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银圆救梁兴初两条命,任桂兰16年完成40万字,记录丈夫功勋

1972年,梁兴初将军心脏病发作,在医院经过半年的治疗才出的院,13年后,他再次因为心脏病而住院,结果这次却因为抢救无效而去世。

他去世的消息传来,许多的老战友和老部下都无法接受这个事实,甚至怀疑存在着医疗事故,因此要求解剖检查。

但是梁兴初的妻子任桂兰却没有同意,而是说道,人都已经去世了,不要再折腾他了,老梁身上负了那么多的伤,就不要再给他动刀子了,让他安静的走,在地下可以安息吧!

一块银圆救梁兴初两条命,任桂兰16年完成40万字,记录丈夫功勋

一枚银元救了梁兴初两次

梁兴初将军征战一生,立下了赫赫战功,伴随着他战功的就是永远留在他身上的伤疤。

他这一生,共负伤9次,其中有3次是在朝鲜战场,直到他去世的时候,在他的颈下和前胸还有 4 块弹片没有取出。

在朝鲜战场上面的三次负伤,一次是他在骑马行军的时候,敌人的炮弹接踵而来,在他的身边爆炸,他的大青马也被炸死了,一次是炮弹正好落在了军指挥所院里,弹片直接破门而入,划着他的肩头而过,另外一次是在守护汉江的时候,他正在军指挥所里面看地图,这个时候电话响了,他就过去接电话,谁知道他刚刚离开地图前面,一发炮弹就在地图前面爆炸了,前后仅仅差了几秒钟。下属们要求他后撤军指挥所,但是他却坚定地说:“我一步也不撤,我看谁敢后撤一步!”

一块银圆救梁兴初两条命,任桂兰16年完成40万字,记录丈夫功勋

梁兴初原名梁兴柞,1913年出生在江西吉安。

参加革命之后,他参加了第一到第五次的反“围剿”战斗。

1930年12月第一次反“围剿”的时候,他在龙冈战斗中,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奋勇杀敌,虽然中了三枪,但是依旧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杀入了敌人的阵地中。

战后,他是被抬下去的。

过了几天,梁兴初可以下地走动了,在护理战士的搀扶下,来到村外走走。

在经过一户人家的时候,听见屋子里有一个妇女在痛骂地痞。

梁兴初进去之后,才了解了情况,原来,妇女的丈夫患了急病需要抓药,无奈之下,她将家里的两只鹅挑到集市上卖。谁知道被地痞用一个假银元给买走了,等她到了药店的时候才知道上当了,她赶紧去找那个地痞,谁知道被对方倒打一耙。

一块银圆救梁兴初两条命,任桂兰16年完成40万字,记录丈夫功勋

这位妇女的哭诉,激起了梁兴初的愤慨与同情,于是从自己的贴身衣物里面,摸出了一块银元递给她说道:“大叔治病要紧,赶快去抓药吧。”

梁兴初拿出的是自己离家时候母亲拿出的家中仅有的积蓄。

梁兴初走的时候跟对方要了那枚假银元作为纪念。

谁知道这枚银元却在将来起到了大作用。

1931年第三次反“围剿”的时候,梁兴初担任主攻任务,在战斗中,梁兴初先后两次负伤,尤其是第二次负伤的时候,战友们看到他被子弹击中左胸后倒下了,都以为他光荣了,打算给他抬下去。

可是就在这个时候,梁兴初突然大吼了一声,爬了起来,继续指挥连队向敌人发起了更猛烈的进攻,最后还取得了战斗的胜利。

一块银圆救梁兴初两条命,任桂兰16年完成40万字,记录丈夫功勋

战斗结束之后,医生给梁兴初治疗,通过检查之后,发现梁兴初只是左腿和腰上受了点伤,左胸竟然一点事也没有,原来是左内衣口袋里的那枚假银元救了他一命。

当战友们知道之后,纷纷称赞道:“这是好心人有好报呀,好人一生平安。”

