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两极的动物为什么能抵御寒冷?它们有什么“特殊的高招”?

2021年11月29日,支付宝的蚂蚁庄园小课堂的问题是关于月球的,问题是“地球的南极北极都是冰天雪地那月球的两极呢?”这个知识很多人都不知道答案是什么,下面就来为大家分享一下蚂蚁庄园最新答案。 地球的南极北极都是冰天雪地那月球的两极呢 11月29日蚂蚁庄园最新答案 今天问题:地球的南极北极都是冰天雪地那月球的两极呢?

南北两极的动物为什么能抵御寒冷?它们有什么“特殊的高招”?

生命对于气温的变化非常敏感,特别是极度的寒冷,往往会给生物的生存造成严重的威胁。这一点,从地球上生物分布的特点,就可以得到明显的印证。在热带和温带,植物繁茂,动物丰盈,但是在寒带,特别是两极地区,生物却大为减少,窖寥无几。即使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也都拼命地拥挤在温暖如春的大城市里,除了极少数科学家和探险者之外,又有谁肯到冰天雪地的两极地区去试一试呢?

然而,生命是顽强的。与贪图安逸的人类相比,野外的生命似平要顽强得多,在两极表现得尤为突出。从细菌到藻类,从昆虫到地衣,从植物到动物,从天上飞的鸟到水中游的鱼,都能顶风冒雪,争分夺秒,在极端环境中顽强地生存下去。人们在惊叹之余,不禁会问,它们用什么绝招,与如此严酷的大自然抗衡呢?

相对而言,植物抵御严寒的能力相当有限,且又在原地不能动弹,所以两极地区的植物相对稀少,南极只有苔藓地衣之类,它们低矮小巧、生长缓慢,与风雪和干旱顽强地拼搏与抗争,

北极则有开花的小草,以其可贵的绿色,点缀着白茫茫的极地大地,动物的情况则有所不同,它们八仙过海,各显其能,能抗击严寒的物种就生存,忍受不了严寒者就得死亡或者迁移,就这样,经过一番生死较量之后,它们各自发展出了一套在极其寒冷的条件下谋求生存的锦囊妙计,其中最关键的技巧,就是抵御气温变化的能力。而对动物而言,从冷血到温血,则是一个极为关键性的飞跃,恐龙为什么会灭绝,就是因为它们身体内没有可调节温度的恒温机制,气温一突变,它们就纷纷倒闭,呜呼哀哉了。

温血动物又称恒温动物,只要外界的环境温度在其可以忍受的限度之内,它们体内的温度就可以保持不变,维持在37℃左右,这是较高等动物的一种属性,一切鸟类和哺乳动物都是如此,对这些动物的生存和发展来说,这种能力是极其重要的,而在两极地区,其重要性表现得最为突出,例如,两极的企鹅,

冒着时速145千米的暴风雪,仍能不动声色地保护着自己的蛋和幼仔:北极麝香牛,在零下40℃的气温中,仍在悠然自得地吃着草,打着响鼻。

地球上的动物品种有100多万种,但温血动物只有13000多种,其余全部是冷血动物,即所谓的变温动物,包括所有的爬行动物、鱼类以及昆虫等,它们的体温完全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令人惊叹不已的是,有少数冷血动物,即使在极其寒冷的气候条件下,几乎丧失了活动能力,但却仍能安然生存。例如,鱼、昆虫和螨之类的冷血动物,虽然品种很少,但在个体数量上,却大大地超过了其他极地生物,从而为更高级的生物提供了必不可少的食物。

研究表明,温血动物之所以能保持其体内的温度,是因为它们的大脑中,有一个敏感的恒温器,能随时随地起着调节体温的作用。当然,这种调节作用,是需要物质基础的,那就是食物,动物用以保持其体温的热量,主要是消化吃下的食物产生的,一般来说,外界环境的温度越低,所需要的热量也就越多,新陈代谢的速度也就越快。

但是,在两极地区极其恶劣的气候条件下,只靠吞下食物和提高新陈代谢的速度,还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设法保持体内的热量不会过多地散失,人类可以依靠厚厚的衣服和呆在室内来保持暖和,而动物却只能依靠羽毛、绒毛和厚厚的皮下脂肪来绝热,以及寻找适当的栖息地来逃避风雪,以保持体内的热量尽量少散发,有些动物干脆冬眠,或者在寒冷的冬季迁居他地,例如,阿拉斯加或西伯利亚的爱斯基摩狗,

长有厚厚的毛皮,其绝热作用是如此之好,即使在寒冷的冬夜,雪花落到它们身上也不会融化,反而起到挡风的作用,这时它们睡得最为舒适,像是盖了一层被子,还有些动物,可以依靠抖开软毛来捕捉空气,从而获得暂时的温暖,或者改变姿势,例如缩作一团,以此来减少热量的散失,在极地的冬夜里,动物的软毛还能吸收并且反射肉眼所看不见的红外线,以便摄取更多的热量。

更加奇妙的是,某些动物还具有保持双重体温的特殊功能,它们可以使身体主要部分保持正常的体温,而四肢、尾鳍等尖端部分,温度则可以降低,这样既能减少身体内热量的消耗,又能减少身体表面热量的散失,真是一举两得,例如海鸥,其双脚的温度只有7℃左右,比身体其他部分的温度低30多摄氏度,但其脚上的神经系统却仍能正常工作。

