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告诉你易经是什么024(我来告诉你易经是什么023)

第二十四天。(这一章会让人不喜欢,太绕和坳了。)

我来告诉你易经是什么024

上回说了,这次要学一学用神。就是因为机缘巧合地想起了扬子《法言·问神》这篇文章。好几年没有读书了,只好网上搜一下原文,然后来学习一下。朋友们要有耐心地看下去哦,不学“神”,怎么能知道“易”呢?

第一句:一个人不知天,不知地,不知人,不知上下、左右、前后、中间,更不知“易”,他就去问神。

他问,什么是神呢?

神说,“神”就是心呀?

他还是不懂,又问:“心又是什么东西。”

神说:“上天就是天,下地就是地,又在天地中间,这就是心呀。明明知道心的善良,却又找不到我在哪里,是你太笨了,一个笨得不透气的人是不会知道天地间万事万物的道理的。你先问一问你自己,你想过要做一个君子吗?想过要做一个圣人吗?想过要做一个大人吗?

他说,没有想过,请问一下什么是圣人呢?圣人的心又藏在哪里呢?

神说,老古老古以前呀,有一个孔圣人,知道吗?

他说,知道的,不就是孔老二吗?

神说,我真想“唉呀”一声,可是你知道神是无善无恶的,不能“唉呀”的,其实我也没说话,你当我没讲过。就是说很早以前有个圣人叫孔子,有一天,他发现了周易,就一心沉入了文王的境界里,天天抱着本书,吃饭也读,睡觉也读,坐马车也读,上厕所也读,终于有一天他读懂了,原来如此哦!后来,孔子有个弟子,特别聪明,也特别通透,他想我的老师能学文王,我就能学老师,可惜到了最后也没有达到老师孔子的高度,你知道为什么吗?

他说,不知道。

神说:因为老师心中有神,他的心中没有神哦。

翻译到这里,我们停一下来分析分析。这一句说,神就是心,是天心地心,人若依天心、顺地心,应人心,这就是心里潜着神,心里通了神,心里通神的人,一用就是用神。

所以,您现在要了解乾卦一爻,“潜龙勿用”的“潜”是干什么去了。记住了,勿用不是不用,是要用这个“不用”,“不用”干什么去了呢?去问神了。这就是潜心求圣,是学习用自己的心如何问神,问那个孔圣人的神、周文王的神。所以孔子“用神”得到文王的道,颜渊“潜心”于孔子,穷其一生,也未得孔子的道和神。

仔细琢磨,这是有两个原因的。原文上说,颜渊“未达一间耳”,“间”就是,大门内的一束阳光,说是一个人心里没有天地大光明,没有大光明之心的人又如何达到“问神”和“用神”呢?问也白问。这是第一个原因,只差门内一心,一心就是一点,“太”字里边的那一点,“良”字上边那一点,“间”中间那一大点,少了这一点就是差了万里之遥。第二个原因是颜渊其人,生不逢时也。五百年出一圣人,既有孔子,何来颜渊。文王和孔子最大的“用神”就是“乘势乘机而上”,时势才能造英雄哦!乱世出圣人。

其实问神学了第一句就行了,后边实在没必要再学了,全是解释,就是啰里啰嗦说一个,一生二,二生三之后的东西。

第二句就是说,三生万物以后,天地四方神明精粹,物以群分。用神,就是多操操善良的心罢了,心起念处就是用神的道理。简单得说,就像是同样的操心,也能把“操心”分个阴阳,一是操自己的心,二是操别人的心。操自己的心叫自渡,操别人的心叫渡他。自渡又渡他,皆要“用神”。所以,用神就是西游记里无底船,过的是彼岸河,你的彼岸河,我的彼岸河,他的彼岸河,众生的彼岸河。记住,是渡河,不是背着船在旱地上跑。

所以,圣人心中都潜着神,存了神,无论什么,即可索至,这个索不是直不拉碴的生生直索,而是曲索。这个索就是转太极,把曲转成直,把直转成曲。你想与天要的,让天给你;你想与地要的,让地成你;你想和别人要的,让别人高高兴兴地给你。记住这个”让别人高兴,就是用神”,佛教里叫做利他心,孔子叫“色难”王阳明说要“抓贼”,这个“抓贼”就是问神,抓世上贼易,山中贼也易,可是“在自己心中抓贼”就太难了。难就难在要跟自己的心过不去。这世上的人,谁也不愿意和自己过不去。一定要抓住心中那个贼,天天笑对他人,“和别人笑,让别人高兴”就是用神,易经里的乾卦三爻叫“修辞立其诚”,论语叫“巧言令色”,别人一高兴,你走到哪里全是笑脸,自然如活在天堂一般,这就是大公无私反而成其私的道理。

