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的改道和决口和中国封建社会的兴亡历程|天灾和人祸的关系
黄河的改道和决口和中国封建社会的兴亡历程|天灾和人祸的关系
据据黄河水利委员会统计:历史上黄河受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在1949年之前的2500多年里,有明确记载的黄河泛滥达1500多次,改道26次。
古代封建王朝的兴衰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黄河的决口、改道的结果。
黄河北上期
汉朝时期
西汉文帝十二年(公元前168年),今河南延津县北、濮阳县西南地方决口。是最早有记载的黄河南泛、侵占淮河水系。
黄河水流到了泗水(淮河的支流),由于河决不久即有“东郡大兴卒塞之之举”,此次黄河泛淮时间较短。
36年之后,汉武帝时期,即公元前132年,黄河今河南濮阳县境内决口,又一次侵犯到了淮河。
此次黄河泛滥长达24年,波及16个郡县。汉武帝在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乃使汲仁、郭昌发卒数万人塞瓠子决河”,并令“群臣从官自将军以下皆负薪填决河”,自己也亲临现场指挥,“於是卒塞瓠子,而道河北行二渠,复禹旧迹,而梁、楚之地复宁,无水灾”。
隋唐时期
从东汉至隋唐期间,有过记载黄河决口,记述中没有重大的南下泛淮记录。
北宋时期
第一次:公元983年,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五月,黄河决堤流至今徐州入淮。
第二次:公元1000年,宋真宗咸平三年五月,在今天山东东平决口,侵入淮河,时间很短。
第三次:公元1019年,宋真宗天禧三年六月,这次从山东梁山地区决口南下,前后延续八年,灾情比较严重一些。
第四次:公元1077年,宋神宗熙宁十年七月十七日,从今天河南地区决口,此次清楚的大河下游断流,改道南流。北宋王朝及时征发十三万军民参加堵囗,次年正月开工,四月合垄。
北宋时期之前黄河河道
在北宋时期,黄河有四次较大的泛淮活动,每次都是逢“决”必堵。
为何中原封建统治者如此忌讳黄河南泛。
东汉以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中原地区人口猛增、城镇建设规模扩大,对于粮食和生活用品需要的急迫。淮河地区本身是平原地区,河流密布,农业开发时间又比较早;江南地区隔着长江,想比较江淮地区路途遥远,因此江淮地区要比如今的江南地区更为重要。封建统治者更加重视淮河地区发展,把它看作重要的经济中心。
隋唐大运河
北宋之前的几个朝代,建都基本在开封、洛阳、西安等河南和陕西地区,以中原为主。黄河以南是王朝的政治经济中心,尤其隋朝建立大运河之后,更是要牢牢的抓住淮河流域。一旦黄河决口南泛,中央政府便迅速组织力量堵合,额堤防呈南强北弱趋势,相反北堤决口,常延缓不堵,甚至有意北决,以保南堤。
夺淮入海期
宋、金时期
南宋至清中期,公元1128-1855年间,这段也是黄河长期夺淮入海时间。此时中国的形式已经转变,由于中原连年混战,元气大伤,中国不再以中原为主,北方的势力要大于南方。
南宋建炎二年即金天会六年(1128年),南宋东京(在现开封市)留守杜充为阻止金兵南下,妄图以水代兵,在河南滑县李固渡决堤。
南宋时期黄河水道
南北地区对待黄河的决口
北方政权:
金朝初年因连年战争,黄河数十年间或决或塞,迁徙无定,宋金对峙初期,南宋政府曾同意以黄河为界,金人想利用新决河来扩展其领土,故而采取黄河南行的策略。其后,黄河“势益南行”不断侵占淮河河道。
其次金人认为这次黄河溃决,水淹的是南宋控制地区,反正不要管,仼其南流。再加上金代政治经济中心在黄河以北,其治河方策与宋代相反,堤防重北轻南,从而形成黄河长期南流入淮的局势。
宋金对峙时期
南方政权:
由于南宋首都从开封迁至南京,再到杭州(临安)。由于自身条件,无暇北顾。更何况此次黄河决口是其战略需要,人为造成江淮地区连年洪水,成为护卫其南方政权地理上的真空地带。
其首都建在临安,只有长江一道天险,由因长江堤防太长,无法有效防止金兵南下。而江淮地区一马平川,没有遮挡的关隘,此时只能用水来弱化其“铁骑”在战场上的长处。
黄河夺淮入海,中原失势
由于南北方对待黄河持放任状态,但这次并没有阻止金兵南进,却造成了黄河历史上重大的一次改道,从此黄河长期占据淮河水道入海。此次改道对原先的隋唐运河造成致命伤害,决口的黄河,携带泥沙,导致从开封到淮河之间河道淤积,直接结果就是元朝开挖了新的大运河。失去隋唐大运河的便利的运输,中原地区没有地理上的优势,最终在以后的岁月里失去了中国的控制权,从此中国拉开了政权北移的序幕。
元、明、清前期
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黄河自开封至曹县一带不断决口,由于黄河霸占的颍涡、濉各支流相继淤塞,这时大河由多股集中一股从徐沛夺泗入淮。在开封以下到砀山地区修建了南岸堤防,从此大河有了固定的河道。流经今天的兰考、商丘、砀山、徐州、宿迁、涟水入黄海,这一河道就是现在称为的“明清故道”。
