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博会,让我们一起变得更好

2021年的某一天,我坐在某城乡公交的塑料座椅上,看着车内寥寥无几的乘客,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这辆公交车要跨越2个乡镇,票价是2块钱,而此时16个座位只坐了10个人,我用自己并不高明的数学水平算了一下,跑这一趟几十里的线路,卖票收入是20块钱这乡镇公交真的赚钱吗? 不赚钱。

进博会,让我们一起变得更好

【聚焦进博会】

光明日报记者 任鹏 颜维琦 曹继军

从建设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到浦东新区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从开发海南自贸港,到打造世界级粤港澳大湾区,过去一年来,中国不断建设改革开放新高地,促进外贸创新发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秉持开放、合作、团结、共赢的信念,坚定不移全面扩大开放。

一年一度进博会的举办,也让中国市场成为“世界的市场、共享的市场、大家的市场”,为国际社会注入更多正能量。围绕进博会的举办,各种效应正渗透到方方面面,让我们一起变得更好。

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南广场。新华社发

1、创新,让展品触手可及

今年9月27日,一台外形酷炫的氢能源赛车样车,作为第四届进博会首批进境展品从卢森堡空运至上海。在申报该票展品时,企业关务人员没有到海关现场提交单证材料,而是通过企业端单一窗口上传电子单证。上海会展中心海关工作人员进行线上审单,随着键盘“嘀嗒”一声,新能源赛车展品顺利通过浦东机场海关主卡口,奔赴专用仓库。

从有纸交单到通关无纸化,进博会展品通关已进入“秒放”时代。第四届进博会举办前,共有200余批次展品,通过海运、空运及“中欧班列”等多种方式进境。今年,上海海关在总结前三届进博会监管服务保障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出台2021年进博会海关通关须知和便利措施,推出便利措施15项,为境外参展商提供办理海关手续的全方位通关指引。

此外,上海海关今年还应用了AR眼镜整合集成展位信息、展品信息等,并配合音视频软件,为关员巡馆提供辅助,实现指挥中心与巡馆关员动态互动,提升智慧巡馆水平。关员使用RFID射频识别技术,对重点展品加贴RFID标签,实现定位具象管理,并在大数据平台展馆展位图上进行实时展现。这些新科技的应用,进一步提升了监管的精准度和有效性。

创新不仅存在于新制度、新技术,还表现在了新的业态。

在距进博会举办地国家会展中心仅5公里的虹桥进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虹桥品汇二期)A栋,日前率先向公众开放。进博会期间,这里将成为2021“拥抱进博首发季”的主场地,呈现进博国别商品常年展、进博特殊食品延展区、历届进博网红畅购区、进口轻奢保税展示交易区、国际珠宝展示交易区以及中图按需印刷展示体验中心等6大主题场景。

消费者在这里不仅能买到历届进博会的网红展品,还能在第一时间购买到第四届进博会同款商品。入驻企业则能享受到国家海关总署或者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为进博会量身定制的“展转保”(展品转为保税展示交易商品)和“展转跨”(展品转为跨境电商商品)等贸易便利化政策。

“商品在海关的监管下放到我们保税物流中心来时,还处于保税状态。通过先行展示,甚至于现场销售交易之后,再到海关办理有关的税金交付手续,就为我们的进口商、品牌商节约了资金成本。”上海虹桥国际进口商品展销有限公司总经理蔡军介绍说,这种把仓储物流、展示展销和商贸办公有机融合的“前店后库”模式是一种业态创新,受到商家的欢迎。

10月29日,从德国汉堡出发的首班“中欧班列—进博号”列车抵达上海。

比利时的朱樱红啤梨将在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与中国消费者见面,进入中国市场。图为10月22日,工作人员在分拣即将出口的比利时啤梨装箱。新华社发

2、开放,让国际企业扎根中国

今年10月11日,“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在上海世博中心开幕。作为上海市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合作伙伴,阿斯利康全球首席执行官苏博科在开幕式视频演讲中说:“在这里,我们持续践行中国承诺:升级上海研发中心为全球研发中国中心,启用一站式创新赋能平台上海国际生命科学创新园,以及加速AI技术在医疗领域应用的医疗人工智能创新中心。”

阿斯利康自1993年进入中国以来,累计引进了近40种全球高品质创新药物以及先进的技术和生产设备。第三届进博会上,阿斯利康与上海静安区政府签署协议,升级上海的研发平台,建立全球研发中国中心。

