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就是“对无用为,循道而行”,就是在事物发生之初的作为(无为就是顺其自然)
东方既白 著
近期在阐述老子所说的“无为”,就是对“无”用“为”,就是在事物发生之初的作为时,碰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提问,就是一位道行很深的道友所说的:“无为不仅仅表现在事物发生之初,而是贯穿了整个发展过程”,说实在话,这个问题提的很好,也对我更进一步具体地诠释“无为”的含义,提供了极具现实性的启发意义,因为这个问题让我明白了目前大部分人、甚至于有一定道行的人,对于“道”的理解,对于“无为”的含义及其整体定位到了什么程度和层次,也为我更进一步细化性诠释“道”和“无为”的含义和案例,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否则,可能我还会一直以自己理解和认为的方式,在不厌其烦地给大家“谈经论道”,而“浑然不知”大家理解的难点和瓶颈在哪里,说白了还是有点太“曲高和寡”了,脱离了广泛的群众基础,纵然我已经下沉式的加倍细化了不少。
“无为”就是“对无用为,循道而行”
其实我一看到这位道友的问题,就已经知道他想表达的意思在哪里,也知道根本的原因就是他混淆了个体与整体的关联性关系,所以我回复他说,他这样说也是正确的,但不全对,因为他只是站在更加细化的过程中来看待这个事情的,而没有以《道德经》的“整体发展观”和“宇宙大循环体系”来看待这个事情。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世间万物的演化进程无不遵循“道生万物,无中生有,有中化无”的宇宙大循环体系,而整个具体的演化进程,又都是由无数个具体的个体前后关联起来组成的,说白了就是由无数个因果关系串联起来组成的,故有前因就一定有后果,有后果也必定有前因,前因是什么?前因就是“无为”,就是对“无”用“为”,就是在事物发生之初的作为,由无数个因果关系构成了整个事物的发展过程,就有无数个前因和无为,以及无数个后果和有为去对应,因此说“无为”就是贯穿整个事物发展过程之中的说法,是正确的,但这并不影响它仍然是表现在事物发生之初作为的事实,这并不矛盾,因为说白了“无为”就是每个因果关系的前因,前因前因,肯定就是表现在事物发生之初的作为。
所以老子在第六十四章中总结说“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就是对“无为而治”最好的诠释和解读。因为“合抱之木”就是从“生于毫末”,一点一点长大成材的,“九层之台”,就是从“抔抔累土”堆积起来的,“千里之行”,就是从“足下”一步一步走出来的。因此“无为”,不但是表现在事物发生之初的作为,更是贯穿整个事物发展过程之中的作为。
其实,关于这个事情,也可以从《易经》“乾卦”的“元、亨、利、贞”进行更具体的诠释论证。熟悉“乾”卦的人都知道,乾卦的卦辞在六十四卦中是最直接干脆、简单明了的:元,亨,利,贞。四个字而已,那么到底该如何理解“元,亨,利,贞”这四个干净利索的单字呢?其中到底蕴含了怎样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道运行规律呢。
乾卦卦辞
孔颖达的《周易正义》引庄氏语:元者善之长者,谓天之体性,生养万物。善之大者莫善施生,元为施生之宗,故言‘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者,嘉,美也。言天能通畅万物,使物嘉美之会聚,故云‘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者。言天能利益庶物,使物各得其宜而和同也。‘贞者事之干’者,言天能以中正之气成就万物,使物皆得干济。”
《文言》有云:“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乾为天。认为“元,亨,利,贞”代表天道运行、生化万物的四种功能属性,也表示天生养万物的四个阶段。