明清时期黄河水道
元、明、清三代还是一直沿用南宋后期的河道,一方面黄河已经既以成型,没有改道的必要。原先黄河北上的河道年久失修,改回去肯定会劳民伤财。
其二,从元朝开始,政治中心在北方,既今天的北京(元称大都),经济重心在江南。只要保证京杭大运河的畅通,就能让帝国运转,因此保漕运要重于治河,因此在治河方策上,同样是重北轻南。
元、明、清时期京杭大运河
其三,原先的江淮地区,由于长时间处于黄河的漫灌之下,扰乱了原先的水系,淤塞了河流、填平了湖泊,改变了流经地区的原有地形。再加上洪水和泥沙吞没了大片农田、城镇,使一个农业发达的地区,变成“旱、涝、沙、碱”而闻名的重灾区,失去了原本的利用价值。
直到1855年清朝中期,黄河在铜瓦厢改道,在淮河地区历经700余年。
清朝中后期
自南宋以来,黄河泛淮的河道由于时间长久,泥沙堆积严重,逐渐成为“地上河”状态。“自开(封)归(德)以至安东,地皆卑于河,不独徐泗“。北泛之趋势日益明显,所以黄河由于清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在铜瓦厢形成大决口,主流改由山东入渤海。此时中国的政治和经济也出现改变。
清后期黄河改道
清朝廷对待这次改道
咸丰五年六月黄河改道山东入海,当时清政府集中精力镇压太平天国起义,无暇顾及黄河泛滥,更无多余财力拨付治河,故未及时提出明确的治河方案。
面对黄流泛滥和民众“荡析离居”的局面,清政府唯一可做的即是让山东巡抚“因势利导”,使黄河顺流入海的主要原因就是“军务未平”。
其次就是此次改道是没有经过河北,而是从山东入海。当时首都直隶地处上游,黄河流经只有一隅之地,黄河决溢对直隶的影响不大。如果黄河泛滥,山东地区则首当其冲。直隶因所涉利益较轻,对于境内河务往往敷衍了事,不做处理,以致决溢为常。
京杭运河可通航地区
第三就是清朝的运输也发生了变化。京杭大运河已经不是主要的运输方式,海运的大势已定,不再单纯依靠漕运。由于运河地位的下降,清朝政府又治理不得当,加上堤防薄弱、下游河道太窄等原因,在光绪二十六年,内河漕运废止,清政府也完全放弃了对运河的疏浚治理,山东黄运交叉处至临清段,日久天长基本淤成了陆地。
黄河改道和朝代的兴衰
自然原因:本身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抗风化、侵蚀能力弱,加之降雨集中在七、八月份,暴雨频率高。暴雨、径流对地面的冲刷严重,导致黄河干流含沙量大增,为黄河下游地区决口和改道提供了物质基础。
加上黄土流域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黄河流域有着一段不短的辉煌历史,在宋代之前一直作为中国的中心,城镇的建设规模扩大,粮食和木材的需求量激增,导致乱砍乱伐,破坏了原先的生态环境,丧失了黄河自我调节功能,也是黄河改道的主要的因素。
朝代兴衰:黄河千年为害在很大程度上和历代封建统治者的意志有关,当国家强盛,黄河即使天灾也能即时控制。当朝代落寞或腐败,很多对黄河决口索性不闻不问,任凭洪水泛滥,更有甚者直接人为决口。比如1855年黄河改道,本可人为控制,但清政府一心镇压天平军,导致黄河至今流入渤海。
每次黄河改道,对于黄泛区的人民来说损失惨重,封建王朝政权的兴衰,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洪泛。因此从黄河每次改道和决口,可以看出历代封建统治者的意志,也从侧面看出封建王朝的兴衰史。
黄河改道亦是天灾也为人祸。
黄河
黄河历史资料
黄河,中国北部大河,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52443平方公里。世界第五大长河,中国第二长河;
黄河发源于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北麓约古宗列盆地的玛曲,呈“几”字形。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市、自治区,最后流入渤海;
黄河中上游以山地为主,中下游以平原、丘陵为主。由于河流中段流经中国黄土高原地区,因此夹带了大量的泥沙,所以它也被称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但是在中国历史上,黄河下游的改道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是中华文明最主要的发源地,中国人称其为“母亲河”。每年都会生产差不多十六亿吨泥沙,其中有十二亿吨流入大海,剩下四亿吨长年留在黄河下游,形成冲积平原,有利于种植。
然而,我们将任重道远,还要继续加快黄河生态廊道建设,加快黄河流域生态文明的可持续发展,加快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