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沈帮帮帮」为冻掉4指男子抢回一条命!好心的哥,找到了(辽沈帮帮帮电话)

「辽沈帮帮帮」为冻掉4指男子抢回一条命!好心的哥,找到了


点赞台

沈阳的张先生酒后凌晨摔倒在路边昏迷过去,幸好一位出租车司机将他送到医院抢救。脱离了生命危险的张先生虽然失去了右手4根手指,但念念不忘把他从死亡边缘拉回的那位出租车司机。

本报纸媒、多个融媒体平台对此事进行大篇幅报道,“辽沈帮帮帮”记者通过警方、交通管理部门、出租车司机微信群等多种渠道,在沈阳掀起全城寻找好心出租车司机的热潮。1月20日,在沈阳警方的大力协助下,参与现场救助的民警、出租车司机都找到了。

本报联合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为沈阳的哥于振强颁发天天正能量特别奖,及5000元奖励,感谢他的暖心出手。

「辽沈帮帮帮」为冻掉4指男子抢回一条命!好心的哥,找到了

沈阳的哥于振强和他的爱车。受访者供图

丰乐派出所民警吴钢:

“我跟着120急救车护送伤者连去两家医院紧急救治。”

出租车司机于振强:

“发现路边躺着一个人,我车都开过去30米又倒回来查看救助他的。”

民警吴钢

跟着救护车,连去两家医院紧急救治

记者联系丰乐派出所民警吴钢时,他正在外地紧张工作中,在中午休息间隙向记者讲述了当天的情形:上个月24日凌晨5时许,我们接到群众的报警求助电话,跑出屋子上车就直奔现场,几分钟就到达事发现场。

凌晨5时是值夜班最乏最累的时刻,但吴钢和同事一直保持着随时出警的良好状态,电话响起随即问清情况确认了位置,在最短的时间内就赶到了事发现场。

“我看到一辆出租车横在路边,司机守在倒地男子身旁非常着急。”吴钢说:我下车先确认那名男子的状态,但他是呼之不应,情况很危急,散落在地上的眼镜和手机说明他已经不省人事了。

有着丰富救助经验的吴钢当即决定:在等着急救车来到的这段时间,必须先让昏迷者得到有效的保护,“来,来,咱们先把他抬到警车上保温保暖,我托住头,你俩托着腰和腿。”

在出租车司机的协助下,吴钢和同事小心把男子抬到警车上,开了空调保持一定温度,细心的吴钢又回头去把地上的眼镜和手机收起来。

救护车赶到后需要立刻送医院,在家属没在现场的情况下,吴钢跟着救护车先护送到了附近的医院,因为该医院不擅长处理冻伤,吴钢又打听去哪里医治冻伤最好,随后又跟着救护车从沈河区跑到和平区,最终把张先生送到了北部战区总医院和平院区烧伤整形科进行救治。

“救助市民是我们的日常工作内容,都是应该做的,大致就是这些情况,我得去忙了。”吴钢讲述之后又投入到工作中。

的哥:

开过去30米,倒车回来救昏倒男子

和民警吴钢接受采访时一样,记者采访救人的沈阳汽运出租车公司的于振强时,他也在工作当中。“找我问那天救昏倒小伙的事啊,过去好多天了呀,他咋样了啊?”于振强并不着急讲述自己勇于救人的过程,而是首先关心获救者的情况。得知伤者右手手指截指了,“可惜了!在哪家医院,我哪天买点东西去看看他啊。”

「辽沈帮帮帮」为冻掉4指男子抢回一条命!好心的哥,找到了

救人的哥于振强自拍。受访者供图

47岁的于振强说:那天早晨是沈阳入冬以来最冷的一天,早晨4点多,我刚送完一名乘客到地方,走到富民桥北面二环附近一小区时,瞄到好像一个人倒在路边,“一走一过的事儿,等开过去30多米才反应过来,路边倒着的是一个人啊,啥情况?”

开车已经过了事发地的于振强一想得回去看看,倒车回去一看,一名男子全身僵硬伏在马路边石上面,“头离地面有10厘米,招呼他也不回应,但胳膊好像动了一下,这人还有救。”

于师傅把出租车横在马路上,以免其他过往车辆刮碰倒地的男子,然后打了110和120,“不一会儿警察就来了,我们一起把他抬到警车上。警察处理得细致全面,我看救护车来了,就更放心了,我就走了。”

得知张先生脱离生命危险但手指截指,于振强非常心疼:“凌晨大冷的天儿,在地上冻了3个小时,确实够呛。要是我早点路过那里呢……”

微信名叫“阳光男孩”的于振强从2008年起开始跑出租车,和微信名一样积极向上、乐于助人。在记者的追问下,于振强第一次对外透露以前做的好人好事,“5年前我拉一名患尿毒症的乘客去医院做透析,发现他经济条件很不好。从那以后,我每周按时去接他做透析,车费肯定是不收的,有时候还请他简单吃点饭,一直持续到他不幸离世。”

“包括这次救人,都是举手之劳的小事,凭着良心去做的。咱也没想被报道被奖励的事,所以我也不知道全沈阳的媒体都在报道在找我。”

于振强拉载的乘客听到记者采访,“师傅原来是你做的好事啊,好多媒体都报道了,我都看到了,你咋还不知道呢?”

寻TA

寻找40年前教我采访的李直,您在哪?

昨日,读者田俊明向“辽沈帮帮帮”求助,40年前,在沈阳电台实习,记者李直带领他奔走各地进行新闻采访,在两年多的工作和学习中,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但后因通讯问题,逐渐失去联系,希望借助媒体,寻找到既是恩人又是老师的李直。

田俊明回忆,他从辽阳来到赤峰参军做基建工程兵,脑子灵活的他经常动手绘制板报,参与宣传工作,由于文化有限,在新闻报道方面很难再提升。1982年,他被部队派到了位于沈阳和平区马路湾的广播电台学习新闻采访,“当时带我的就是记者李直,他1.7米左右的身材,戴副眼镜,我在他身上了学会了很多东西。”

当年,田俊明跟随李直一起外出采访,他总是提着重重的录音设备,观察李直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李直对年轻的小田更是用心培养,教导他如何把握新闻方向,整理采访思路,直到能够独立进行新闻采访。

“没有李老师的教诲,就不会有我今天的成绩和幸福生活,他的影响让我受益终身。”田俊明称,1985年,李直所在的部门搬到了昆山路上的新址,自己也从部队转业到了省核工业地质局工作,相离较近,“虽然学习结束了,但我仍然经常到他的办公室和他聊天,还被邀请去他家。”

此后不久,李直就离开原工作单位,到某杂志社任职,“后来他也换了几个地方,就失去了联系,我问过原来一起工作的记者同事,也都没有他的音信。”

田俊明称,李直今年应该68岁左右,两人在一起的时间虽然只有两年多,但那段时光十分珍贵,也特别难忘。在老师的影响下,田俊明在此后的工作中,大量作品在省市媒体上刊登。

来源:辽沈晚报(lswbwx)记者 王鹏 吉向前 金国建

编辑:韩宇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