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茂森:《俞净意公遇灶神记》学习心得 第2集

  尊敬的各位居士大德、各位朋友,大家好!请坐。昨天我们一起开始学习《俞净意公遇灶神记》,我们简单的介绍了为什么要学习这篇文章的因缘,而且跟大家讨论了这篇文章的中心原理是什么(它的宗旨),以及学习这篇文章有什么作用。学习这篇文章的因缘非常殊胜,因为我们现在在香港佛陀教育协会,跟随净空老法师一起来学习《华严经》,《华严经》是佛法最高层的经典,就好像一栋高楼大厦的最顶层,但是每一栋高楼大厦必须有稳定的地基,这个地基是什么?就是要有伦理、道德,明白因果,而且正直、清廉。

  昨天是年初一,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认识如何能够像俞净意公一样改造命运,心想事成。对於自己,成就一个正人君子的品德;对於学佛的人来说,成就自己的道业;对於社会来说,能够成就和谐社会、和谐世界,所以,学习这篇文章就非常有意义。这篇文章的原理是非常的深刻,虽然它的文字很少,但是所说的道理正是佛法所说的,「一切法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这个道理。因为善心可以现出善的境界,恶的念头就会现出恶的境界、不好的境界,所以我们知道命运的祸福、吉凶,完全是由自己的心念、善恶来决定的。这篇文章的宗旨,就在於使得我们可以认识因果报应。这个因果报应,非常微细的心念都会产生因果,当我们起了一个不好的念头的时候,这个念头就会带著果报,它不需要我们去做这件坏事。做坏事当然会有果报,但是即使身体没有造作、口头没有说出来,心里头起一个不好的念头,这里也会有果报。所以因果报应丝毫不差,非常微细、非常精确。我们学习这篇文章会得到什么效果,有什么作用?就是能够真正明了因果报应丝毫都不差,这样就可以断恶修善,通过断恶修善,可以改造自己的命运,因为命运是果报,我们要是修好的因,就会有好的命运。昨天我们简单的介绍了这篇文章的题目,但是昨天我们由於时间关系,没有很详细的介绍出来,所以今天我还想从这个文题开始说。这篇文章的文题是

  【俞净意公遇灶神记】

  『俞』是他的姓,『净意』是这个人的号。这个人叫俞都,是明朝时代的人,嘉靖年间一五二四年至一六一一年,确有其人,明朝的一位进士。净意是他为自己起的号,什么时候起的?他原来不是叫净意的,他是在遇到灶神之后,灶神点化他,告诉他为何他的命运不好,如何才能够改造命运,告诉他这个原理原则,俞净意公明白之后,他就真正发大愿、下定决心断恶修善。从哪做起?从自己的意念开始做起,使自己的意念纯正、清净。所以他自己改成「净意」这个号,目的我们都很清楚,就是为了提醒自己。譬如说出门在外,人家会叫他的号,净意公,一叫他的号,就提醒了他,你要清净意念,这是你自己起的号,不可以忘记。所以你看古人,真正学习是从这些小的地方留心,时时刻刻提醒自己。

  净意,我们知道意念是决定一切的,当然命运也是由我们意念决定的。这个意念决定一切的道理,老实说,古人接受这个理念,没有看到证明他们就能够相信,善根深厚;现代的人福报很大,这些道理科学家有证明了。像日本著名的科学工作者江本胜博士,这位江本博士就是用水来做实验,这个实验做了十年了。我有机会曾经跟随净空老法师去他的实验室学习、参访,去了两次。他是如何做这个实验?他用水,观察水的结晶来证明人的语言、人的心态对於水的结晶会产生影响。譬如说用自来水做实验,同样的水接出两个试管,在一个试管上他会贴上不好的语言,好像「讨厌」、「好难看」,咒骂水的语言,加入这样的心态。结果冷却之后,这个水结晶就很难看;另一个试管,他会贴上美好的语言,像「感恩」、「爱」,这些美好的心态加入水里面,结果冷却后发现水的结晶很美丽。同样的水,为何结晶完全不相同?是因为人的意念对水、对物质结构会产生影响,证明意念确实决定世界上的物质。所以,证明佛经所讲的「一切法由心想生」,这是一个很好的科学证明。既然一切法由心想生,我们自己的命运当然由我们心想生,所以我们讲演的题目叫做「改造命运,心想事成」。这个心想事成是真理,为什么?心怎么想,就有什么事成,你的心是善心,想的都是善的念头,就善事成,你的命运就会好;如果你的心是恶心,抱怨、怨天尤人,整天不平、嫉妒,这些心会成为恶运。懂得这个原理我们就知道,改造命运真的是要从意念开始,所以俞净意公给自己起的号叫净意,确实他明白这个道理。

