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是如何继承罗马正统的?

居然有粤语节?是的,从2010年开始,每年的7月25日就是粤语节。那一年那一天,很多年轻人齐聚广州江南西路地铁站A出口,齐撑粤语。有人称,这是一场“广州的文艺复兴”。后来,这一天被热爱粤语的人定为“粤语节”。

东北是如何继承罗马正统的?

策划:阿迪民

中文互联网上的各种奇葩理论,总能给你的认知边界重新画线。

像在网络的中古时代,就有所谓的“失重神教”,其核心观点用白话概括为:

在高速下落的电梯里,只要你在电梯接触地面的那一刻跳起来,你就会毫发无伤。

后来又有了民间自造原子弹。

这项目还有图纸,特点为“制造容易,便于储存”,听着就跟过年玩的摔炮似的。

而最近,更离谱的学说出现了。

在网上,有人高调宣称:“罗马正统在东北,在东三省,在山海关外的8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这是怎么回事儿?

作为一个东北人,我决定好好研究一下,结果却发现,这个理论:

离谱,但又不完全离谱。

首先,将东北与海外相联系,并不是一个新鲜事儿。

比如由于历史原因,哈尔滨就被美誉为“东方小巴黎”。

也有学者指出,二人转在艺术层面,和美国黑人的嘻哈文化有异曲同工之妙。

但东三省和意大利的罗马市,把这俩地界放一起,实在是有些风马牛不相及。

结果我一查,发现这里的罗马,说的并不是城市,而是人类文明史上最强大帝国之一——罗马帝国。

罗马帝国,东西两朝,超长待机1500年,幅员辽阔,包裹着整个欧洲地中海。

在巅峰时期,这个国家的子民一度超过了全球总人口的20%,其文化影响力覆盖今天的整个西方文明。

一个最典型的证据,就是在罗马帝国亡掉后,神圣罗马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莫斯科公国、纳粹德国乃至今天的美国,都或明或暗地宣称,自己是罗马帝国的正统继承人。

·这图纯图一乐,请勿当真

但再怎么样,这个罗马正统,也轮不着东三省来继承啊?

对此,提出“东北罗马说”的人给出的解释是:因为在东北,遍地都是罗马。

以东三省的省会为例,我们在哈尔滨、长春和沈阳的数字地图上,以“罗马”为关键词进行搜索,结果发现了大量的“罗马瓷砖”“罗马卫浴”,以及数不清的“罗马××小区”。

毫不夸张地说,只要出了山海关,几乎每一座城市,都有一个冠有罗马名号的楼盘。

然而,如果你将搜索范围扩大到全国,就会发现这种论证方式可谓漏洞百出。

根据“极昼”的一篇有关房地产的报道,1990年~2010年间,全国的开发商都倾向于欧式风格的设计,所以给小区起的名字大概率会用上“罗马”这个洋气的词儿。

·山西大同的东方罗马城

更何况,如果要用中文名词去证明罗马的正统性,你会发现,

罗马帝国的千年王都君士坦丁堡,位于苏州的比斯特购物村。

而罗马帝国本身,则坐落在河南鹤壁市的淇滨区,旁边就是钱柜夜总会。

于是,“罗马东北说”的信徒,便换了个视角,在地图上点出了海南省文昌市的罗马村。

他们说这个村,就是罗马正统在东北的铁证,因为:

东罗马帝国灭亡后,罗马贵戚下嫁俄罗斯大公。

十月革命后,沙俄贵族大批逃往东北。

20世纪90年代后,东北人大量涌向海南岛打工。

由此可推,罗马村就是东北人在海南建立起的罗马正统。

当然,这个论证就更靠不住了。

且不说全国远不止这一个罗马村,

·图片来自知乎,用户@Iltanen夜宁

单是这套论证逻辑,放在河北省的张家口市,明显更有道理。

所以,单是训诂词句,就将罗马正统的帽子扣到东北头上,显然过于武断。

要想证明文明的传承,一件实在的雕塑或文物,定然要胜过这缥缈的千言万语。

而令我惊讶的是,这样的文物和实体,不但在东三省有不少,有的甚至还是“圣遗物”的级别。

一言以蔽之,东北对于罗马正统的继承,表面在名,实际在物。

最直接的一个例子,就是当下的黑吉辽老铁们,对于这一符号的崇拜。

过去几年,Boy London的烫金雄鹰,已经完成了与东北精神小伙小妹的深度捆绑。

而这展翅猛禽的风采原型,正是昔日罗马帝国沿用数个世纪的徽章。

当然,你可以指责这种后现代所催生的消费主义符号,与欧洲中古的帝国国徽联系甚浅。

但东北子民对鹰隼的崇拜,却自古就和罗马帝国有着高度的相似。

《本草纲目》记载:“雕出辽东,最俊者谓之海东青。”

