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豫剧|具有深厚群众基础的大剧种

豫剧又名“河南梆子”“河南高调”,在早期的演出中高音部分常常用假音来辅助,声音中带“讴”,所以也叫“河南讴”,豫西山区更是根据其鲜明的铿锵有力唱腔方式称之为靠山吼。豫剧主要在黄河、淮河流域流行,在全国各地都建立了专业的豫剧团,是我国地方戏最大的曲艺剧种。

戏曲·豫剧|具有深厚群众基础的大剧种

豫剧,原名“河南梆子”,俗称“河南讴”“讴戏”“土梆戏”,是一个具有深厚群众基础的大剧种。

清代末年,豫剧已流布了河南全省的腹心地域。新中国建国后更以罕见的速度发展壮大,遍及河南城乡各地,并流布台湾、新疆、甘肃、陕西、湖北、山西、山东、河北、四川、江苏等全国十几个省、市、自治区。至80年代中期,豫剧从演出团体、从业人数、观众数量等诸多方面跃居全国300多个地方剧种之首。

豫剧有祥符调、豫东调、沙河调、豫西调等多种地域流派。经常被谈论的有陈(素真)派、常(香玉)派、崔(兰田)派、马(金凤)派、阎(立品)派、桑(振君)派等旦角六大流派;老生(即须生、红脸)唐(玉成)派、唐(喜成)派、刘(忠河)派;小生行当黄(儒秀)派、刘(法印)派、王(素君)派;武生行当流派王(二顺)派;净行李(斯忠)派和丑行牛(得草)派、高(兴旺)派等。流派的出现对豫剧有正面意义, 其表演特色是豫剧不断发展的重要因素。

豫剧的特点是生活化、平民化,质朴本色,雅俗共赏。

豫剧的传统剧目有1000多个,其中很大一部分取材于历史小说和演义。如封神戏、三国戏、瓦岗戏、包公戏、以宋朝为背景的戏如杨家将和岳家将等题材,还有很大一部分描写爱情、婚姻、道德伦理的戏。新中国成立之后,出现了不少描写现实生活的现代戏和新编历史剧。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春秋配》《梵王宫》《三上轿》《黄鹤楼》《三拂袖》《涤耻血》《桃花庵》《对花枪》《天地配》《铡美案》《龙凤令》《玉虎坠》《十面埋伏》《南阳关》《金囍记》《贺后骂殿》《对绣鞋》《天国盛会》《秦雪梅》《三上关》《女贞花》《劈山救母》、《香囊记》又名《抬花轿》)等。

2019年11月,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组织开展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检查和调整工作,豫剧保护单位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2006年,豫剧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图源于网络)

来源: 文旅中国

豫剧是不是影响力和辐射力最大的剧种?

豫剧是不是影响力和辐射力最大的剧种?在深圳的人民公园里,退休的老人们每天唱的最多的戏剧就是豫剧。豫剧在南方已经生根发芽,而几乎听不到京剧。

豫剧具有草根性,随时随地随处可见。而其它戏剧就不能。京剧的花腔与花架子,让它失去群众性,在民间没有根基,你见过有哪几个在公园唱京剧的?大部分是豫剧与其它地方戏。

当然,其它戏剧也有草根性,比如黄梅戏与秦腔,这两种戏剧流传区域大多都是在四周流传,而豫剧是全国性的。新疆与山东,黑龙江与广东都有豫剧的生存空间。京剧就不行,京剧除了那个几个大城市有生存空间外,几乎没有一点生存空间。

这很简单,京剧是孤芳自赏,豫剧是随波逐流,各自的发展方式与接受人群不同而已。

言归正传,京剧就像是富人所认为的艺术,真正大规模深入群众,扎根基层的只有豫剧,没有多少普通老百姓愿意花钱去戏院里看京剧。试问有多少京剧社团愿意在农村露天搭台表演,没有多少,而豫剧呢,几乎所有民间豫剧团都经历过下乡露天演出,这就是两个剧种的不同之处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