  我们真正学佛的人,从哪里开始学起?也是要从净意开始,意念不真诚、不清净、不平等,这样跟佛心不相应。我们许多学佛的人,一入佛门就会很热情做善事、做许多功德。譬如供养道场,心想自己怎样供养比别人多,放生一定要搞很大的排场,拿许多钱来放生,放生的时候唱许多的赞颂,显示出放生功德,这些是什么?著相修善。甚至有人发心来道场做义工,「我在这里做义工」,就有义工的相,这些他修的是善,他著相修善得到的是福报,他来世福报很大。但是这些是佛所希望的吗?佛并不是这样希望的,佛希望我们这一生跳出六道轮回,不是希望我们在这一生得到人天福报。所以应该怎么做?既然这样,是否我们就不用修善了?修善还是要修,但是最重要的是离一切相,修一切善,就是心里不要著修善的相。如何用心?当我们做一件好事的时候,不要认为我在做一件好事,甚至还要让人看见,这种心态已经著相了。应该怎样做?自己不要有「我」做善事的念头,也不要有「我在做什么?我在做善事」的心念,不需要,更加不要有「我对他做善事,他得到我的恩,我何时要他报答」,这种心就著相了。把这些念头统统放下,应该怎么想?我做这个善事是我的本分,这是我的责任、我的义务,我做是应该的,不做是不应该的。为什么?因为我学佛,我明白了,我明白众生与我是一体的。既然是一体,我做这个善事为众生,等於是为自己,自己为自己做事还有什么条件好谈的?你把这观念一转过来,这就叫做离一切相,修一切善,这个就有无量功德,这种功德能使我们离开六道轮回往生极乐世界。因为执著断了,在做事情的时候,不会有「我」的想法,不执著我相;不会执著我「为别人」做什么事那个人相;亦不会有中间我「做什么事情」这种相,真是断四相,《金刚经》所讲的「无我相,无人相」,他的相断了,没这种执著。

  在念佛的过程中,这个净意尤其重要。很多时候我们都非常虔诚,往生的心非常真切,真正听经之后,知道往生极乐世界很殊胜,发大愿,拼命念佛,什么都不管,一心一意求生净土,这种精神可嘉。但是往往很多时候操之过急,念佛念得心急,总是想著阿弥陀佛何时才来接我,我很想去,为什么阿弥陀佛还不来?成天在想这些事情,这样想,心也不清净,与佛很难感应。为什么?因为我们要知道,念佛要念出感应,一定要心清净。清净的意思是一个念头都没有,只有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或者「阿弥陀佛」,除了这个佛号之外,其他一切念头都得放下。什么时候往生?何时往生是阿弥陀佛的事情,我是一心一意求愿往生,这是我所做到的事情,就行了,什么时候往生就是因缘,阿弥陀佛会安排好的,因缘到了他会自自然然来接我们,你不必害怕,更加不用心急。这样平平淡淡、老老实实的念这句阿弥陀佛,就会念出感应,何时往生自自然然他会知道,愈心急愈不能知道,障碍你与佛的感应。所以我们老法师经常强调,念佛最重要的九个字「不怀疑、不间断、不夹杂」。我老是想「为何我念佛念这么多还是见不到佛?是不是佛听不到我念佛?」这个是怀疑了,怀疑佛,这个心不清净;想这些念头,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中间还夹杂著「佛何时来接我」这些念头,中间有间断、有夹杂,这样就违背了念佛的原则。所以我们要真正懂得念佛如何念得有感应,一定要放下一切执著,连何时往生、阿弥陀佛何时来接引的这些执著,我们都得放下,真正断一切执著、妄想。心净则国土净,往生净土是自自然然的事情,真正叫做水到渠成。老实说,净意,无论对世法(改造命运),还是对学佛的人来说(修道),都是非常的重要。

  题目里的俞净意公的『公』字是什么意思?是一种尊称。这篇文章是俞净意公的同乡罗祯记叙的,他称呼俞净意公,是对他的一种尊敬。古人写文章,你看对一个人的称呼就表达出恭敬之心。我们现在日常生活都要注重这些形式的表达,不要忽略这些称呼上的小节,这些小节往往是表达你恭敬心的形式。譬如说我们对老法师,我们不可以直接称呼他的名字,这样不恭敬,应该称呼像「老法师、老教授」,或者别人不知道你是指哪一位的时候,你可以再加上法号,净老法师、净老教授,不应该直呼其名,譬如说胡总干事,或者梵师父、弘师父、杨老师,用他的姓后面带一个称呼,这是一种恭敬。

  「俞净意公遇灶神记」,这个『灶神』,我们知道他真有,虽然我们肉眼看不见,但是他是真实存在的,用现在的话讲是不同维次空间的高级的神,他可以见到我们,但是我们见不到他。譬如说蚂蚁,蚂蚁是生活在二维空间,在它的眼中只会看到一个平面,它就算爬到墙上就像走平地一样,因为它的意念当中,那个墙就是一块平地,它没有高低这种概念,它只有长和宽这种平面的观念,它是二维空间里面的生物;我们人类是三维空间里面的生物,见到蚂蚁在爬,看得清清楚楚,它看不到我们,它不知道我们在看它,但是我们对它的行动非常了解,我们是三维空间的生灵;再高一个维次,四维空间,又可以看到三维空间的生命,我们的活动、甚至我们的心态,他们都知道,正如我们看蚂蚁一样。灶神是高维次的生命,当然他看我们的日常活动、起心动念,他都会知道。对於不同维次空间的生命,现在西方国家的科学研究都已经证明了。

