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广州·粤韵周刊 | 一路贯通古与今,三轴并行城巨变

俯瞰广州,一张畅通全市、联通全国、融通全球的现代化交通网络正在逐渐织就—— 2020年,白云机场旅客量排名全球机场第一;2021年,广州港完成货物吞吐量6.51亿吨,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447万标箱,分别居全球第四、第五位;截至今年8月底,广州高速公路(含收费快速路130公里)通车里程达1144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全省第一…… 一个个数字展示着广州交通网络的发展脉络。如今,广州交通综合立体网络初步建成、国际枢纽功能稳步增强,为全省打造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发挥重要支撑作用,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交通强国”等国家重大战略布局深入实施,助力国家中心城市和综合性门户城市建设上新水平。

读懂广州·粤韵周刊 | 一路贯通古与今,三轴并行城巨变

读懂广州 第三十四期

让城市留住记忆 让人们记住乡愁。

广州,是一座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一街一巷都有悠远的故事,一砖一瓦都有隽永的记忆。《粤韵周刊》,与您一起领略这座城市厚重的记忆,领略两千多年包容开放的精神传统,领略绵延不绝的文脉书香;与您一起在历史的光照下,读懂今天,读懂广州,由此坚定文化自信。

中轴线是城市繁华和文化地标中心,中轴线之于城市,如同灵魂之于生命。两千两百多年来,广州在云山珠水间形成了三条南北向城市轴线,分别为古代中轴线、近代中轴线和新中轴线。从1.6公里到12公里,从两千年到数十年,广州中轴线越来越长,建设周期却越来越快。三条中轴线并行于千年古城,折射出广州的巨大变迁,正是广州底蕴深厚又朝气蓬勃的最佳印证。

广州底蕴深厚又朝气蓬勃。

古代中轴线 ·山水形胜 重商尚文

“三山一水”轴线天成

行政中心两千年不变

“不到北京路,不识广州城”。2002年北京路步行街改造过程中,考古学家意外地在路面下挖掘出唐、南汉、宋、明、清五朝11层古代路面遗迹和宋代“双阙”楼遗址。由此,这条千年古道的历史渐渐为更多人所了解。

事实上,这条“千年城脉”可追溯至秦汉时期。秦始皇33年(公元前214年),南海郡尉任嚣在今北京路北段财厅前一带筑番禺城,作为南海郡的郡治所在,史称“任嚣城”。公元前204年,秦朝大将赵佗建立南越国,把“任嚣城” 扩大到“周长十里”, 俗称“赵佗城”,此后历朝历代众多官衙机构都设在这一带。白云山脉延伸出越秀山成为广州的主山,其余脉在城中形成番山和禺山,番山、禺山之间的一条南北通道一直延伸至南越王宫。这条“天然中轴线”就是广州城古代中轴线的雏形。

唐代至南汉,以北京路为中轴线的城市格局逐渐形成。唐朝时期,中原制砖技艺逐渐在广州传播开来。目前的考古资料显示,北京路始建于唐朝。千年古道遗址的唐代路面分3层,上面两层铺砖,下面一层铺碎石子。唐朝砖铺路面的发现,证明了北京路在唐代为广州城的主干道。唐朝时期,广州诞生了古代中国第一批海关官员——市舶使。朝廷在中轴线的南端、珠江岸边建起高大雄伟的广阳馆,作为市舶使的驻地。

北京路上的广州清代城坊示意图

北京路中段称作“双门底”

老一辈广州人会把北京路中段称作“双门底”。这一称谓可追溯至唐宋年间。唐末天祐三年(906年),清海军节度使刘隐开始扩建广州南城。他命人凿低南门两侧的番山、禺山,在南门上建清海军节度使楼。南汉年间,清海军楼改建,人称“双阙”。官方还拓宽楼南道路,发展商业。宋代,广州城进行南扩,将城墙扩建至珠江边,把“双阙”楼又进行大规模改建,楼下为两个并列的大门。至此,北京路中段(现中山五路至西湖路一段)称为“双门底”(20世纪初因“拆城筑路”而消失)。

宋代文人刘克庄在《广州重建清海军楼双门记》里写下了“双门”落成的盛况:“饶吹轰空,斗酒系道,观者数万,皆曰轮奂美哉。”“双门”一带从此更为热闹,“双门底”成了著名的商业街。