梁兴初却说道:“这是人民救了我。”

从此以后的大小战斗,梁兴初一直带着这枚假银元,虽然多次负伤,但是他都没有什么大事。

不过这枚神奇的银元又救了他一命。

辽沈战役的时候,梁兴初指挥部队在黑山地区与五倍的敌人战斗,在连续三天三夜的阻击战斗快结束的时候,梁兴初带兵冲出战壕的时候,直接被一颗子弹击中了他的左胸,警卫员还么有反应过来的时候,梁兴初就倒下了。

一块银圆救梁兴初两条命,任桂兰16年完成40万字,记录丈夫功勋

警卫员们正慌忙冲了过来要抱起他的时候,梁兴初却睁开了眼站了起来,若无其事地说:“没事,没事!”

这枚银元再一次救了他。

梁兴初一时好心换来的假银元,却一连救了他两次,也见证了他从士兵到将军的艰难历程……

两任妻子

任桂兰是梁兴初将军的第二任妻子,他第一任妻子叫李桂芬,是山东郯城人。

梁兴初将军早年出身贫寒,以打铁为生,不到18岁的时候就参加了红军。

在参军之后他一直在不停地打仗,根本没有时间考虑个人的问题。

一块银圆救梁兴初两条命,任桂兰16年完成40万字,记录丈夫功勋

李桂芬幼年丧父,是母亲走街串巷卖布将他养大的。梁兴初抵达山东的时候,李桂芬在当地的妇救会工作,后来成为了一名护士。

梁兴初与她相识之后,两人很快就陷入了爱河,结婚生子了。

然而不幸的是1947年李桂芬因为肺结核而不幸去世。

得知妻子去世消息的时候,梁兴初正在接手新的任务,他顾不上妻子去世的悲痛,坚持指挥作战。

1948年,梁兴初指挥部队鏖战黑山,有一次,28师带来了一些女兵,当时是冬天,梁兴初偶然注意到了一个女兵还穿着单衣,冻得瑟瑟发抖。

梁兴初急忙让人拿来了一件军大衣,给那个女兵披上了。

一块银圆救梁兴初两条命,任桂兰16年完成40万字,记录丈夫功勋

黑山阻击战最惨烈的时候,梁兴初又来到了第28师检查工作,当时的28师承担着艰巨的任务,部队伤亡比较大,他在路过救护所的时候发现了一名女护兵正用烧好的热砖包裹上了棉花,给伤员的伤口保暖,再仔细一看,自己还见过对方,于是走了过来赞许道:“这个办法好!”

女护兵当时正忙着护理伤员,根本没有时间搭理他。

警卫员看对方并不回答,就急了说道:“你这个女同志呀,梁司令同你说话呢,你没有听见吗?”

女兵这时候才听见有人在和她说话,转身一看,才发现是纵队司令员,顿时举手无措不知道应该怎么回答。

梁兴初并没有让他为难,先开口了:“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任桂兰。”

一块银圆救梁兴初两条命,任桂兰16年完成40万字,记录丈夫功勋

“你做得很好,我替伤员们谢谢你。”

“这是我应该做的。”

两人自此相识,梁兴初再也忘不了这个女兵,往28师跑了好几次。

梁兴初的反常行为引起了纵队政委的注意,很快他就发现是怎么回事了。

这天,梁兴初由于常常往前线跑患上了眼疾,政委周赤萍就特别交代,让卫生队的任桂兰过来每天三次给梁司令清洗眼睛。

于是,梁兴初与任桂兰的接触就多了起来,也知道了任桂兰的身世。

任桂兰原来也是山东人,小时候随父母逃荒,来到了哈尔滨。

一块银圆救梁兴初两条命,任桂兰16年完成40万字,记录丈夫功勋

父亲去世后,他们的日子过得非常艰难,为了生计,16岁的任桂兰参军了。曾经进入中山大学学过5年医。

两人相处时间一长,梁兴初就大胆地向任桂兰表白了:“任桂兰同志,我很欣赏你,在战场上从不害怕,十分的勇敢,我认为我们两个挺合适的,我们结为革命伴侣吧,你同意不同意?”

