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当然可貌相!你的脸,藏着你的福报
关注行梵行,原创照亮你
这个问题粗看简单,细思有趣。
“相由心生…人不可貌相”,皆直指你的心
我们总是对外在事物深感兴趣,却很少检视自己,检验我们的身心结构、我们的行为、我们自身的实相。我们一直都被自己内在未觉知的力量所奴役!
你需要明白两个关键词,后文展开。
- 相
- 心
粗略几句:
- 你所见之相,唯心所现,唯识所变,你所见之人也是你心识的变现;
- 你见其相,未见其心;已见其心,所相虚妄;
- 相由你的心而生,外在的人都是你内在心的貌相。
相从心生(显现)出来,而人为什么不可以貌相,因为你看到的相貌是表面的,是由你这颗凡夫心分别所见之貌相(假的)。
如果你没有看到其(实相)背后的心,这颗心也是你的虚妄。
你能看清楚你的心吗?
你的心在哪里?
你的境界又从何处呈现?
点击阅读《你我皆在不可见的场域,让你知、破、立、行》。
“相由心生,境随心转,命由心造,福自我召”
你的面相是什么样,由你的内心想法、态度决定(色受想行识……);
透过层层幻象的面纱,直指本心:
六情(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 ;六尘:色、声、香、味、触、法……而生六种心境)
五欲(财、色、名、食、睡,是六识见闻觉知心的功能作用,依着色身五根眼耳鼻舌身出生及运作,这是你现在就能观察体会的)
第7识意根末那识、第8识阿赖耶识……不展开。
用老子《道德经》的概念讲“幻象的面纱”,就是有七层障碍:
“自见、自是、自伐、自矜、万物、三、二”(不展开)。
点击阅读《了凡四训》一本让人幡然醒悟、了悟此生的书
“众生皆具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而不征得”
“譬如醉见屋转,屋实不转。迷谓方移,方实不移。全属妄业所现,了无实法可得。”
你看到他人所谓虚妄(下文展开)的面相,也是你的内心显现!
这段话你需要反复阅读,不要带入你的虚妄分别心,以一颗虔诚、敬畏、清净之心读:
《无常经》:世事无相,相由心生,可见之物,实为非物,可感之事,实为非事。物事皆空,实为心瘴,俗人之心,处处皆狱,惟有化世,堪为无我。我即为世,世即为我。
点击阅读《神秘《阿姐鼓》:九曲处通幽,慰浮躁灵魂》
关注行梵行,每日更新原创图文
“有心无相,相由心生;有相无心,相由心灭。”
相是一副皮囊,无常、无我、空性而已;
心是一种境界,是你透过六根链接世界,加工而现的假象!六情五欲皆假。
需要你修习观无常(粗无常、细无常),观空性、观无我,按照次第,修习的。
而你要想自己成为什么样子(面相、体相……甚至周遭的相),定义、分别、邪见、谬误、错觉、曲解、取舍等都在于自己当下的一念。
“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
在读这篇文章的时候,你就可以观自己的种种障碍(你现在就可以观察到):
我执(人我执、法我执、分别我执、俱生我执);
我见(5种见惑:身见、边见、见取见、戒取见、邪见);
我慢(高傲自大、观他人过失、侮慢他人、《反思:不要悭贪嫉妒,自赞毁他》这篇文章有讲);
我贪、我爱、我嗔、我痴……种种习气,都是你的障碍。
宋朝妙禅师为了对治自己的昏沉,在峭壁上的高台打坐,高台很小,只有一个人的位置那么大。
如果打瞌睡就会从峭壁上摔下来。
起初很可以,日子久了,又开始昏沉。
有一天打坐时竟然睡着了,一不留神,栽了下去。
掉到半山腰时,忽然觉得有人双手接住他,又把他送到高台上。
禅师问:“是谁?”
空中有声音说:“我是韦陀。”
禅师一听,觉得连韦陀都来护持我,不觉有一丝丝的我慢心升起来了。
于是问:“世间像我这样用功的人有多少?”
韦陀回答: “像你这样的人比恒河沙还多。你现在起了我慢心,我二十世不再护持你。”
禅师听了很惭愧,很难过,立刻至诚忏悔,心想:“如今韦陀已不护我了,但为了出离生死,纵然摔了,我也不下座。”就又开始精进用功。
不久,又不自觉地昏沉,落了下去,在半空中惊醒过来,心想,这下没命了。
在快落到地面时,又被一双手接住,捧送回座。
禅师又问:“是谁?”