  我以前在香港佛陀教育协会讲过「因果轮回的科学证明」,里面我举例在美国一位Brian Weiss魏斯博士所做的研究。他是用催眠的方法来把这位病人,一般是心理病人进行催眠,使他进入一种很安定的状态之下,然后他能够回忆到过去生。这位魏斯博士有一个病例,是一位女病人叫做Catherine凯瑟琳,她在做催眠的时候会遇到一些神灵对她进行开示,甚至这些神灵可以借用这位女病人的口来说话,对魏斯医生说话,这位魏斯医生还用录音机录下,还出了一本书,这本书的名字叫《Messages From the Masters》(《来自神灵的讯息》)。你看这本书里面,神灵的开示都是非常有智慧、很有哲理性的话,我们猜想一定是很高级维次空间里面的生灵。还有义大利有位专门研究灵性生命的专家,叫做Marcello Bacci马协娄.巴希博士,他是用一些通讯工具,像录音机、无线电仪器来收录鬼神说话,非常的成功,做了很多次实验,都能够成功的把鬼神的话录下来。如果大家有兴趣,不妨拿我以前所讲的光碟听一听。所以,现在的科学家跟我们证明鬼神是确实有的,你信,它存在;你不相信,它也是存在的。我们民间经常会听到某某人见到什么鬼神,或者某某人遇到什么附体,这些情况经常会出现,都证明鬼神确实有。所以人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一定要谨慎,不要以为我们在一个房间里面没有人看到我们做坏事、起坏的念头,好像无所谓,殊不知这些不同维次空间的生命观察我们观察得清清楚楚;听我们说话,就算是偷偷密谋的话,他都听著像雷声这么大,真是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这位俞净意公的命运不济,非常贫苦潦倒,满腔的怨气,经常起怨恨心,结果灶神知道了,所以那天灶神就来点化他。从俞净意公这个例子我们再次证明,鬼神监察我们是确实有的。为什么俞净意公可以遇到灶神点化,为什么我不行?我们会问,俞净意公很有福气,他可以遇到灶神这样对他说,所以他可以改造命运,但是我的命运也不好,为何我又遇不到灶神?这个原因并不在灶神那儿,俞净意公为何会遇灶神,关键在於俞净意公的心对灶神还是有虔诚的信仰,虽然他命运不济,但是每年一到除夕那晚,一定会写一篇疏文把自己的家事向灶神禀报,祈求灶神到天上,上天奏好事,下地保平安,帮助他一家转祸为福,确实是非常虔诚。这种信心、这种愿意转变好的愿心,有信、有愿,这个就是感应。他有感,灶神就会有应;佛菩萨更是如此,众生有感,佛菩萨一定有应。好像一个人在山谷里头大叫一声,在山谷里头会听见回音,就是回音在响。我大叫是感,山谷的回音是应;如果我不叫,它就没有应,山谷还是如此安静。所以,这个感应最主要是我们用真心去感,对佛菩萨、对神灵一定要有虔诚的信愿心。

  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也是一样,往生极乐世界是结果,当生成佛的结果,你要真正得到这个结果,因在哪?因就是蕅益大师在《阿弥陀经要解》里指出的,想往生极乐世界,关键在哪?就在於我们的信、愿。对「自己本来是佛」这一点有信心,既然本来是佛,往生极乐世界是本分的事情。所以,对於往生也要有信心,对阿弥陀佛有信心,阿弥陀佛发四十八大愿拯救众生出苦海往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不会打妄语,他不会骗人,所以我们要有信心,他一定会来接我们;我们还要有愿,最重要愿意去,对这个娑婆世界愿意放下,对於极乐世界我愿意往生。有些人会问,我可否两样都要,既要极乐世界,又要娑婆世界?你这样想,就是往生极乐世界的愿力不强,真正愿意往生极乐世界,一定要对娑婆世界每样事情能够都放得下,有一件事情没放下,就证明我们往生极乐世界的愿不够真切,就没有感应,所以往生不往生全在於自己。因此我们看这篇文章,如果以佛法的高度、深度来学习这篇文章,这篇文章与《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华严经》又有什么差别?真正古人学习,善学的一定要从表面的事相当中悟入,深入道理,这样得到的利益就大。我们从这个文题「俞净意公遇灶神记」可以知道,真正要改造命运、要道业成就,从净意学起,并且要真正对於佛菩萨有信、有愿,这样才会有感应。

