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有什么习俗?

端午是一盏绵长甘冽的雄黄酒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动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唐代诗人殷尧藩的《端午日》,再现了古人在端午节这一天,挂艾枝、悬菖蒲、饮雄黄酒,祈福平安的风俗图景。

端午节饮雄黄酒的习俗,因为中国汉族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白蛇传》而广为人知。清代诗人李静山诗赋市井人家的端午生活:“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古代科技文明水平和医学知识有限,门上挂桑椹,菖蒲,插艾,与饮雄黄酒的风俗,已传习至清代,都是为了杀菌驱毒、祈福迎祥,反应了古人防病健身的一种节令健康追求。而高悬黄纸帖,则是巫术活动,用于辟邪。诗的最后两句可谓诙谐幽默,李静山在诗中感叹,你把驱邪的灵符高悬于门外,账主子恐怕就不敢上门来了,读来让人忍俊不禁。

(图片来自网络)

#####

谢友邀请!

中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快到了,端午节又称五月节、端阳节、午日节、龙舟节、浴兰节、诗人节等。端午节在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传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也为了纪念五月初五这天被投入大江的伍子胥。

在端午节这天各地都会吃粽子,有的地方会有赛龙舟的活动,有的地方插菖蒲,浙江地区会吃五黄:黄瓜、黄鱼、咸鸭蛋黄、黄鳝、喝雄黄酒。

我们淮南地区,每到端午节这天,家家户户都会吃粽子、吃糖糕,大门两边会插艾草,老人会给孩子挂鸭蛋,(用彩线编成一个小网,把煮好的咸鸭蛋装在里面,挂在小孩的脖子上,)挂香包,(就是用各种颜色的丝绸布里面装上香草艾叶)缝成各种形状的香包,上面还绣着各种图案,有福字、和吉祥如意的字样,还有十二属相的图案等。有挂在孩子脖子上的,有装在孩子衣兜里的,也有人把香包挂在自己的家中,少女们会把五彩丝线系在手腕上。穿端午衣,老年人会提前为孩子们缝制端午衣,端午衣大多是红色棉布做的,因为天气渐渐热起来,多是短褂短裤,上面绣着虎头的图案。穿虎头鞋,老年人还会为孩子们做虎头鞋,虎头鞋也是红布做的,上面绣着虎头的图案。

听说这样可以驱邪去毒,百姓这天祈求平安吉祥,健康幸福。端午节是古老的节日,唐朝以前就有,一代一代的流传到现在。唐朝就有记载,选几首唐诗共同欣赏:

端午

唐·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

端午

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端午日

唐·殷尧潘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眠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端午节快到了,提前祝愿头条里的师友们节日快乐!吉祥如意!

喜欢我文章的师友们,我,谢谢大家对我的支持和鼓励!

#####

端午节,农历五月五日,二千年来中国人的传统节日,也是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节日,端午节的传传统风俗,各地也不一样,但吃粽子,大江南北基本上都差不多,赛龙舟,在江北大部分一般都在有水的地方举行,如大型水库或湖泊,在我们大同水面大的方很少,大型水库也屈指可数,所以宽赛龙舟的情况也很少,吃粽子、挂艾草,缠五色绳,泼黄酒,喝黄酒等活动。粽子一般用苇叶包裹,材料一般是江米、黄米、大枣等,在我们大同地区,肉质、海鲜一类的基本上没有人包。挂艾叶是家家户户普遍的做法,人们一般是端午节的早晨,趁太阳还没有出来的时候,亲割一些,放在大门侧,或挂在檐下门上,老人传说,就数在端午节早上太阳还没有出山的时候采收的质量最好,用端午节早上采的艾叶洗澡,肌肤会光洁如玉,一年不得癣廨之类的皮肤病。挂艾草还有避邪驱蚊蝇、温疫的作用和说法。手腕和卿腕缠五色绳,传说缠上五色绳有驱蛇蝎的作用。门前泼黄酒,有骓邪降灾的说法,喝黄酒有强身健体的功能,有牛鬼蛇神不敢附体的说法。总之,端午节是在封建社会诞生的,虽然它的迷信色彩很浓厚,但广大的劳动人民是认可的,并且是非常推崇的。不全面的方面和与节相背的地方,请广大联友批评互动,谢谢。