空中回答:“韦陀”
“你不是说二十世不再护我的吗?”
“因为你真诚忏悔的一念心,已超过二十世!”
禅师听了,豁然开悟。
原来,就在不想过去、不想现在、不想未来的当下一念。
一念心超过二十世,也就超过无量劫。
所谓“十世古今不离当念,微尘刹土不隔毫端。”
用功就在不想过去、不想现在、不想未来、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处处作主,站得住、站得长的那念心上用功。
我们时常清醒、时常糊涂、时常昏沉、时常颠倒,与君共勉:
“所有诸慢,凡慢有我。”
点击阅读《新解《寒山问拾得》:非芳香,亦非思想,非美味亦非意识》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
当求妄息 ,应更觅真。
人们都生活在相上,在相去攀缘、分别、执着、妄想。
可是人们丝毫不知道相都是虚幻不实的,因为不管是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乃至相,都不是真实的。
波浪即水,不是离开波浪才有水,见波浪即见水,但波浪不是水的本性,从波浪体会水不难,但是着了波浪的相,则只见到生灭无常的波浪,而见不到不生不灭、一体的水的本性。
比如:你觉得水是流淌的、透明的,或蓝色的。
你对水有了这个定义认识后,就落入了“水就是这样”的概念。
当水化气、结冰,你就不再认为变化了以后的东西是水,名相变了,结构变了。
如果你能细微观察水(H2O),一直细分下去。
水还是水,其性质不断变化,人体78由水组成。
不管外表的形态(相)如何变化,水的实质你能参透吗?
实质不变的,实质组成了所感的的任何东西,都是随时发生着变化的。
那实质是什么?
你先从刹那中去感受无常。
点击阅读《套娃和饼干:“多维嵌套的时空”迸发出当下的力量》
“一弹指六十刹那,一刹那九百生灭”
生灭频率每秒216,000次(这是一个方便说法),而你的肉身、念头波动更很快,快到你都无法感知,事实上你所见的,所感的,像一部连续转动放映机,走马灯(142857),自相续的流转的假象!
这个在科学上已经证实:电子云的闪现,没有确定轨道、位置,还有波粒二象性、光的性质的研究,包括引力透镜、引力波的发现和观察,时空的扭曲、量子纠缠等等,这里不展开。
不管相续短暂还是长久的事物都同样是刹那性的,理由有二:
①起初不变,终究不变;
②结果有变,起初则变。
我们执著的东西都在刹那间生灭,那你执著哪一个呢?
你执著的是前一刹那,还是后一刹那呢?
任何事物都是不可得的,因为它每一刹那都灭了。
对事物你越执著它不变,你就越痛苦,因为你违背了<道、自然、灵魂>(不展开)。
凡夫对任何事物要么执著常,要么执著断,由此而产生苦苦、坏苦和行苦,没有无常的话我们就不会产生这些苦。
点击阅读《(上)“遥远的”鼓、船、庙…你还是你吗?“救世主”眼中的天道》。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唯心所现,唯识所变”
你的世界,是心灵编织的梦境;
你的灵魂,在梦境中生死沦沉。
有个杆上的幡随风吹动,有两个人在那里争辩。
一个人说这是风动,另一个人说这是幡动。
智者讲:既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而是你们的心在动。
这个幡和杆是人心立
起来的,是心力。
动与不动你没得心、没得识怎么分别他呢?
动与不动你要靠识来分别、靠心来分别。
唯心代表业力所感,随业受报;唯识代表要认识他、区别他,离不开识,识就是分别。
如何从风动、幡动、心动中觉醒灵魂?
如何在灵魂中觉醒自性?
停止想;脱落意;消散感受;消融自我。
脱掉肉身的衣服(小我感知),与穿着小我的灵魂同时融化。
在温暖无际的光明喜悦中证悟光明的此心。
点击阅读阅读《有一种学问无处不在:八风吹不动的铁树,开了花》。
王阳明: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花开花谢,能不能扰动你的心,由你来决定的。
天崩地裂、泰山压顶、洪水滔天、电闪雷鸣、暴雨倾盆……
而你心中岿然不动、安然处之,便在桃花源、艳阳天。
有一年春天,王阳明和朋友到山间游玩。
朋友指着岩壁间一朵花说:你经常说,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天下都在你心中,受你心的控制。你看这朵花,在山间自开自落,你的心能控制它吗?难道你的心让它开,它才开的;你的心让它落,它才落的?