北京路上的千年古道遗址

在今天的北京路路石的标志处,我们能看到一组铜壶雕塑:四个铜壶成阶梯形排列,各壶不停地依次往下滴水,这便是对古时计时工具“铜壶滴漏”的纪念。元、明、清三代,“双门”楼都是羊城的权威报时楼。元代制作的报时器“铜壶滴漏”一直放于楼上(今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广州博物馆有复制件)。据记载,此物“百年不爽”。明代万历年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到广州,想复制一个铜壶滴漏,结果没有成功,足见这件计时仪器的复杂精微。

天字码头

明清时期,广州城郭基础定型。清代后期广州城市中轴线的长度终于确定:北起惠爱街 (今中山路)布政使司署、广州府署等官府建筑,向南经过承宣直街、拱北楼、雄镇街、正南门、大南直街,最终通向永清门。中轴线的最南端为天字码头、日近亭、正南仓和中南仓,天字码头是广州城的官用码头;日近亭是接待官员使用的亭子,又称“接官亭”,官员在这里登岸或搭船离去;正南仓和中南仓是广州府的粮仓。

外销画中的“接官亭”

尚文好雅官学重地

重商务实市井繁华

宋代,北京路一带开始建起众多学宫、书院,并集聚了一大批文人雅士,逐渐发展成为官学重地、文化中心和岭南历史最悠久的商业街区。现在,从天字码头走到北京路省财厅一带,只有千把米的路程,十几分钟就走完了。

不过,若回到一两百年前,站在双门底大街的城楼上一望,北边惠爱街知府、巡抚、总督官衙建筑栋宇连云,与北京路呈丁字形,东西一字排开,气象森严。那时的高官都是文人,其中更有阮元、赵翼这样的学术明星;往南,则是设在九曜坊的提学使衙门,那是省内主管教育、科举考试的最高机构,相当于今天的“教育厅”;东面,是广府学宫和番禺学宫;西面是南海学宫,全是读书人扎堆的地方。

清代,广州书院在数量上居全国之首。古城中轴线流水井、大马站、小马站一带曾书院云集。四乡八镇的学子在这里苦读六经三史,诸子百家,晨兴夜寐,书声琅琅。

而古城中轴线附近聚集了上百家书坊,“书坊街”的名称正是由此而来。清代有一年科举考试,就曾将“双门底卖书坊”入题,可知书肆之盛。直至民国年间,北京路一带也是闻名四方的“书店一条街”,曾聚集了包括开明书店、光明书局、商务印书馆等在内的数十家书局,可谓是“珠宝奇珍列万般,书坊画店任盘桓。怡情不说双门底,不让京都大栅栏!”

府学西街上以书香门第为题材的3D壁画

广州古城中轴线上,官府衙门紧邻商业街市,这个现象在中国独一无二。我们无法确定北京路上的第一家店铺出现在何时,但可以肯定的是,北京路还被叫做“双门底”的时候,已经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商业旺地,商铺鳞次栉比,酒肆茶楼、文房四宝店、洋服店以及古籍书店“济济一堂”。一大批创建于明清时期的“老字号”都选择了“双门底”作为据点,开始了其辉煌的商业历史。卖药的陈李济、卖酱油的致美斋、卖钟表的李占记……它们的诞生地都是今天的北京路,这些如雷贯耳的名字,几乎是这里商贸繁荣的最早见证者。清顺治十年(1653年),官府改建“双门”楼,命名为“拱北楼”,但“双门”不变,双门底的商业街市更为热闹,其中尤以书坊、古董市、花市最为著名。老广州人至今还会津津乐道一句歇后语:“双门底卖猫——装假”,说的是晚清年间,有人在双门底洋洋自得摆卖自己画的老虎,一位小孩站在档口前观望,指着画大声说:“哇,好大的一只猫啊!”引得路人大笑不止。

繁华的北京路

“天然的台地和背山依水的自然环境,成了广州城市古代中轴线诞生的基础;北部为府衙区,南部为商贸市井区,体现了‘北为贵’的思想;重商尚文的传统,影响着中轴线两侧的建筑布局。古城中轴线两侧大量的商业空间及双门底每年举行为期数天的集会,体现了广州人重商务实的性格;同时,以中轴线为中心形成的多层次书院空间,构成了广东乃至整个岭南地区的教育中心,表现了广州人尚文好雅的追求。”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历史文化名城研究所所长孙永生说。

回望广州城建史,从西汉南越国时期起,北京路成为2200多年来从未偏移、从未断代的古城中轴线。这一现象不仅造就了国内外城市建设中罕见的历史景观,同时也造就了这里灿烂的历史文化。“这座城市的血脉里自始至终都流淌着先锋、自由和热情的血液,这种千年不变的风骨,使得北京路即使经历过战火离乱、变革纷争等时艰动荡,依旧是全世界最繁华最具历史感和现代性的街道之一。”《华夏》杂志总编辑、广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刘迪生感慨道。

