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乡愁是什么

家乡美景 中国幅员辽阔,经济高速发展带来了城市化的大幅度推进,人才有了更多的发展空间,随着公路交通和高铁的发展,城市和城市之间的距离被拉近,大城市的繁华和就业机会吸引越来越多的人离开家乡来到陌生的城市开始了新的生活。由于竞争激烈,快节奏的生活和速食文化逐渐成为外出打工人的主旋律。 此时,又近中秋,漂泊在外的人们思念家乡,厌倦了快餐和外卖的人们会想起曾经中秋时节家人围坐一起喝酒吃着家乡美食的场景。中秋佳节,正是春华秋实,一年辛勤劳动结出丰硕果实的季节,中秋的美食有很多,我们今天聊聊这个话题。

散文:乡愁是什么

文:张宗龙

有人说,乡愁是一坛陈年的酒,越陈越有味;有人说,乡愁是一首凄婉的歌,越唱越心伤;有人说,乡愁是一支思念的笛,越吹越幽怨;而我说,乡愁是一篇优美的文,越写越难忘。

散文:乡愁是什么

人人都有乡愁,有人用文章记之、有人看文章忆之、有人靠回忆感之。从未远离故乡的人,乡愁是陪伴父母的日常和儿孙绕膝的琐细,带着对平凡生活的厌倦和对外地风光的向往。而背井离乡的客,乡愁却是思念父母的忧伤和对儿孙家人的愧疚,和着满身的疲惫和对家乡草木的神往。有家乡就有乡愁,离家乡乡愁更浓。乡愁其实是一种情感、一种思念、一种无奈、一种幸福、一种神伤,或者是它们掺杂在一起的一种乱想吧。

我的乡愁从何而来、因何清晰、为何浓郁,大概是因了一个平台——亿聪起名乡土文学,专门刊发乡土、乡情、乡愁类文章。刊发的原创文章篇篇精彩、句句闪光,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承接着真实的黄土情、传承着思乡的泥土味,看得见土气、闻得见土腥、嗅得见土味。特别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都真实地生活在那个充满乡野气息、饱含辛酸劳碌、满含躁动之念,却又充满乐趣、深情、希望的艰难岁月,看到文章就看到了从前的自己、读起字句就想起了家乡亲人,感到乡情是那么浓烈、乡韵是那么清晰、乡愁是那么真切。

散文:乡愁是什么

我们何其有幸,没有生在血与火的年代,饱受战争和饥饿。我们也有遗憾,体验过苦与难的岁月,难忘瓜菜代粮。我们又何其幸福,生活在歌与舞的新时代,见证生活的富足。我们应该用笔记录下曾经的生活、用情唤起浓浓的乡愁、用爱讴歌现在的美好。

我的乡愁就在老家的坡地山梁上。坡地里有我饥渴的婴儿时代,被父母用一根细绳拴在地头,一边看着吃草的小羊,一边等着母亲从地那头折回来喂奶,蚂蚱、蟋蟀、蚂蚁,甚至小花蛇,都是我的玩伴,我从不害怕它们伤害到我。河沟里有我欢快的童年时光,光着腚满河疯跑,扑跳在干净清爽的河水中摸鱼摸虾,偶尔被小螃蟹夹住了小手,也会吓的大哭起来。山坡上有我难忘的少年时光,牵着老牛在山坡割草,追着蜻蜓满山岗喊叫,冬日的黎明背着杈头到山坡拾粪,一泡尿也会嗞到泥里当作肥料。农家的孩子童年是欢快的,却又是辛劳的,我们过早承负起生活的担当,现在想来,那时的乡愁就是生活重负下却没有忧伤。

散文:乡愁是什么

我的乡愁也在村里的老院学堂里。老屋老院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深深的胡同、低矮的门楼、窄窄的草房、斑驳的土墙,那是对家的最初印象。晴天满身土,雨天浑身泥,刮风下雨也不知道回家,和小伙伴捉迷藏、钻过洞、打土仗。一米多高的土墙可以跃身而过,两人合抱的大树可以灵巧攀上,纵使把鼻子摔破、把胳膊摔伤,也从不喊疼。西村的老式学堂收走了我们的欢快时光,让玩劣的孩子收了性、让老实的孩子努了力、让懵懂的孩子开了悟。背着母亲缝制的花书包、装着5毛钱学费换来的新课本,坐在自家提来的马扎上、伏在水泥板做成的课桌上,抬眼一看才发现老师们其实就是邻居家的大叔、本家族的二哥。突然换了身份,感觉怪怪的,但还是努力装作认真的模样。现在才知道,那时的乡愁其实是只知道学习有用却不知道以后干什么用。