王阳明回答: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花开花落,皆在你的心中。
前文讲了你的心,你感受到了吗?
这里花是谁的花?你体会到了吗?
点击阅读《王阳明心学、生命智慧、正念和修行》。
拈花一笑的花:云驶月运,舟行岸移
如果你没有感受到,或体会到王阳明的心法。
那我是指月之手,月需你自己前往。
请你带着觉知,觉受细腻的呼吸的自然流动。
当觉受到你的习气熄灭,你的觉知的刹那分别也就停止了。
请你觉知你身边呈现的空间,你会发现对空间的刹那分辨,而空间移位体现了时间。
妙的是:时间就是觉受波动。
而你觉受的波动,当他熄灭了,就是你错觉的止息。
你将如梦苏醒,翻转梦镜,如眼复明,如空震裂。
此时此刻,每分每秒,当下即永恒!
时间与空间瞬间成为了你一念错觉中的幻化。
花寂灭了,未曾有花,与汝心同归于寂;
风停止了,未见起风,与汝心同归于寂;
幡不动了,未有幡影,与汝心同归于寂;
读到这里,你是否一时明白起来?
点击阅读《余生,只要善良,清风徐来,花自盛开》。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谢谢耐心的你看到这里,也恭喜静心的你感受文章。
那么你会发现现代人已经曲解了“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的意思。
在《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纯阳相法》《韩非子·显学》也都有讲解和引用。
《鬼谷子相辨微芒》曰:"执形而论相,管中窥豹也。不离形,不拘法,视于无形,听于无声,其相之善者也。"(这段话就讲比较接近了,但短短的文字也不能涵盖如此精深而博大的智慧啊!)
有个故事,请你细品,结合前文,在看看鬼谷子讲的是否究竟。
阳子到宋国,投宿旅店,这位店主有妾二人,一个貌美,一个貌丑。
他喜欢貌丑者而疏远貌美者。
阳子感到奇怪,问他是何原故。
回答是:美妾以为美,并以美自傲,心里丑,美也不美了。
美不只在外表,只在灵魂之美。
“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
内在的品质决定了审美观、价值观。
德行的彰显决定了心境的宽窄、心灵的浊清。
点击阅读《“平等”之用:酷暑时清凉,寒凉时温热》。
结束语:喜悦安宁、自在清澈
这篇文章也有“我”的虚妄分别心识的变现,非真非假,非非真,非非假。
但是有一个是真,就是心流本身的过程,在写文章的时候,带着一颗无求心,带着一颗慈悲心,用清净、平和、宁静的心写下去,往日读的经典便如雨点般骤下,不需思考,手指敲打、录入即可,这何尝不是一个静心、梳理、汇总、加深输出、再学习、再创作的过程呢?
那亲爱的朋友,你阅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是跳着读、赶着读、逐字逐句的读、还是若有所思所悟的读呢?
这个过程就是“相由心生…人不可貌相啊”!
愿你找到自己,只有通过深深的禅定和严格的修习、戒律,你才能明悟先哲的伟大,而非写写文字、耍嘴皮子功夫、过个嘴瘾、眼瘾、脑瘾!
看到这里你可能要问:“我如何见心?”
"若离妄想,则自然智、无碍智,则得现前。"
“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 反其敬”。
“行有不得,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你只需要把障碍你眼前的东西拿掉,把你妄想破除。
在活着的时候,抹掉小我。
请你流淌起来,无需挂碍:
觉知清晨在鸟叫花开中睁眼;
觉知黑夜在明晰依偎中消散;
觉知阳光在云雾淡薄里绽放;
觉知光明在云层涌动上撕裂;
觉知云彩在蓝天画布下聚合;
觉知海洋在广袤深邃里游淌;
觉知宇宙在分娩空寂中安宁;
觉知时空在顿悟明白中遗忘;
觉知世界在昼夜交替里清醒;
愿你的灵魂,在心灵深处的安详中,感受分秒的清醒的遗忘中,融入光明……
点个赞,一起醒来!
文章为11月重新审核改了的,点赞随缘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