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遇上教师节,中秋节禁忌,“仲秋”与“中秋”有何不同

中秋教师节同一天多少年一次?

中秋教师节同一天多少年一次是很多友友都好奇的,不过就以往的情况来看大概是20年一次中秋节和教师节原本不是同一天的节日,但是2022年这两个节日巧合的遇到了一起,中秋节当天本来就是一个非常美好的团圆日,遇上教师节反而让这个节日更加热闹,这也就意味着老师们将会遇到一个放假的教师节,上一次在同一天是1909年、1928年、1984年,但这时候教师节还没有设定,1985年才开始确定9月10日是教师节。

中秋节的由来

关于中秋节的起源,大致有三种: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觅偶的习俗,是古代秋报拜土地神的遗俗。 中秋之夜,明月当空,清辉洒满大地,人们把月圆当作团圆的象征,把八月十五作为亲人团聚的日子。

中秋节成为一年之中的重大节日,又与科举考试有着极其微妙的关系。三年一次的秋闱大比,恰好安排在八月里举行,人们便将应试高中者,誉为月中折桂之人。每到中秋,进行隆重庆贺,成为全社会人民的重要风俗,经朝历代,盛行不衰。

传说,月饼是杨贵妃命名滴~

史料记载,月饼的鼻祖可以追溯到汉代。当时,海淘鼻祖张骞出使西域,从国外带回来芝麻(当时叫“胡麻”)。当地人用胡桃仁做馅,做出一种圆形饼,就叫胡饼。忽然觉得自己知道的好多~

实际上,唐代就出现了月饼,宋时已有荷叶、金花、芙蓉等品种。诗人苏东坡曾以“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诗句赞誉月饼。传说某年中秋夜,唐玄宗和杨贵妃开启了高调的秀恩爱模式——唐玄宗嫌弃“胡饼”不好听,于是杨贵妃说“你看它圆圆的和月亮一样,不如就叫月饼吧?”从此,胡饼就改叫月饼了。到了明代,月饼才成为中秋的必备食物。《西湖游览志余》记载有“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意”。

“仲秋”与“中秋”有何不同

一年十二个月分成四季——春夏秋冬后,平均每季都有3个月。

春季三个月被称为:孟春、仲春、季春;夏季三个月被称为:孟夏、仲夏、季夏;秋季三个月被称为:孟秋、仲秋、季秋;冬季三个月被称为:孟冬、仲冬和季冬。

这里的孟、仲、季就相当于在说人的时候的老大、老二、老三,或就是第一、第二、第三的意思。

到此,大家就明白了,“仲秋”就是指秋天三个月中的第二个月,即八月完整一个月;而“中秋”则是指“秋季”中间的那一天,当然也就是指整个秋天的正中间那天。

故:“仲秋节”即秋天的第二个月的节日;“中秋节”即秋天中间的节日,这个意义,应该是相近的,二者均指八月十五,所以很多人把“仲秋”写成“中秋”。

中秋简单文案

1、皓月当空洒清辉,中秋良宵念挚心。

2、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3、秋已至,一缕桂香,醉芬芳,月上中秋。

4、月近中秋月近圆,情至中秋情至酣。

5、月光所照,愿为故乡 ,双脚所踏,无非过往。

6、少年的远方,是中秋的故乡。

7、别用目光去丈量,用地图去导航。

8、这一步,是离家的距离,也是回家的距离。

9、今天的月亮好像不够圆呀,是不是因为你没在我身边?

10、抱歉,月亮今天忙着营业,所以中秋快乐由我来对你说。

中秋节,禁忌多

中秋节又叫拜月节、祭月节、月娘节、团圆节,它与春节、端午节、清明节,并称为“四大节日”,起源于上古时期,普及于汉代,流行于唐代,盛行于宋朝,中秋节的节俗很多,吃月饼、玩花灯、玩花灯、赏月亮、饮桂花酒,人们纷纷回家,庆祝团圆时刻,通过祭拜月亮,祈祷家人平安,庄稼五谷丰登,天气风调雨顺,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每年的中秋节,老人都要交代我几件事情,老人常说:“中秋节,禁忌多”,尤其是这4个要注意。

一、送礼不送单

中秋是团圆的日子,所以给亲朋好友送礼是必不可少的。中秋送礼不能随意送,要注意在选择礼品的时候,要注意不能选择单数,就是礼品的种类和礼品的数量,都要选择双数,老话说“好事成双”,送礼送双数,也是为了有一个好的寓意。

很多人会在中秋节的时候送月饼,购买月饼的时候,要记得不买散装,买盒装的,不仅仅是面子问题,即使散装月饼再好吃,也不要轻易送,没用礼盒包装,人家会觉得你不认真,反而遭人嫌弃。而且散装礼品有“散”的意思,寓意不好。中秋礼品代表的是心意,礼品的价值不重要,重要的是礼品中包含的心意和寓意。

