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贵晨文集(第一卷):文学数理批评(9)

杜贵晨文集(第一卷):文学数理批评(9)

杜贵晨文集(第一卷):文学数理批评(9)

中国古代小说“三复情节”的流变及其美学特点


中国古代小说多有从形式上看来,经过三次重复才能完成的情节,著名的如“刘玄德三顾茅庐”“宋公明三打祝家庄”“孙行者三调芭蕉扇”,等等。这种情节的特点是同一施动人向同一对象作三次重复的动作,取得预期效果,因而笔者称之为“三复情节”。

“三复情节”源于中国先民对数字“三”的特殊认识。世界各古老民族一般在很早就都有了“数”的知识,并且至少有古希腊罗马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和中国先秦的数术家曾尝试用“数”的观念来把握世界。在中国,儒家六经之首的《周易》称“万物之数”(《系辞传》),则万物莫不有“数”;又说:“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即是说万物变化莫不由“数”。由此产生“数术”,通晓用“数”之“术”,就能掌握了其规律。《汉书·律历志》:“伏羲画八卦,由数起。”《周易》设卦成象,“参天两地而倚数”,就是一种“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广矣大矣”“至矣”之“数术”,故有“宇宙代数学”之称。易数之中,“三”有多种意义和特殊地位。它除了是八卦成象的基础数(三爻成卦)之外,还代表天、地、人“三才”,为“三才”之数。在实际生活中,“三才”被理解为崇高和囊括一切的概念。从而作为“三才”之数,“三”逐渐演为极限的象征,成为中国人多方面行动原则的一个定数。即以先秦人最重的卜筮而言,《易·蒙》曰:“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就是说卜筮只有第一次是灵验的,第二次、第三次就不行了。又,《谷梁传》僖公三十一年:“四告,非礼也。”关于卜筮的这个思想在《礼记·曲礼上》简括为“卜筮不过三”,郑玄注:“求吉不过三。”孔颖达疏:“卜筮不过三者,王肃云:‘礼以三为成也。’”“礼以三为成”就是说“三”为成礼之数,过或不及都是非礼的行为。而中国古代社会是一个礼教的社会,无往而不有礼数,所以“筮不过三”“礼以三为成”实行的结果就是“事不过三”。“事不过三”即是周秦以来中国人生活中一个重要而突出的习惯法则,它表现了中国人处事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统一的作风。先秦典籍中例证颇多,不妨只从《左传》举出三个来:《僖公二十三年》:公子重耳对曰:“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若不获命,其左执鞭弭、右属橐鞬,以与君周旋。”《宣公十五年》:“郑人囚而献诸楚,楚子厚赂之,使反其言,不许,三而许之。”《襄公二十二年》:“他日朝,与申叔豫言。弗应而退。从之,入于人中。又从之,遂归。退朝,见之,曰:‘子三困我于朝,吾惧,不敢不见。’”总之,中国人“礼以三为成”——“事不过三”的文化传统,也就是一件事可以做三次,并且最多做到三次的观念与习惯,乃是中国小说“三复情节”的生活渊源。

作为“礼以三为成”——“事不过三”民族传统的反映,汉代以来“近史而悠谬”的一类杂史传小说中,就或明或暗有了近似“三复情节”的故事,如“颜驷三世不遇”(《汉武故事》),“年少未可婚冠”(《西京杂记》),但均极简略,小说性较弱,可以不计。稍后六朝小说中带有“三复情节”特征的作品,还有《幽明录》“新鬼觅食”和《续齐谐记》“阳羡书生”。这两个故事都很优美,但是前一个写新鬼三往觅食,三次去了三个人家;后一个写三次吐人,却不出于同一人之口,所以这两个故事只是各具“三复情节”的一个或两个方面,都还不是完整意义的”三复情节”。汉魏六朝小说真正意义上的”三复情节”,见于葛洪《神仙传》中的《左慈》。这篇仙传故事的前半写左慈三次戏弄曹操,曹操无可奈何,基本上合于我们所说“三复情节”的标准。这个故事后来被罗贯中采入《三国志通俗演义》。但在《神仙传》中,这个故事还未经文字点明“三复情节”的特点,这也许可以说明,汉魏六朝小说家运用这一模式还是不自觉的。