这名为海东青的东北神鹰,曾是满洲部族的至高图腾,它被称为“万鹰之神”,能“搏风玉爪凌霄汉,瞥日风毛堕雪霜”。

所以,在白山黑水之间,它是单头鹰,出现在女真部落的传说中;到了欧罗巴大陆,它变成了双头鹰,出现在罗马军团的旗帜上。

而除了鹰,在黑吉辽,你还能看到大量充满了罗马味道的现代建筑。

比如在哈尔滨的斯大林公园,你能看到气派的古罗马艺术回廊。

在纪念苏联领袖的地方,看到象征欧洲帝国的符号,感觉上颇有点修正主义的味道。

在大庆的明湖,两尊罗马卫士立于湖畔,用跨越千年的威严,守望着这个曾被叫作“王连科泡”的水塘。

而位于哈市中央大街上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则被看作是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式建筑风格的活化石。

但即便这样风格化的教堂,放到整个东三省,也并不是最能代表罗马正统的物件。

在吉林长春,有一尊名为罗马狼的文物级雕像。

这尊雕像所描绘的,是“母狼育双婴,双婴长大造都城”的古罗马建城故事,其本身就有着代表整个罗马帝国的意味。

而这个雕像之所以出现在了长春,是因为在抗日战争时期,意大利纳粹头子墨索里尼为拉拢伪满洲国,于1938年将这尊雕像,送给了当时的“康德皇帝”溥仪,作为“两国建交”的礼物。

而在新中国成立后,这尊雕塑也几经辗转,在被社会主义改造后重新展出,据说现在放置在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三楼的会议室里。

一方面,它反映了帝国的罪恶;另一方面,它也承载了罗马的文化。

而说到文化,就要提到“东北罗马说”这个理论里,最重要的一个论据——洗浴文化。

罗马帝国当年和东北三省今天的洗浴文化,几乎可以用“高度相似”这四个字来形容。

·东北洗浴中心

当年,一个生活在罗马帝国的公民,洗澡的正常步骤大致是这样的:

1.进入浴场大厅,付进场费。

2.去更衣室换衣服。

4.在身上涂点东西。

3.在高温区开始泡。

5.出水,让奴隶擦刮身体。

6.擦干,回更衣室,穿好衣服。

7.在浴场吃顿饭。

就这一套内容,你把涂东西改到泡澡后,把奴隶擦刮改成师傅搓澡,把付款交手牌移到最后,就差不多变成一个东北人去澡堂的基本流程了。

不论在罗马还是在铁岭,在君士坦丁堡还是在四平,洗浴对生活在那个当下时空的人而言,都是一件重要且平常的事情。

而洗浴的公共场所,也自然成了无可取代的、人人坦诚相见的社交中心。

在罗马,商业合同有许多在浴场缔结,而在东北,又有多少单生意不是在洗浴中心谈成的呢?

于是,当你看到诗人尤维纳利斯说“人们脱光衣服,挺着大肚子,摇摇摆摆像鸭子一样走进浴场”,你脑海里自然就会浮现出,那些剃着光头,脑袋后面三个褶的东北大哥。

并且在这些年,大家都在说,东北的洗浴中心正在实现全方位的进化。

但在我看来,这与其说是进化,不如说是“复古”——东北洗浴正在从各个细节上,接近当年罗马浴场的模样。

在古罗马,文学家马提雅尔说:“在饥饿中奢侈地沐浴是没有什么作用的。”

