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伏注意事项,最后凶狠10天!末伏注意养生

2022年的末伏是8月15日-24日,末伏是三伏天中的最后一伏,俗称秋老虎。

其气候特点是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风速小

所谓“火烧七月半,八月木樨蒸”,“秋老虎”颇凶。由于暑热最易伤心,热扰心神,人常表现出心烦不宁,坐卧不安,思绪杂乱。

末伏是冬病夏治的末班车,一定要注意身体养护,为三伏天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立秋后,天气转凉,人们食欲渐增,口味需要调剂。饼由面粉制成,烙制时麦香四溢;小麦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鸡蛋的营养更是丰富。人们在吃烙饼摊鸡蛋时,往往还要加上一些酱类、蔬菜或熟肉制品,在丰富口感的同时,也让人体所需营养更为均衡。

末伏三忌,三宜,三秘诀

01

三 忌

第一 忌吃辣

立秋后后应少吃辛味食物。辛味通肺,助长肺气,若摄入过多,易造成肺气太盛,出现上火、便秘等秋燥症状。

建议:可以适量多吃祛湿热、健脾和胃的食物。

芡实、山药、小米等都具有健脾益胃的功效;扁豆、豇豆、红小豆等豆类,也有健脾益气的功效。

第二 忌贪凉

末伏时白天温度仍较高,但早晚气温则明显变凉,昼夜温差逐渐增加。进入末伏时,切忌猛吹空调,过量吃冷饮,以免损伤脾胃阳气。

此外,适量户外运动可振奋阳气,促脾气运化,改善胃口。进行户外运动以微汗为宜,切不可大汗淋漓。

建议:饮品最好喝温白开。如果平时经常胃胀、胃痛,更要少吃寒凉的水果或凉菜。

热茶、热咖啡等热饮有利于排汗,可以达到散热的效果。

第三 忌烦躁

末伏时已经入秋,所谓“火烧七月半,八月木樨蒸”,我国大部分地区“秋老虎”仍然颇凶。

由于暑热最易伤心,热扰心神,人常表现出心烦不宁,坐卧不安,思绪杂乱。

建议:除仍需加强防暑降温之外,应有意识避开这种不良情绪的干扰,做到遇事不烦,处事不躁,精神愉快,心情舒畅。要合理安排个人起居,做到作息守时,生活规律,保证适当的睡眠和休息,避免过度疲劳,提高机体对高温的耐受能力和对“秋老虎”的抵御能力。

02

三 宜

第一 宜清补

一个夏天的燥热,造成了大量的排汗,体内空虚,要进补。

但是在酷暑难耐的夏季,人们常常因为苦夏或过食冷饮等原因,存在不同程度的脾胃虚弱,所以不能大补,要清补。

末伏清补,以健脾利湿为主。肉类应首选性质偏凉或性平的肉。

性凉,具有健脾益气、滋阴养胃、利水消肿功效的鸭肉和能除湿开胃、利水消肿,且富含优质蛋白、矿物质和维生素的鲤鱼,都是很好的肉类选择。

第二 宜多吃三种菜

末伏期间,地面上的火热之气仍盛,闷热潮湿。在这样的环境里待久了,人就易受暑湿、暑热与细菌病毒的侵袭。末伏多吃这三种菜,抵抗细菌少生病。

一是菜花。菜花含有的维生素C含量比大白菜、黄豆芽菜要高3~4倍,可以起到预防感冒的功效。

二是菠菜。菠菜中丰富的核黄素是有效预防口角溃疡、唇炎、舌炎、皮炎的重要营养素。

三是芹菜。芹菜有降血压、降胆固醇和镇定神志的作用,能够缓解体质较敏感的老年人由于温差大而导致的睡眠质量下降问题。

第三 宜早睡早起

立秋之后,要“早卧早起,与鸡具兴”。

立秋之后,阳气开始收敛,早卧是顺应阳气的收敛。早起是为使肺气得到舒展,有防止收敛太过的效果。

天气逐渐转凉,变化无常,此时不宜着衣过多,否则会影响身体对转冷后的天气适应能力,容易感冒。

03

三 秘 诀

第一 吹空调要适度

立秋过后,天气依旧闷热难耐,这种前提下,大家可以选择空调、电扇、铺凉席等方式适当解暑降温,但一定要把握好度!