格局越大越无私,这就叫做:“成天下之大顺,致天下之大利,和同天人之际,使之无间也。”看,无间,亲密无间,可以理解成没有间隙,也可以理解成亲密的转心中的太阳,这就是圣人的“存神索至”之心,神是乾,是天;至是坤,是地;存是潜,是问;至是成,是用。方法是,你就是用一根绳子,记住自己在世间犯的错,犯一回错,系一个疙瘩,大错大疙瘩,小错小疙瘩,死错死疙瘩。然后“存神索至”,就是找个没有人的背地里,天天自己解疙瘩。就像扑食的狮子,受了重伤,找个阴凉地方,饿着肚子,舔食自己的伤口。对于问神来说,就是心中要天地合一,天人感应,即要自强不息,又要厚德载物。用在事上,就是心中有天地,手中掌乾坤,就是外柔内刚,就是阴阳合一。

额说过,高人都是有阴有阳的人。所以高人都会大顺、大利、大同,使之无间,就是没缝隙,合而为一,把心门打开,观天、观地、观人,照你、照我、照他。一句“存神索至”,64卦变化尽矣。唯一心尔。

一不小心,就到第五句原文了:“龙蟠于泥,蚖其肆矣。蚖哉,蚖哉!恶睹龙之志也与!

这一句,还是“潜龙呀!小龙呀!”的意思也,故这只龙只能在房间里玩,因为还小呀,出去了让花花草草碰着了怎么办?车来车往的吓着了怎么办?

这句是怎么回事呢?应该是养坏了,是富二代龙吧!小蚖龙呀,小蚖龙呀!只有潜心向上才可如鱼得水,如龙行云。恶是二心,二心就是恶睹,用另一种眼光看,看看惯坏了的孩子会是什么结果,然后再找回那个“一”。“一心”方是通神。小孩子成龙,虽然时不到位,但是也得潜着问神呀!读书识字学个善良的道理,要在规矩中藏着,不能在蜜罐里养着吧!不然如何经风见雨。所以,一又回到了二上,如果是一条大龙,生不逢时,也是蟠泥,玩什么呢?象小虫虫一样,玩转转,动而玩其占,静而玩其辞。

蚖就是原,可是是一个人,可以是一个元,可以是一条小龙。“蚖”即是“螈”,起初、起始、起源。 《说文解字》:蚖,荣蚖,又叫蛇医,用口鸣叫的动物。会叫,会跳,会游,龙之志,岂不是会飞,会腾,会化。故龙蟠于泥,蚖其肆矣。龙翔于宇,万物化也,唯“一”心可以用神。这叫做,圣人作而万物睹,本心乎天,亲上,本心乎地,亲下。所以,小的时候只能潜心向学,人之初,性本善,其实万物也是这样子的,蝇虻蚤虱虮,蜂蝎蚖蛇蝮,虫虽毒,也可以有化龙的蚖,难道只有人才能化龙吗?

这是第几句原文忘记了:或曰:“龙必欲飞天乎?”曰:“时飞则飞,时潜则潜,既飞且潜,食其不妄。形其不可得而制也与?”

这是说了乾卦六个爻也,各个爻都以时当位,制度数,议德行,一心为善,怎么会招来祸害呢?

再来一句原文:

曰:“圣人不制,则何为乎羑里?”曰:“龙以不制为龙,圣人以不手为圣人。”

制者,法则也,在天。制者,牢笼也,在地。人居其中,“困”也,无“困”不足以成大人,制也。用在人世之间,制是不制,不制是制,不手是手,手是不手,无为无不为,有常也无常。无为是有常,无常却有为。转转吧!当然了,可以把不手,理解成不向别人伸手,这没有什么不对的。全是一个具体的象,道理一样,气一样,表现不同罢了。额也不知道“圣人以不手为圣人”是字错了,还是字对了。或许是守,或许是手,或许是制,用观气法望过去,用哪个字都一样。

晕了,一路顺下来,看的古文多了,额也快要玩成古文了,因为古文的一字一句太经典了。

比如,这一句原文:

或曰:“经可损益与?”曰:“《易》始八卦,而文王六十四,其益可知也。《诗》、《书》、《礼》、《春秋》,或因或作而成于仲尼,其益可知也。故夫道非天然,应时而造者,损益可知也。”

额来解释下,经者,天也,天者一也,损益者,天增一也,地减一也。不增不减、不来不去、不悲不喜,惟一而已!损益二卦,对人来说,可是顶顶的好卦哦。

原文:

或曰:“《易》损其一也,虽憃知阙焉。至《书》之不备过半矣,而习者不知,惜乎《书》序之不如《易》也。”曰:“彼数也,可数焉故也。如《书》序,虽孔子末如之何矣。”

