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农业中的五行原理

一手将儒学推向正统地位的毫无疑问就是董仲舒了,就是在他的努力之下儒学才能够成为影响中国两千多年的思想,而他所提出的一系列的观点也正好符合了汉朝统治者的需求,两者是互帮互助。

董仲舒:农业中的五行原理


一、阴阳五行与农业的结合

在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中可知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其中东方是木,南方是火,中央是土,西方是金,北方是水,而且这五行还是相生相克的关系。

并且他曾在书中说道:“天地之气。合而为一,分为阴阳,判为四时,列为孤行……故为治,逆之则乱,顺之为治。”


这段思想主要是讲的是阴阳的重要性,如果不按照天地的规则来做事,那么就是有违天时,而董仲舒正是把五行融入了其中,他认为每个季节都有自己对应的五行以及该做的事情。

董仲舒:农业中的五行原理

在《春秋繁露》的第十三卷中曾说到,春天是木;夏天是火;而夏中是土;秋天是金;冬天是水,这就是董仲舒把农业与五行结合起来了,因为这几个季节都与农业有关,每个季节都有每个季节的事情。

他认为春天是木属性,这个季节是农之根本,在这个期间应该劝农桑,让百姓去耕种,而朝廷应该减免百姓的赋税,说到这里董仲舒就把这些内容给扯到了皇帝的身上。


董仲舒:农业中的五行原理


如果统治者不作为,整天吃喝玩乐,荒废朝政,而且还加重农民负担的话那可就是大罪了,这样就会造成草木鱼虾枯死而且江河干枯,这样的思想董仲舒把他放到了四季当中的每个地方。

在夏季是火,这个不难理解,毕竟夏天这么的热,要是夏天出现干旱什么的,那么就是统治者不修道德造成的,只要皇帝不杀忠臣,女人不当政,才能确保夏天顺利的度过。


董仲舒:农业中的五行原理


而夏中的主要意思跟夏季差不多,到了秋天的时候如果发生什么异变的话,那就是因为有战事、盗贼和犯人多造成的,而冬天要是太冷的话就是国家法令造成的。这些内容在书中董仲舒已经做了总结:

春主生,夏主养,秋主收,冬主藏;其乐以养,死溉其哀以人子者也。故四时之行,之道也。

其实说白了董仲舒的这些农业思想无非就是顺应天时,不能违背每个季节做的事情,这些内容在早期的儒家思想中就已经体现了,而且他的这些思想也都可以找到相应的影子。

董仲舒:农业中的五行原理


二、董仲舒农业思想的来源

提起董仲舒的那些观点,我们脑海中想到的最多的就是“大一统”、“天人合一”、“阴阳五行”、“三纲五常”,其中董仲舒把阴阳五行运用到了他的思想中各个方面,无论是哪一种思想似乎都可以用阴阳五行来解说,而作为古代最重要的生产生活方式,农业也不例外。

古代能够把自己的思想主张在历史上留下姓名的,他的思想绝对不会凭空而来的,有从先辈中再加上自己的理解而来的,也有从生活中积累而来的,而董仲舒的思想就是第一种,他之前作为博士的时候主要讲的就是《春秋公羊传》。

董仲舒:农业中的五行原理


并且董仲舒的思想来源颇为繁杂,他把法家、道家、阴阳家的思想都给结合在一起了,而他对农业的观点就是从这些思想中汲取而来的,其中最主要的来源还是儒家和阴阳家的,因为他把这两者结合在一起了。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董仲舒的阴阳五行农业思想中,还有许多关于天人感应的学说,他把这些东西给融到了一起,而最后的矛头指向的就是汉朝的统治者,如果他们的品德不行,那么整个天都要崩了。

董仲舒:农业中的五行原理


例如在《论语·学而》说道“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就是让统治者体桖百姓,能够顺应天时,在适应的季节里面做适当的事情。

咱们最熟悉的《孟子·梁惠王上》这一篇文章里面讲的就是董仲舒的这些内容,里面主要讲的东西也都差不多,无非就是保护好百姓,顺应天时的生产,而且要比董仲舒早好长时间,只不过董仲舒把这些思想中加入了五行的内容。

董仲舒:农业中的五行原理


三、儒家的其他农业思想

董仲舒的农业思想主要来源是儒家思想,并且融合了阴阳五行,不过儒家的农业思想可是远远的不止这些内容,荀子曾认为只有百姓富了国家才能富,在维护好农业生产的同时国家也要做好节约的准备,这样才能以备不时之需。

董仲舒:农业中的五行原理


而减轻徭役、顺应天时更是儒家关于农业的核心思想,不仅如此,儒家还在农业相关制度上做了不少的功课,例如井田制、初税亩等等在儒家的相关经典中都可以找到其身影。

四、结语

董仲舒的思想看起来确实有些繁杂,他的很多思想都是可以在历史上找到的,而他所做的事情就是把这些经典的东西加以总结,经典内容都混合到了一起,而且在他的思想中始终贯穿了“阴阳五行”以及“天人感应”学说,无论是什么事情都可以用这两个内容来解释。

董仲舒:农业中的五行原理

梯田


而且不论他的哪一种思想都可以归根到统治者的品德上,如果统治者不修道德那么整个天下都会被惩罚,他的有关农业思想还把整个国家的人都联系在了一起,一个环节出错就会全盘皆崩。

参考文献:

《论语》

《荀子》

《春秋繁露》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