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纸砚、古玩字画、文人墨客——琉璃厂见证文化街从清代兴起
琉璃厂之名始于元代,兴起之初便是官窑所在地,后经过几朝的更迭发展,其规模更大,知名度也更高,直至清康熙年间,琉璃厂不再烧制琉璃瓦,这一代的宣武区也渐渐成了汉人官员居住的地方。
但琉璃厂逐渐热闹起来,还是因为后来的灯市,起先只有一两家在这做一些小生意,再后来又有几家藏书、藏画等书画门店在此落户。
而到了乾隆年间,琉璃厂才真正成为文人墨客的集散之地。那时,上至公卿,下至黎民,但凡想买笔墨纸砚、骨董、字画、碑帖、书籍、南纸各肆,都会到这里选上一二。
1773年,乾隆下令开设四库馆,要求举全国之力编纂《四库全书》。下了早朝,这些文臣们拿着自己所要校对的书目列表,直奔琉璃厂的书肆里。
有些书目琉璃厂里找不到记录,便有官员让衙役去全国各地的书肆里找,江浙的书商早已文闻风而动,四处搜罗名家典籍,送到此处,一时间琉璃厂内书贾云集,文人出入,空前繁荣。随着各类书籍流入京城,琉璃厂一时竟成了京城文人学士的公共图书馆。
琉璃厂的书肆里靠墙摆放了一排排与身同高的书柜,上面列着成套的历史典籍、名家收藏,若是有学生到这里有什么书寻不到的,也只需要问一问掌柜的,隔不上几天,再来时,就能见到曾遍寻不见的书,现在已经竖立在书柜之上了。
琉璃厂在清代一度是读书人心中的圣地,无论是赶考的学子,还是学堂里读书的学生,甚至于在朝堂上谈论朝廷大事的文臣,他们时常到此查阅文典,收罗古书,并进行中国文学古籍的编纂和校勘,清代《四库全书》编纂完成,琉璃厂书肆可谓功不可没。
孙殿起在《琉璃厂小志》中,曾统计清末到民国三十年前后,琉璃厂先后经营的书肆约213家,常年保持者至少70家,由此可知当时此处书店的繁盛。
王方翁是康熙年间的秀才,年轻时到京城赶考,后来便再也没回去。他在琉璃厂西侧有一套两进的四方小院,前院摆设几张桌椅,收了几位平民家孩子做学生,日常教授一些孔孟之道。
他的学堂里,每日上午上课,下午早早就放了学,时间久了,学生怕早早回家后被大人约束,干脆每天一放学,几个人就奔到了琉璃厂内的各家店铺里。
清代琉璃厂内人才济济,哪怕只是一家小书肆的掌柜、学徒,张口就是一段名家典籍,有时还会说出一些颇有见识的言论。更不要说那些经营骨董、书画的店主,旁人随便拿出一幅古字画,他们一眼就能看出是真品还是赝品。
清代京城曾汇集过千千万万赶考的外地学子,京城内的朝内文臣、文人雅士也并不算少,这些人若是需要买书、笔墨纸砚、雅玩之物,无一例外都会选择到琉璃厂去。
琉璃厂有三魂,其一为古书典籍,其二为店铺的门庭匾额,其三便是笔墨纸砚、文玩清供。
在琉璃厂做生意,门庭匾额不能轻视。
门庭匾额乃是一家店铺的脸面,琉璃厂又是文人雅士聚集之地,更不容忽视。一来匾额上的字号名讲究典雅、庄重,否则“名不正则店不顺”。二来匾额皆出自名家之手,上面的字体或遒丽洒脱、明快大方或雄厚有力,笔锋暗藏。
客人进店前,往往先观其匾额,若店名和字体都符合心意,则可能视店主为知己,生意自然就来了。
文人墨客云集的地方,自然少不了笔墨纸砚、文玩清供。
学生们到琉璃厂除了买书,就是买笔墨纸砚这些常用的文具,自己用或者作为赠送友人的礼物。
文人之间赠送礼物,需要一个雅字。即使是家境普通的学生,同窗好友之间人情往来,也时常会需要送一些小礼物。但贵重的金银玉石又不是随便就能买得起,于是送一套好的文房四宝,也算是一份雅礼。
乾隆时期,文人墨客所用的文房器具,不仅材质多样,种类也很丰富。所谓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只是其中的最简单的配置,笔屏、砚屏、墨罐、笔船,铜墨斗、笔捵等同样属于这四宝之中。
相比普通学生对文案清供的朴素追求,文臣雅士喜欢的更为珍贵精致。某日一文臣经过琉璃厂,瞬间被一套文房墨砚吸引住了目光,在松花石盒里,整齐摆放着珐琅水盛、汉玉双喜笔屏、宣窑青花白地墨罐、碧玉天鹿压纸、玛瑙水注等28件,其中笔屏、墨罐都是新出现的种类形制,其装潢精美,可谓极尽奢靡。文臣花费近一千两白银才将它购买回家。
除去笔墨纸砚,琉璃厂内还有一些刻在书房内摆放做装饰的小物件,大学士纪昀曾在琉璃厂购买了一件黄花梨蟠螭纹帖架。帖架折叠式,雕饰蟠螭纹,下设抽屉一具,可存放古帖和文房小件,形制少见。其木纹华美,透雕工艺精细,包浆润泽,为明清之际小件黄花梨家具之精品,且历经三百年未经修整,保存良好。以此临帖,颇可体会笔意之精妙。
琉璃厂的掌柜们也都有一些旁人意想不到的本事,比如有些掌柜擅长古书字画的修补工作。曾有一位商人在江南收了一幅明代的《江南烟雨图》,但因存放问题,到京城才发觉,古画因季节潮湿,旅途颠簸,画布已经残破不堪。
琉璃厂的一位张姓掌柜的,花费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才将此画修补完成。并且虽然经过后世修补,竟然丝毫看不出破绽,一时成为奇谈。
琉璃厂内虽然古董字画珍品不少,但赝品也并不算少见。文人墨客们来这购买古董字画,为了保证真品,大多习惯去名家店铺。
偶有一些博学之士,趁着闲暇,会到琉璃厂内的小摊上捡漏,而街道两侧,每天一大早就来赶集的小商小贩就成了他们的第一目标。
这些商贩手中的物品,有些古拙可爱,有些精致小巧,有些极具历史沧桑感,也有一些只是当世的手工艺品。
这就考验他们的文化内涵了,有人一掷千金可能买回去的只是一个赝品,也有人仅用几两银子就能淘到价值千金的珍品。
但不管怎样,琉璃厂在清代因其独特的社会文化环境,逐渐成为了学子、文人墨客的常留之地。
琉璃厂,一个不该被遗忘的文化归属地。它见证过《四库全书》的编纂,汇集过进京赶考的举人,留下过千百文人墨客往返的脚步。它曾作为北京的“文化重镇”,引得四方文人墨客慕名而至。
欧阳茜茜/文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