唐人始有意为小说,技巧也达到很高的程度,于是乃有了自觉运用三复情节的作品,这就是牛僧孺《玄怪录》中的《杜子春》(一说出《续玄怪录》)。对于《杜子春》的故事,向来研究者只注意它的后半来源于佛籍《大唐西域记》的一面,却未见人注意到它的前半乃是中国人创造的一种比较典型的“三复情节”。小说的前半写杜子春“嗜酒邪游,资产荡尽”,先后两次得老人赠以巨款而挥霍之,第三次得老人赠款,才愧感发愤,治家成功。小说中杜子春已说到“独此叟三给我”,点出了“三复”的特征,至明代《三言》演为《杜子春三入长安》,进一步从题目上把这一特征揭明了。因此,《杜子春》应是今见最早典型的三复情节故事。宋代罗烨《醉翁谈录》公案类有《三现身》一目,当即《警世通言》卷十三《三现身包龙图断冤》所本,应是宋代说话中具”三复情节”的故事,可惜失传。此外,三国故事中“三顾草庐”等“三复情节”,在宋代“说三分”中也应该形成了,但是,我们能见到的有关文字材料,却是晚至元代的《三国志平话》。

在中国通俗小说中,《三国志平话》奠定了“三复情节”的模式。它写了并且有图目标明的“三复情节”就有“张飞三出小沛”和“三顾孔明”;写了而未曾标题明确的还有“曹操勘吉平”等。这些情节虽然还比较简略,但是已经可以看出,当时说话人在有意运用“三复”的手法加强说话艺术的魅力。不过,使“说三分”的这些“三复情节”成为经典之作,乃是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的成功创造。《三国志通俗演义》在平话原有“三复情节”的基础上作了调整和加强:“三复情节”通过有关则的标题被突出了,如卷三第三则“陶恭祖三让徐州”,卷五第六则“曹孟德三勘吉平”,卷八第三则“刘玄德三顾茅庐”,卷十二第二则“诸葛亮三气周瑜”。虽然平话中有过的“张飞三出小沛”不见了,但是“三复情节”在全书的地位得到了加强。至毛本《三国演义》则去“曹孟德三勘吉平”,增“荆州城公子三求计”。至于故事的委曲,描写的充分,读者尽知,无须赘说。显然,罗贯中意识到了“三复情节”模式的美学价值,才如此自觉地下大力气,把由《三国志平话》草创的这类情节发挥到淋漓尽致。

《三国志通俗演义》把”三复情节”的运用推到成熟,明清小说模仿这一形式的,笔者就粗略检得,表列如下:

