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刘伯承逝世,邓小平查看治丧委员会名单:怎么没有肖永银?
在那段特殊的历史时期,刘伯承元帅和肖永银同生共死,南征北战多年,建立起了超越生死的革命友谊。
新中国成立之后,两人因工作调动被分配到了不同的岗位上,因此,刘伯承元帅晚年之时,也总是和肖永银聚少离多。
地域的阻隔直接导致了1986年10月7日,刘伯承元帅在京去世的时候,肖永银居然对此事毫不知情,一直到整理治丧委员会名单的时候,邓小平和刘伯承元帅的夫人汪荣华女士,才发现了这个漏洞。
发现这一问题后,邓小平当场便向工作人员斥责道:“这份名单上为何没有肖永银的名字呢?”
为此,汪荣华还专门给前武汉军区副司令员肖永银,打去了一个电话,通知他刘伯承元帅去世的事情。听到这件事情之后,肖永银立即放下了手头的事情,怀着沉重的心情,第一时间乘上了赴京的飞机。
(刘伯承)
那肖永银和刘伯承元帅之间,究竟有着怎样深厚的革命友谊?邓小平和刘伯承的夫人汪荣华又为何一定要让肖永银来到现场呢?
一代战将初长成
肖永银是河南新县人,他于1930年参加革命,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他参加革命的这几十年的生涯里,打了无数场仗,为国家、为革命、为人民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肖永银)
1937年3月,红西路军在河西走廊地区浴血奋战了三个月之后,终于完成了突围,撤入了祁连山地区,同年3月14日,西路军军政委员会在祁连山地区召开了最后一次会议,石窝山会议。
这次会议结束之后,党内领导做出了让徐向前等人离队回陕北,向党中央汇报情况的决定。就这样,肖永银跟着徐向前一起踏上了回陕北的征途。
为了避免因为人太多,目标太大而被敌人发现的情况出现,一行人决定分头前行。
(肖永银|左一)
分别之际,徐向前交给了肖永银等人一封信,并嘱咐他说,如果他们先到陕北的话,就赶紧把这封信交给党中央的领导,并把当前的情况向党中央作出汇报,说完之后,徐向前便和肖永银分开了。
肖永银和陈明义二人从1937年3月中旬出发,在走了2000多里路,历经100多天后,他们终于在1937年的7月,到达了援西军司令部。
(刘伯承)
看到这两位饱经风霜的战士,司令员刘伯承的眼眶当时就湿润了起来。
那个时候肖永银和陈明义两个人几乎都已经没有人样了,长时间没有洗、没有剪着头发,如焦炭一样耷拉在肩膀两侧,遮住了半边脸,全身上下都被晒得黝黑。
即便是当时两人身上的衣服都已经烂得不成样子了,他们还是把那封信件完好地保存了下来,看到刘伯承之后,肖永银赶紧撕开毡帽,把那封信拿了出来交给了他,说:“这是徐总指挥写的信,请首长转交给党中央。”
(刘伯承)
这次初遇之后,肖永银便和刘伯承开始了并肩作战的革命生涯。
我们无从得知,在看到肖永银的时候,刘伯承在想些什么,但是我们可以知道的是,从二人相识开始,一直到刘伯承去世,每每向别人提到肖永银的时候,他都从来没有吝啬过自己的赞美之词。
同样地,肖永银本人对于刘伯承也是极为敬重的,对于能够留在刘伯承身边工作,他本人也非常开心,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刘伯承和肖永银培养了极为深厚的默契,并在战场上对敌人进行了多次打击。
在刘伯承手下作战的时候,肖永银也得到了他的真传,学习了许多先进的作战方式,在抗日战争期间,他先后参加了大杨庄战斗百团大战,指挥了道清战斗,歼灭了大量日寇。
同样地,在解放战争的战场上,他的表现同样优异。