开元盛世,开元通宝
“元”即是开始,元始。孔子认为开始很重要,所以说“元者,善之长也”,中国一直都有“乾生元”的说法,而且还有这个名字的百年老店呢。中国最古老的神叫元始天尊,我们到一个地方如果发现那个地方的庙叫“开元寺”,就说明这个庙是最旧的,我们新的一年叫“元旦”。元就是开始,而且是好的开始。“亨”就是亨通,顺利通达。《文言》解释“亨,嘉之会也。”好的东西都聚集过来了,肯定就亨通了。
洪运亨通
“利者,义之和也。” 义谓天下合宜之理,道谓天下通行之路,义的意思就是适合不适合,适宜不适宜,合理不合理。义能够很合理,大家就比较和谐。“贞者,事之干也”,贞就是贞操,固正的操守。我们常说经得起利的考验的人就叫贞,贞就是一个人赚了钱,发达了,还能规规矩矩,始终如一。“贞”就是一个人要公正的照顾到跟你相关的每个人,这样一来,内心贞不贞就得到证明,见利忘义或者只照顾自己的小圈子就是不贞。
“乾卦四德”与“儒家五常”一脉相承
儒家把元、亨、利、贞发展成了五个字:仁、义、礼、智、信,仁就是元,义跟礼就是亨,智就是利,利益当前的时候是最考验理智和智慧的时候。贞就是信,人家对你信不信就是看你正不正,你正,就算他觉得不公平,也觉得你有你的道理,也还是会拥护你;你不正,就算你对人家再好,人家都会怀疑你是不是又要利用他做什么事情,他会怕,会躲得远远的。所以贞就是信,就是我们自己给人家的印象正不正,动机纯不纯,这才叫贞,贞了就可以再贞下起元,然后又有一个新的发展,比以前还要好。不贞,那就不能再元了,就起不来了,所有事情都是如此,一旦方向错了,整个免谈,空忙活一场。
故乾卦“元、亨、利、贞”的循环过程,整个是成螺旋式发展趋势的,一个“元亨利贞”发展完毕,又开始新的“元、亨、利、贞”,周而复始,整个宇宙的一切都是围绕“元、亨、利、贞”循环往复。孔子认为,元亨利贞是四种美德,元告诉我们要慎始,开始谨慎才会亨利,在发展中追求正当利益,才有可能不断取得成功。元、亨、利、贞也是循环往复,不断向前发展的。刚开始只是小规模的,只是一个小圆圈,通过了贞的考验,下次元就会做大,亨利贞也就更大,然后一圈一圈都是元、亨、利、贞,自然界是如此,我们的人生、事业更是如此。
贞下起元,周而复始,螺旋式上升
因此“元亨利贞”是有及其深刻的因果关系的,就一件事情整体的阶段来看,“元”就是因果关系中前面的“因”的部分,即“无为”的部分,“亨利贞”就因果关系中前面的“果”的部分,而两者之间发生关系的交汇点就是整个事物实际发生的过程和轨迹,一件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都是顺应“元亨利贞”的发展规律,那么最后的结果就一定是吉的,一定是“无为而无不为”的;反之,如果其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都是违背事物的发展规律,那么最后的结果就是凶的,这都是其因果关系的具体体现。故,正如上图所示的“元”一样,“无为”,不但是表现在事物发生之初的作为,更是贯穿整个事物发展过程之中的作为。
说完了“乾卦四德,元亨利贞”与“无为有为”的替代关系后,其实我们还可以从“屯”卦和“蒙”卦的“综卦”关系中进行更深一步的论证,《序卦》中说道:“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故受之以屯。屯者,盈也;屯者,物之始生也。”充满天地之间的就是万物,所以接着出现的是屯卦。屯是盈满的意思,也是万物开始出生的意思。万物开始出生之时要怎么办呢?“屯”卦卦辞说:“元,亨,利,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乍看起来是不是跟代表“无为”含义的“无妄”卦卦辞很有关联性,前期“无为”的时期,“无妄”卦卦辞说:“元、亨、利、贞。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一旦经历了量变的“无为”之后,到了实质性突破的时候,“屯”卦卦辞就说:“元,亨,利,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了。