任桂兰害羞地点了点头。

不过此时已经到了部队要进关作战的时候了,周赤萍就建议梁兴初先把婚事放一放,等打仗空闲下来的时候再举行。

谁知道这一放就放到了1949年9月。

一块银圆救梁兴初两条命,任桂兰16年完成40万字,记录丈夫功勋

婚后任桂兰陪伴着梁兴初度过了36个春秋,直到1985年梁兴初去世之后,任桂兰老人还依旧健在,为了梁兴初的愿望而努力着……

为丈夫遗愿,任老16年如一日

对于梁兴初将军,任老回忆起:“仗是我老头儿打的,他就是个打硬仗的人,没参加革命前就是个打铁的。”

梁兴初去世之后,任桂兰每天都是郁郁寡欢,经常盯着丈夫的遗像发呆,双眼空洞无神,有时候一坐就是老大半天。

直到有一天,她在收拾丈夫遗物的时候,突然看到了一沓材料,这才重拾了任老的精神。

梁兴初将军生前有三个愿望,但是这三个愿望直到去世也没有实现,这三个愿望就是听小孙子叫上自己一声爷爷,第二个是搬新家,第三是撰写一本自传。

任老知道前两个愿望已经无法实现了,但是第三个愿望,任老却觉得自己可以帮助丈夫完成。

一块银圆救梁兴初两条命,任桂兰16年完成40万字,记录丈夫功勋

写一本传记,写下自己的戎马生涯,写下战友们的战斗经历以及在战争中失去的那些战友,还有那些永远难忘的光荣岁月,让自己和战友们的名字能够在世上多留下一些痕迹,是梁兴初一直以来的心愿。

为此,梁兴初还做过非常多的努力,整理了许多的资料和材料……

70年代,梁兴初在山西待在二线,空闲的时间还是非常多的,所以他有了大量的时间整理资料。

原本劳累的梁兴初,在整理资料的过程中他发现,自己没有一丝的疲惫,反而是满心欢喜,他越来越觉得自己需要去完成这样一本传记,去记录那些牺牲与没有牺牲的战友们……

等他接到回北京的通知的时候,他已经整理了多达19箱的资料,传记也已经有了大体的草稿,等他回京之后,他就可以将这些资料整理成册了。

一块银圆救梁兴初两条命,任桂兰16年完成40万字,记录丈夫功勋

但是天不遂人愿,就在梁兴初回京的路上出现了意外,汽车着火了,人没有事可是车上的资料却化为了乌有。

回到北京之后,梁兴初再也没有提起这件事,任老担心碰到他的伤心处,也没有再提。

如今,丈夫已经去世了,但是这些资料却告诉任老,丈夫并没有忘记这一心愿,那么自己就要为丈夫完成他未竟的愿望。

于是任老向中央提出了请求,获得了中央的同意之后,任老开始了《统领万岁军》的长途之旅。

从1987年开始,任老就追随着丈夫曾经走过的足迹,走遍了祖国的各个角落,寻访了与丈夫有交集的群众和战友们。

一块银圆救梁兴初两条命,任桂兰16年完成40万字,记录丈夫功勋

虽然过程是艰苦的,但是这一路走来,任老的内心却是满足的。

最终前后历经16年,任老才终于完成了40万字的《统领万岁军》这一展现真实历史的史书。

《统领万岁军》成书之后,任老并没有出售过一本,只是自己印刷了一些。当时有出版社想要买这本书,但是都被她毫不犹豫拒绝了,她没有用这本书谋取过一丝的利益。

后来家里人也劝说她将这本书再翻印一次,但是被她拒绝了,说道:“等我走了你们再印,只要我还在一天就不能再印,我要是走了,就管不了了。”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