夏季空调病的一些防范措施仍需注意,切忌盲目贪凉,空调可设定在25℃至26℃为宜,更不可对着直吹,也不要频繁一进一出空调房,减少在电脑前的工作时间。

老人、儿童等免疫力较差人群和长期伏案工作的白领人士尤应注意。

第二 保护心脏

天气热时,人们容易产生焦躁、烦躁等情绪,容易出现“情绪中暑”。中医认为,情绪变化直接影响血气运行,心情不畅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末伏期间保护心脏要先做到这三点:

第一,规律生活,养护血管,按时就餐对血管健康非常重要,饮食方面可以多吃利于清洁血管的食物,如富含叶酸的绿叶菜、豆类、富含β葡聚糖的燕麦等。

第二,保证睡眠,有条件的,最好还能午睡一会。

第三,少吃生冷,保护胃肠的同时也在保护血管。

第三 吃果不吃瓜

民间有句俗语叫做“秋瓜坏肚”,立秋后,一些美味的瓜类多属阴寒性质,尤其是西瓜,吃多了会损伤脾胃,因此要适可而止。

但一些“果类”却可以多吃,比如柠檬、葡萄、梨等应季水果。

尤其是梨,能润肺,能够消痰止咳,是秋天最提倡吃的水果。

秋后要防这些疾病

末伏处于夏秋更替时间段,还要注意防范一些疾病。 >>咽喉炎 咽炎、喉炎多发与天气变化有关。立秋后的天气会变得干燥,温度也逐渐降低,此时的咽喉炎大多是受凉引起的咽部红肿。如果出现明显的咽部不适,应该注意多喝温热水,多吃些滋阴润喉之品,平时用嗓较多的人更要保护好嗓子,尽量减少说话。 另外,秋天容易上火,建议容易上火的人少吃辛辣食物,以免刺激嗓子影响健康。 >>肠胃病 秋后,人们的食欲会越来越好,使胃肠负担加重,导致胃病的复发。此时要注意膳食合理,少吃多餐,定时定量,以增强胃肠的适应力。 >>感冒 立秋后昼夜温差加大,伤风感冒频发。初秋夜晚多习惯不盖被子,太过贪凉导致腹泻、头重等。因此,初秋之际切勿贪凉。