#####

我们地区,端午节称端阳节,是一个传统节日,在农历五月五日端阳节来临之际,家家户户都要包棕子,去采菖卜、艾草叶,前传后教说可以避疫防灭,或用雄黄酒撒屋周围可避蛇入宅的习俗。去江边看划龙舟,纪念屈原、五子胥,再早划龙船还要撒包子馒头入江,叫鱼不要吃屈原。现在划龙舟,在江里去捉鸭子等节目。

#####

每年的五月初五是端午节。从屈原投汨罗江开始,人们就有点端午节的习俗。人们为了纪念这个宰相。用赛龙舟的方法那纪念这个伟大人物屈原。意思是龙舟越快抢救的越及时。这是人们的美好愿望。用包粽子的方法。投入到水中。让鱼虾吃粽子,不要吃屈原。煮鸡蛋的方法也是这个道理。另外,家家门上都挂上树枝葫芦等。葫芦的寓意是福禄,葫芦可以聚财避邪。大人小孩儿手上都要带上五色线。可以去掉各种毒的侵蚀。马上进入了三伏天,正是各种瘟疫的蔓延的季节。五颜六色的线就是针对各种毒素的。总的来说,五月初五,既有纪念屈原的意义。也有劳动人民多年以来积累的风俗习惯的结晶,用民俗的方法来抗拒大自然的灾害。使人民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我们中国是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五月初五,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殊纪念意义。各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总之是一个喜庆的节日。

#####

在南方,端午节为纪念屈原而吃粽子。在北方农村每家都要炸些菜角、糖糕。

北方吃菜角糖糕则没有听老人说过为什么?

#####

瑞五我们这里的习俗有:起早,耳朵戴艾草,早上到河边洗手脸,拔车前草,缝香包,包粽子,炸油条等很多习俗。过去还有逮蛤蟆的习俗,认为用端五蛤蟆做墨汁最佳,现在作为陋俗以基本去除。过去有赖蛤蟆躲端五的的颜语。现在的年轻人基本都不知道了。

#####

谢友邀答: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是我国的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又名端阳节,五月节,五日节。早在春秋之前就有了端午节。端在古汉语中是开始的意思,也就是说五月开始的节日,刚开始端午节的含义是祛病防疫。保佑当时的人们不生病,不被毒虫咬,身体健康的。

进入五月各种毒虫开始活跃,人们为了防病驱虫,采取了各种方法,风俗也不一样。大致来说,北方吃五毒饼,挂艾草。南方挂菖蒲,插艾条,撒雄黄酒,挂香囊等等习俗。人们用这样的方法,祛病去毒。是为了人们在这一年来,人们身体健康,无病无灾。

后来,爱国诗人屈原在端午节的这一天投江,人们为了救屈原,划着渔船去救屈原。为了防止大鱼吃了屈原,撒食物。人们为了纪念屈原的爱国情怀,尊敬他的爱国精神。以后每年的这一天,人们会划着渔船,给鱼投送包裹着的食物。从此,端午节又加入了纪念屈原的爱国主义元素。渔船演变为赛龙舟,包裹着的食物演变为粽子。

端午节的风俗还有,另外一种说法。在我国的南方地区,古代的东吴。赛龙舟的习俗,还要早于春秋之前的端午节。它是当时部落之间的一种祭祀习俗,端午节的这一天人们划龙舟竞技,进行祭祀。

在端午节这一天,伍子胥被五花大绑的投入江中。当时的人们划着龙舟,去救伍子胥。伍子胥深受当时人们的喜爱,人们为了纪念伍子胥,每年划龙舟,吃粽子。为什么吃粽子呢?这是因为当时的国君是暴君,当时的人们敢怒不敢言。用包粽子的方法,隐喻伍子胥是被五花大绑的投入江中,害死了伍子胥。至今,在这一地区,五月端午赛龙舟,吃粽子是纪念伍子胥。

