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味道:名人与庐山——王羲之与庐山玉帘泉

到庐山游览的人,几乎没有不去仙人洞光顾一番的。有的从锦绣谷一路游览到仙人洞,也有人从刻有“仙踪渺黄鹤,人事忆白莲”对联的圆门进去,但不管从正门还是走侧门,只要走进仙人洞,游人便会有一种别有洞天的感觉。从正门进入仙人洞,首先引人注目的是一块凌空突出的岩石,上面刻有“纵览云飞”四字,石上挺立着一棵劲松。这便是毛泽东当年在诗中“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所描写的地方。当然,仙人洞能够蜚声天下,不仅是因为这里的风景优美,而是因为这里有仙人修行的缘故。 庐山味道:名人与庐山——吕洞宾与庐山仙人洞 仙人洞相传是八仙之一吕洞宾栖身的地方。在历史上,吕洞宾也确有其人。他名叫吕嵒,字洞宾,号纯阳,是唐代陕西西安人,吕洞宾曾在终南山修道,以后浪迹江湖,自称“回道人。”道教徒称他为“吕祖”。由于李唐王朝崇尚道教,道人得到独尊的待遇,因此,有关吕洞宾的轶闻趣事也就传说纷纭。自从吕洞宾来到庐山,仙人洞便不仅被说成是他修炼成仙的地方,而且为道家所独占。仙人洞原为庐山释道两家读经修行之处,因形状很像一只伸开的手掌,故名佛手岩。岩洞深约四丈,可容百余人。后来,人们为了在洞内奉祀吕洞宾,佛手岩便改名为仙人洞。

庐山味道:名人与庐山——王羲之与庐山玉帘泉

庐山山南有座山峰,形如巨轮,人称金轮峰。远远望去,一道飞瀑宛如一串明亮的珍珠镶于峰侧,这便是庐山著名的玉帘泉。古往今来,飘飞的瀑水就如一个经久不息的传奇,流传着王羲之临池学书的故事。被后人誉为“书圣”的王羲之,出身于东晋名门望族。他的伯父王导和父亲王旷都是朝廷大员和书法名家。据新编《星子县志》记载:“咸康初,王羲之奉命镇守江州。公元340年,在山南金轮峰下营建别墅。附近山峰竞秀,飞泉泻银。”

庐山味道:名人与庐山——王羲之与庐山玉帘泉

公元335年,王羲之出任江州刺史,但生性洒脱的王羲之并不安心于仕途,他经常和朋友来庐山山南的金轮峰下游玩。那古松葱郁,泉石奏鸣的自然景致,会使他获得一份宁静和快意。特别是玉帘泉的洒脱与轻盈,仿佛触动了他深藏心底的艺术灵感。王羲之解郡去官之后,便在玉帘泉旁边修建了一栋别墅,隐居金轮峰下。闲居时期的王羲之终日游览山水,养鹅习字。庐山的奇峰秀壑,飞瀑流泉,与他高旷潇洒的气质极为相近。书法与山水,在王羲之看来,两者相得益彰。

王羲之陶铸百家,师法前人,曾学遍了卫夫人、张芝等许多名家笔法,这时又从庐山金轮峰的奇伟和玉帘泉的飘逸中获得启示,使得他的书法走向自成一体的境界。王羲之习字,不仅悉心学习前人所长,而且注重从汉字所反映的事物本身入手,力求达到字能传神的意境。他为了写好一个“鹅”字,曾在玉帘泉下面的玉溪中开凿一个池子,并从农妇家中买来几只鹅,养于池中。一有时间,他便来到池边揣摩鹅的各种形体姿态,反复练写鹅字。熟能生巧,王羲之书写的鹅字堪称出神入化。有人将他的笔迹刻于玉溪旁的岩石上,后来遇上山洪,石入深潭。据说那荡漾于水底的鹅字,就犹如一只潜水的白鹅,嬉游于水中。宋代诗人黄庭坚曾到此寻访,在鹅池旁边的巨石上题刻了“鹅池”二字,但历经千年风雨,池旁两字已难辨字迹。令人欣慰的是,清人薛所习在鹅池石壁上书写的“右军鹅池”四个大字,至今完好如初。

庐山味道:名人与庐山——王羲之与庐山玉帘泉

与庐山其它的瀑布不同,玉帘泉瀑布不循崖壁倾注,不贴崖壁流淌,不夺崖壁喷射,而是从崖前泻出尺余后,倏地化作缕缕银丝,飘卷斜飞,形成一卷高数十米,宽十几米的水帘。清代诗人笪重光在诗中曾形象地描写了玉帘泉的神奇风采:“谁识银河作水帘,金轮峰下影长悬。和烟笼月时开卷,带雨迎风有正偏。”王羲之临鹅池习字之余,经常来到玉帘泉下面的岩洞中凝神静观玉帘泉,那既像白云飘飞,又如玉龙腾空的瀑水,常常在他练字时出现在脑海,流淌于笔端。