另外,古董、鞋子、钟表、雨伞,根据谐音来看,并不太友好,尤其是送钟表,仔细一琢磨,有“送终”的意思,人家也不知道,你到底是好心,还是别有用心。

二、不发生口角

民间俗语有:“中秋忌口角,不忌吵到年”。这句话虽然没有道理,但是中秋节是家人和睦团圆的日子,子女从外地赶回家,相聚不容易,图的是阖家欢乐,千万不要因为一点琐事就发生争吵,令大家都不愉快,破坏吉祥美好的节日气氛。有什么事要等过完节再解决,不要留下任何遗憾。和外人也是如此,退一步海阔天空,中秋佳节和亲人团聚是最重要的。

中秋节是团圆的日子,所以在这天人们都要开开心心,面带微笑,要做到与人为善,尽量不动怒,不吵架。在喜庆的节日里与人发生口角,既影响心情,又伤了和气,一年到头忙忙碌碌,能聚在一起不容易,所以无论遇到什么事,都要尽量保持好心情。

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

民间自古就有拜月的习俗,就像祭拜神仙一样,月亮简称“月神”,祈祷家人平安顺利,团团圆圆,庄稼五谷丰登,天气风调雨顺,总之就是吉祥话,什么都往好了说,

中秋拜月是古时流传下来的活动,在古时,拜月活动都是由女子来完成的。老传统中秋这天,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关于“男不拜月”有以下说法,男属阳,月属阴,一般阳盛于阴,故阳不能拜阴。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古时有“嫦娥奔月”的传说,所以月神代表女性,旧传统男性是不能拜女性的,故形成了“男不拜月”的说法。 女不祭灶其实说的就是小年祭祀灶王爷,中秋也是通用的道理,灶属阳,灶神属火,是真正意义上的男神。为何女人不能祭灶呢?有2种说法,其一,过去女人的地位比较低,如果让女人祭灶,会显得诚意不够,有冒犯灶王爷的意思,而祭灶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所以,要有男人来祭灶。其二,为了避嫌,据说灶王爷是一位美男子,不让女人祭灶,不仅是女人避嫌,同时也是灶王爷避嫌。久而久之,就有了“女不祭灶”的说法。

四、不宜婚嫁,行房事

中秋节虽然是花好月圆的日子,但是从古至今就流传着,中秋节不适合举办婚礼的说法,这个说法主要来源于“嫦娥奔月”的故事,这是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嫦娥在升入月宫之后,与后羿分别,后羿只能通过每年中秋做月饼,望月宫来思念妻子,所以中秋这天结婚是不吉利的,怕日后会像嫦娥和后羿一样分离。初一和十五也是忌讳的日子。

另外,八月十五是一个团圆的节日,全国上下,全都如此,人们纷纷往家赶,只为了能和家人团聚,所以说,八月十五这一天,是不适合出门的,例如出差、旅游、回娘家等,避过了八月十五这一天,再出门就没事了,本身要回家的日子,如果老人看见了,肯定不会同意出门的,都是老辈人的传统,尽量遵守。 到了中秋节的那一天,出嫁女也会回娘家团聚,但是根据家庭距离远近,远点的吃过午饭就往回赶,近的可能要吃过晚饭再回家,就是不能留宿娘家。

忌讳在中秋之夜男欢女爱 古时人们认为,农历十五的日子不好,不利于行风月之事。从天象来看,月圆正是潮汐剧烈变化的时候,自然界万物也在随之波动,人的情绪就容易冲动难以控制,身体弱的人就容易在月圆之夜出现问题。还有就是中秋夜晚,有的地方有拜月亮之神的习俗,行风月之事是对月亮神的大不敬。所以,中秋节有忌讳男欢女爱的说法。

盘点2022剩余的9个节日

2022年已经过去近一半了,接下来的公众节日还有9个,其中中秋节和国庆节有国家法定假期,教师节会针对教师举办活动,其他的自行安排。

这9个节日的时间和名称分别是:

2022年9月10日,教师节

2022年9月10日,中秋节(10日至12日放假)(高速公路通行正常收费)

中秋节放假3天,除去一个周末,实际上只有1天假期。

2022年10月1日,国庆节(1日至7日放假)(高速公路通行免费)

国庆节放假7天,除去两个周末,实际上是3天假期;其中10月8日,9日周末上班,相当于是放7天假后,再上7天班。

往后就没有法定节假日了,上面节假日假期时间相加(1+3),今年节假日假期仅剩4天。

2022年10月4日,重阳节

2022年10月25日,寒衣节

2022年11月1日,万圣节(10月31日晚,万圣夜)

2022年11月24日,感恩节

2022年12月25日,圣诞节(12月24日晚,平安夜)

2022年12月30日,腊八节

2022年下半年,有两个重叠的节日,一是9月10日,教师节和中秋节是同一天;二是10月4日的重阳节在国庆节假期中。

最后两个月,11月和12月以洋节为主,12月30日的腊八节是今年最后一个节日。

2023年1月22日为2023年春节,相对2022年春节,来得稍微早一些。

祝大家节日快乐!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