阿斯利康全球研发中国中心成立后,将深度参与阿斯利康的全球新药研发,通过自主研发与外部合作模式,凭借中国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多个领域的优势,尤其是上海作为中国乃至全球医药及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地的优势,致力于加速将全球创新药物引进中国,同时加快本土创新药物开发并带到全球,为全球患者提供世界级“中国造”的优质医疗解决方案。

从上海研发中心升级为全球研发中国中心,代表着国际企业对中国市场的重视;从“中国首家”升级为“全球首家”,则意味着国际企业对中国大众追求美好生活的认同。

今年8月,宜家全球首家“未来家体验空间”在上海徐家汇开业。这里曾是宜家在中国设立的首家商场,改造后的徐汇宜家共有63个精心布置的展间,涵盖了9000多种产品,其中,展间的主题也是非常多样,如多孩小户型、电竞游戏室、音乐工作室、手工房等与当下潮流相结合的空间。宜家商场内设置了“日光社交广场”“悬浮共享广场”和“自然休憩广场”,把“体验经济”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第四届进博会上,宜家将以“宜家社区”为灵感主题,以“在中国,为中国,与中国共创”和“益于人类益于地球”为两条主线,在现场打造集生活灵感和社交共创于一体的生活街区,与中国大众共创绿色环保的健康生活的理念。

3、艺术,打开进博会的另一种方式

不久前,日本前卫艺术家草间弥生的大型雕塑作品《南瓜》从保税服务中心运抵第四届进博会场馆内,成为首件入驻进博会的保税展示艺术品。此外,苏富比的几件文物级作品——法国著名印象派画家克劳德·莫奈的《小艾莉的海角》、瑞士存在主义雕塑大师阿尔伯托・贾柯梅蒂的《戴亚高的半身像》和张大千的《味江》,也将在11月5日正式亮相。

第四届进博会首次在服务贸易展区打造文物艺术品板块,数量和质量都将较上一届有极大提升,让这一高含金量高附加值的产业,在进博会平台上实现更高价值,释放更大能量。

据了解,目前已有英国、西班牙等11个国家和地区的20家境外机构确认参加第四届进博会服务贸易展区文化板块,佳士得、苏富比、富艺斯等世界重要拍卖行首次集中式呈现,合旎艺术等今年首次进入中国市场的境外艺术机构也将携重量级国际艺术家作品亮相本届进博会。本届进博会服贸区文物艺术品板块共申报展品178件,申报总货值23.5亿元,均由保税服务中心提供文物艺术品流通全链条一站式服务。

在此过程中,参展方可享受到由保税服务中心提供的文物艺术品流通全链条一站式服务,包括全流程进出境通道服务、展位搭建、布撤展和进口征税代理结算等,并由自贸区积极落实“5件免税”政策;展期内未产生交易的文物艺术品,还可获得展后保税仓储、展示和交易服务。

依托上海自贸区制度创新、高度开放的优势,上海自贸区国际文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引入全球各类顶级文化产业资源,为全球文化艺术品提供可以交流互通的平台,将上海自贸区打造为全球文化艺术品集散地。

从今年10月12日至12月底,首届自贸区艺术季活动在保税服务中心举办。这个全球首个在保税仓库举办的艺术季,邀请到了来自10个国家和地区的16家顶级艺术机构参与,其中包括豪瑟沃斯、佩斯、贝浩登等知名画廊,参展作品总数超200件,部分作品为中国内地首次亮相。艺术季承载了第四届进博会文物艺术品板块前期预热及导流的重要功能,与进博会无缝对接。参展方可在艺术季中进行预热和招商,达成交易意向,再在进博会展期内享受优惠政策。

越来越多国际顶级艺术作品汇聚进博会,使得进博会增加了人文气息。也许有一天,人们会说,“走,去进博会看展!”

