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钟山:旅居洛城不做看客

【侨报记者尚颖4月17日洛杉矶报道】素有南加州“阿尔卑斯-小瑞士”之美誉的核桃市位于洛杉矶市以东,属山景小区,远离闹市。在田园风光,起起伏伏的山丘上,富裕而宁静的世外桃源式社区栉比相邻,聚居了不少来自中国大陆,台湾地区和韩国的移民。这里天然美景,居家安宁,学区优质,曾被美国金融周刊《Money》评为全美最适合居住的小城市之一。驶入山丘传统古朴的社区,一处绕山深入的小道尽头,是中国著名作家,编剧和导演石钟山老师潜心创作的幽居之所。

三年前,因为牵系年仅15岁的女儿独自在美国读书,石钟山选择暂居洛杉矶,尽可能陪伴女儿完成学业。他认为,虽然在国内事业繁忙,即使成就斐然,但不能为了追名逐利,放任孩子野生野长。中国人的传统,最注重子女的教育和健康成长,孩子成年之前父母应尽监护责任。所以,无论事业多忙碌,石老师每年都会抽出大约4-5个月时间在洛杉矶的家小住。陪伴女儿之余,幽静的田园居所也适合静心创作。

石钟山:旅居洛城不做看客

石钟山与爱犬。侨报记者尚颖摄

高产作家跨界兼编剧导演

以军旅小说创作闻名的中国当代著名作家石钟山,1998年开始触电参与影视剧编剧创作,首部原创电视剧作品为《光荣街10号》。其30多部小说作品被改编成影视剧,其军旅作品可谓引领了一个时代。首部改编成电视剧的同名小说《激情燃烧的岁月》,也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多少人跟随模仿,延续多年。

2008年,石钟山第一次执导其幸福三部曲的最后一部电视剧作品《幸福的完美》,开始其导演生涯。他回忆,第一次执导电视剧充满新奇,是一个熟悉专业摸索的过程。石钟山希望体验整个影视产业的创作,制作和完成过程,熟悉整个产业链。他认为,剧本创作只是影视制作的初步完成,真正成熟的好编剧,应该是多维度的全能手,因为影视制作本身也是多维度的创作。经历影视产业下游终端的导演职能,方能保证编剧写作剧本的目的更加明确,触镜学习的过程,才可能创作出更加完善的剧本。从创作人编剧到导演的跨越,他体会到,剧本的文字叙述放在镜头的影视画面下,有时会脱档,缺乏节奏,往往需要二度或三度创作。

因为现实的情形,石钟山感叹,影视产业的导演制作更趋向于职业化操作,更像是行业的一类工种,所谓的行活制作,或有娴熟的拍摄技术操作完成表象的摄制过程,但有别于真正有深度的艺术创作。由于前期导演对作品感悟的局限性,或缺乏深刻细致的理解,所以很可能前期素材拍摄的某种局限,二度创作很难达到文学原创人预期的高度。也因此,更倾向亲自执导制作自己的原创作品。

此外,执导拍摄影视剧选择角色非常重要。以《幸福的完美》为例,石钟山深有体会,需要根据投资规模量体裁衣。如果有足够的大笔投资,找知名大牌演员最好,虽然并不值得,但可以保证票房。他坦言,这是非良性循环造成的市场现实,往往制片方因此压力巨大。当然,小投资也有对策,所谓花最少的钱,办最大的事。以他的经验,最好的节省办法,男一号,女一号找不太知名但最合适的演员。其它形形色色的配搭角色可以重金邀请重量级的名演员(需要圈内的人脉做保障),而且戏量少,拍摄时间短。以重量级的配角辅助捧场,保证整体演员阵容不弱,花小钱做大事。

影视剧创作完成,最难最重要的一步是发行,难度远远大于创作,艰辛得多。石钟山无奈讲述,找电视台,找网站卖片是很大的学问。因为购片也有潜规则,所谓收视率作假已是众所周知的公开秘密,电视台以此制约制片方,逼迫制片方买收视率。不同于美国较合理的影视会员制,国内电视台仍然属于公共频道,人为操作更容易。好在相关部门已开始整治这种不良现象,期待国内的播出体制更加完善。

石钟山:旅居洛城不做看客

中国著名作家,编剧,导演石钟山。侨报记者尚颖摄

客居美国的中国文艺精英

石钟山讲述,刚来洛杉矶的第一年,人生地不熟,文化差异,语言障碍,生活方式不适应,比较艰难。相比国内出门即可购物,出行看病办事便利就近,在美国,出门举步动辄需要开车前往,耗时不便,生活大不如国内方便。可谓简单的事情,流程复杂。看病预约,首先经过家庭医生,再预约转专科医生,来来去去最终可能耗尽一两个月也没什么结果。所以,他感到,美国的医疗体制,不尽完善,不如国内高效便捷。

在美国,也没有安全感。石钟山对比,美国社会的治安与中国国内相差甚远,各种突发事件,枪击案件,或打家劫舍的事件随处可见,不绝于耳。包括夜晚外出的安全顾虑等等,因为美国私人拥有枪械不太受限制,造成诸多的治安隐患,这与国内悠然太平,丰富的夜生活相比,不可同日而语。而且,美国破案率低,反观国内治安摄像头天罗地网,疏密不漏,无可比拟。

此外,华人移民,无论来早来晚,作为外来移民,其实很难真正融入主流,第一代移民尤其更困难。石钟山分享,就这一点讲,华裔移民生存相当辛苦。因为在美国外来少数族裔必须面对被边缘化的社会现实,与在国内生活相比落差很大。尽管美国的空气,自然环境,人文状态好处不少,但是生活在洛杉矶仍然难免作为旁观者和看客的心态。生活在国内却大不一样,我就是主流,反而在中国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极力融入我们的主流圈子,尽管也很难。所以,他深感华人的根基在中国,自己的沃土,生于斯,长于斯。他表示,等到女儿成年独立,还是要回归故土。而且,国内的事业也放不下。

石钟山分享,当今世界越来越一体化,全球化,中国国内飞速发展,经济实力雄厚,来美国比较便利。国人对于来美国也不再是早期华人移民人往高处走,单向崇尚美国的弱势心态,而是双方间双向的平行交流,各取所需。很多美国人也向往到中国,为中国的成就和发达惊叹。因此,相比早期的华裔移民打工仔从事最底层的工作,及80年代以来的留学生知识精英的技术移民,白手起家,现在的新新移民与过去的移民截然不同,多数事业成功,资产殷实,来美投资置产,多把美国作为临时度假的后花园。甚至,国内真正的主流精英,并不太会低就来美国做非主流。观念状态大不一样,更复杂。

这种客居的大环境下,某种程度或并不利于文学创作,国内发展的空间或许更大。石钟山也在思考,作家如何更好地将国内生活与美国生活嫁接起来,或是海外作家未来创作发展的可行方向。受北奥会长邀请,在洛杉矶期间他也加入洛杉矶当地华文作协的活动(受聘荣誉顾问),与协会成员讲座交流。他本人透露,目前仍在积累沉淀,或许未来某一时间灵感的火花来了,会倾向于创作有历史感,立体的,客观的,现实的美中华裔题材的文学作品。

目前,他正在完成一部以国内一位典范公务员的真人真事为原型的主旋律剧本创作。石钟山强调,身为作家要有情怀,所谓功成名就,落叶归根。带着财富和才华回归国内发展,或成为一种新的趋势和现实。石钟山表示,更愿意为自己定位做好作家,好编剧,出好作品,因为这些是最幸福的事。(完)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