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改名?(雪域往事为什么要改名)

辩证地来看,取名是常例,是每一个人一生都要经历的;改名是特例,不具普遍性。但是,改名实际上也是取名,只不过原来的基础不是张白纸”,而是原本就有了一个名字的改名的事例,古往今来实在不少。

孩子刚生下来或小时候取名,自己不能参与意见,大多由父母家人以及亲戚朋友来进行。如此取出的名字,可能并不一定为孩子所喜欢,也不定能体现出名字的性情、抱负,因而会改名。这种改名的情形是比较复杂的。有的是纯粹不喜欢过去的名字,而改用新名。在前些年以至现在的乡村,人们还有给孩子取丑名的风气,孩子长大,尤其是读书以后,觉得名字难听,不雅,因而重新取名,有时候是自己取,有时候则是父母主动请人帮助改名。生活中常可见到这样的情形:一个孩子本来叫铁蛋、幺妹,到县里上中学回来的时候,邻变成了志坚、文嫒。再比如,如果老祖母给她的孙女取名招弟、引弟、望弟、爱弟、盼弟等等,孩子长大了,肯定不喜欢,也就必然要改名。鲁迅先生的伯父本来叫“仲升”,北京话发音“仲升”与“众生”相同,众生又被用来指称牲畜,含有骂人的意味所以不愿意用,硬改了一个该是老大叫的名字—伯升。

为什么要改名?

有人改名,不一定是因为原名封建、鄙俗,而想要取一个更有意义的好名字,比如有的女孩子觉得萍呀,花呀的不够好,便换一个新名字,或者把名字中的这类字眼去掉,留下另一意义较好的。比如原慧萍,去掉萍字,改成单名一个字。这类改名,动机在于对美的追求,改名者力图使自己的名字与自己的审美追求以及社会普遍的美学理想谐调。

用准确、鲜明地表现名主抱负、志趣的改名,所占比例恐怕是最大的。父母家人给孩子取名,往往离不开自己的感情以及对孩子的期望,而这些又并不一定能与孩子的情感愿望吻合,所以就有改名的事情出现。如武则天、李白成的改名就是如此。又如宋代柳开,年轻时候倾慕韩愈,后来改名为开,自以为能另辟蹊径,另开门道。近代女诗人秋瑾,原名秋闺瑾,小名玉姑。后来为了表示女子不甘落后抱负,去掉了名中的“闺字,又自号“竞雄”、“鉴湖女侠”。现代作家刘半农原来的笔名是“半农”,以表示他告别缠绵悱恻的旧文学,开始新的文学生涯的决心。一代画师徐悲鸿原名寿康,有福寿安康的意思。为了提醒自己在悲痛贫困的环境中振翼合进,他毅然将自已的名字改“悲鸿”,并自号“江南贫侠”时代风潮往往也是改名的原因之一。时代的思想文化风潮像强劲东风吹来的时候,必然对一些人产生影响,在他们的心头或吹起涟漪,或卷起狂涛。

二三十年代,西方的各种思想都吹到了中国,于是有人应“风”改名。著名作家巴金原名李芾甘,二人名字中的首尾各取一字,成现名。教育家陶行知少年时崇拜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故名知行。留美后,受实验主义的思想影响,认为凡事并非知而后行,而是行而后知,于是改名为行知。

改名大多自觉自愿,但也不否认被动的改名。汉语同音字较多,偶然地写了别字,又不好纠正,这样将错就错的名字就有了。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的改名就是如此。李四光原名李仲揆。14岁时候,他赴日留学,不小心在护照姓名栏里填年龄“十四”。护照不能涂改,于是他就将“十”第字添笔改成“李”,“四”字无法改。但“李四”这名字不太雅,抬头见章“光被四表”的横匾,就在四字后加一个“光”字,“四光”有“四方光明”的意思,算一个不错的名字,这种名字,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圈图里总能找到一两个的。不过,这种被动改名并不是名主始料所及,另外的情形则是非改不可。

名字伴随一生,而谁的一生当中没有个低谷。好的名字是可以赋予其自身能量一般,所以改掉不好的名字也是一种好的选择。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