  现在我们来看正文,《俞净意公遇灶神记》这篇纪录文。我把这篇文章分了章节,是为了让大家学习比较方便。我们老法师对章节看过,都认同。我把这篇文章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叫做「苦报不明」,第二章是「灶神劝勉」,第三章是「改心作善」,第四章是「善果速至」,四个章节。从这个分章来看,我们知道这篇文章写得很有结构,虽然它不是佛经,但是老实说我们可以从这个章节结构当中了解到,它有点像佛经里面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第一段像序分,第二、第三段是正宗分,第四段是流通分。我们学习这篇文章,一定要有恭敬的心态,把这篇文章当佛经一样学习,就会得到从佛经当中得到的利益一样,也全是我们心想而生。我们看正文,第一段「苦报不明」,这一段是讲俞净意公潦倒、悲惨的命运。请看文字:

  【明嘉靖时。江西俞公。讳都。字良臣。多才博学。十八岁为诸生。每试必高等。年及壮。家贫授徒。与同庠生十余人。结文昌社。惜字。放生。戒淫杀口过。行之有年。】

  请看到这一段。这里第一段是介绍俞净意公的家世,他是明朝嘉靖年间的人,明朝『嘉靖』这个年代是公元一五二二年至一五六六年,至今将近有五百年。这位俞先生是『江西』人,江西省,我们知道是长江以南,江南人。这位俞公名字叫都,叫俞都,『讳都』的讳是用於称呼人名字之前所加上去的,表示一种尊敬。古人对人的称呼,为了表示尊敬,都不会称呼他的名字,会称呼什么?称呼他的字。他的字叫良臣,『字良臣』,一般同学、朋友,甚至皇帝也好,称呼他也是只称呼他的字,良臣,不会称呼他的名。只有什么人可以称呼他的名?只有父母和老师才可以称呼他的名号。所以「讳」是忌讳、避讳,不称呼、直称他的名字。

  这位俞先生,老实说是一位很有才华、很博学的年轻人。他读了很多书,也明白不少的事理,学的东西很多,十八岁已考取秀才,『诸生』就是秀才的意思,他十八岁就中了秀才,很不简单,很有文化的一个人。而且他『每试必高等』,每一次考试不只榜上有名,而且名列前茅。这个人虽然很博学、很有才华,但是文章里没有提到他的德行,没有说这个人很有道德,只是说他很博学。这里就很有意思,就是一个人如果很有才华,但是道德跟不上,会有什么情况发生?《弟子规》里有讲到,如果他有才华、很有学问,没有道德的话,「长浮华,成何人?」他所增长的只是浮华,人品就不行。所以我们知道,自己学习,首先一定要重视学品德,伦理道理是最重要的。

  孔子教学四门科目里面,第一个就是德行,第二个是言语,第三是政事,第四才是文学。所以德行是摆在一切教学当中的第一位,人才可以立起来。如果很有才华而没道德,这个才华往往会成为他自己的障碍,就像俞净意公有这么好的才华,但是命运反而搞得很悲惨,原因就在於道德、人品不够。所以聪明的父母、有智慧的父母培养儿女要知道,首先应该注重儿女道德的教育。我们华裔大科学家、物理学家杨振宁先生,是得到诺贝尔物理学奖的首位华人,他从小就表现出对数学的天赋,但是他的父亲非常有智慧,看见自己的儿子很有数学的天赋,但并不是盲目培养他的数学,反而让他学《孟子》。我们知道《孟子》是四书之一,儒家的经典,记载孟子的言行,这是个圣人。要杨振宁背诵《孟子》,依教奉行,落实孟子的教导,所以杨振宁初中的时候就可以背《孟子》,背得很熟。而且他在自己的回忆录写到,他这一生之所以有成就,并不是因为他有数学的天赋,反而是因为在小的时候得到父亲在伦理道德上的教导,得到《孟子》这部经典的指导,一生受益。所以我们懂得这个道理,对於培养儿女就会知道先后的顺序,一定是道德摆在第一位,道德有一定的基础了,才可以学习一些才艺,行有余力,方可学文。很多家长培养儿女,现在不重视道德,很小的时候把儿女送到钢琴学校,或者学提琴、学电脑、学数学、学围棋,学的都是才艺方面的,并没有真正在《弟子规》上面教育他,没教导他做人,这里就会出现很大的遗憾。

  我们再来看文章,这位俞先生十八岁考取秀才,已经露出他的才华。但是考取了秀才,下一个功名应该是举人,因为秀才不属於功名,真正功名是举人和进士,他就继续考。到他『年及壮,家贫授徒,与同庠生十余人,结文昌社』。俞先生年纪慢慢大了,都没考上功名,家里因此没有收入。古时候的读书人就是为了考取功名,所以说「学而优则仕」,你的学问、道德优等的就会被选上做官,做官有国家的俸禄。这位读书人考不上功名,他只能靠教书,帮别人子弟教书,做私塾先生,做私塾先生当然是别人给你多少你就收取多少。古时候读书人都很清高,绝对不会问别人要钱,所以他家里自然就不会富裕,很贫穷。壮年,三十出头还考不上功名。后来他在家乡与一些同学,「同庠生」就是考上秀才的这些诸生,秀才,都是读书人,他们结了一个「文昌社」,一个社团。从这个名字当中,这十几个人结的文昌社,我们就知道这个社团一定是这些书生一起来以《文昌帝君阴骘文》为教材的一个社团。老实说非常难得,这些书生在他的乡里提倡伦理道德教育、提倡因果教育,以《文昌帝君阴骘文》来作为他们的教材,这是非常难得。

