地里割麦子去了。
--记于2022年5月26日。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