有的人,把“虽憃知阙焉”变成“虽蠢可知矣。”唉,都不知道说什么好。国学,搞成了,蝈学。蝈蝈叫的学问也。

蠢是真蠢,蠢在如虫,虫子的蠢,蠢在格局,蠢在环境。不知四季,三季人也。所以,这个蠢是虫子的天道,夏虫不可语冰,井蛙不可语海,凡夫不可以语道。不要和喜欢抬杠的人多说话,为啥?他是三季人,没见过冬天。其实大部分人也是四季人,不知有五。知五者,可以知地也。知五者,知三也,知三必知二,知二必知一。一者心也,可知天地阴阳。所以,本人怀疑现代人易学界的人,不识数,就没有人知道“天五成土,地十成之”这句话的。

至《书》之不备过半矣。这个“备”字,下边少个心字。应该是“惫”,因为书是《尚书》,是用心转出来的备,《易经》讲的是知天,《尚书》讲的是落地。《易经》为阳,《尚书》为阴。理论联系实践出来的书就是《尚书》。额把《尚书》,叫做皇帝日记录,尚书记载的无非是古代皇帝治国的言行。那古代,在周代包括周代以前,都是用什么思想来治国的呢?两个字,易经。一个字,易。其实书本无序,如果书亦有序,至于孔子为什么不知道,是因为一代又一代的文字狱都删掉了,没有的东西孔子如何能知道呢。孔子知道周易是因,周朝未灭,故可以知周易。春秋战国时代,周易还没有被文字狱了去,几千年来周易还是没有文字狱了去,是因为从周王朝以后,易经表面上退出治国,实际上是藏在了背后了。

原文:

或问:“圣人之经不可使易知与?”曰:“不可。天俄而可度,则其覆物也浅矣。地俄而可测,则其载物也薄矣。大哉,天地之为万物郭,五经之为众说郛。”

这一句甭用正理来解释了,歪解胡说一下,天象个大蛾子,地也象个大蛾子。把人字旁变成虫字旁,因为人也是虫哦。这个大蛾子长有两只翅膀,一只阳,天道以覆物,主动。一只阴,地道以载德。物浅,简也。物薄,单也。物浅物薄,简单也。两个翅膀一“闪忽”就成了万物了。一二三四五,五经,无非是用“一”说了个善,用“二”说了个“诚和信”。用“三”说了个“天地人”,用“四”说了个“元亨利贞、生住坏灭、生老病死”,用“五”说了个“金木水火土,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礼仪廉耻勇”。

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礼仪廉耻勇。就是三才四相五行。

其实到这里,什么是“问神”,已经说的清清楚的了。就象平凡之于伟大,在于“伟大就是平凡的坚持”,坚持就是乾三爻,终日乾乾,反反复复喽。

我来告诉你易经是什么024

人若坚持,不怕有缺,人若有了残缺,天地必然补上,就象是眼不行,耳必聪。耳不行,眼必明......所以“君子不妄”。妄是不妄,不妄是妄。

“妄”字就是一个“亡”字加一个“女”字,女=坤,妄=亡女=亡坤,没有了坤,当然就是为乾。所以,妄与不妄是乾坤一体,依时依位,依机依计,当用则用。所以,一个人说话时要用心去说,就象读书时有了声音,那个声音就是心声心音,声画动情处,就是“用神”。所以,圣人的道理和圣人说出来的话,比喻成浑浑然,让人听不懂,象是大河奔流,又充满了智慧,就是说了个“顺时要待机,逆时要知位”,象水一样见高山而绕道,见深洼而盈满,你听了圣人的话去做事,这就是从“问神”到了用神了。

说一下“浑然如河”。其实易经里那个河或水,就是“川”,“川”这个字其实是古代“坤”字,这个“浑”,其实是天的状态,相当于“乾”。就是说,圣人讲的话,全是天地合一,乾坤转中,天就是地,地就是天,天上地下分开就是否卦,交叉就是“泰卦”。交叉中就变成了“衍”。

甲骨文“衍”字,就有水流到四面八方的意思。《说文解字》说,衍,河水朝圣般奔向大海。即水行,其实是天道之演也。否泰可以是人的状态,愆的却是人心的因果。人心若是天天不切实际的瞎想,多了个小小的私心,夜里路有千万条,早晨起来只一条。所以“衍”若是加了二“心”,就“愆”成了心魔,心魔倒乱,不依天、不顺地、不应人,脱离实际,就是背道而行,就是“否卦”。

最后,学习一下这个“愆”字。

衍+心,表示私念,恶念在黑暗中,缓慢而大量地滋生。所以引申为,反复忏悔的过错罪过。本义是名词:反复忏悔的内心潜藏的过失罪念。引申为动词,潜藏潜伏暗藏,冬无愆阳,夏无伏阴。还有违背违反超过错过的意思。愆,失也。归妹愆期,迟归有时。原来本义是罪过哦!

以识字论来说,额理解的“神”字,示+申也。示者,人也。申者,太极图也。敬天爱人,即是申。所以,申字也是“由”和“甲”的组合,是在太极图上衍生出来的道理,神,易道也,天道也,地道也,人道也。

“问神”就是问太极,“用神”就是用太极。神者,敬天地而爱人民也。

我来告诉你易经是什么024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