王羲之非常敬佩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刻苦精神。他在金轮峰下也一样勤学苦练,使别墅旁边的池塘,几呈黑色,并成了他的洗墨池。由于王羲之的刻苦练字和超凡的艺术感悟,他开创了字体流畅舒展,运笔错落有致,体态变化自如的书法新风。尤其是此后创作的《兰亭序》,笔法清丽脱俗,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据《晋书》记载:“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为古今之冠也。”王羲之以其高超的书法,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书圣”,正是庐山奇丽的山水,为他提供了通往艺术顶峰的源泉。

庐山味道:名人与庐山——王羲之与庐山玉帘泉

王羲之不仅治学勤奋严谨,而且为人慷慨豪放。当时有一位名叫耶舍的西域佛陀,来到庐山传经颂佛。王羲之在与耶舍的交往中,深深敬佩耶舍的品行与学识。不久,王羲之调离江州时,把他的别墅送给耶舍,作为光扬佛法之所。从此,书圣的别墅在高僧的经营下,变成了庐山有记载以来的第一座寺院—归宗寺。归宗寺,虽为禅院,但它寓意“万化归宗”的寺名,迎合了中国“落叶归根”的文化心理。因此,建寺后,很快成为了庐山山南的佛事中心。

盛衰总有时,万物皆此理。归宗寺从耶舍入主,直至元末,保持了千年的鼎盛局面。自从朱元璋与陈友亮决战鄱阳湖殃及归宗寺后,这座江南名刹,才开始了几度兴废。奇怪的是,寺内有一颗古樟,相传是唐代入主归宗寺的智常大师所植,名为“复生树”。据记载:“朱陈战火之后,古寺遭毁。复生树也被劈去十之七八,几欲枯萎。”直到明朝,达观大师来到归宗寺,视复生树为寺院兴衰之征兆,便累石附涂,补其所口,未过多久,复生树竟重现生机,吐露秀色。

如今,归宗寺旧址上已建了一所学校,复生树仍顽强地挺立在学校空旷的操场上。那一半早已枯死的树干和一半充满生机的枝叶,见证着归宗寺历经千年的兴盛与衰亡。如果在周末,还会有不少的游人循着王羲之的足迹,来到鹅池与谷帘泉观景看瀑,从那轻盈飘逸的泉流中追寻书圣千年不朽的风采和神韵。

#庐山# #庐山天下悠#

文:龚骥

来源:#庐山旅游# #庐山味道#

[微风] 庐山旅游:庐山旅游景点推荐

​[微风] 庐山旅游:庐山住宿温馨提示

​[微风] 庐山旅游:庐山的特色美食

​[微风] 庐山旅游:最新庐山旅游攻略 - 庐山自助游攻略

18-庐山(长江游/ 去过庐山的众多历史文化名人个个如雷贯耳)

  ----至九江的航线两百多公里,不过10来个小时我们就抵达了长江中游的这座城市。九江的水系十分丰富,境内有三大水系穿流其中,如其中的长江水系,就有长江干流和我国第二大淡水湖--鄱阳湖。

  ----庐山位于九江市境内,因现存有重要的地质遗迹,如第四纪冰川地质遗迹等,而被誉为世界地质公园。庐山东西两侧为大断裂,山势雄伟,加之丰富的水资源,而形成数量众多景观壮美的瀑布。

  ----庐山还有着种类丰富的植物、野生动物和珍稀动物;每年盛夏的庐山凉爽宜人,山下的九江市赤日炎火,气温在35℃~42℃,而山上夏季平均气温只有 22.6℃左右,早晚温度常在15℃-20℃之间。大自然赋予了庐山太多的优质资源 ,庐山真乃“天生丽质”。

  ----庐山不仅风景秀丽,而且文化、历史内涵深厚。到庐山历游、居住、办学和工作过的文化及历史名人中,从司马迁,到陶渊明、李白、白居易、苏轼、王安石、黄庭坚、陆游、朱熹、康有为、毛泽东、蒋介石、胡适、郭沫若等等,个个无不是如雷贯耳,名震天下。其中,仅文坛巨匠和诗文名家就有1500余位,他们在庐山留下了4000余首诗词歌赋,为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瑰宝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庐山不愧为世界首屈一指的集风光、文化和历史于一身的名山。

从立意角度,李白和白居易只是透过眼前的庐山一景,抒发此时此地个人的心境和心情而已;而苏东坡的境界无疑高了一个层次,他超越了眼前庐山的一情一景,站在人生和人性更高的视角,去感悟庐山给人的启迪。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