物生必蒙,故受之以蒙
生了之后怎么办呢?《序卦传》接着说:“物生必蒙,故受之以蒙;蒙者蒙也,物之穉也。”,所谓“蒙”,就是启蒙的意思,具体要怎么“启蒙”呢?“蒙”卦卦辞说:“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利贞。”,其实这就到了具体“务实”的“有为”阶段,因此,“元,亨,利,贞”的整体循环过程就少了个“元”的初始阶段,而且“利贞”也不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要满足了“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的基本条件后,才能“利贞”。
所以“屯”卦和“蒙”卦的综合辩证关系,是很能说明“无为”和“有为”的整体发展关系的,因为“物生必蒙,故受之以蒙”,经历了大量的“蒙”之量变之后就会再次获得“新生”,新生之后就需要更高层次的“蒙”,经历了大量的“蒙”之量变之后又会再次获得“新生”,蒙积累的量变越大,则新生的质变层次就越高,如此周而复始,循环往复,以至于“活到老,学到老,学到老,再活到老”。说白了,这就是“无为”和“有为”在事物整体发展过程中循环往复、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
道生万物、物生必蒙,蒙者蒙也,道法自然
因此,理解和解读老子的“无为之道”,没有那么玄乎,说白了就是:“对无用为,循道而行,就是在事物发生之初的作为”,不能只像部分误入歧途的古人那样,穷其一生尽走“玄之又玄”的“玄学”之路,以至于自己也迷糊其中,不知所云。而是完全可以和日常生活的真实案例结合起来进行解读诠释的,更可以用现代图表的方式进一步解释说明,进而从整体上把握老子《道德经》中所蕴含的“宇宙大循环体系”和“整体发展观理念”。
《道德经》的“宇宙大循环体系”和“整体发展观模型”
不能像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那样,从先秦时期搭起整体框架,从魏晋时期开始就进入了玄学而无法自拔,以至于到唐朝时达到佛高于道的失衡状态,及至到宋明理学时期才逐渐拨云见日,回归到理性和正常的轨道上来,因此当前世界背景下的中国哲学甚至是世界哲学创新性发展研究,所剩的就整体性、系统性的梳理工作,因为从上到下的各个层次,都已经被古今中外的古人一一走了个遍了,差只差一个整体的“构建师”把它完美的整体呈现出来而已。
因此我们在读《道德经》时候一定要“边界思维”的框架和“整体发展观”的理念在里面。在讲跟“道”相关的问题时,就必须在混沌无极之道的层次和维度上,万物“无中生有”的阶段,即要在“无极而太极,太极本无极”的那个“无极”的“思维边界”里,而一旦下沉到了“阴阳太极”的角度来看世间万物,则黑就是黑,白就是白,高就是高,低就是低,长就是长,短就是短;站在五行生克的角度来看,金就是金,木就是木,水就水;站在人道家庭的角度,父母就是父母,夫妻就是夫妻,子孙就是子孙,大家都各行其道,各得其所,这就是《道德经》通过其“宇宙大循环体系”和“整体发展观”所要展现给我们的世界真相。
所以孟子站在“阴阳太极”的层面说“人性本善”,荀子说“人性本恶”,这两种说法看似矛盾对立,实则又都能自圆其说,各得其所,这其中的真正原因只有通透了《易经》和《道德经》的“宇宙大循环体系”和“整体发展观”之后才能明白。因此,后面的几个章节我们就从“混沌无极”的终极维度和层次下沉到“阴阳太极”的天道维度和层次,来给大家讲讲“人性善恶”的对立统一性问题。
上一篇:“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道德经》哲学的“整体发展观”
作者 | 东方既白
十年学“易”一朝悟“道”,首创《以易解老,以老解百家》文化研究新体系。
致力于以周敦颐的《太极图》为基础,系统性揭秘《道德经》所蕴含的
整体思想及其架构体系。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