城市中轴线主导城市发展

城市中轴线是组织城市空间的重要手段。通过轴线可以把城市空间布局组成一个有秩序的整体,代表城市发展的重心。

自秦汉建城2200余年广州城址没有改变,为历代郡、州、府、道、路、省之治所,也是南越、南汉、南明三朝之古都。广州顺珠江岸线、水系变迁和地势而为。古代广州北有越秀山,东侧和西侧有番山、禺山相拱卫,番禺二山是一小片彼此相连的起伏丘陵,形成古城的天然屏障。“三山一水”的山川地理形态决定了古人选择北京路一带作为古代广州城的中轴线。

近代中轴线 ·求通不求直 中西文化共融

从越秀山直至海珠广场

荟萃近代建筑经典佳作

时间的车轮徐徐向前,作为中国近现代革命策源地的广州逐渐从传统走向近代,并开始奠定现代城市基础,成为中国首个建立具有近代意义市制的城市,规划的力量在其间发挥了重要作用。

广州城市近代中轴线这一概念的提出最早见于时任广州工务局局长程天固编写的《广州市工务之实施计划》。程天固认为,珠江南岸地区与中央公园和当时规划中的市政府合署大楼在珠江南北地区隔岸相对,若通过几十米宽的新式马路与横跨珠江的海珠桥将这些节点连接起来,则会“气象巍峨,交通繁盛”。1919年,市政工所穿过清朝衙门空地而拆建一条南北向道路,取名维新路,寓维新变革之意,拉开了广州近代中轴线的建设序幕。

1937年出版的《广州市马路全图》(局部)图中的维新路(今广州起义路)是一条笔直的马路,而在实际建设中拐了弯,一是维新路修建过程中,为保护千顷书院和梁千乘侯祠两处历史文物,维新路“绕道而行”;二是在修建海珠桥时为了选择江面最窄处建桥,道路往东偏移了。

越秀山上的镇海楼

中山纪念堂大堂竟然没有一根柱子

20世纪20年代,时任市长孙科在近代中轴线上率先开建的是广州第一公园。1921年,昔日官府园林被改造成广州第一座公园(面积4.46万平方米,1966年改名为“人民公园”),孙科在公园开幕礼发表演说,现场观礼的市民达二十万人,好像过节一样。

1925年,孙中山先生逝世后,广州人民和海外华侨为纪念孙中山先生,集资兴建了中山纪念堂。位于越秀山南麓的中山纪念堂与中山纪念碑同期建设,并出于中国近代杰出建筑师——吕彦直之手。中山纪念堂于1929年动工,1930年建成。令人惊讶的是,偌大一座纪念堂,跨度达71米的大堂中间居然没有一根柱子。吕彦直创造性地将中国民族形式中的多种单体建筑,巧妙地组合成了一个独特而完美的整体;以创新的民族形式,包装出一座用西方现代技术构筑起来的大型会堂建筑框架。

中山纪念堂,跨度达71米的大堂中间却没有一根柱子

陈济棠主政广东时(1929年-1936年),将市立第一公园临近纪念堂的区域腾挪出来,建设了国民市政府合署办公大楼,即现在的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大楼。当时,刚过而立之年的林克明已是建筑界小有名气的专家,他成功地融合了中国古建筑文化和西方近代建筑的结构技术,在“市政府合署”(现在广州市政府办公大楼)设计方案竞赛中脱颖而出,大楼1934年落成。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黄琉璃瓦绿脊,红柱黄墙白花岗石基座,既雄伟庄严,又古雅和谐。中山纪念堂与市政府合署办公大楼皆为“中国固有式”建筑形式,都是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的经典建筑作品。

1927年12月,广州起义爆发。工人赤卫队和起义士兵进攻设于维新路的旧广州公安局和旧保安大队,后建立了广州苏维埃政府,这里由此成为中国第一个城市苏维埃政权诞生地。为纪念广州起义,维新路于1966年更名为起义路。

如今,从人民公园往南走就是广州起义路,起义路南端则是建于1929年的海珠桥,这也是广州第一座跨江大桥。1953年,海珠广场建成,周边聚集了第一届广交会场馆、华侨大厦等优秀现代建筑,承载着浓厚的广州风情。

在这一条近代传统中轴线上,海珠广场是一个亮丽的城市会客厅,而越秀山与珠江水遥相呼应,承载着老一辈广州人的集体记忆。

在这一条近代传统中轴线上,海珠广场是一个亮丽的城市会客厅。

新中轴线 ·轴线东移 新地标“七星拱月”

