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书画印鉴略谈|文物报1986年12月12日
书画铃印,由来久远,一般可追溯到唐朝,如唐代的“贞观”印和“开元”印,就打在王羲之的墨迹上。到宋元时文人画兴起,挥毫作画,并亲自择石治印,使印章从原来只做为取信于人的信物,发展成艺术品,治印也成为独立的篆刻学科。本文仅就印章的分式和类别作简略叙述。
书画上的印鉴人致可分作者印和鉴赏收藏印两大类。
作者印中按其内容又可分为以几种:
名、字、别号即。书画家除姓名治印外,其字和别号也均治印。此风明代以后更为盛行,扬州八家的金农,字寿门,号冬心,均治有印,并铃于作品之上。
室名、馆堂号印。书画家把个人的起居、游憩、读书、藏书、藏画的地方,常起号为斋、轩、庐、楼、室、亭、园、林、舍、庵等并刻之于印,一般作引首印用。如汪士慎的“七峰草堂”、“风雨山房”,均为馆堂印。
记事印。书画家把一生经历的重大事情刻成图章,称之为记事印。高凤翰四十岁时 右臂患疾,改用左手作画,造印“丁巳残人”。
官宦仕途印。作者的功名、升官受禄也予以治印。如郑板桥的“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十年县令”印。
门弟印。此类印无非是标榜自己出身于仕宦之家、书香门弟或是历史上英雄忠良的后裔等,如清代画家戴明说有“宫保司马元孙大司农之章”。有些书画上铃有“岳武穆氏家”印者,表明印主是岳飞的后裔。
吉语印。择吉祥的词句刻之于印。郑板桥有“大吉羊(样)”印,齐白石也治有“大吉祥”印。
里居印。这是以家族籍贯居住为内容的印,如元代赵孟頫“天水赵氏”印,明代韩逢禧“家在虎丘半塘之间”印等。
行次印。清中期画家奚冈的印章"奚九”,表明他在兄弟之中排行是老九了。
箴言印。内容为劝戒的言辞,如清代徐乾学的“黄金满瀛不如一经”,郑板桥“富贵非吾愿”,从一方小小的印章上,可看出作者的人品、志向和追求。
除以上外,还有以古诗文、典故、纪年入印的。
鉴赏收藏印,按其内容也有以下几种:
鉴藏印。如明代收藏家项元汴的收藏印竟达一百多枚,“天籁阁”、“槜李”等就是常用于书画上的鉴赏印。
观赏印。此类印章是书画作品的主人邀请当代行家、权威人士对作品进行品评,这些人过目后常铃上“珍赏”、“心赏”、“情赏”、或“经眼”、“过目”、“眼福”等印,以示作品之珍贵。
宫廷印。指皇帝钤在书画上的御印,如乾隆常用“乾隆御览之宝”、“乾隆鉴赏”、“三希堂精玺”等印。
总之,古代书画上的印鉴都与书画本身有直接联系,决不是信手铃用,常言,闲章不闲就是这个意思。小小印章、就其内容而言,更增加了作品的思想性,对构图完整、画面醒目,也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仔细品赏,耐人寻味。
(作者:晏福林)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