  《文昌帝君阴骘文》,我们老法师在很早年的时候曾经讲过,它是道家的、由文昌帝君自己讲出来的一篇教导,非常的好,很简短,大家不妨可以拿来作为补充的教材来学习。《文昌帝君阴骘文》里面举了很多善事,他们在这里依教奉行,这里简单举出几条,第一个是『惜字』,就是珍惜字纸。在古代,纸业不发达,纸是很贵的,不像现在的纸张这么多,再加上过去印刷术不发达,印一本书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所以古人对於文字、印刷的纸张就非常爱惜,不会随便糟蹋、浪费它。我们知道文字是智慧的符号,所谓「文以载道」,文字是用来记载古圣先贤的道理。因为印刷不方便,所印的书都是印那些最好的,那些古圣先贤的教导是筛选再筛选的,挑出最好的教导流传下来,这些字纸当然应该非常的珍惜。珍惜、爱惜这些字纸是对道的尊重,所以文昌帝君为何要提倡惜字,精神就在这里。

  我们现代人来看这个问题,应该如何看?应该吸取它的精神,珍惜字纸是一种尊重道统、尊重文化的表现,我们学习,一定要懂得如何在现代、我们的生活中落实。文昌帝君提倡惜字纸,我们就要知道精神在於重视文化,所以我们应该学习古圣先贤的文化,要继承这种文化,这个才是真正的惜字。如果我不尊重文化,一本书这么好,我都不去学习,我把它尘封於柜里面,我很珍惜它,包得一层一层的,然后高高的放在我的书架里面,什么人都不能看,什么人都不能动,谁也不可以来学习,你就失去了珍惜字纸的真正意义。所以我们对现在的文化教导,应该本著一颗尊重的心去认真学习、传承,这样才对。当然珍惜字纸、珍惜纸张,这里还有环保的意义。纸也是用木材所造的,我们不能随便浪费,应该把用完的纸拿去回收,一来也是环境保护,使我们能够在木材各方面都有节约,这样就好。

  『放生』,也是《文昌帝君阴骘文》里面提倡的。放生就是放生命,在佛教徒里面这种活动是经常有的。爱惜生命这是慈悲心,儒家学者称为恻隐之心,「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儒家学者都知道,每一个人本来的心是善良的,真是「人之初,性本善」,人人都会有这种恻隐之心。有这种慈悲之心,见到动物就不忍心去伤害,真是孟子所说的,「闻其声,不忍食其肉」,听到这些动物的哀叫声,就不忍心吃它的肉,这种是慈悲之心。不只对众生要爱惜,看到众生被人伤害的时候,还要去帮助它、放生它,这个是真正放生的意义,不是说我专门做这种形式,搞一个大排场。我们看到有些人放生,注重形式,买了很多生命,几千块、几万块钱买来的生命拿去放生,从市场里面订,几天前就打电话,说我要多少吨的鱼,结果那天那些鱼贩帮他捉,捉了几吨拿来,接著帮它们做三皈依、念经、念回向、念佛,念几个小时,放的时候它都已经奄奄一息了。所以说这个不是放生,真的叫做放死,这样只是求功德的心,就不是真正的慈悲心。我们知道,放生一定要随缘随分去做,不可以勉强,譬如说你走到市场上,看到有一个生命,马上用钱把它买下来随手放生,这样就好,这样有真实的功德,千万不要先预订。

  下面『戒淫杀口过』,这个淫、杀、口过都是十恶业。《十善业道经》里面告诉我们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这个戒淫、杀就是《十善业道经》里所讲的不杀生、不邪淫;戒口过,《十善业道经》里讲了四条,不妄语、不绮语、不恶口、不两舌,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到,道家的文昌帝君所教导的,与佛家讲的都是很相同的。《十善业道经》里面讲得更加圆满,讲了十条;这个淫、杀、口过讲了三条,但是三条就是十条。不淫就是不邪淫,就是我们自己内心里面不可以有邪念;不杀是没有伤害众生的念头,有人说我不杀生,我从来都不会杀生,但是这个人跟别人的关系都处理不好,经常跟他在一起的都因为他而烦恼,他伤害别人的心,这样都算是杀生。不杀生,我们一定要知道,如果有伤害一切众生的这些事、这些念头,都算犯了不杀生的戒。所以从这里我们知道,不杀生这个戒也是很广的。