中轴线东移

天河新城区迅速崛起

民国时期,广州曾规划往南发展,跨江发展可谓是当时广州官方的一个梦想。20世纪初,今日的工业大道沿线仍是沼泽和农田,但依托便利的水运条件,海珠岛的南石头地区开始出现了工业企业。而城市跨江发展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跨江桥梁的建设问题。1933年,广州首座跨江大桥——海珠桥建成通车,为城市向南拓展延伸打通了珠江“天堑”。随着海珠桥的开通,政府明确了将工业区放置在“河南”的策略。陈济棠主政广东期间,先后规划建设了三个工业区,即西村第一省营工业区、河南第二省营工业区和南石头第三工业区,后二者均在“河南”地区。此后,抗战爆发,海珠桥被炸,城市南拓步伐不得不遗憾终止。

从千年城市轴心,到一百年前的近代中轴线,时间悄然走到了二十世纪的尾巴,随着城市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更新迫在眉睫。

1987年,广州城市空间结构演化迎来关键节点。借助第六届全国运动会的举行,广州在一片菜地上建设了第六届全国运动会主场馆——天河体育中心,进而带动了天河新城区的迅速发展。上世纪90年代初,市政府决定在天河体育中心以南直到珠江的菜地良田上建设新城市中心。得益于改革开放,彼时的广州已经开启了广泛的国际交流。1993年,美国设计师卡罗尔·托马斯的事务所中标,做出了最初的规划。方案中,托马斯夫人规划了一条自天河体育中心到珠江之间的林荫大道,这就是如今新中轴线的雏形。

1997年,中信广场建成,它面向天河体育中心,背后是广州火车东站。为更贴合本土化建设,1999年,广州市政府又展开了一次新中轴线的城市设计竞赛,华南理工大学“都市绿核”方案入选。新方案强化了城市的中轴线,它在保持中轴线南北向不变更的基础上,增加开敞空间和绿地,极大地提高了公共空间的可用性。托马斯夫人当年的设计被巧妙地融入新时代的本土智慧。

中信广场

中轴线首跨珠江南拓

全长12公里

2010年,广州塔在珠江南岸建成开放,令城市中轴线首次越过珠江,实现了历史性飞跃。仅仅用了十年,广州“大变”扛鼎之作——广州新中轴线北段建成。站在广州塔上放眼望去,花城广场犹如“绿宝瓶”纵卧,海心沙广场静卧江边,独具风格的广州大剧院、广东省博物馆、广州图书馆、广州第二少年宫屹立江边,东西两塔拱卫而起……新中轴线上地标建筑“七星拱月”,集中反映了广州城市建设的成就,也成为广州新的名片。

每当夜幕降临,新中轴线夜景灯光次第亮起来,形成一幅绵延至江边的梦幻画卷…… “亲朋好友来广州,我就安排他们游‘新中轴’。”市民潘先生说,高耸入云的广州塔、大气雍容的花城广场、如诗如画的海心沙……新中轴线上“七星拱月”的地标“会演”,是新广州最好的形象代言。

新中轴线展现着羊城欣欣向荣的活力、广州人的豪迈气概以及广州走向“国际化大都市”的雄心和决心。在这条新中轴线上,从1997年总高度391米的中信广场建成,到高600米的广州塔、高432米的西塔再到2016年高530米的东塔正式投入使用,“广州高度”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刷新了4次,它已成为华南地区总部经济和金融、科技、商务等高端产业高度集聚区,吸引了两百多个世界500强企业项目,造就了62栋“亿元楼”。

2021年6月25日,新中轴线迎来了海心桥的落成。海心桥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设计,是广州首座珠江两岸人行桥,也是世界最大跨度的人行桥。市民可以从新中轴线的这一头跨江步行到另一头。

新中轴线上有不少地标建筑。

继续向南拓展

将崛起多个文化地标

新中轴线继续向南,走得更远,更加生态化。在空中沿新中轴线往南看,广州塔南侧,毗邻广州塔的羊城广场正在紧锣密鼓地施工中。羊城广场拟建三层地下空间及市政配套设施工程,地上1层,地下2层,计划打造知名品牌的主力店、定制店、特色店和网红店,并将建设拥有800个座位的剧场。羊城广场南面,广州美术馆、广州科学馆的建设如火如荼,广州美术馆已露出宛如“水中盛放的英雄花”的外形,广州科学馆建成后将成为广州科技传播的平台,连通世界的窗口、科技旅游文化地标。