(光明日报上海11月3日电)

《光明日报》( 2021年11月04日07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德国人今夏拥抱“慢”火车

【环球时报驻德国特约记者 昭 东】德国是一个拥有深厚铁路文化的国家,铁路总长度近4万公里,许多村镇也通火车。不过,“汽车王国”的国民平时爱开汽车胜过坐火车。如今出现能源危机,德国政府推出9欧元全国火车月票等优惠措施。一时间,一些此前不知名的线路也成为“网红火车线”。

9欧元全国火车月票

俄乌冲突爆发后,德国汽油价格一路飙升,超过了每升2欧元。许多民众抱怨开不起汽车。于是,德国政府决定在6-8月推出9欧元全国火车月票,来节约能源消耗。这意味着,民众只要支付9欧元,就可以坐遍全国的火车。

特价月票开售第一天,德国铁路的网络就发生严重堵塞。网络恢复正常后,《环球时报》记者也一口气买下3个月的9欧元月票。据《明镜》周刊7月初的报道,德国运输公司协会的数据显示,德国铁路6月共售出约2100万张特价月票。也就是说,超过1/4的德国人都买了这种月票。

一些平时不知名的美景线路也一下子成为“网红火车线路”。比如,从科布伦茨到特里尔的摩泽尔河路线。沿途景色十分壮丽,还可下车在几个小镇上品尝当地的葡萄酒,参观修道院以及著名的摩泽尔河180度大转弯等景点。吕根岛的蒸汽铁路线,可以让游客体验有100多年历史的窄轨铁路,参观博物馆,观赏海滨风光、落叶林、狩猎小屋等。从弗赖堡到多瑙辛根的路线则穿越黑森林,途中可下车品尝黑森林蛋糕,观摩制作咕咕钟等。

大多数购票者计划用月票搭乘火车上下班,探亲访友,或者周末与家人一起去周边走走看看。许多城市也希望通过这股“火车热”能带来旅游业的复苏。

德式准时不见了

当许多人怀着喜悦的心情走进火车站时,一下子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火车站到处是进进出出的乘客,站台上更是人满为患。当你拼尽全力上了火车,过道上但凡能落脚的地方都站满了人。车上广播还不停重复着:“请一部分乘客自觉下车,否则火车将不再继续前行”。有网友调侃道,自己在德国“体验了一回在印度坐火车的感觉”。

不仅人多,火车不准时也成为家常便饭。《环球时报》记者最近从柏林坐火车到慕尼黑,近600公里的路程,平时需要4个多小时,却晚了2个多小时。还有的乘客吐槽,从下萨克森州的希茨阿克到汉堡,82公里路程花了5个小时,延误超3个小时。

更让人崩溃的是,火车还时不时无预警被取消。记者最近准备从“博览会城”汉诺威的火车站乘火车到汉诺威机场,等了2个小时,也没等到车,问了工作人员,才知当天的这条火车线路被临时取消。记者换乘其他火车,准备转乘到机场。结果在火车上等了半小时,那列火车又因技术故障迟迟不启动。最后,记者只得打车去机场。

德国铁路的数据显示,6月份,长途列车准点率只有58%,区域列车则是88.5%, 两者创下12年来的最低水平。而且,所谓的不准点不包括6分钟以下的晚点。不过,德国铁路规定,晚点60分钟以上可以赔偿票价的25%,超过120分钟的可获得 50%的赔偿。此外,乘客对火车上的卫生间、WIFI网络等服务也越来越不满。

“火车文化”正在回归

尽管如此,德国上下推动“火车文化”的决心并没有改变。世界上第一条铁路是英国的斯托克顿—达灵顿铁路,约有200年历史。二战后,德国也建成庞大的铁路网,后来又推进高铁线路建设。自上世纪90年代后期,德国铁路网络停滞不前。柏林交通文化学者严斯·佩特尔对记者说,今年的“火车热”将成为“火车文化”的又一转折点。德国需要对基础设施进行翻新和扩建。许多民众还希望德国开设更多特色火车,比如之前的情人节相亲火车、世界杯足球专列、音乐火车等就很受欢迎。

德国联邦交通部部长沃尔克·维辛表示,政府正在考虑延长9欧元月票项目,未来还可能会引入365欧元的年票。许多环保组织也对该举措给予支持。绿色和平组织就称,通过这种实惠的交通票,德国每年可以减少数百万吨二氧化碳排放量。

在整个欧洲,火车也被认为是气候友好型交通工具。欧盟将去年定为欧洲的“铁路年”。欧盟希望民众出行方式能从飞机、私家车为主,变成以火车为主,因为火车能耗低得多。

欧盟还启动了一项名为 “发现欧洲”的项目,只要是欧盟内年满18岁的年轻人,都有机会免费获得一张可以周游欧洲的火车票,在欧洲25万公里的铁路上进行30天的无限制旅行。这不仅可以扩大欧洲年轻人的视野,还可以把他们团结在欧盟周围。

编辑:孙萍 徐晓蕾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