而海豹和海豚薄薄的尾叶及鳍状肢的温度也很低,使身体内部的温度与周围海水的温度差不多,这些动物的体内,有一种简单而有效的热交换系统,通过一种巧妙的设计,来完成这一任务。在这些部位,输送热血到肢体的动脉,与回收冷血送回到心脏的静脉紧紧地缠绕在一起。这样,热血便被冷却,冷血则被加热,因此就可以使得肢体部分的温度,经常保持在低温的状态下,所需要和所散失的热量,就会少得寒。

但是,要在极地环境里生存下去,只靠抗寒和保温还是不够的,对许多动物,特别是那些个体比较大的动物来说,身体内还必须要有这样的机制,在必要时能把体内多余的热量尽快散发出去,例如,企鹅有时候可能会遇到零度以上的温暖的天气,它们就会热得受不了。

而在海洋里时,它们不仅要飞快地游泳,似追逐鱼虾,填饱肚皮,有时候还得拼命逃窜,以摆脱海豹和嗜杀鲸的袭击,这时候。它们身体里就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必须尽快散发出去,北极驯鹿也是如此,在某一时刻,它们可以安安静静地进食,而转眼之间,可能就得疾驰而去,以逃避狼群的进攻,这时候,从驯鹿和狼身上所散发出来的热量,大约等于平时的20倍,主要就通过它们软毛稀薄的腹部、耳朵、腿、尾巴以及迅速喘息的舌头,很快散发到体外。人类也是如此,在做激烈运动时,总会大汗淋漓,气喘吁吁,就是因为身体内产生出大量热量的缘故,如果身体里的热量不能通过出汗和喘气很快散发出去,就有可能热得休克过去,甚至倒地而死,一命呜呼。

​使科学家们惊叹不已的是,许多极地动物,具有既能抵御严寒,又能忍受酷热的本领,例如,研究人员发现,北极山坡上盛产的金花鼠,以及鼬鼠、狐狸、狼和小北极熊等,都能忍受酷热,甚至比北美旅鼠等沙漠动物所能忍受的温度还高20多度,由此可见,这些动物体内,用以调节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借以应付寒冷的那一套精密的控制机制,同样也能有效地应付酷热。

南北两极都是冰天雪地,为什么南极叫洲而北极称洋?

南极分东南极洲和西南极洲两部分。南极大陆的总面积为1390万m2,是中国和印巴大陆面积之和,居世界各洲第五位。

南极大陆是一个巨大的冰盖,平均海拔为2350米,是世界上最高的大陆。也是地球上最高的洲。最高点是海拔5140米,素有\"冰雪高原\"之美誉。南极洲不仅有煤、石油、天然气化石燃料,还有矿物质220余种,如铂、铀、铁、锰、铜、镍、钴、铬、铅、锡、锌、金、铝、锑、石墨、银、金刚石等。

南极洲仅有2%供动植物生息之地,长年无冰雪覆盖。南极圈内没有常驻人口,只有轮换的考察人员。南极也不属于任何一个国家。南极代表性动物是企鹅。

南极洲是世界上风力最大的地区;南极大陆是世界上最孤立的大陆;南极大陆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大陆,南极大陆是冰雪量最多的大陆;南极大陆是世界上横跨经度最大的大陆;南极大陆是最大的荒漠。

世界上共有28个国家在南极建立了53个科学考察站, 2009年1月27日,中国在南极建立了第三个南极科学考察站--昆仑站,是一所最高的科学考察站。

俄罗斯秘密文件透露,南极洲有外星人的基地,根据,现代化的建筑群是现代文明所不能建造的。据报道,2004年6月10日,大量的UFO舰队突然出现在南极上空。

北极。北极是指地球自转轴的北端,也就是北纬90°的一个点。北冰洋是一片浩瀚的冰封海洋,周围是众多的岛屿以及北美洲和亚洲北部的沿海地区。北冰洋绝大部分终年覆盖海冰,是地球上唯一的白色海洋,海冰平均厚3m,冰覆盖面积,冬季约73%,总面积有1000~1100万k㎡,夏季约53%。

北极北冰洋中有丰富的鱼类和浮游生物,为夏季数百万只海鸟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也是海豹、鲸和其他海洋动物的食物。

接近极点,一年的时光只有一天一夜。即使在仲夏时节,太阳也只是远远地挂在南方地平线上,太阳升起的角度不会超过23.5°

北冰洋,代表性的动物是北极熊。北极不但有常驻人口,还有多个城市。北极冰山相对矮小,北极海下不但有潜艇游弋,一些岛上还设有军事基地。1993年4月8日,香港女士李乐诗,第一次代表中华民族乘飞机到达北极点。

问题总结。南极之所以称为洲,北极之所以称为洋,主要有一下几个原因。

第一,由于面积的差异。南极大陆周围环绕着海洋,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北极海洋周围环绕着陆地,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第二,由于面积的不同,导致人类关注和研究的对象不同,南极人类关注的焦点是陆地,如陆地的温度、气候、矿藏、海拔、动植物的生长等,水域关注较少。而北极人类关注的是水域,如海冰面积、冰上和冰下的生物情况等。

第三.,开发程度不同导致关注度不同。南极的陆地几乎没有开发,因此,陆地开发受到各国的关注。而北冰洋开发较早,利用价值高,更受到重视。

第四,未知情况也不同。南极大陆许有多神秘之处,如建筑群、外星人基地等。北冰洋底部有丰富未知动植物资源、矿产资源等。

其八,地形影响气温。一般来说,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大约下降6℃左右 ,南极平均海拔高度为2350米,最高约5140米,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气温必然较低。另外,北极陆地面积小,大部分为北冰洋,由于海水的热容量大,吸收较多的热量,成为有效的蓄热池,能够在冬天的时候利用夏天存储的热能为北极加热。所以,北极的年平均气温比南极要高8℃左右。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