书 目

卷回

回(卷)目

书 目

卷回

回(卷)目



三国志通俗演义

3

陶恭祖三让徐州


水浒传

30

施恩三入死牢

5

曹孟德三勘吉平

50

宋公明三打祝家庄

8

刘玄德三顾茅庐

80

宋江三败高太尉

12

诸葛亮三气周瑜


西游记

27

尸魔三戏唐三藏

绣榻野史

金氏三战皆北

61

孙行者三调芭蕉扇


三遂平妖传

10

蛋和尚三盗袁公法


三宝太监西洋记

27

张天师三战大仙

34

刘彦威三败贝州城

31

姜金定三施妙计

飞剑记

10

吕纯阳三醉岳阳

62

陈堂三战西海蛟

南游华光传

4

华光三下酆都

封神演义

72

广成子三谒碧游宫



警世通言

3

王安石三难苏学士

春秋列国志传

5

晋升先轸三气子玉

13

三现身包龙图断冤


醒世恒言

11

苏小妹三难新郎

18

老门生三世报恩

37

杜子春三入长安

拍案惊奇

23

江陵郡三拆仙书

二刻拍案惊奇

37

三救厄海神显灵

达摩出身传灯传


达摩三授慧可

扫鬼敦伦东渡记

62

道古三施降怪法

续西游记

69

悟空三诱看经鹤

十二楼


失新欢三遭叱辱


梁武帝西来演义

20

拼庄墓三筑涯山堰


女仙外史

6

嫖柳妓三战脱元阳

37

梁主三舍身同泰寺

78

吕军师三败诱蛮酋

刘进忠三春梦

2

刘总兵三番赈济

94

燕庶子三败走河间

醒世姻缘传

93

峄山神三番显圣

说唐演义全传

26

因劫牢三搅杨林

说唐后传

23

赠令箭三次投军

金石缘

19

慕原夫三偷不就

红楼梦

40

金鸳鸯三宣牙牌令

反唐演义

62

薛刚三祭铁丘坟



征西说唐三传

21

宝同三困锁阳城

飞龙全传

36

三折挫义服韩通

30

三擒三放薛丁山

海游记

25

擒降将三破铁瓮山

35

程咬金三请樊梨花

岭南逸史

9

三请兵激怒督府

77

薛刚三扫铁丘坟

粉妆楼全传

8

玉面虎三气沈廷芳

瑶华传

3

三请明师特地来


荡寇志


84

苟恒三让猿臂寨

飞跎全传

24

飞跎子三进簸箕阵

110

陈希真三打兖州

争春园

35

三进开封索宝剑

124

汶河渡三战黑旋风

善恶全图

25

汤经略三闹李府

三续施公案

44

黄天霸三进薛家窝

五续施公案

38

次夜战三打殷家堡

六续施公案

14

求勇士三顾万家庄


七续施公案

8

细推诗句三解冤情

九续施公案

35

贺人杰三入殷家堡

30

盗御马三进连环套

全续施公案

18

黄天霸三探齐星楼

三王造反

26

李昌赖三设奇计


忠孝勇烈奇女传


8

木兰山天禄三祈嗣

绿牡丹

48

鲍自安三次捉淫

17

木兰三败番兵

云中雁三闹太平庄

51

小英雄三闹太平庄

32

木兰三上陈情表


锋剑春秋

19

白猿三盗装仙盒

忠烈全传

42

交趾国三次进取

53

海潮三动锁仙楼

宋太祖三下南唐

12

硬拒战三阵却配


绣云阁

13

查良缘三请月老

龙图耳录

105

三探重霄玉堂遭害

28

白鹿洞雪中三顾

一层楼(蒙文)

30

白老寡三进贲侯府

金台全传

4

蛋和尚三盗天书


青史演义(蒙文)

4

依山要隘三报深仇

绘芳录

8

平海寇羽报连三捷

12

可耻的伊拉固三次放毒克鲁伦河

吕纯阳三戏白牡丹

15

吕纯阳默认三戏


三侠五义

3

隐逸村狐狸三报恩

续小五义

88

三盗鱼腥剑大盗起身

33

美英雄三试颜杳散

永庆升平前传

81

倭侯爷三探峨嵋山


彭公案

37

杨香武三盗玉杯

再续彭公案

65

众英雄三打连环寨

94

众英雄三探画春园

七续彭公案

24

报弟仇三探红桃山

续独生女英雄传

21

问迷津三阅仙柬


七剑十三侠


27

徐鸣振三次上金山

仙侠五花剑

10

白素云三探卧虎营

65

徐鸣皋三探宁王府

海上繁华梦

35

赌龟三卖叶蓁蓁

101

运筹帷幄三次骄兵

以上共67部97次,应当还有遗漏。此外,不曾有回目标明而实际暗用这一模式的也还不少。例如《醒世姻缘传》第 45回《薛素姐酒醉疏防,狄希陈乘机取鼎》,写狄希陈新婚之夜被薛素姐两拒于房外,第三次才得与新娘同房[];《好逑传》写过公子强娶水冰心为妻,三次用计,都被水冰心挫败;《歧路灯》写乌龟三上碧草轩勾引谭绍闻赴赌;《红楼梦》写刘姥姥三次进荣国府[],等等。也有于细微处大量运用三复情节的,如《水浒传》第22回《景阳岗武松打虎》说村酒“ 却比老酒的滋味”为“三碗不过岗”,后又有第28回《武松醉打蒋门神》写武松“无三不过望”闲闲相对;还有第十一回《汴京城杨志卖刀》写牛二逼杨志验证宝刀三件好处……,诸如此类,别种书中大约亦不难找到。总之由元明至清末,无论长篇短篇、世情、神魔、英雄传奇、侠义公案等各体各类,中国通俗小说对“三复情节”模式的运用普遍深入而且持久。大略而言,最初是历史演义、英雄传奇用之较多,而愈到后来则几乎成了侠义公案类小说的专利,象《施公案》及其续书的不厌其繁,简直就是拿这一模式用作把小说做得长而又长的戏法。

各书运用三复情节的方式有不同。有的一部书不惮反复运用,有的甚至直接出现于书名。有的只在一回书中,多数作三回书出现(这种情况上表只标出了第3回)。有的是接连三回书,也有的三回书中间插入其他情节隔断如评点家所谓“横云断山”者,从而各种不同运用的三复情节的长度、跨度和张弛的程度各有不同,其意义也自不同。大凡作一回或者作接连三回者妙在三复情节本身,插入其他情节间断者有调节叙事节奏的作用。《三国演义》第56回毛评曰:“三顾茅庐之文,妙在一连写去;三气周瑜之文,妙在断续叙来……参差入妙。”此外似乎有时还可以起到局部或一定程度上加强组织结构的作用,如《红楼梦》中刘姥姥三进荣国府;甚至有用作全部的框架的,如《云中雁三闹太平庄》《宋太祖三下南唐》。这最后一种情况比较少见,一般并用前几种方式的较为成功,而最成功的正就是中国章回小说打头的《三国志通俗演义》,后来这一方面总体上没有超过它的。后世各书运用这一模式也不同样成功。不过具体到一部书中,这一模式的运用一般都使其描写增色,从而受到读者的欢迎。这只要对照同是《三国志通俗演义》创造得最好的“六出(祁山)”“七擒(孟获)”一类更为繁复的情节样式后世并未成为一种模式,就可以知道;同时也就知道,一个算不上很成功的“三复情节”,也可以有相当的艺术魅力,因而较其他形式“重复”有更多存在的理由,--“三复”最好,这真正是文学上的一个奇观。

