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易》心得之“阴差阳错”与“阳奉阴违”(读《易》)

大家都知道,易经演绎出了很多成语,比如“错综复杂”、“不三不四”等等,都是大家耳熟能详偶尔用之的成语。今天我突然觉得“阴差阳错”和“阳奉阴违”这两个成语应该也是跟易经有关的,大家可能觉得很是愕然,不知所云,墨迹,且听我道来:

易曰,一阴一阳之谓道!那么,所谓的“阴差阳错”的字面意思就是阴和阳错位了,这个从易经的卦象来看就很好理解了。

第一,从整个卦来看,泰卦和否卦,泰卦是“地天泰”,也就是阴不差阳不错的天地交而泰;相对来说,否卦却是天地不交的阴差阳错,所以为“否”。还有就是既济卦和未济卦,也是这样的,水火不错位就既济,水火错位就是未济。

第二,从爻象来看,就更好理解了,凡是阳爻居阳位阴爻居阴位的就是不差不错,反之就是“阴差阳错”。

但是,从整个卦来看,阴阳不错位的卦都不太差,但其爻辞却多警示之言,比如泰卦;而阴阳错位的卦都不太好,但其爻辞却未过多宣扬卦的不好,反而多有守正则吉的祝词。

咎其原委,可能也就是“居泰而娇则不吉”、“处危能虑也能安”的道理吧!

至于“阳奉阴违”一词,我的理解是,爻位关系里凡是“阴乘阳”的都可这样理解,即是“阳爻奉承于阴爻,而阴爻却不管不顾违背阳爻的意愿而乘之”!

但凡词句里含有“阴阳”二字的,大家都不妨用“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原则来理解它,大家以为如何?呵呵!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