  口过,这里说不妄语,就是不能说欺骗人的话,更加不能自欺。特别是学佛的人,自欺这条我们常常都犯,我想我自己就是这样,老师的教导如果我们没有做到,明知故犯,这个就是自欺。很多时候我们明白了,习气很重,改不过来,这个就是自欺。绮语就是讲一些花言巧语,把事情说得天花乱坠,很动听、很感人,但是自己并没有真心,所讲出来的事情自己都没有做到,这也算是绮语。恶口就是骂人,伤害人的语言,恶口,包括市井的粗口,粗言烂语,学佛的人都应该把这些戒掉。两舌,就是讲人我是非,在甲面前说乙什么什么不对,在乙面前说甲什么什么不对,眼里看的都是这些是非,口里自然会说。真正不两舌,我们要知道,一定要不见世间过,看到别人有过失,我们要转念回来看我们自己,我有没有像他这样做,如果我也是有这样的过失,自己要立即改过来;如果我没有这个过失,就要勉励自己将来不可以去犯,「有则改之,无则嘉勉」。不可以去看对方有什么过失,对他有一些轻视的念头、藐视他,如果你这样看的话,难免口就会犯两舌的过失。

  所以从这篇《文昌帝君阴骘文》的教导我们看到,无论你从儒家、道家还是佛家入门,要打的基础都是一样的,就是十善业。现在老法师的慈令,要求我每天跟大家一起来学习讨论,用粤语来学习讨论,所以每天下午有一个半小时跟大家来研学这些经典,将来我们这些基础的教材,《弟子规》、《太上感应篇》、《十善业道经》都应该好好学习一下,奠定深厚的学佛基础,再听《华严》可以开悟。

  这位俞净意公跟他的同学们,十几人结了这个文昌社,实行善事,『行之有年』,都有好多年头了,时间也不短,但是为什么还是没什么转化,命运还是这么差,而且还愈来愈差?有时候我们心里面都很不平衡,我们会见到某个人做善事,他做善事也很尽力,为何他的命运还是如此的差?有的人经常做恶事,为何他还可以大富大贵,很有福报?心里头不平衡。老实说,如果不了解因果的道理,心里面就会不平衡。那些做恶事,这一生还大富大贵的,要知道他前生种了很大的福,所以他这一生得到大福大贵。只可惜他不明白,他做的恶事把他大富大贵的福报大幅度的减少,如果他不做恶事的话,他享的福会长久很多倍;那些做善事的人暂时得不到好报的,是因为他前世有不善的因,这一生受这个果报,但是他能够做善事,起心动念为众生,这个不好的报应很快就会过去,很快就会有转机,这个道理我们一定要明白。如果认为天报应不公平,心里面不平衡,还怨天尤人,认为自己所做的善还没有得到上天的好报,满腹牢骚,甚至还要指责佛菩萨,「我每天拜你,你都不降福给我,为什么还要把我搞成这样?」罪上加罪!俞净意公就是这样。他是不明白真相,他满腹的牢骚,使他的命运愈来愈悲惨。我们来看看他如何的悲惨,请看下文:

  【前后应试七科。皆不中。生五子。四子病夭。其第三子。甚聪秀。左足底有双痣。夫妇宝之。八岁戏於里中。遂失去。不知所之。生四女。仅存其一。妻以哭儿女故。两目皆盲。公潦倒终年。贫窘益甚。自反无大过。惨膺天罚。】

  这一段话是讲俞净意公的家庭不幸,自己考上秀才之后,十八岁就考中秀才,结果连续考了七次举人都无法中榜。自己的家庭生了五个儿子,四个儿子都病故了,还有一个三儿子,很『聪秀』,很聪明、很英俊,当然夫妇都会非常的喜欢他。他的左足底下有两颗痣。夫妇二人当然对他爱如掌上明珠,因为古人重视子嗣的继承,对於儿子是非常的重视,生了五个儿子只剩下这一个,当然夫妇二人都非常的爱护他。但谁知道这个儿子在八岁的时候,有一次在乡里玩,就失散了,迷失不见了,不知道去哪了,是否被人拐了也不知道,你说夫妇二人有多伤心。生了四个女儿,结果就死了三个,『仅存其一』。所以你看,夫妇二人九个子女,死的死、散的散,只剩下一个女儿,而且祸不单行,他的妻子因为思念儿女,经常都哭泣,哭得双眼失明。所以俞净意公可以说是命运悲惨,自己没有功名、家里又贫穷,靠教两个子弟,教书为生,还家门不幸,儿女不全,潦倒终年,贫困亦甚。他自己当然很不服气,经常想不通、抱怨,『自反无大过』,自己成天反省自己,没有犯什么大的过失,又没有谋财害命,也没有杀人放火,为何我受到的报应如此的惨?天真的不公平!满腹的牢骚。