在先前的作战过程中表现优异的肖永银,于1946年1月升任为了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六纵队第18旅的旅长,并带领部下参加了陇海路战役,在保障主力攻克兰封之后,他又率领全旅南下奔袭了杞县,歼灭了800多名敌人。
由于肖永银所带领的18旅,纪律严明且战功卓著,所以他还得到了刘伯承司令员的亲自嘉奖。
1947年,18旅抵达了汝河北岸,预备渡河同对面的敌军作战。正当肖永银愁于如何过河的时候,刘伯承、邓小平等人来到了他的身边,告诉他说,不久之前他们得到了一封情报,敌人正企图在洪河和汝河之间吃掉我军。
听到这件事情的时候,肖永银本人也非常震惊,但是在听到刘伯承等人的作战计划的时候,他却表露出了自己的不满,他认为,刘伯承等人的计划太过于冒险了,他们应该找一条相对安全的方向前进。
可是刘伯承却坚持认为,他们必须尽快杀出一条血路来,事实证明,刘伯承等人的指令是正确的,在刘邓二人的指挥下,我军沿着那条高度危险的血色通道,赢得了最终的胜利。
数十年革命路走来,两人一起出生入死,经历过多次危机事件,但是无论情况多么紧急,二人都能保持对彼此的高度理解和高度信任。
多年合作默契多
新中国成立之后,肖永银在上级领导的调派下,去到了刘伯承创办的南京军事学院速成班学习。
就在肖永银速成班里系统学习军事知识的时候,抗美援朝战役爆发了。
那天,在南京军事学院学习的12军团的大部分指挥员,都接到了入朝的命令,但是时任12军副军长兼参谋长的肖永银却没有接到命令。
肖永银等啊等,等啊等,一直没有等到召令,忍无可忍之下,他找到了他的老首长,时任南京军事学院院长的刘伯承。
(刘伯承)
怀着忐忑的心情,肖永银来到了刘伯承家大门口,见到老友之后,他再也忍不住诉起了苦,向刘伯承说道:“首长,我跟了你这么多年,哪一场仗我没有参与过,我几乎是每一场仗都到,每一次战争必出的,为什么这次入朝作战没有我呢?”
了解了情况之后,刘伯承赶紧安慰她说:“你的情况,我清楚了,你受委屈了,这件事情就交给我吧。”
闻讯,肖永银马上拿出了自己的请战报告,将其交给了刘伯承,并说道:“这段时间,我们12军都接到了抗美援朝的作战指令,请您批准我前去,我的学业可以回来之后再完成。”
在刘伯承的批准下,肖永银终于如愿以偿得到了这次出战的机会,跟着12军的其他将士一起去到了朝鲜的战场上,事实证明,刘伯承让肖永银去抗美援朝战场上作战的指令,是相当正确的。
到达朝鲜战场之后,肖永银参与指挥了抗美援朝的第五次战役、金城阻击战和上甘岭战役,并被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授予了一级独立勋章。
由于在先前南征北战的过程中,刘伯承受了很重的伤,所以晚年的时候,他的身体也不如之前那样硬朗了,为了养好身体,离开一线之后,刘伯承便去到了北京的一座四合院中静养,而与此同时,肖永银则仍旧在工作岗位上为国家做事。
得知刘伯承身体出现问题之后,他每一次来京办事都会前去探望刘伯承,每次来看刘伯承的时候,他都会向他汇报一下自己最近的工作经历。
时间进入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刘伯承元帅的身体也一日不如一日了,那天,肖永银和往常一样来到了刘伯承住的特别病房,探望这位曾叱咤风云的老元帅。
看着病床上消瘦虚弱的老元帅,他再也忍不住,眼眶湿润了起来。由于当时刘伯承元帅的视力出现了非常严重的问题,所以肖永银只能以大声说话的方式引起他的注意,他说:“师长,我肖永银来看你了。”