现在,我的乡愁全在回忆里。远离家乡几千里、离开家乡几十年,乡愁变得温润起来、觉得亲切起来。小时候到了冬天半年才洗一回澡、一年中只有过年过节才见几片肉、在外地上学吃的全是煎饼卷咸菜、小小年纪帮家里烧锅喂猪、瘦瘦身板帮父亲拉车推磨,这些都是苦难啊,都是辛酸啊,怎么现在想起来却那么温馨呢?觉得那么甜蜜呢?青春时苦涩的日子、清贫的生活、对梦想的渴求和因现实的束缚、对爱情的朦胧和对前途的渺茫,都曾让我们想努力摆脱贫苦的山村、远离贫瘠的土地,现在却又无数次梦回故乡,觉得故乡的人是那样亲、故乡的水是那样甜、故乡的景是那样美。慢慢我明白,现在的乡愁其实是对故土的难离和叶落归根的渴望。

散文:乡愁是什么

里的乡愁文章读多了,我发现上了年纪的人乡愁才细腻、乡情才真挚。远在冀东平原的杨晓光老师,乡愁就是小时候和奶奶生活的点点滴滴,一块咸菜、一个火炉、一件板柜,都勾起了他浓情的回忆。我惊讶于他对生活怎么观察的这么细致、他对晒甲坨的一草一木怎么这么熟悉、他对往昔生活怎么描绘的这么细腻。他的乡愁平凡而普通,却又真切而感人。他可以在村里供销社里找寻乡亲的温情、也可以在黄菜豆面中寻到奶奶的亲情,可以说,一物一景、一针一线,都可以让他展开想象的翅膀、记下感人的乡愁。

乡愁是可以交流的,也是可以感染的。越来越多的天南地北的朋友在上记下了自己的乡愁,有高产的老朋友,也有偶写的新伙伴。家住秦岭深处的霍军老师专门用诗记下知青的岁月,让人感受到李家河的美好;同在八百里秦川的张天科老师用文描摹秦岭的风光,让我们体验到自然的雄浑;还有江南的吴建昌老师专记水乡浜里的花草竹园,北国的盖吉忠老师钟爱东北的黑土和白雪。这些年过半百的老同志在平台上展示了各自的家乡美、抒发了自己的乡愁浓,让我觉得写乡愁文章其实是自己与自己的对话,也是灵魂与灵魂的探讨。

散文:乡愁是什么

有人说,谁的生活不是一地鸡毛?谁的日子不是充满遗憾?但只要我们对过往日子充满感恩、对现在生活充满期待、对未来岁月充满期待,善于捕捉从前苦中的乐、善于记载现在忙中的甜,我们是可以感染别人的。乡愁不是悲苦的传记,乡愁也不是无用的鸡汤,乡愁就是从清苦中找寻希望、从风景中发现力量、从琐碎中看到明光。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若侵权联系删除。欢迎文友原创作品投稿,投稿邮箱609618366@qq.com,本号收录乡土、乡情、乡愁类稿件。随稿请附作者名,带图片最好,请标注是否原创。乡土文学已开通,欢迎您搜索:xiangchouwenxue,关注我们。

你认为乡愁是什么情?

好吧,关于乡愁,关于那时拼命想要逃离,如今却深深印记在心底,无法抹去的故乡。很多年之前,老麦写过很多关于故乡,关于“乡愁”的诗:

炊烟袅袅升起的村落

清清水肆意流过的小河

曲项追着光屁股村娃的白鹅

高高白杨树上骄傲的鸟窝

那时,自然的简单快乐

突然都成了梦里的

另一个角落

再也看不见、摸不到 寻不着

我们都成了儿时家乡陌生的

过客

—— 《过客·老麦》

所谓的“乡愁”更多的是一种象征性的符号,是存在记忆最深处的一抹温暖与感动,但是你永远都回不去了。 回不去,不是说你回不去那个地方,是你永远回不去那种心境了,那时的环境,那时的人们,还有那时的快乐与苦痛,都随着你离开那个地方而越来越遥远。

你不再与它朝夕相伴,你看不到它的成长与变化,你也仅是每年抽出那么少的可怜的一点时间偶尔回去一趟、两趟,三趟,你相对于它而言,已经成为了过客。 家乡外的世界,在逐渐的侵蚀着你的感官,侵蚀着你的思想,即使你在内心深处始终在告诉自己,你来自于那个地方,但是你不得不承认,那个地方却只出现在你的回忆中,即使它现在变了,变得更漂亮,或是变得更落魄。

你对那个地方的感觉,仍然是你记忆中的样子,那颗村口的大槐树、那口深深的轱辘井…… 你逢人就会说,你的乡愁有多浓厚,你的家乡有多美好,但那只是你的记忆,它的现在与你已经没有关系,你只是偶尔想起它,偶尔怀念它。

记忆里,那些美好的东西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珍贵,你离家乡也越来越遥远。 乡愁,只在记忆里。那个你永远也回不去的记忆里。

——原创·老麦,敬:老麦说说

到多鹧鸪的重庆,代替回乡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