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和尚》中,该不该为红衣和尚“叫屈”

东方网记者包永婷4月11日报道:你有没有看过童话《猪八戒吃西瓜》、动画片《三个和尚》?这些都出自一位现代剧作家、童话作家包蕾的笔下。为了纪念包蕾诞辰100周年,《对包蕾先生的念想与敬意》纪念文集昨天在上海作协大厅首发并举办座谈会。上海市儿童文学研究推广学会会长张锦江说:“我们纪念包蕾先生,就是为了让今天的孩子知道,我们有过不逊色于《白雪公主》这样美丽非凡的作家与作品。” 包蕾生于1918年,1989年去世,原名倪庆秩,浙江镇海(今宁波)人。中学时代时就曾自编自演过独幕剧、话剧,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上海救亡演剧队第十三队演员、上海青年救国服务团宣传部副部长、上海国泰影片公司编剧。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编辑部主任、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编剧。1953年包蕾领命策划创办了《儿童文学研究》和《少年文艺》,特别是《少年文艺》,他带领更年轻的李楚城、钱景文、任大星等一起,把新中国这本儿童文学第一刊办得风生水起,从此引领我国少儿文学几十载,《少年文艺》被誉为中国儿童文学作家的“摇篮”。 《对包蕾先生的念想与敬意》纪念文集中收录了包蕾的作品,展示其主要创作成就。包蕾是一位出色的童话家,与陈伯吹、贺宜、严文井、叶圣陶、张天翼、叶君健、洪汛涛、葛翠琳、金近等被誉为中国童话十家。1956年,包蕾的童话代表作《猪八戒吃西瓜》在《儿童时代》上发表。大获成功后,1961年他又写了童话《猪八戒探路》《猪八戒学本领》《猪八戒回家》。他笔下的猪八戒,憨头憨脑,趣事真不少:猪八戒吃西瓜,被孙悟空频频作弄;猪八戒想学七十二变,谁知变出两只圆圆胖胖的小猪,还不听使唤……作品在忠实于古典小说《西游记》人物内在逻辑的基础上,赋予了猪八戒许多情节和个性的发展,猪八戒的好吃懒做,它的自以为是,它与孙悟空之间的“斗智斗勇”,让读者看到了一个愚笨但又可爱好笑的猪八戒。

《三个和尚》中,该不该为红衣和尚“叫屈”

中国在1981年推出的经典美术短片《三个和尚》,相信有很多人仍然记忆犹新吧。

故事是根据:一个和尚担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的一句中国民间谚语改编而成的。该片采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彩。动画特点鲜明,制作精致,极具中国特色,也有很强的教育意义 。成为了70、80、90几代人的抹不掉的经典回忆。


故事虽然简短,但能不断传递正能量,想要阐明的道理很多。

大多数人的理解就是人本身存在惰性。事情都愿意推给别人去做,总希望自己能坐享其成,但这样的想法是走不远的。《三个和尚》的故事也在结尾强调了一点就是,只有群体里每个人都认真付出了,所有人才会有收获。道理就这么简单。

动画所刻画的故事正面劈开了人性的弊端,突显了个人在群体中总会萌生“不劳而获”思想本源——懒惰。

道理都明白,也都懂得如何去批评和议论,但是每每轮到自己身上的时候,做改变很难。

人性都存在优缺点,如果三个和尚的行径都被一棍子捅翻,个人觉得有失公平。小时候看完这个动画片以后,也觉得应该替“红衣”小和尚抱委屈。

“红衣”小和尚是第一个进入庙里来的,头件事就是下山担水,打满水缸。紧接着又马不停蹄地打扫庙堂,清理佛像,摆上香案,供上香烛,忙得不亦乐乎。都整理干净了,在安静的寺庙里用心做功课。哪有小老鼠敢来打扰?哪有什么危险可言?一派焕然一新,祥和景象布满整个寺庙,小和尚也煞有出家人的模样了。

某天,一个高挑和尚来到这里。“红衣”小和尚并没有以“先来者居上”的姿态来对待,而是非常高兴地请他住了进来,一起生活,一起礼佛。

可好景不长,两人去山下抬水的过程中,各自的内心缺点都开始慢慢显现出来。

一条扁担一前一后分别扛在二人肩上,水桶在二人中间,水桶靠近哪一方,哪一方就会多吃力。为了不让自己太辛苦,都想让对方多承担些,所以扁担上的水桶被二人互相不停地推来推去。看着他俩都很“鸡贼”的样子,折射出了多少人内心的真实写照。

“红衣”小和尚很聪明,一把尺子凭空出现,在扁担上量出中心点并画了一条线,示意了水桶的位置,只要水桶不越线,彼此也就相安无事。谁也不吃亏,谁也不占便宜。还算公平合理,总能平安地过日子啦。

事态恶化发展源于第三个和尚的出现——胖墩和尚。他身宽体胖,赶路时又是饥渴难耐,一进寺庙就先急着找水喝,竟然抱起水缸一饮而尽,直接来了个底儿朝天。他是解渴了,舒服了,可是水的问题咋解决?