听到肖永银的话,刘伯承激动地张了张嘴,但是虚弱的他却无法说话。看着眼前的这一幕,肖永银心里说不出的难受,他只得紧紧握住刘伯承的手安抚他,无声地向他表露着自己胸中的浓浓情意。
(刘伯承晚年)
临近去世的那几年,刘伯承一直是在病床上度过的,1973年之后,刘伯承就丧失了思维能力,1975年,他丧失了生活自理的能力。
尽管刘伯承当时的身体已经非常不好了,但是他还是在关心着各位战友的情况,以及国家的发展情况。
生前刘伯承就曾向身边的人交代过,说自己去世了之后,只要一个人为他主持追悼会,那就是邓小平同志。
(邓小平、刘伯承)
后来,邓小平也替刘伯承完成了这个愿望,1986年10月7日17时40分,刘伯承元帅与世长辞,结束了他革命的一生,商议过后,众人把刘伯承元帅的告别仪式,定在了总后勤部礼堂前厅举行。
当天,邓小平最先去到了现场,怀着沉重的心情,带领全家向邓小平的遗像鞠了三躬,眼里含着泪水和这位老战友进行了最后的告别。
虽然说当时聂荣臻的腿脚已经有些不利索了,但他还是坚持坐着轮椅,带着黑纱来到了现场,亲自和老战友告别。
先前刘伯承病重的时候,聂荣臻就曾多次到病床前去探望过他,陪伴过他,虽说那个时候刘伯承已经无法正常说话交流了,但是每次看到刘伯承的时候,聂荣臻都会觉得非常心安,没想到自此以后,他们想见一面都见不到了。
(聂荣臻)
最后一眼诉衷肠
就在众人怀着沉痛的心情,对着刘伯承的遗像告别的时候,邓小平再次审定起了治丧委员会的名单,就在审定名单的时候,他发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只见拿着名单的邓小平严厉地问了工作人员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份名单上没有肖永银的名字?”
很显然,刘伯承的夫人汪荣华也发现了这一点,她着急地附和着说:“对呀,为什么肖永银不在这份名单上呢?他可是刘伯承元帅最喜欢的战将啊!”
确实,和刘伯承一起携手走过多年岁月的汪荣华非常清楚刘伯承和肖永银的关系。
(邓小平)
和肖永银的关系极好的汪荣华知道,刘伯承一定想再看一看肖永银,想和他做最后的告别,同样地,肖永银也一定想见到老元帅最后一面。
后来汪荣华特意亲自给肖永银打去了一通电话,邀请他来向刘伯承元帅做最后的告别。
接到这个电话之后,肖永银马上坐飞机来到了北京,一下飞机,他就直接跑到了刘伯承元帅家里,在旁人的指引下,肖永银来到了刘伯承元帅的遗体身边,对着他的遗体鞠了三个躬。
来之前,肖永银想了一肚子的话,想和这位老朋友、老元帅、老战友讲,可是到了现场之后,他却哽咽着什么都说不出来了。
他像是怕吵醒了熟睡的刘伯承一样,轻声地说了一句:“刘帅,我肖永银来晚了,没有给你送行。”说完这句话之后,他再也忍不住,扑在了刘伯承的临床前嚎啕大哭了起来。
对于肖永银来说,刘伯承元帅从来都不只是一位将领这么简单,他既是自己人生路上的恩师、是他的朋友、是他的指明灯,也是他最为敬重的人。
多年之前,肖永银就对人说过,他的一生中跟过两个元帅,徐向前元帅和刘伯承元帅,徐向前元帅教会了他英勇,红军时代,他跟着徐向前元帅一起出生入死,从此之后,他面对死亡,再也没有皱过眉头。
抗日战争开始,他开始跟着刘伯承元帅,刘伯承元帅教会了他打仗,将他培养成为了一个真正的高级指挥员,毫不夸张地说,没有刘伯承的话,就不会有后来的肖永银。
我们在纪念刘伯承元帅与肖永银这段革命情谊的时候,不仅是在纪念这二人之间真挚的感情,同样也是在纪念那段峥嵘的革命岁月,虽说如今两人都已经离我们而去了,但是两人的精神却不应该消逝。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