这应当是有原因的。窃以为根本原因有四:

首先,“三复情节”本是古代中国人独特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俗的创造,自然而然地合乎其审美心理和习惯。十七八世纪之交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家休谟认为:对象各部分之间的某种“秩序和结构适宜于使心灵感到快乐和满足”,这就是美的特征之一;休谟又说,“由于内心体系的本来构造,某些形式或性质就能产生快感”[]。根据这个道理,由于前述三复情节的文化渊源,对于古代中国人说来,”三复情节”模式正就是具有“美的特征”“能产生快感”的形式,而具有了独特的美学价值。

其次,“三复情节”合乎美的比例和尺度。亚里斯多德《诗学》认为:“一个有生命的东西或是任何由各部分组成的整体,如果要显得美,就不仅要在各部分的安排上见出一种秩序,而且还须有一定的体积大小,因为美就在于体积大小和秩序。一个太小的动物不能美,因为小到无须转睛去看时,就无法把它看清楚;一个太大的东西,例如一千里长的动物,也不能美,因为一眼看不到边,就看不出它的统一和完整。同理,戏剧的情节也应有一定长度,最好是可以让记忆力把它作为整体来掌握。”[]显然,与定数“三”的绝对量度相联系,“三复情节”最合乎审美在“体积大小和秩序”上要求。它既不太大,又不太小,对于读者来说,正是有一定长度,又便于“让记忆力把它作为整体来掌握”的那种美感形式。《三国演义》中“三顾茅庐”“三气周瑜”,比较“六出祁山”“七擒孟获”“九伐中原”更脍炙人口的事实,正可以证明“三复情节”形式美的这种优越性。

第三,“三复情节”合乎寓变化于整齐,统杂多于单一的美学理想。“三复情节”写一件事重复做三次而成功,一般情况下,故事主要在两个人物(或方面)之间展开,有头、有身、有尾,相对独立,具有单纯和整一的特点;而在高明的作家笔下,情节内部每一重复的内容都有变化深入,使一个可能是很简单的情节得以宽展、延长而局面不可预拟,如金圣叹评《水浒传》曰:“三打祝家,变出三样奇格,知其才大如海”。从而以“三复”单纯整一的形式,寓变化杂多的内容,引起阅读的兴趣。十七八世纪之交英国美学家哈奇生认为:“寓变化于整齐的观照对象,比起不规则的对象较易被人更清晰地认出和记住。”[]三复情节正合乎这一美学原理。

第四,一般情况下,三复情节的发展表现为进展→阻塞-进展→阻塞-进展→完成的三段式形态。与上述三点相联系,这种螺旋上升的三段完成模式,强化了矛盾双方的对立,合比例而又有节奏地把故事推向高潮,在把情节可能有的戏剧性发挥到极致的同时,抑而更张地加强了读者的期待心理即企盼结局的情绪,并最后使读者得到满足。从接受美学的角度看,这种处理情节的手法推迟了高潮的到来,使读者期待的心弦绷到最紧而又未至于滥用读者的耐心,在读者急不可待的顶点,恰到好处地呈现结局,无疑是叙事艺术的一个妙着。这正如筑堤遏流,筑到可以承受的极限突然放开,才能造成水流渲泄的最壮观的场面。

总之,正如“黄金分割”是几何图形最美的比例,“三复情节”是古代小说(其实戏曲等叙事文学都是如此)情节设计最合乎中国人审美理想的造型,同时合乎普遍的美学原理。它植根于中华民族早期的认知方式和美感体验,既有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特殊性,也有人类审美意识的普遍性。它一旦形成,就具有了一定的稳定性,成为中国古代千余年间小说广泛应用的情节模式,一个具体而鲜明的民族特色。

但是,人类不断进步,社会不断发展,任何民族的基本生活状况进而它的思维和表达方式、审美趣味都会有所改变,从而美的具体形式也只能是变动不居的。因此,“三复情节”模式作为一定时期和范围内社会生活和文学的产物,作为中国古代周期缓慢的农业文明的一朵小花,也不可能永久地生生不已。所以近代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的变革,工业文明的成长,生活的色调更加多变,节奏逐渐加快,“礼以三为成”“事不过三”等等旧有生活方式及随之产生的认知与审美习惯,都有了一定根本性的改变,小说创作中”三复情节”模式,也就逐渐失去其产生和存在的条件。因而现在看来,“三复情节”只是作为古代突出的文学现象,作为不可重复的典范,仍具有不朽的艺术魅力。对于作家来说,自然也还会有一定可资借鉴的经验。


(原载《齐鲁学刊》1997年第5期)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