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演员&表演演员,是真实存在的吗…(个性演员王)
迷惑事件:为啥很多2、30代演员被吐槽演技时好时坏?
前段时间网友们看周冬雨新剧的时候,就直接把她这一相关话题送上热搜。
不少人说她现在演技有不足之处、连面部表情都控制不了
选了相对温和的评论
but,看看以前拍电影那会儿,观众对她的评价却是
即使对剧情无感,却仍然认可她的演技
演技也能这么跳跃式起起伏伏?
NO!按样看来,观众对演员演技“忽上忽下”的判断。
纯粹是因为她作为“个性演员”,没能hold住与自身反差过大的角色而已
。
个性演员
其实演员普遍分为两大类:个性演员&表演演员。
而如今娱乐圈中被认可过演技的新生代几乎都是个性演员。
他们所呈现出的最佳演技,大都源于“长相个性与角色”的契合。
而后被吐槽演技下滑的他们,也仅是因为在选角色、剧本时未考虑自己的长相个性能否被现有的演技突破。
像是李沁,从庆余年开始就没少人吐槽她演技忽上忽下。
这其实就是因为角色和她的长相个性不契合,才让观众产生了“不接受”的直观情绪。
因为李沁是四平八稳的古典青衣脸,面部轮廓直线条居多,看上去有股韧劲。
面中较平,五官量感中等,所以稍显寡淡,而较平的眉眼又给她的面相中带来了一丝薄情和苦相。
这张脸可表现的方向是内心戏极其丰富的角色,可爱可清冷、可以强大或疯批,但就和傻白甜没太大关系。
所以在她做出与长相人设感违和的表情时,观众们下意识就觉得不对劲、不想接受。
冷知识:李沁在庆余年中饰演的林婉儿,作者其实是按照林依晨写的。
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是林依晨做这些小表情,是不是就觉得没什么可嘲的点了?
毕竟在一张幼态娃娃脸上,看到这种夸张、五官乱飞,眼神到处飘的小表情。
大家的接受度会提高,第一反应变成:符合人设好灵动,演技真不错!
这种下意识的感觉已经不是演技好不好的问题了。
反过来也是,像是周冬雨的五官架构属于标准的宝宝排序,五官上大下小。
眼睛、眼距都略宽,鼻头小而有肉,嘴小、人中短、下巴小,眼角以锐角收尾,没啥表情的时候显出一丝倔强。
在结合其他五官后,整体看来是偏小女孩、不成熟的倔强。
在遇到与她契合的角色时(她演她自己),所爆发出的演技自然就会翻倍或炸裂(个看法,真爱粉可纠正)。
可遇到和她本身相差甚远的角色时,她的演技并不能把源于自身的“个性”压制,饰演的角色仍是她自己。
所以像是冷静严肃的表情出现在她的脸上,完全不能给观众带来信服力,反而会让人觉得面部表情呆滞。
可类似的表情出现在长相清冷的李沁脸上,给人的观感就完全不同了。
面无表情都让人看出演技(比喻)
随便拍个动图都觉得眼里是戏。
所以在演技还不足以驾驭反差人设的情况下。
就着急跳出长相个性所带来的演技舒适区的他/她们。
演绎出的剧情就像一盘散沙,都不用风吹,演员自个儿就先把它扬了
...
“舒适圈”也能出老戏骨
有人说:不少演员一生都在追索那种“一直在找的角色”,而他们寻找的其实就是和自己很像的角色。
所以不少公认的实力派好演员,他们的好口碑同样也源于自知长相局限。
像是陈道明,大家对他的第一印象绝对是“实力派老戏骨”,饰演的角色没一个拉跨的。
可仔细观察后能发现,他演绎的都和自身长相个性中“霸道&斯文”契合的角色。
《我的1919》 顾维钧——深谙民族大义,气节与魄力共存。
《康熙王朝》 康熙——一代帝王、智慧风骨并显。
《英雄》 秦始皇——具有传奇色彩的千古一帝,就问你气场强不强。
《庆余年》 庆帝——不怒自威、工于心计、枭雄皇帝。
《归来》 陆焉识——告知分子,虽被压迫,但仍旧不屈且抱有希望。
还有张涵予,他乍看外貌稍显粗犷,但面部轮廓和五官线条意外柔和。
饰演起那种硬汉外表下、夹杂了柔软情绪的角色,就非常适合。
而他好评度高的特性角色也正好是“铁汉柔情”,在此类型范围内担得起实力派这个形容。
演绎出的人物总是让人看得爽、哭得也爽。
像这种没有硬要跳出与个性契合“演技舒适区”的演员,其实并非不上进、不挑战自我。
而是选择把个性和角色融为一体,打磨与之契合的角色演技。
让自己成为这一类型的演员中,最突出且自成一派的存在。
时演时新,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表演演员
当然,千人千面的演员也存在(也就是“表演演员”)。
他们在呈现角色时,第一步就是用足够精湛的演技把自己的个性弱化。
再加深与角色人设的契合度,让观众几乎发现不了他在表演,达到真实入戏的效果。
就像梁家辉,他每部戏中呈现出的角色都是不同的个体,观众看了完全不会跳戏。
这就源于他自身的长相个性在影片中近乎于0。
《黑金》
《情人》
《寒战》
五月天MV《顽固》
同时期的知名演员、导演对他的评价也极高:
周润发——别人能演的他基本能演,但梁家辉能演的,他不一定能演。
周星驰——他是全能型的第一高手。
导演李翰祥——我想捧你做明星,你却选择做个演员。
可梁家辉这千人千面的演技并非天赋异禀,也都是一点一点积累来的。
他喜欢思考走进角色内心。当初为了演《黑金》中周朝先这个角色,光是人物小传都写了足有十万字,比剧本还厚。
拍摄时所说的话、做的事都按照角色性格来,让角色在他身上活了过来。
达到了人戏合一,他就是角色本身。
也得以让观众们看到了《黑金》中这堪称经典的一幕
还有周迅,陈可辛导演对她的评价极高:周迅是少有的没有界限的演员。
可她最开始也属于“个性演员”,初期角色几乎是灵动、天真、娇俏的类型。
但是她选择的不是立马跳出长相个性舒适区,而是在此舒适区内锻炼。
放大源于“个性”的演技,也为以后的突破打下夯实基础。
所以这样的她在26岁时,依旧能用眼神表现出少女的懵懂天真。
所以才能在后期用精湛的演技和与生俱来的感性,使自己更加沉浸于角色。
她长相个性方面的优势只是成功的一个方面,而后期积累沉浸后的演技则是成功的根本。
自身个性已经不能限制住她的戏路了。
当下很多所谓演技炸裂的新生代演员,因一个适合自己的角色爆红。
在粉丝、市场的吹捧下便以为自己的演技和名气成正比,就急于跳出源于长相的演技舒适区,说不想被观众定性。
但他们并没有认识到:路要一步一步走,饭要一口一口吃,所有的突破都不是一朝一夕能达成的。
想走出舒适圈,首先也要从适合自己的角色入手、把它吃透(连个性表演都不能让观众认可,何来突破);再以自身个性出发,把角色范围逐渐扩大。
否则在实力还没到家的情况下,冷不丁跳太快太远,观众的眼睛也承受不住啊...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