  我们知道,如果一个人在这种困境当中,老实说,假如他不明白因果的道理,他不明白一切法由心所现、由识所变这个道理,这个迷惑就会带来很大的痛苦。其实真正的痛苦并不是由於他的家境有多贫穷,真正的原因是因为他自己迷,迷在苦中,这个是最大的苦。很多人的家境很富裕,大富大贵,不见得他很快乐;但是有人很贫穷,我们世间人看他的命运很不济,但是他很快乐。你看孔子的学生颜回,颜回是一个很贫苦的人,在《论语》里面是这样讲他的,「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一箪食就是吃饭都没有碗,拿竹编的篓来盛饭;喝水的时候拿个葫芦瓢,用瓢来当做勺,连碗和杯都没有,家里贫穷到这样;居住在陋巷,很简陋的巷子里面。所以孔子说,「人不堪其忧」,人如果在他这种环境里面生活,都不知道该如何的忧虑,就像俞净意公一样,他自己想不通,但颜回,「回也不改其乐」,颜回没有改自己的快乐。你看他在这种贫苦的环境当中生活,他能够如此快乐。为何他能这么快乐?因为他内心充实,他学圣贤之道乐在其中,不会因为外界的环境贫苦影响而使他学习圣贤的心有所退却,反而苦的环境成为他助道的因缘,他能够边学习边体会人生的道理,乐在其中。颜回三十岁就死了,短命,在一般世人的眼中,这个人是一点福报都没有,但是他很快乐。证明一个人是否真正快乐,不是取决於他物质世界的环境,关键是他精神的信念。如果没有精神的信念,哪怕你是在一个非常富裕的环境里面,一天到晚吃的是山珍海味、穿的是绫罗绸缎,一样是苦恼,所以最大的苦是迷惑。

  这位俞净意公也是迷惑,他在这个境界当中不了解为何他会这样,反而怨天尤人。我们很多学佛的家庭里面,其实也会有一些境界。很多时候,有的人学了佛之后反而家庭不和了,本来家庭都是很和睦的,学佛之后家庭就不和睦了,自己的先生很反感,对我学佛很反感,自己的儿女也不听我教,很多时候会出现这些不好的现象。这种不好的现象是否是学佛之后才遇到的?表面上看好像是这样,其实是自己没有学好的原因。这个感应一定要自己真心落实圣贤佛菩萨的教诲,这样你才能真正得到佛菩萨所教导的那种好报。这位俞净意公学《文昌帝君阴骘文》,他也同样想不通,「为何我学文昌帝君学成这样?」我们好好看一看,这里头是有原因的。下面请看下文:

  【年四十外。每岁腊月终。自写黄疏。祷於灶神。求其上达。如是数年。亦无报应。至四十七岁时。除夕与瞽妻一女夜坐。举室萧然。凄凉相吊。】

  这一段话讲到俞净意公考不上功名,家庭很贫困,而且生了九个子女,只剩下一个女儿,自己的夫人还瞎了双眼,老实说非常的苦痛,这也不是短时间,一直持续到他四十出头。他很难得,对灶神非常的信仰,每一年的腊月最后一天,就是大年三十除夕这一晚,他都会自己写一个疏文,写在黄纸上面。把自己的家境,这些悲惨的境遇写出来;也希望灶神可以了解他在文昌社所做的这些善行,都写入这个疏文里面。当然希望灶神能够把疏文带到天上禀报***,希望***降福。但是这样做了几年,『如是数年,亦无报应』,一点回音都没有,好像石沉大海,自己觉得愈来愈悲惨,为什么我做的善事上天一点都不知道?报应如此不公,想不通。一直到他四十七岁那年,人到中年了,这样的境遇,到了大年三十那天当然心里面非常的悲伤。人家过年的时候,一家人大年三十一起吃团年饭,开开心心、高高兴兴;但是这一家人,在他四十七岁的除夕,俞净意公跟他自己瞎了双眼的妻子,『瞽妻』,瞽就是瞎了双眼,盲妻,跟一个女儿,一起相对而坐。由於家里贫穷可怜,团年饭只是两条青菜,很寒酸。别人家里都是张灯结彩,他家是什么都挂不出来,『举室萧然』,萧然就是空荡荡,很凄凉,家里什么都没有,所以『凄凉相吊』,这个吊指慰问,只有一家三口在这里抱头痛哭,很凄凉,相互只能慰问一下。从这个情景我们可以知道,这一家人的确是贫困到极点。我们见到这样的一家人,我们学佛的人就要知道,我们就算再差、命运再不好,都不至於像俞净意公这样凄凉,如此的凄凉还是极少数。但像俞净意公这样贫困、悲惨的境遇,他只要一念回心就能改造命运,所以我们应该更加有信心,命运完全由我们自己来掌控,关键是我们一定要明白,做一个明白人,能够觉悟,知道如何改造命运的道理。