此时的“红衣”小和尚依然姿态很低,又高兴地把胖墩和尚留了下来。

大家都明白,水是被谁喝光了,谁就理应负责把水缸挑满。可胖墩和尚并不是这么想的:现在庙里有三个和尚,凭啥只叫我去挑水,你俩坐享其成。今天我挑水,明天还得我挑水,后天还得我……算啦,这水你俩爱挑不挑,反正我是不挑。

就这样,三个和尚宁愿渴着,脏着,谁都不愿意再去山下挑水了。水缸空了,屋里乱了,全都没人管了,彼此都背对着背默不作声,整个寺庙顿时黯然失色。

三个和尚现在对寺庙的事务都置若罔闻,如同一盘散沙,这样的集体环境最容易出现危机。很快,危机的制造者果然不请自来。

杂乱不堪的寺庙里来了不速之客——一只偷嘴的小老鼠。它跳上香案,打翻了烛台,火瞬间而起,三个和尚此时再也淡定不下去了。刚开始手忙脚乱,后来各个争抢着打水灭火,奔跑,打水。打水,奔跑。一阵忙碌之后,一场大火终于在三人积极地合作下被扑灭,挽救了寺庙。


此时的三人都沉默了,同时都认识到自身的错误后,谁也不敢再懈怠了,三个和尚开始分工合作。先在山顶安上一架辘轳,一个负责在山下提水挂钩,另一个在山上摇辘轳,还有一个往庙里运水。

自此以后,因为大家都有了明确的分工,所以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干得都十分卖力,不再推诿,其乐融融的景象又恢复了寺庙原来的模样。

故事到此也就结束了。


那么,集体中出现了问题,大家都习惯性地把三个和尚放在一起批评。说他们聚在一起生活,互相“犯靠”,都想不劳而获,得享其成,这种懒惰的思想要不根除,何以被称作“出家人”。

是的,理是这么个理。可是“红衣”小和尚刚来庙里是很勤奋,很懂礼貌的。开始他并没有任何过错,而且值得褒奖。不过是高挑和尚与胖墩和尚的到来,破坏了规则,才一步一步暴露了其“懒惰”的本质。要分责任,后来的两个和尚要占一大部分,“红衣”小和尚除了委屈之外,也要负上20%的责任。

您说呢?

“三个和尚没水吃”这句俗语发生在什么地方?

  想知道这三个和尚现在哪儿吗?嗨,当然,我指的是他们的墓地和他们住过的寺庙。故事里可从来没交待过在他们是什么地方呀。我今天要与诸位研讨的可是三个和尚的真迹问题哟,诸位可以在这多住几日,我把本地的县志找出来给大家瞧瞧以资证明。

   话说咱浙江有个千岛湖,湖里有个蜜山岛,岛上有三座僧塔和一片古寺遗址。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为了发展旅游事业,地方一家国企涉足景点的开发,把那个寺庙修复起来。千岛湖是新兴旅游景区,缺少文化内涵可是旅游产业的大忌呀。嘿!咱那儿旅游部门的秀才们可不是吃闲饭的,编新的,搜古的,挖近的,移远的。总之,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甚者这里的一草一木都要给它来一段凄苦的爱情故事。那个那个三座僧塔,更不用说了,真正的历吏遗迹呀,文化底蕴深厚,故事的再塑性很强。这不明摆着吗,千岛湖里有座山,山上有个庙,庙旁边有三座僧塔。三个和尚没水吃的故事,就让它发生在这里吧。什么,这可不是拉帮套,蜜山周围的老百姓早就有这个说法了。

传说的故事不会有具体的地方吧?这应该是寺院里的常事.

\"三个和尚没水吃\"原是一句俗话,很难考据其出典。

“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根据这句谚语改编的动画短片《三个和尚》,由包蕾担任编剧。他用三个和尚的形象来演绎这个故事,从一个挑水,两个抬水,到三个没水吃,结果惹来小老鼠打翻了灯台,着火后三个和尚齐心协力救火。在故事的结尾,三个和尚找到了分工吊水的办法。“故事将原本谚语中的贬义变成了一个积极主题的剧本故事,有趣,有益,有情有义,显示出包蕾先生对观众和孩子的拳拳之心和责任感。”上海作协儿委会副主任周晴说。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