再往南,海珠湖畔,岭南翰墨园、岭南曲艺园、百果飘香园、广府风情园以及广绣风雅园……一栋栋古色古香的传统建筑外部已经完工,风格各异,园区与海珠湖湿地公园一水之隔,可观落日倒映湖面,登楼远眺,更与广州塔遥相呼应。“十里红云一湾水,八桥画舫十六亭”,全国最大的文化馆——广州文化馆新馆也即将在海珠湿地旁亮相,成为广州新中轴线上又一城市名片。

新中轴线上不仅有林立的CBD高楼,还有大型城市花园广场和广袤的湿地公园。

海珠湖南岸与珠江后航道之间,有着600年历史的沥滘及周边地区将迎来巨变,沥滘片区规划打造新中轴线南门地标——数字科创湾。

新中轴线上不仅有林立的CBD高楼,还有大型城市花园广场和广袤的湿地公园。可以说,它不仅是广州的发展轴,更是城市的景观轴、生态轴。它不仅见证着新中国成立以来广州的日新月异,更彰显着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底气,是广州文化精神的空间载体,也展现着城市建设者不断逐梦奋进的决心、智慧与发展谋略。

“从广州城市古代中轴线到广州近代中轴线,再到广州现代中轴线, 从千年商都到中国南方大港,再到中国内地最佳商业城市,广州城市中轴线的变迁反映了城市的变迁,代表了市中心从西向东的发展方向。”孙永生说,广州城市现代中轴线一直向南延伸,将与广州“南拓”战略一道,开辟出新的发展天地,形成带动粤港澳大湾区、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与地区共同发展的国际科技创新区、国际航运枢纽区。

伴随城市持续生长,广州可能会有第四条、第五条轴线书写新的故事。

广州日报8月31日A6、A7版面图

策划/读懂广州工作室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倪明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苏俊杰、李波、陈忧子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叶碧君

我们为什么称广州为羊城?

所谓羊城与一个五羊降福的古老传说有关,在广州越秀公园有一座五羊雕像,也是描述这段传说的。

广州,又名「羊城」,有着两千两百一十多年的历史。它和世界上许多古老的城市一样,有着一个美丽的传说。

公元前9世纪,周朝的楚国在如今的广州建造了一个城邑,名叫楚庭。有一年,楚庭因连年灾害,田地荒芜,农业失收,百姓饥荒。有一天,南海的天空出现五朵祥云,上有五位仙人,身穿红橙黄绿紫五色彩衣,分别骑着五只仙羊,仙羊口衔一棵一茎六穗的稻子,徐徐降落在这座城市。仙人把稻穗赠予百姓,把五只羊留下,祝愿这里永无饥荒,然后腾空而去。

从此,广州成了岭南最富庶的地方;也开始有了「羊城」、「五羊城」、「穗城」之称。广州的百姓还在惠福西路修建了「五仙观」,纪念五位造福的仙人。你若不信,可到五仙观的东侧看看,那里还有一块巨大的红砂石脚印状的凹穴,那就是「仙人拇迹」。你还不信,可到越秀山麓,那里存有一块「古之楚庭」的石碑,它告诉我们,广州最古老的名字叫「楚庭」。

这个五羊的传说是一则广州的「史前拓殖故事」,通过「五羊衔谷,萃於楚庭」,反映出西周末年,由於诸侯崛起,民不聊生,中原百姓纷纷携带家畜、农作物向南迁徙的事实,表达了古代的广州先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然而,历史眞实的广州是这样产生的。

广州这块土地面临南海,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气候温和,日照时间长,雨量充沛。早在新石器时代,即约五千年前,先民们就在这里从速渔猎和原始农业活动。在广州的龙眼洞、飞鹅岭等地发现的远古文化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石斧、石凿、石磨和陶器等生产工具,说明已经有流动的渔猎部落在珠江三角洲的广州地区定居,并逐步发展成为广州的原始聚落。

后来,人们的耕作和捕猎技术提高了,学会了各种手工艺技术,生产的粮食和打的鱼也多了,便开始用剩余的粮食和鱼,去换取别的部落的剩余产品,交换有用的工具。在物产富饶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出现了各行各业的工匠,他们不必从速耕种,也不需要住在分散的乡村,而是集中居住。这样,广州一带的各个定居地之间的交往密切起来,变得谁也离不开谁了,慢慢地形成了一个经济社会,从而奠定了广州城的基础。那时候,世界上许多名城,还是猎人弯弓搭箭的森林,或者是渔夫撒网的河泽呢

北京红卫兵从张掖大佛肚子里掏出来的文物,所剩无多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