冬病夏治

三伏天之中,尤以末伏最为凶猛:暑湿、秋老虎...,但也是冬病夏治和祛除六邪的最后时间。 中医云——万病之源皆因六邪:风邪、寒邪、湿邪、暑邪、燥邪、火邪,三伏天这六邪全齐活了,到了末伏这最后十天,体内六邪最盛,方法得当,能连锅端了这六邪,只有邪气尽出,才不至于养邪为患病缠身。 一袋粗盐祛六邪 六邪怎么祛?大多数人可能会想到艾灸,但是比起艾灸,盐疗更加简便,没错,只需一袋炒粗盐,连续用十天,轻松赶走万病之源。 1、祛湿除寒 有的人体内的湿气较大,做热敷时,可以热敷脚心。每次泡脚之后,再进行热敷,这样去湿的强度很好。一个疗程之后,身体就会有明显的变化,湿气就会被赶走了。 对于体寒者,同样是每天每次泡脚之后,再进行热敷,驱寒的效果也较明显。 2、关节痛 对于关节僵硬疼痛,粗盐热敷包裹在疼痛、怕冷的关节部位,每次热敷半小时,至粗盐逐渐冷却即可,有缓解消痛、镇痛作用,长期使用血液畅通,风湿会有好转。 如果希望疗效加倍,可以在粗盐种加一些生姜片,生姜片无需炒热。姜含挥发性姜油酮和姜油酚,有活血、祛寒、除湿、发汗之功效,如果这时在加上姜的助力,那治病祛病更加容易了。 3、肠胃不好 粗盐热敷胃肠能治疗五更泻。粗盐热敷还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加快血液循环,缓解组织粘连,改善局部营养。有不清楚的问题可以微信搜索:天下养生网,将为您提供专业的养生保健知识。 4、补肾养阴 末伏也是升阳的黄金时间,粗盐疗法,比大把大把吃药简单、便宜太多了。 将半斤食用盐与少许小茴香放在一起炒热后,装到布袋中敷肚脐,可达到调补阴液,促进阴阳平衡的目的。 其中,盐入肾经,有一定的补肾养阴作用;小茴香辛温,有通窍的作用。 放在肚脐这个位置,是因为肚脐是调节人体阴液的重要部位,而且盐容易通过这个部位被人体吸收。之所以炒热,一方面热能促进人体对盐的吸收,另一方面热效应直接刺激肚脐,能有效调节经络。 想要热敷补肾,最好在17点到19点这个时间段敷,因为此时是肾经的当令时分,也是补肾的最好时候。 5、妇科病 妇科相关的疾病也在冬病夏治的范畴内,炒粗盐热敷能缓解痛经、宫寒等妇科疾病的症状,不过如果打算怀孕一定注意,排卵期后有可能受孕,如果继续用热敷会造成受精卵畸形,所以热敷最好是在月经期到排卵期前的这段日子。 月经期也可以采用粗盐热敷,对痛经有一定的帮助。不过如果月经量过多,最好还是暂停使用。 6、排毒健心肺 腋窝处有一个重要穴位,中医名为极泉穴(腋窝顶点的腋动脉搏动处),此穴为排毒大穴。 【功效】 常按腋窝,通过改善血液供应、刺激淋巴,可改善心肺功能,增大肺活量,提高呼吸系统功能,促进食欲,提高消化能力,还可促进神经体液循环,使全身器官享受更多养分和氧气。 炒粗盐热敷同样能达到这样的效果。 粗盐热敷法 1、选择合适粗盐:用1斤大粒粗盐(不是做饭的细精盐)。 2、将盐炒热:把散盐放在锅里炒热,装进一个大布袋中。用粗棉布做(勿用化纤织品),缝死三面,一面不缝,好装盐,不缝的一面留长一点,好反折防盐散出。 3、将盐袋平放在下腹部,盐刚出锅时很烫,可在袋下垫上毛巾,不太烫时再撤走。袋上要盖些东西,以防散热太快,每次要敷半个小时。如果能另炒一袋盐,同时放在骶部(腰下方),效果更好。 4、如果想缓解关节炎,把做好的粗盐热敷包放置在有疼痛、怕冷等症状的关节部位,可每次热敷15-20分钟,至粗盐逐渐冷却即可。如果热敷包的温度较高,可在患处衬垫一些毛巾,以免烫伤。热敷包可反复利用;可以用微波炉进行加热。 方解: 粗盐是以氯化钠为主,氯化镁、氯化钙等多种成分组成,加热后可以通过散热刺激和促进皮脂腺的分泌,排出体内的废物和多余的水分,与骨关节相关的风、寒、湿、痹、痛等症采用粗盐热敷法,也可以发挥止痛散寒的作用。 盐敷可以使肌肉放松,加速局部的血液循环,热盐的渗透性强不仅能将热气渗透到人体内,还可以将铁力的湿气、寒气吸收出来,可以消炎驱寒,换机疼痛。 注意: 1、盐敷时要注意温度,过热会烫伤皮肤,必要时多包裹几层毛巾。 2、刚开始用大粒盐热敷后,肚皮会出现红白相间的“花了”的情形。一般来说,到第三四次时就会退。 3、如果肚脐周围有疮疡或者溃烂等症状,就不要使用这种保健方法。 4、热敷后半小时内,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避免毛孔大开感染风寒。 