所以,罗马浴场的酒宴丰盛至极,多到人们吃完了要用催吐剂,吐完后回来接着吃。

而在东北,自助餐与烧烤,已经成了多家洗浴中心的标配,许多人就是奔着吃去的。

·图片来自小红书,用户@睡不着也行

在罗马浴场,“高雅”的精英阶层,可以在洗浴后前往阅览室读书和聆听演讲。

而在东北,所有宾客都可以在洗浴中心内部的书店,获取知识的陶冶。

·图片来自小红书,用户@五花肉小可爱

在罗马的浴场,人们在洗浴前会先锻炼身体,打手球,滚铁环,在池子里游泳。

在东北的洗浴中心,你走出桑拿房,旁边就是健身房。

·图片来自小红书,用户@壹-

罗马人将自己的浴场视作它们征服其他文明,进行文化输出的标志。

而东北人也把他们对于洗浴的热爱,塑造成了能输送到全国的洗浴中心模式与文化符号。

于是乎,在热水池子里升腾起的,弥漫了两千多年的氤氲里,这个由罗马贵族们所塑造的文化正统,就这样阴差阳错地穿越了时空,落到了一群工人后代的手里。

而这所谓的正统,不是公民法,不是“三线对列”,不是英白拉多,不是竞技场与凯旋门,不是疆土与开拓,更不是征服与帝国。

这正统仅仅只是属于所有人类,所有文明的四个字——享受生活。

设计/视觉 Elaine

白话东北历史

  草房低矮纸糊墙,

  一门两家很正常。

  天蓝水清星闪耀,

  玉米大饼当干粮。

  房檐倒挂冰溜子,

  祖孙三代南北炕。

  茅楼修在房屋后,

  尿盆放在门口旁。

  燕子垒窝屋檐下,

  小鸡常站窗台上。

  母猪下崽厨房卧,

  大鹅拧人心发慌。

  黄狗看家把夜守,

  猫咪睡在炕头上。

  很多妇女叼烟袋,

  孩睡悠车吊房梁。

  黄瓜柿子架上揪,

  沙果李子树下尝。

  炕席低下摊稗谷,

  幔杖杆子五尺长。

  酱缸放在窗台下,

  水缸安在灶台旁。

  二大缸里淹酸菜,

  做饭厨房雾茫茫。

  米面烧柴按人分,

  漏粉就用大巴掌。

  碾子磨米人工推,

  簸箕呼呼煽米糠。

  铁锹五齿把地整,

  锄头专挠地垅帮。

  铁镐刨粪码成方,

  铁叉脱坯垒成墙。

  口袋装着嘎啦哈,

  姐妹炕上围一帮。

  毽子踢挡翻线绳,

  皮筋跳到腿发僵。

  小闺搭伙丢手绢,

  小小野外打雀忙。

  光着屁股摸蛤蜊,

  臭水溏里打漂洋。

  冬天冰上支爬犁,

  夏天摔泥嘎嘎响。

  场院里头弹琉琉,

  躲猫专往草垛藏。

  石头磙子把场打,

  辘轳打水木桶装。

  土豆埋在火盆里,

  烧熟扒皮油汪汪。

  咸菜疙瘩烀苞米,

  二米捞饭喷喷香。

  搪瓷缸子烫烧酒,

  大葱沾酱全造光。

  锅叉腾饭两不误,

  搏郎锤子麻绳纺。

  毛嗑放进铁锅炒,

  包米哑巴簸萁装。

  过年买来冻秋梨,

  糖球不用纸包装。

  女人穿着大襟袄,

  爷门习惯勉裤裆。

  煤油灯下纳鞋底,

  手箍顶针缝补忙。

  葫芦做瓢舀凉水,

  吃饭都在炕桌上。

  洗衣都用猪胰子,

  被里被面米汤浆。

  黄烟绳串架上挂,

  棒槌凿在石板上。

  玉米秆子烧火炕,

  门灶紧挨炕沿墙。

  支个梯子掏家雀,

  车链制成火药枪。

  啪叽都用硬纸做,

  猪菜都用土篮装。

  柳条编成粪篓子,

  挖菜挎着猪腰筐。

  媳妇每家只一个,

  孩子生了一大帮。

  老二老三老大哄,

  老五老六老四帮。

  上学放学无接送,

  草帽隐蔽箭杆枪。

  男女社员同劳动,

  共产主义放光芒。

  东北习俗东北腔,

  成长历史记心上。

  虽然年代大变样,

  不忘儿时旧时光。

  常忆常想常回味,

  铭刻肺腑到天荒!

(2)如俗语“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等。这些都体现东北人民面对困难时勇于挑战、不畏艰险的乐观主义精神。正是这种精神让东北人不断进取开拓。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