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象与五行(四象与五行的关系)
盘古生太极,两仪四象循。《易传》中的四象指老阳,少阴,少阳,老阴,又指四季天然气象,在秦汉以后逐渐指代源于远古星宿信仰中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分别代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上的群星。
一、四象学说
《周易》,主要讲阴阳、八卦、64卦的变化,没有涉及五行,这是因为,八卦系统与五行系统是两个各自独立的系统。八卦系统与五行系统,根源都是太极、阴阳、四象学说。
四象学说之后,出现五行学说与八卦学说两个发展方向。四象学说的出现,有助于古人认识客观世界。
“象”,就是以“象”类物,是古人的一种分类和分析事物的方法,是一种认识世界的手段和方法。四象是指:少阳、太阳、少阴、太阴——分别可以代表春、夏、秋、冬;生、长、老、死等等四类事物和现象,将事物和现象分成四个阶段、四种相联系的情况。为了更便于理解,古人又用了四种常见的事物代替上述四象。这四种常见的事物就是“木火金水”。
具体代替方法就是:木……少阳;火……太阳;金……少阴;水……太阴。“木火金水”代替“少阳、太阳、少阴、太阴”以后,就不再是具体的生活中的这四种常见事物,它们变成了“四象”,被人为地赋予了概念,变成了哲学理论上的东西。所以,四象(木、火、金、水)用于对应一年四季时,分别可以对应春、夏、秋、冬。由春季到夏季,阳气渐升;由秋季到冬季,阴气渐升。用于四象对应生命时,“木、火、金、水” 分别可以代表生、长、老、死——表示生命从无到有(生),从有到强(长),从强到弱(老),从弱到无(死)的四个连续的过程。
根据阴阳理论,阴气与阳气是互根互生的。所谓“阴极阳生,阳极阴生”是也。四象已经具有明显的周而复始的性质了。四象对应一年四季,明显具有周期性变化规律。四象变化,周而复始,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以一年四季为例,其变化规律与日月有关。日月几十亿年运行不息,是相对永恒的东西。据说地球的气候变化,7500万年是一个周期,在这个期间内,四季(春夏秋冬四象)变化规律是大致不变的。
二、四象阴阳
太极生两仪,是宇宙根本力量的第一变。在这一变完成以后,就产生了一个一级的“阴”和一级的“阳”。然而这两个一级的“阴”和“阳”内部仍然存在阴阳的力量的作用,还是会继续演变。这样的结果,一级的“阴”就产生了“阴中之阴”——老阴和“阴中之阳”——少阳;一级的“阳”就产生了“阳中之阴”——少阴和“阳中之阳”——老阳。老阴、少阳、少阴、老阳是第二级的阴阳组合,统称为“四象”。这个过程就叫做“两仪生四象”。
在四象的基础上,由于阴阳力量的继续作用,又生成了新的阴阳组合。太阳分解为太阳之阳——“乾”和太阳之阴——“兑”;少阴分解为少阴之阳——“离”和少阴之阴——“震”;少阳分解为少阳之阳——“巽”和少阳之阴——“坎”;太阴分解为太阴之阳——“艮”和太阴之阴——“坤”。乾、兑、离、震、巽、坎、艮、坤是第三级的阴阳组合,统称为“八卦”。这个过程则称为“四象生八卦”。八卦不过是阴阳,四象不过是二物,太极动生阴阳,天地不过一阴一阳而已。
八字中的阴阳定义在任何论命书籍中都有论述,主要以后天卦为用,阴阳分五行,以木火为阳、金水为阴,木为少阳、火为老阳、金为少阴、水为老阴。以子一阳生至巳六阳盛,以午一阴生至亥六阴盛。这就划分了四季阴阳二气的变化和五行阴阳的性质。二者结合和组合的影响就是分析命局中全部的阴阳状况。
三、四象与五行
四象与五行的关系:水火即太阴太阳,金木即少阴少阳,土者木金水火所冲结。说明五行由四象演化而来,而这四象又是从阴阳衍生出的。于是乎,五行说虽然不见诸《周易》经文,但也是本乎阴阳。
“土”位于四象中间,不包含在四象循环周期内,如何正确理解“土”的含义,是正确理解四象与五行的关键。《周易参同契》:“日月为易,刚柔相当,土旺四季,罗络始终,青赤黑白,各居一方,皆秉中宫,戊己之功。”
在这里,“土”是太极,是可以分出阴阳的太极。中医支持“土为太极”的说法。
中医藏象学说认为脾胃为土。人食五谷经过脾胃的运化而生成的水谷精微之气,即为后天之气。传统中医认为,胃为后天之本, 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脾胃之气为后天太极,是生命所必需的。中医有“补脾胃,养五脏”的治疗法则。
古代有土生万物、土养万物、土载万物、土纳万物之说。这万物自然是指可以归类于“木火金水”四象的万物。实质就是——土生木火金水,土养木火金水,土载木火金水,土纳木火金水。
“木火金水”的产生都来源于“土”——这个“土”是先天之“土”。
“木火金水”的继续存在也依赖于土——这个“土”是后天之“土”。
在五行中,“土”为太极,太极分两仪,就是阴阳(阴土,阳土),阴阳分四象,就是“木火金水”。
“土”不一分为二时,是“太极”。
“土”一分为二时,是“阴,阳”,是“阴土”和“阳土”。
“土”可四分为“木火金水”,是太极(阴阳)分为四象;“木火金水”可以合为“土”,是四象统一回归到太极。——这就是五行学说的实质、本质。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