  如何改造命运?在后面我们会更加详细的解释,在《十善业道经》里面,就有一段话给我们非常简明的讲出来,如何可以改造命运。经上面讲「菩萨有一法,能断一切诸恶道苦」,这里是说菩萨有一种方法,可以断一切的恶道苦。这位俞净意公如此悲惨,真的好像人间的恶道一样,菩萨有一种方法可以断这种苦,可以去除这个痛苦,是什么法?「何等为一?谓於昼夜常念、思惟、观察善法」,这个就是念念都思惟、念著善。念善是我们心善,思惟是我们的念头善,观察善法是我们的行为善。我们的心、我们的意念、我们的行为都与十善相应,这样就可以断一切诸恶道苦。所以改造命运的原理就在於转变我们的心,在心地上面改恶修善,这样就可以改过来。

  这位俞净意公不明白这个道理,当然,没有理论的指导,他的行为就会有偏差,所以他当然会苦在其中,他不能够从中得到解脱。但是难得他对灶神爷有这种虔诚之心,这么多年来,每年都写疏文禀报灶神,在家里祭祀灶神,这种虔诚之心就是感,灶神爷一定会来应。我们来看第二章「灶神劝勉」,看看灶神爷如何来应,来指导他如何改造命运。我们来看经文:

  【忽闻叩门声。公秉烛视之。见一角巾皂服之士。须发半苍。长揖就座。口称张姓。自远路而归。闻君家愁叹。特来相慰。公心异其人。执礼甚恭。因言生平读书积行。至今功名不遂。妻子不全。衣食不继。且以历焚灶疏。为张诵之。】

  这一段就是介绍俞净意公一家人在除夕这一晚,正在家凄凉、互相诉苦、互相安慰的时候,突然听到有敲门的声音。在大年三十,本来是每一家人都吃团年饭的时候,为何有人会来找俞净意公?而且这一家人如果是富贵人家,可能找他的人就不少,但是俞净意公家里穷成这样,没地位、没财富,还会有人来找他?所以他觉得很奇怪,他拿著蜡烛去开门。开门一看,见到一位长者,他戴著头巾,方角的头巾,穿著一件黑衣,『皂服』就是黑色的衣服。这位长者的须发都已经『半苍』,苍白,有一半以上都苍白,是有一定的年纪了。这位来访者也很有礼貌,对著俞净意公做了个『长揖』,然后俞净意公见到这样的人进来,当然也很有礼貌,请他进屋坐。两个人坐下来之后,他们就开始聊天了。这位来访者自报姓名,说他是姓张的,从『远路而归』,走过这里的时候,『闻君家愁叹』,听到你们家有愁叹、哭泣的声音,所以想特地登门安慰。

  这位来访者这样跟他说,俞净意公心里觉得很惊讶,『心异其人』,觉得很惊异,觉得这件事很怪、很奇妙,竟然有人年三十晚来访,这个人又不是回家吃团年饭,为什么他还是从远路而归,从哪而归又不知道,所以心里面很惊讶。对这个人也是非常的有礼貌,非常的恭敬他,『执礼甚恭』,非常的恭敬。就开始跟这位来访者谈起来,『因言生平读书积行,至今功名不遂,妻子不全,衣食不继』。就开始发牢骚了,我这一生人为人也善良、老实,从来也没害过人,我读书明理,又知道应该如何积功累德,但是做了这么多好事,为什么到现在还是没有功名,考举人考了七次都考不上,不是因为我没有才华,为什么我的命运会如此的不济?不只这样,生了九个子女,只剩下一个,子嗣都不保,连妻子都把双眼哭瞎了,家里又贫穷,一贫如洗,吃了这顿顾不了下一顿,衣食不继。

  满腹的牢骚就向这位来访的人倾诉,说著说著,『且以历焚灶疏,为张诵之』,还把他以前所写的疏文(还留著底稿),把它拿出来给这位张先生读诵出来。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出,这位俞净意公的怨恨、怨心很重,心里面极度的不平衡,他不只满腹牢骚,还要向人倾诉、向人发泄,还要表露自己的文采,他所写的疏文一定是很有文采的,因为他十八岁就中了秀才,是一位多才博学的人,所以他写的疏文都很有文采,都给张先生朗诵出来,他都很喜欢表现。张先生是如何回复他的?请看下文:

  【张曰。予知君家事久矣。君意恶太重。专务虚名。满纸怨尤。渎陈***。恐受罚不止此也。】

  张先生听到这些牢骚也不客气了,直截了当指出,我知道你们家的事情很久了,你为何会有这样的境遇?是因为你『意恶太重』,意念很恶,做的善事『务虚名』,不是真实去做。因为自己的命运不济,满腔的怨气发泄在纸上,还要送到灶神那里去焚烧,亵渎***,所以恐怕你的灾难会更加多。之后张先生会跟俞净意公详细的解释,为何会说他以后会有更加多的惩罚。

  今天的时间到了,我们先学习到这里,明天同一时间我们继续来学习,谢谢大家。

资料恭摘:儒释道多元文化教育网

改造命运 心想事成—《俞净意公遇灶神记》学习心得(粤语)  钟茂森博士主讲  (第二集)  2007/2/19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52-195-0002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