端午节在我国经历了千百年,逐渐演变为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这一习俗是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在我们这一代要做好文化传承,尽情享受这一传统节日,带给我们的快乐。

#####

本来这个话题,我前不久已答过。感谢邀答,这次再答详细点、答好一点吧——

记忆中,我们这里除了吃棕子,还有肉、鸡蛋、大蒜头(煮全粒吃)、糖糕(一般自己做)……听外婆说,最好凑成“十子”:鸡蛋(po子)、糖糕(糕子)、煮蒜子、肉(丸子)、包子等大大小小食材,表示十全十美、过了正宗端午节。粽子里包的馅也五花八门:糯米为主,根椐个人喜好,当地特产,分别有:红枣、红豆、花生等红色吉利的东西,并兼放以下肉粖:腊肉、香肠、火褪等。

各家各户的门上或窗子上一定会插几根艾条和菖蒲,据说“艾有爱的谐音,寓意爱意;菖有昌之意。艾叶、菖蒲,都有辟邪除害之意,全是端午吉祥之物”。雄黄酒现在一般不会喝了,但会房前屋角洒,防杀毒虫、病菌、妖魔。

在农村,也常要把房子打扫得干干净净,并在房前燃烧垃圾、熏出浓烟,旨在熏走蚊蝇或五毒(蝎、蛇、蜈蚣、壁虎、蟾蜍)等。

赛龙舟、划船等大型活动,只有居住在江河边的村民偶尔会搞,其他地方越来越少了。

大多宝妈或奶奶还会在端午这天,用海金沙、艾、菖蒲、鱼腥草、车前草等煮成药水给小宝宝洗浴(也可以喝),后发展到不论男女老少,全家都洗,据说(肯定能)是治皮肤病、去邪气、防瘙痒。

有时某些大单位或团县委也常会借此节,组织诸如“端午大型相亲会、爱在端午”之类的活动,并一般在大果园里开展,顺便摘杨梅、桃子或现场包棕子、歌舞等,旨在让男女青年多一个相知相识、相恋的机会。

说起来你们可能不信,但却是真的:我们这里少数地方有“上端午、下端午”之说——即过两个端午(农历初一、初五各一个);某些地方端午节第二天(农历初六),女婿会带是子女去岳父母家“陪节\\\"一一哈哈?有人调侃说,那估计都是找个理由多吃多喝,我觉得有道理。

(文中插图均来自网络)

#####

诗画人生,相约篁岭。专注文旅,净化心灵!日子过得真快啊,今天又是端午节。大家都知道这是一个纪念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日子,吃粽子、赛龙舟是普遍的习俗,但我们篁岭端午是不裹粽子的,而是蒸一种叫“汽糕”的小吃。不过,我今天想说的却是另外一个习俗。

《白蛇传》里有这样的一个场景,话说端午那天,许仙一家和和美美、其乐融融,许仙硬是劝白娘子喝了好多“雄黄酒”,结果乐极生悲,娘子现出了原形,把许仙吓昏过去了。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端午喝“雄黄酒”由来已久。大人们可以喝酒祛除百毒,可小孩子不能啊,怎么办呢?

端午节一大早,篁岭景区“五显庙”主持汪老师就在众屋早早地将一种用雄黄调成的特殊染料准备妥当,天真活泼的孩子们来了,只见他娴熟地用他那饱经沧桑的右手,在孩子们的脑壳上端端正正地写了一个大写的“王”字!

这个“王”字象征着森林之王~老虎,端午节到了,天气慢慢炎热起来,各种毒虫也开始兴风作浪,据说小孩子在端午节这天脸上写了这“王”字就能神功附体,整个大热天都会百毒不侵了。

好了,就说这么多,望喜欢呦!(配图:篁岭)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