5、热敷后,要喝较平常多量的温开水(绝对不可喝冷水或冰水),有助于排出体内毒素。 6、热敷的盐可以重复使用,粒子变细就可以丢掉。但其中的中药会因为使用多次而药效减弱,所以中药需要时常更换。 注意三类人群不宜热敷: 1、皮肤有溃烂或皮肤病患者:要避免在皮损表面进行热敷,以防感染或刺激皮肤病,加重症状。 2、温热病症的患者不宜热敷:热敷主要是针对寒性病症。温热病症的人群常表现为容易上火,特别怕热,或伴有口臭、便秘,女性还表现为月经量过多等,此类人群不宜热敷。 3、皮肤感觉不敏感或异常的人群:如老人、小孩、糖尿病伴有神经病变及中风患者,易烫伤,不宜盲目热敷。 说完盐敷,再来说说饮食: 末伏吃八宝 养生防病效果好 谈养生肯定少不了食疗,进入末伏要清补,以健脾利湿为主。健脾益气,可以适量多吃祛湿热、健脾和胃的食物。如茯苓,以促进脾胃功能恢复;芡实、山药、小米等都具有健脾益胃的功效;扁豆、豇豆、红小豆等豆类,也有健脾益气的功效。“秋瓜坏肚”,对西瓜等宜少食,以免损伤脾胃。 顺时养生是老祖宗的养生智慧,根据末伏的气候特点,给您推荐末伏八宝。 1、第一肉:鸭肉 秋初末伏,吃肉不仅让人觉得有些油腻,还容易上火气躁。因此,在肉类的选择上应首选性质偏凉,或性平的肉。俗话说“防苦夏吃吃鸭”。这是因为鸭肉性凉,具有健脾益气,滋阴养胃,利水消肿的功效。 从中医“热者寒之”的治病原则看,凡体内有热的人适宜食鸭肉,体质虚弱、食欲不振、发热、大便干燥和水肿的人食之更为有益。鸭肉还富含人们在夏天急需的蛋白质等养料。 2、第一瓜:老黄瓜 老黄瓜可谓消暑热的一大“法宝”。老黄瓜指的是熟透了的黄瓜。黄瓜的瓜皮本来是青绿色,但成熟时间久后会逐渐变为黄色,故又称为老黄瓜。其清热消暑能力强,且寒凉性少,是中伏天应对暑热天气的良好食材。 吃黄瓜时一定不要把黄瓜把儿扔掉。因为黄瓜把儿含有较多苦味素,苦味成分为葫芦素C,是难得的排毒养颜食品。 3、第一藕:莲藕 “荷莲一身宝,秋藕最补人”,秋令时节是鲜藕应市之时,吃些藕,能起到养阴清热、润燥止渴、清心安神的作用。对老年人来说,藕更是补养脾胃的好食材。此外,莲藕也是高血压、肝病、食欲缺乏、缺铁性贫血、营养不良者的保健食物。 莲藕尤其适用于老幼妇孺、体弱多病者,特别适宜高热病人、吐血者、高血压、肝病、食欲不振、缺铁性贫血、营养不良者多食用。要提醒大家的是,产妇不宜过早食用莲藕,最好产后过几周再吃。 4、第一粥:绿豆粥 暑气炎炎,不少主妇会熬一大锅绿豆汤给家人当水喝。绿豆性寒、味甘,具有清热解毒、消暑止渴的功效,但对于手足凉、腹胀腹泻等体质虚弱的人,最好不要过多饮用,可选择熬绿豆粥这种稍温和的吃法。 5、第一饮:酸梅汤 到了夏季三伏天,能喝上冰凉的酸梅汤可谓是神清气爽,而酸梅汤里有个很重要的食材,就是乌梅。中医认为,乌梅味酸、涩性平,归肝、脾、肺、大肠经,主治肺虚久咳、久痢滑肠、虚热消渴。酸梅汤有清暑开胃、生津止渴的作用。在饮用酸梅汤时也可以选择在午餐后饮用,这样可以更有效地消除午餐的油腻,有利健康。 【配方】生山楂12克,乌梅9克,陈皮8克,玫瑰茄3克,生甘草3克,桂花1克。 6、第一芽:绿豆芽 炎炎三伏天,烹制一道绿豆芽菜肴可以清热解毒、利尿除湿。同时,绿豆芽的热量很低,而水分和纤维素含量较高,可促进肠蠕动,具有通便作用。 但要注意,绿豆芽性偏寒凉,吃多了易损伤胃气,慢性肠炎及脾胃虚寒者、慢性胃炎者不宜多吃。但烹调时配上一点姜丝,或搭配些偏温性的香菜、韭黄,就能很好地中和掉它的寒性。 7、第一鲜:鲤鱼 鲤鱼能除湿开胃、利水消肿,因此特别适合在三伏天这种湿热的环境中食用。另外从营养学角度来说,鲤鱼富含优质蛋白、矿物质和维生素,同时很容易被消化吸收,是适合儿童、孕妇、老人等各类人群的肉类食品。 8、第一菜:海带 海带有助于清除体内的积热,还可以对付因出汗过多导致的体力透支。夏天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海带中含有的多种营养物质,具有辅助降低血压、降低血液黏稠度的作用,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大有裨益。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