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朝晖:你所不知道的“天禄琳琅”
今年1月,中国国家图书馆馆藏清宫“天禄琳琅”历经八年修复完成,专家认为这是国图继修复“敦煌遗书”、《赵城金藏》后,又一重要珍贵古籍修复项目,具有里程碑意义。
命运多舛的清宫特藏
中国古代皇家对于书籍的收藏与整理至清乾隆时期达到鼎盛。乾隆皇帝在其在位第九年(1744),谕令诸臣择选内府秘藏书之精善者,于清宫昭仁殿设架庋藏,并御笔题写“天禄琳琅”匾额高悬于殿内。清宫藏书之所并非昭仁殿一处,内阁大库、文渊阁、摛藻堂、乾清宫、养心殿、武英殿、舆图房、方略馆等处都各有藏书,但“天禄琳琅”是乾隆皇帝将各处藏书中宋、金、元、明版旧书进行择选,掇之菁华置于昭仁殿而成。此后,乾隆四十年(1775),大学士于敏中等人奉敕整理、鉴定“天禄琳琅”所藏之书,并编成《钦定天禄琳琅书目》十卷,著录图书429部。
嘉庆二年(1797)十月,乾清宫大火,连同配殿昭仁殿皆成废墟,火灾过后,殿内所藏书籍亦不知下落,但清史档案中并未记载“天禄琳琅”藏书被毁情况。直至1925年清室善后委员会清点昭仁殿时,也未见一册《钦定天禄琳琅书目》著录书,因而推测这场灾事已将“天禄琳琅”悉数焚毁。火灾过后,已是太上皇的乾隆谕旨重建乾清宫,同时,曾领衔主编《钦定天禄琳琅书目》的彭元瑞奉敕再度编纂《钦定天禄琳琅书目后编》,宫中各处善本再次被集中挑选,而后整理汇集储于昭仁殿,仍用“天禄琳琅”之名。此次编写书目为二十卷,用时仅七个月,于嘉庆三年(1798)夏日编成,共收录善本664部。彭元瑞于《钦定天禄琳琅书目后编》卷末记:“《前编》宋、元、明外,仅金刻一种;《后编》则宋、辽、金、元、明五朝俱全。”
“天禄琳琅”虽为清宫珍视专藏,但从建立直至20世纪50年代,历经火、盗、兵、蠹,磨难频生。自同治时期始,朝廷开始将宫中修缮不及的藏书送出宫外书肆代为修复装潢。这期间不乏宫内办事者监守自盗,不少宫廷藏本流入私人藏书家手中。清末,昭仁殿所存“天禄琳琅”已不足半数,多为溥仪或借赏赐伴读的名义运出宫外,或臣子借溥仪退位之机巧取偷换,或被溥仪赏赐大臣。伪满时期,溥仪曾将几十部“天禄琳琅”藏书变卖折现,其余的跟随其运至长春“小白楼”,但因条件简陋,许多藏书霉烂、蛀蚀、残缺。日本投降前夕,在溥仪逃离长春之时,这批藏书经历了周边人员的哄抢,其中一部分再次流入市场。剩余藏书又几经辗转,最终运回了故宫博物院。抗日战争时期,尚存故宫的部分“天禄琳琅”藏书跟随宫中其他珍贵文物一起南迁。抗战胜利后,这批藏书又迁至台湾。至此,664部善本已有近60部不见影踪。新中国成立之初,政府大力支持,散佚的“天禄琳琅”珍本不少收归公藏。故宫博物院所藏“天禄琳琅”205部全部移交北京图书馆(国图前身)善本特藏部。
“天禄琳琅”破损情况
国家立项为古籍延寿
国家图书馆藏“天禄琳琅”279部,其中宋、元刻本占比较大,并且保存着《钦定天禄琳琅书目后编》中最为珍贵的大部分古籍。这些书不仅刊刻年代久远,亦有存世孤本,弥足珍贵。2013年4至6月,国家图书馆对“天禄琳琅”破损状况进行了初步调查。调查发现,馆藏270余部3500余册古籍中约百分之十即300余册存在严重的纸张糟朽、絮化、粘连、装帧解体等问题,如不及时修复将濒临消亡。
经各方专家深入论证,2013年8月,国家图书馆藏清宫“天禄琳琅”修复项目正式启动,“天禄琳琅”修复项目队伍也随之组建,国家图书馆古籍馆资深修复师朱振彬担任首席专家,带领国家图书馆古籍修复骨干崔志宾具体承担修复工作。
针对“天禄琳琅”年代跨度大,破损情况复杂、修复材料多样等特点,修复团队为每件藏品制定了“个性化”的修复方案。《丹渊集》《唐类函》等古籍,酸化严重导致纸张酥脆,水浸后严重粘连,修复时进行了脱酸、加固处理;《六家文选》《太玄经解赞》等古籍,絮化严重致使纸张变形、交互粘连,修复时进行了局部甚至整体托裱;《班马字类》《孟子音义》等古籍,因前人的不当修补造成书叶纸张褶皱、板结、粘连,修复时进行了整改,延续其寿命。
修复后的部分古籍
在八年的修复过程中,修复团队边修复、边研究,手工制备修复用小麦淀粉,用传统工艺为修复用纸染色,用影像拍摄修复过程,依托修复项目发表了一系列论文,完成了文献修复用纸选配规范标准化、库瓷青纸的染色复原、古籍粉蜡笺纸书衣的研究与仿制、古籍书画修复用绢的复原织造等研究项目。
如今,修复后的300余册“天禄琳琅”重焕生机,原本粘连脆弱的纸张已经恢复到可供学者翻阅的健康状态,专家推测它们至少还可延寿200年。
编辑:卢阳 屈傲雪
复审:冯朝晖
终审:崔波
本文刊登于2022年2月15日《中国文物报》第8版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