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谈《老子》和《易》的认识
作者:龍雲之子
15年前,笔者开始研读《道德经》和《易》,读不懂,前人对《道德经》注解,有悖于常识和自然。偶然读到楚地长沙出土的帛书《老子》,方有所悟,原来《老子》已被篡改。偶读南怀瑾先生的一篇关于《易》坤卦的解读,讲到道家《参同契》关于月相的论述,恍然大悟,原来“易”在讲生生之道,而绝不是后来文人们的主观臆想。
《老子》在讲“无”“中”“生”“有”的大道,是哲学,《元贞之道》前文关于“无有”和“中”均有大量的论述,读者可以回顾。《易》是在讲“生”之道,有谷物的生,有动物的生,有家族的生,有国家的生,可以回顾《元贞之道》关于乾坤二卦和屯卦的解读。
《老子》是太古之大道
儒学把《易》列为群经之首,其实是不懂《老子》和《易》。《老子》才是群经之首,是上古之大道。黄老之“老”,远早于周,周守藏史只是在传承,并非其原著。俗语“老子天下第一”,这口口相传的俗语成了常识,常识比官学更真实,这就是为何世间只尊“老子”,无人尊“李子”。笔者一直纳闷,是从何时开始,川人和楚人的口头禅“老子说”就成了不礼貌的话,而“孔子曰”就成了天经地义了?楚人“不服周”应该有其久远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司马迁《史记·老子列传》中,有楚人周守藏史李耳,有楚人老莱子、有周太史詹,还说老子是位隐逸君子等。司马迁是含含糊糊,并没有确定《老子》就是李耳的原著。后人不知因何目的,强将《老子》原著者加给李耳的。
喜爱《老子》的老粉们一定要了解这段历史背景,上古之道的《老子》只能从上古遗留的点点滴滴,去找回《老子》的本意,如果只看后人的解老注老,只会陷入前人挖的认知坑,成了井底之蛙。感谢读者对《元贞之道》的关注和评论,笔者已不在意“空道”、“玄道”和“儒道”,人有先天之人和后天之人,先天认知譬如“赤子”,后天认知源自于实践和教化,被教化的认知要经过实践的验证,才是真知。人云亦云,“子曰子曰”,其实不是真知,《老子》讲“上德不德”就是此意,《实践论》是解老的一把钥匙。
马王堆出土的《黄帝四经》和《老子》
清末思想家魏源《老子本义》:“老子道,太古道;书,太古书也”,是说《老子》在讲太古的道,《尚书》是太古的书。既是太古道,《老子》就不可能是周守藏史的原作。笔者也一直感觉《老子》是夏商周时期,散落在楚地的五帝时代典籍,《老子》一书传承的渠道或有多个,才会有多个不同的版本。
《老子》是鄙视“礼”教的,这与周代崇尚“周礼”是相悖的,周王室并不会推崇《老子》学说。黄老之学是在稷下学宫时期得以发扬的,其居于主导地位是得到了田齐政权的支持,齐威王把黄帝作为田氏的始祖。从政治上讲,稷下黄老学说为田代姜提供了其统治合理性。实际上,田氏的祖先公子完,是在春秋中期齐桓公时由陈国避乱逃到齐国的,李耳也是陈国人。
研究《稷下学史》的学者认为,《黄老帛书》可能是楚人环渊的著作,因为《黄老帛书》多楚语,其作者应是楚人,而稷下先生环渊正是楚人,是稷下黄老之学的创始人之一,战国时期有名的黄老学者还有申不害、鹖冠子、文子等,在这样政治和文化背景下,代表楚文化的黄老之学在齐国的稷下学宫发展起来了。
楚地长沙出土的道家典籍帛书《老子》和《黄帝四经》,彼此有很强的关联度,也许这是当今黄老之学现存的唯一文献了,大概是上古文化残留在楚地的唯一“正脉”了。比稷下学宫更早的《管子》,其中也有黄老的思想,秦与楚文化的联姻融合,才真正确立了中华农耕文明的主题,实现了华夏的大一统。
《元贞之道》认为,黄老学说是残留在楚地的上古文脉,田齐稷下学宫的百花齐放,而成为战国后期的文化主流,一直到汉武帝时,董大师借“道”倡“儒”,而独尊儒学。其实,被后来势力鄙视压制的楚蛮文化,正是中华文化漫天星斗中最耀眼的明星。《老子》的“无中生有”是大道,是哲学,是“万经之王”,其格局太高,以至于认知度偏低的文人们看不懂,或刻意诋毁以维护其自身地位。类似今天的中医黑,认知过低而读不懂《黄帝内经》。
生生之谓“易”
《易系辞》:“生生之谓易”,这是《易经》的根本精神,是在讲宇宙万物的生化过程。《易》以乾坤二卦为首,先讲天文的苍龙和月亮,以及与之相关的植物和动物的“生”。
乾卦,在讲春夏秋冬时节苍龙天象的变化规律,冬“潜”、春“现”、夏“飞天”、秋“有晦”到“无首”,是天文;元亨利贞是讲植物生长成正的过程,“贞”是可以育种的正果,讲谷物的生长规律,利于农耕文明发展。坤卦,在讲秋冬时节月亮天象的变化,“含章”、“黄裳”、“玄黄”是描绘圆月之色,是天文;“利牝马之贞”是讲雌性动物母马的生,月亮上的兔子和蟾蜍是生育之王,都和动物的生育的规律有关,利于畜牧业发展。以游牧生活为主流的部落崇拜月亮,土耳其的国旗上有月亮的图腾。乾坤二卦是在讲动植物的生生之道。是人类驯化谷物和驯化动物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事物规律,均与天文历法有关。
“贞”是繁育力,是生产力,已逝的袁隆平先生当尊为圣人,大家想想看,如果种子不发芽(不贞),动物不繁育(不贞),后果会有多严重,而今人却在追捧虚空的“网红”。
屯卦是《易经》之第三卦,排在最重要的乾坤二卦之后。屯(zhun),屮(chè)字部,草木刚长出来的样子,即象征草木初生,艰难的钻出土地,尚未伸展成形。《说文》:“屯,难也,象艸木之初生,屯然而难。”
屯,万物“元、亨、利、贞”过程中初生之象。效法这个大自然万物初生之象,延伸应用于一个新兴政权的建立。“勿用”即“中用”,立旗帜召集族人,确定目标和方向(有攸往),有组织有谋划(有猷),身体力行的执行(有为),克服一切困难险阻,并保持初心坚定不移做下去(有守),利于建立新侯国政权(利建候)。周王效法这个万物初生的自然“屯”象,是在回顾周初始建国的经验和场景,在讲一个族群或国家的“生生之道”。
结 束 语
《老子》源自于太古之道,是哲学。“无中生有”的每个字都有独立的含义,“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中,有象啊;中,有物啊;中,有精啊;中,有信啊”,老子为何一再强调和哀叹这个“中”?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啊,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啊,我们中华后人不能失去这个“中”啊。
《易》是讲“生生不息”之道,是《老子》哲学的应用场景和案例,应用于植物的生,应用于动物的生(不死),应用于族群和国家的生,是万物“生生”之道和术,是具体的方法论和行动指南,这个方法论中有数、象、名。
《老子》的哲学思想和《易》生生的方法论,是中华民族繁衍壮大的源泉,是5000年中华文化真正的精髓,而不是什么虚空无实的“秕糠”之学。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